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55部分

定居唐朝-第55部分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朗有些不好意思,在公主殿下第二次去探望他的时候,他曾开玩笑说,熊壮给他送了一头活鹿,那天去县城恰巧买了鲜笋,想就着新鲜的鹿肉包娇耳吃的。可惜受伤几日不得归家,鲜鹿肉都只能挂干巴肉了。

    想不到公主殿下是有心人,居然听到心里去了,在他出院的时候,给打了一头送来。想来薛朗吃货的形象在公主殿下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无可动摇了!

    这是丢人丢到古代吧?真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薛朗只的赧然抱拳道:“请内侍官代薛朗向殿下转达感激之意,烦请殿下等待一会儿,我这就命人剁肉调馅儿,朝食的时候让人给殿下送去。”

    如圭笑道:“薛主薄放心,如圭定当转达。另外,所谓相请不如偶遇,既然遇上了,好不的厚颜相讨,薛主薄,如圭的份可别忘了!”

    如圭这人真是会做人,不管是不是真心喜欢,这般作态就让人心情愉快。薛朗自然是凑趣的道:“当然不会忘记内侍官。”

    把平阳公主赐下的礼物送到,与薛朗玩笑几句,如圭就告辞了。薛朗自然是叫人来把鹿肉、鲜笋抬进去,把力气大的江临叫来剁馅儿,这叫人尽其才。

    秀娘还没忘记薛朗想吃香菇馅儿的饺子,知道薛朗今天回来,昨日就把香菇泡上,把面发上了。

    于是,鹿肉、香菇、春笋,正好调个三鲜的馅儿,就着赶得薄薄的饺子皮儿,包了许多的饺子,起码,送完公主殿下和如圭后,还能够大胃王江临和听风院里的一众人吃饱。

    可惜薛朗身上有伤,不能喝口小酒,只能看着江临喝。俗话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薛朗就只能看着江临越喝越有,而他干瞪眼。不过,薛朗心里却是暖呼呼的,在大唐,在这苇泽关,听风院终于有些家的样子了!

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在家养伤也没事干,薛朗把土曹万思明召了过来,把农庄的建设思路和先后顺序、建设要点、达标要求等,细细的给他说了一遍。

    万思明是用心做事的人,薛朗说的时候就认真听,没听明白的,与薛朗合作过一次,也约莫知道了他的脾性,虚心请教几遍,反复核对,薛朗也不会烦。

    薛朗不怕万思明不懂,不懂教就行,就怕明明没听懂却自己擅作主张,乱来糊弄人。薛朗要的是能脚踏实地做事的人。

    不厌其烦、细细致致的把事情给万思明撸了三遍,万思明总算有了个大致的概念,对事情的掌控也有了具体的印象,薛朗这才把手一挥,让他代替他主事去,特意交代:“如果还有不明朗或是有什么变化的地方,按照我告诉你的总体思路来,如果拿不定主意,可以使人来问我,争取一遍就把所有事请做好!”

    “喏!属下省得!”

    万思明领命而去,神情隐隐有些兴奋。做事就不要怕忙碌,那代表着上司对你的看重,如果轻闲了,都不给你派事,那才是有问题。不给下属做事的机会,又怎么能锻炼和培养下属的能力,又怎么显出下属的能力来。

    薛朗为上,秉持的就是“我给你做事的机会,你尽力展现自己的能力,把我交代的事情做好,我满意了,自然会奖励你,不满意就换人”。大家的时间都珍贵,就不要让无能的人浪费时间了。

    把事情都交代给下属,薛朗的时间就空闲下来了。闲着没事儿,薛朗干脆自己把缺的家具样式画出来——

    床;衣柜;斗柜;书桌;太师椅等等!

    想起床,就想起棉被,也不知公主殿下的棉花种子拿来没。

    想完棉花种子,忍不住又想做这些家具,该用什么木料才好,不用太名贵,普通就好,主要是手艺要好。只要是木头做的,终归是实木家具,总比现代那些名义上是所谓的实木颗粒板,其实质量跟高密度板区别也不大。

    薛朗一边画一边思维有些发散,直到院中传来包子的吠叫声才把他惊回神。薛朗连忙出去看,却是江临一脸懵逼的站在院中,手足无措的望着包子,一动不动,就怕惊了狗狗,招来更猛烈的攻击。

    包子本来是个二货,怀孕后倒是变得敏感了许多,保持着极强的戒心。馒头走过去,用身子轻轻蹭蹭包子,舔了舔包子的嘴巴和耳朵,似是在安抚它。包子“嗷呜”一声,声音又细又低,竟像是在跟馒头撒娇似的。

    江临看得满脸惊奇:“好聪明、神骏的狗儿。”

    馒头高冷的扫他一眼,姿态倒是十分警惕,似是对江临的战斗力心中有数。把包子拱到一旁,馒头自己默默的趴下,脑袋正好对着江临,显然并不信任他,还在防备他。

    这姿态,把江临逗得满心的欢喜,想上前,脚步刚一动,馒头就半撑起身子,姿态更为警惕的注视着江临,似乎只要江临再妄动,馒头就会毫不犹豫的攻击。

    “汪!”

    豆浆叫了一声,姿态沉静从容的走到江临旁边,低头闻了闻,似是闻到了熟悉的气味儿,对江临轻轻摇了摇尾巴。馒头见状,才再次趴下,眼睛默默地闭上,竟是相信豆浆的判断,不再警惕江临。

    江临看得满脸的欢喜,薛朗怕他贸然伸手摸豆浆,连忙出声:“阿临,怎么站在这里?为何不进屋?”

    江临见到薛朗,扬起大大的笑脸,道:“大哥!大哥你忙于公务,我当然不能进去打扰你!”

    薛朗笑道:“我公事已经做完了。我暂时想不到能安排你做什么事,你可暂时跟在我身边,充作我的助手,学习一些实际经验,待我脸上的颜色好看些,我请教一下公主殿下,看给你安排个什么事情。大好男儿,整天游手好闲可不行,会把人搁置废的。”

    江临点头,信任的道:“大哥看着安排就好,我听大哥的。”

    这傻孩子!

    结拜后就对薛朗是全心的信任,没有半丝疑问。这种推心置腹的方式,作为习惯了“防人之心不可有”的现代人,薛朗其实莫名的有些自卑。实事求是的讲,薛朗能做到以诚相待,但这么短时间却做不到推心置腹。

    所以,古人的结拜兄弟是不能乱结拜的,对吧?被一个古人给感动了不说,在人品上有种被比下去的微妙自卑感。

    真是蛋疼!

    现代人薛朗需要适应的和学习的,还有很多。

    抛开这些复杂的心思,薛朗走过去,揉揉跑过来围着他撒娇的豆浆的脑袋,道:“这四只狗儿是我的,它们是我的救命狗,如果没有它们,也就没有今天的我,只怕已经暴尸荒野,尸骨都不知道哪里去找了!”

    江临脸上皆是认同之色,道:“小弟听甘草说过其中过程,今日得见,果真名不虚传,端是神骏、聪慧非常。大哥,哪个是包子?哪个是馒头?哪个是豆浆?哪个是油条?”

    薛朗笑着给他做介绍,介绍完四只狗狗,道:“包子揣崽子了,快生了,所以比较敏感。那是馒头的崽子,馒头知道护妻小,你刚来,最好不要急于接近它们。豆浆和油条倒是没事,等我给你做个介绍就行。”

    “嗯!”

    江临满脸的期待:“不知道豆浆什么时候揣崽子,到时候大哥可否给我一只,不管公母,小弟给它取个名字叫花卷,哈哈,一听就知道是从大哥这里出来的狗儿。”

    花卷——

    该说英雄所见略同吗?

    薛朗小心的求证:“所以,你觉得包子、馒头、豆浆、油条的名字好听吗?”

    江临回答的毫不犹豫,果断非常:“自然好听!再生小狗儿,就叫花卷、胡饼,多好!”

    “好兄弟!”

    薛朗哈哈大笑!

    这世间能找的审美一致的,可不常有,当珍惜才是。莫名的,薛朗觉得两人的关系似乎亲近了许多,笑道:“行啊,等豆浆生小狗,我们就取这几个名字!这几个名字极好!”

    薛朗开心了,就把人拉到书房去,看他画好的家具图献宝:“你看,这是我设计的家具,以前我一个人,也懒得摆弄这些,如今有了你,是该弄个家的样子出来。我不太习惯跪坐,故而,准备让人做套桌椅。你呢?你喜欢跪坐吗?”

    江临连忙道:“自然是不喜欢的,每次坐下都忍不住想盘腿,跪坐只一刻就脚麻,当初阿娘叫我礼仪时,总被阿娘教训。”

    一脸的怀念之色。薛朗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问:“对了,还没问过你,你出孝期没?”

第106章 幕后() 
守孝在古代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宋朝要丁忧三年,其他朝代的礼俗,一般守孝一年就行。

    薛朗既然做了江临的兄长,自然就要为他打算!不管江临将来做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却不能犯,不能留下这么备受攻讦的污点。

    唐朝的御史可不是摆设,可不会看人参奏。唐朝御史的风骨,那是历史闻名的。只要做得不对,甭管你是谁,参你没商量。曾经有位大臣只是上班途中边骑马边吃东西,都被御史参得丢官弃职,可见对官员仪容规矩之严格。

    江临道:“小弟是守完孝才出来的。”

    “好!这样才对,如果对父母都不能做到孝顺,那以后何人敢用你!这事我应该早点儿过问的,怪我,太年轻,经的事儿少,对大唐的礼仪又不够熟悉。看来,以后你我兄弟二人,可得找个老成持重的管家才对。”

    薛朗坦然做检讨。

    江临道:“此事怎能怪大哥?这本就是小弟分内之事,大哥无须自责,否则,小弟心下难安。”

    薛朗道:“行,我们两个都不用难过,这事就揭过。以后我们俩互相提醒些。”

    “嗯!”

    说完守孝的事情,两人就着图纸开始讨论家具的问题。江临对家具的样式完全无意见,用什么木料都行,薛朗做主就好,他只对薛朗的设计赞叹不已:“大哥的奇思妙想,似乎永无穷尽,跟大哥这短短的几天,小弟就觉得以前念书太少,见闻太薄!”

    还挺有上进心!

    薛朗满意的点点头,道:“我是因为走过的地方多,读过的书也多,长你几岁不是白长的。”

    两人说说笑笑,把做家具的事情定下来。薛朗在家闲不住,跟江临交代了一声,对荷香道:“荷香,给我找顶帷帽来遮脸,我有事去见公主。”

    荷香道:“禀大郎,帷帽是女子之物,大郎乃是男子,不合适哩。”

    薛朗讶然:“帽子还分男女啊?”

    这话问得寡言的荷香都笑出来了:“并非帽子分男女,而是男女不同哩。奴婢给大郎找个斗笠吧,戴得低些,既能遮挡脸孔,又不影响视物,可好?”

    “成!速去!”

    “喏。”

    其实戴不戴帽子都无所谓,只是这么一张色彩斑斓的脸,出去招摇过市,总是有些难看,遮挡一下为好。戴上荷香找来的斗笠戴上,薛朗这才出门去。

    平阳公主刚练兵回来,换下衣甲,正坐在案几前看书,以充休息。听到侍女来报:“禀娘子,薛主薄求见。”

    平阳公主还惊讶了一下:“幼阳的伤势如此之快就好了吗?请他进来。”

    “喏!”

    待薛朗进来,看到薛朗头上戴的斗笠,眼神一凝,手掌轻轻握了一下,面上神色未变,嘴角的笑纹一动不动,关切的问:“幼阳可好些了?”

    平阳公主早见过薛朗受伤的模样,在她面前自然不用戴斗笠,摘了斗笠,露出裹着幞头的脑袋,以及还有些淤青的脸庞:“见过殿下,好多了,只是还有些淤青,人早没事儿了。”

    平阳公主颔首,眼神在薛朗面上的淤青部位细细打量一圈,果然淤青淡了许多,淤青的面积也小了,只是伤处的面皮颜色有些黄,这是正常现象。

    平阳公主道:“幼阳为何不在家好好休养?”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道:“农庄的事宜,我已交代万思明去做,我负责监管。今天来不是为公事,是为私事来着,属下对大唐不够熟悉,见闻少,所以来向殿下讨教,请殿下指点。”

    平阳公主问道:“何事?”

    薛朗赶紧把家具图掏出来:“想找殿下借两个木匠使使,做几件家具。”

    工匠自然是府里的更好,不论手艺还是见识,皆不是外面的工匠可比拟的。这年头,优势资源都在士族手里,高手在民间在古代封建社会不适用。

    “原是这般小事,可!我让如圭给你安排。”

    “多谢殿下。”

    平阳公主摆摆手,似乎闲话般提起:“幼阳可想知拦路殴你之人的底细?”

    薛朗淡然道:“以前想知道,现在则无所谓了。”

    “为何?”

    薛朗道:“我来到大唐不过不足两月,说得上与我有仇怨的几乎没有,属下是个与人为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