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48部分

定居唐朝-第248部分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朗微微一怔——

    他并没有张扬的打算,原本只想与好友好好地喝几杯酒,为他践行。所以,并没有告知这两人今日搬新居,想不到这两人都是有心之人,不请自来。

    薛朗心里叹气,面上倒是保持着平静,道:“请客人进来吧。”

    说着,起身迎客,不一会儿,裴云昭与杨长史便相携进来,薛朗拱手道:“景晰与杨长史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请进。”

    裴云昭微笑道:“我与元德不请自来,叨扰幼阳一杯水酒,幼阳不怪罪便好。”

    “请!”

    把客人请进屋,酒席就摆在外院的客厅和院子里,院子里的坐榻与案几都是从村里借的,供部曲们使用,薛朗与苏寒就坐在厅里,两人共用一张小方桌,边聊边喝。

    裴云昭与杨长史的不请自来,薛朗只让阿土加了两双碗筷,道:“条件简陋,桌子也不够,只能委屈景晰与长史与我们一桌了。”

    杨长史风趣的笑道:“能与二位一桌,不胜荣幸,何来委屈之说?”

    今日喝的是本地买的黄酒,菜是阿土做的,椒盐蛇段,小葱炒肉,清蒸鲤鱼,凉拌时蔬,外加汤面。

    四人就坐,薛朗与苏寒都不是善谈之人,话题便由裴云昭与杨长史主导了,说着说着,裴云昭说起薛朗的画来,自那日见过薛朗画的平阳公主的肖像画后,裴云昭又来了数次,但再没见过公主的肖像画,倒是江临、苏寒,包子、馒头它们,公主府里那株殿下最喜欢的海棠花等等,薛朗都画过。

    裴云昭出身河东裴氏,见闻极佳,对薛朗的画,极为欣赏,不禁道:“观幼阳之画,不止技法奇特,笔法、意境无不极美,幼阳看我越州这镜湖山水如何?可堪入画?若能得幼阳一画,则余愿足矣。”

    薛朗苦笑起来,拱手道:“多谢景晰赞赏,然而我自家知自家事,我能画好的公主,画好我的爱犬,画好殿下喜欢的花,却无法画好这越州的山水。”

    薛朗的画,苏寒等也是看过的,闻言皆奇怪的看着他。薛朗解释道:“我学画之时,先生曾对说我,若要画成,心中必要有画。前些年我一直不明其意,到了越州后,开始画之后我突然才明白过来。我的画技之所以能突破,乃是因为我心里有画。然我的很窄,目前只能装下那些,这镜湖的山水虽佳,尚未入心,如何画得?”

    几人听得一怔,裴云昭一叹,道:“希望有朝一日,这镜湖山水有幸得入幼阳画中。”

    薛朗笑笑,道:“镜湖山水美如画,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有一幅能画山水的胸襟!”

    “此言当浮一大白!干!”

    “干!”

第472章 中秋节() 
迁居后,苏寒走了,薛朗心内怅然若失,但也不是无法忍耐,三年时光,说快也快,说慢也慢,与得到的收获相比,现在受的苦楚简直不值一提。

    薛朗便是这般务实的人。想念公主的时候便作画,觉得孤独也作画,读书、作画、练字占据了薛朗所有的闲暇时光。

    薛朗的房子建好,酒坊自然也好了,新米已然下来,薛朗去指点了一下选米的要点,之后便等着入冬再酿酒便行。

    裴云昭选的师傅都是有经验的,就是酿酒的时候没什么卫生意识,难怪酿出来的酒不出色。酿酒时候的菌群是很关键的,唐朝的酒度数和口感上不去,很大一部分上与卫生意识与条件不到位有关。老师傅们虽然不解,不过,还是按着他的要求来,只等着时节一到就能酿酒。

    八月没几天就是中秋节,提前一天,江临居然一身便装,只带着两个亲兵过来了。两人都是独居客地,凑在一块儿过节,倒是解了彼此的孤苦。薛朗让荷香准备了两份节礼送与裴云昭和杨长史,与江临一起,一人磨面,一人调馅儿,做月饼吃。

    江临才刚到的第二天一早,中秋节这天,大清早的,裴云昭的贴身小厮就送来两张请帖,请二人参加裴云昭举行的中秋文会。

    薛朗、江临兄弟俩儿面面相觑,相对无言,薛朗是因为没什么文才,写诗作赋都不会,从来不参加什么文会;江临亦然,虽说读了不少书,但于作诗一道上,其实也没什么天赋。

    “以大哥之意,可要参加?”

    江临问薛朗的意见,薛朗有些为难:“自从到了越州,受到这位裴刺史不少照顾,驳他面子,有点不好意思。”

    江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去吧,作诗不行,喝酒的话大哥会怕?”

    薛朗给他个“你说的好有道理”的眼神,留下了请帖,等着晚上去参加。正说着,荷香皱着眉头拿进来一个礼单,道:“爷,杭州柴氏使人送了节礼来。”

    “杭州柴氏?那是谁?我不认识啊!”

    荷香无语,江临道:“公主先前的夫婿柴绍便是出自柴氏,柴绍死后,柴氏从大兴城迁居杭州,已有多年。”

    荷香点头:“便是柴氏,自爷做了驸马,与公主成婚,在长安这些时日,但逢节日,柴氏皆有送礼,殿下也有回礼。如今爷到了越州,柴氏又使人送来节礼,该如何处置?请爷示下!”

    作为情商缺乏症患者,薛朗最烦这些人情往来,对上柴氏,因着公主殿下的缘故,总有几分小心翼翼。薛朗问道:“他们的节礼送得是什么?跟在长安时一样还是有增减?”

    荷香道:“与在长安时之节礼一般。”

    薛朗想了想,道:“那就按照在长安时公主的回礼处置吧,不要薄了。”

    “喏。”

    荷香下去处置。薛朗忍不住道:“说起来,柴氏根本无理由和立场给我送礼,送公主就行了嘛,送给我太奇怪了!”

    江临若有所思,道:“柴氏如今家门不兴,门庭冷落,无有什么人才,唯有个嫡支子弟柴统,如今就在京中左翎卫任职,听说走的是大嫂的门路。我在南衙时也曾见过,才能十分平庸,只为人还有几分和气。”

    薛朗知道平阳公主对柴氏有着歉疚,所以才会出手帮柴氏走门路塞人,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两人正说着,吴村长带着吴根水来求见,薛朗让长俭把人请进来,吴村长手里拎着一篮子蔬菜,吴根水手里拎着两个鱼篓,吴村长笑道:“薛官人过节好,今天是中秋节,你孤身一人在此,按礼应该请你上门与我们一起过节才是,只是,草堂简陋,不敢请薛官人,小十二昨日捉了些鳝鱼和河虾,老朽这里有几枚鸡蛋,还有地里新鲜的蔬菜,权当节礼给您送来,东西简陋,还请不要嫌弃。”

    吴村长的官话说得不怎么好,带着浓重的吴语口音,薛朗听着费劲,他说的也费劲。薛朗侧耳倾听,听完道:“多谢村长和吴壮士惦记,两位能过来对我致贺,已是情谊,如何还能收你们的东西,快拿回去给孩子们添菜吧!”

    吴根水红着脸说了几句,薛朗听懂了,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吴村长帮他翻译:“这些都是田里产的东西,不值当什么,家里已经留了一份,这是特意给薛官人留的,东西鄙陋,薛官人可是嫌弃?”

    人家都这么说了,薛朗自然也不好再拒绝,只好让长俭收下,然后让阿土把烤好的月饼,捡甜的赠予两人。两人推辞了好久,见薛朗执意要给,推辞不过方才拿着月饼走了。

    江临笑道:“看来大哥与他们熟识多了。”

    薛朗苦笑:“这多亏衡宇,他在时经常给四水村的村民看病,这些人感他的恩情,对我便多有照顾。不过,多亏他们,我俩儿今天的菜是够了!”

    江临点点头,道:“难为衡宇做得周到,大哥有部曲护卫,想来安全无碍,不过,若能与四水村村民相处和谐些,显然更好。就是不知衡宇是有意所为还是无意?”

    最后这句绝对是在鄙视苏寒的情商!

    薛朗指着江临哈哈大笑,江临先是故作不解,忍了一会儿,也跟着笑出来。江临比苏寒健谈,有他在,两兄弟能扯的话题就更多了。与苏寒一起其实也挺有意思,因为他十分的逗比,无意间的趣事,比有意时发生的还多。总之,有人陪着一起过节,不是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薛朗就很满意了。

    想及公主在京中,幸好今晚上还能跟圣人一起过,不然,公主更加可怜,连个陪伴的人都没有。想到这里,薛朗不禁叹了口气。

    到下午,两兄弟各自吃了点儿食物垫垫肚子,换了衣服便出发去府衙参加裴云昭举行的文会——

    虽然答应了,薛朗还是想吐槽!这裴云昭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请他去参加文会,薛朗很怀疑,他到底哪里长得像才子了!说出来,他改还不成吗?

第473章 释然() 
“姑母!”

    中秋宫里举行家宴,平阳公主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因着身孕不能饮酒,初雪给她带了新鲜榨好的石榴汁,倒在雪白的瓷盏里,慢慢的啜饮。

    旁边坐着秦王妃,秦王妃带着长子承乾与长女丽质一起来的,秦王不在长安,承乾像个小大人似的,坐得脊背挺直,身子端正。

    丽质更年幼些,场中的歌舞并不能完全吸引住她的注意力,忍不住的东张西望,看到平阳公主杯中似乎与母亲杯中的酒水不同,忍不住糯糯的叫了一声。

    往日秦王妃去府中看她时候,偶尔也会带孩子们一起,丽质平阳公主见的少,这孩子身体不怎么好,秦王妃很少带她外出。

    她的幼阳希望有个女儿!

    想起这里,平阳公主不禁微微一笑,看丽质的眼神都柔和了几分,朝她招招手,示意她过来。丽质很乖的先拉拉母亲的衣袖,向母亲请示,秦王妃点点头,她才起身,小碎步走过来。

    平阳公主伸手把她拉到怀里,让初雪给她倒了一杯石榴汁,小丽质小手端着瓷盏,虽然年纪幼小但姿势十分标准,显然家学渊源,秦王妃很会教育孩子。

    看丽质微微眯起圆溜溜的大眼睛,平阳公主不禁一笑,柔声问:“好喝吗?”

    “好喝!谢谢姑母。”

    “丽质真乖。不过,不能只喝果汁,还应吃些饭菜才是。”

    “喏。”

    丽质糯糯的应了一声,身后的嬷嬷立即端着小碗,拿着筷子,见缝插针的给她喂吃的。平阳公主笑看着。

    吃了小半碗,嬷嬷就停住筷子,不再喂了,小丽质不舍的望着小碗,似乎还没吃饱。平阳公主微微皱眉,问道:“丽质尚未吃饱,为何不喂了?”

    嬷嬷连忙恭敬的道:“回公主,郡主年幼,脾胃弱,晚上若吃得过饱,晚上恐睡不安稳,休息不好。”

    平阳公主讶然道:“有这等讲究?”

    嬷嬷道:“回公主,养小儿一直如此。”

    平阳公主虽有些疑惑,不过,她也没养过孩子,便点点头,没有多嘴。秦王妃扭头看了这边一眼,看女儿待在平阳公主身边,平阳公主虽话不多,但一副和颜悦色的少见模样,不禁微微一笑,叮嘱了一声:“丽质,不许闹姑母,听到否?”

    丽质可爱的点头:“喏,阿娘,丽质会乖乖地。”

    平阳公主一笑,低声问:“丽质,还吃吗?”

    丽质软糯的答道:“谢谢姑母,阿娘说,晚上不能吃太多,不然肚肚会痛痛。”

    小小年纪,居然能忍住食欲。

    平阳公主微感讶然,也不觉得小孩子烦,与丽质说起话来,听着她软糯的童语,心中只觉软的一塌糊涂。

    说了一会儿话,丽质便秀气的打了个小哈欠,没一会儿,小脑袋便一点一点的,仿佛小鸡啄米,点两下揉揉眼睛,强作精神,只是精神不过几息,重又恢复小鸡啄米的状态。

    平阳公主看得一笑,柔声道:“若丽质困了,可靠着姑母。”

    丽质一边揉眼睛一边道:“不成哩,阿娘说了,姑母肚肚里有小宝宝,不可以靠姑母,也不可以让姑母抱抱!”

    平阳公主一怔:“丽质想要姑母抱吗?”

    丽质点点头,小脸满是遗憾:“可是姑母不能抱丽质。”

    平阳公主莞尔,道:“是不能抱,不过,靠着却无妨,靠着罢。”

    “真的可以吗?”

    “当然。”

    丽质才拉起平阳公主的衣角,轻轻的靠在她腿上,闭上双眼,平阳公主今日穿了宽袍大袖的衣裙,见状微微抬手,用衣袖盖住丽质,轻轻地揽着她。不一会儿,丽质便小嘴微张,呼吸平稳,显然是睡着了。

    “公主,郡主睡着了,未免着凉,让老奴抱着便好。”

    丽质的嬷嬷立即上前,平阳公主点点头,让开衣袖,让嬷嬷把丽质抱起,刚一抱起,小姑娘便睁开眼睛,嘴里软软地叫了一声“姑母”,小手并没有放开平阳公主的衣角:“要姑母!”

    这孩子竟然这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