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庄子译注 >

第5部分

庄子译注-第5部分

小说: 庄子译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刘汝霖:《周秦诸子考》)所有这些看法都有偏颇。实际上,庄子
的《胠箧》原文是“田成于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
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
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对“十二世有齐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解释:
成玄英的《疏》解释为“自敬仲至庄公,凡九世知齐政;自大公至威王,三
世为齐侯;通计为十二世。庄子宣王时人,今不数宣王,故言十二世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与成说同。只是“庄公”作“庄子”。俞樾认为陆说不
对,“疑《庄子》本文作世世有齐国,言田成子之后,世有齐国也。古书遇
重字,止于字下作二字以识之,应作世二有齐国。传写者误倒之,则为二世
有齐国。于是其文不可通,而从田成追数至敬仲适得十二世,遂臆加十字于
其上耳。”我们认为成、陆之说是对的,庄子说的“十二世有齐国”即是从
齐桓公十四年(前672年)陈完奔齐开始为田齐世家一世,二世■孟夷,三
世混孟庄,四世文子须无,五世桓子无宗,六世釐子乞,七世田成子常,八
世田襄子盘,九世田庄子白,十世太公和,十一世桓公午,十二世威王齐。
正是威王并齐才有田齐国家。汉代的司马迁在《敬仲世家》中说到威王得国
后。”起兵西击赵、卫,贩宋子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又
归我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与庄子所说的情况是一致的。
那么为什么林云铭、顾颉刚、刘汝霖等人竟误为从田成子杀简公之后十二世
有齐国,推到秦灭齐后,并作为《庄子》的《胠筐》篇晚出的根据呢?我们
认为其来源主要是焦站的《胠箧》条。其文曰:“陈成子弑其君,子孙享国
十二世,即此推之,则秦未汉初之言也。”(焦竑氏笔乘》)实际焦说的“子
孙享国十二世”并非庄子的原文,后人不加核实而造成附会这一误说。庄子
说“十二世有其国”不仅不能证明《胠箧》晚出,反而证明庄子对齐国的历
史非常了解,《胠箧》正是庄子的著作。至于外、杂中有毁孔内容就是伪书,
纯属门户之见,不值一驳。总之,我们认为《庄子》一书是庄子的作品,其
中虽然可能有后学窜入的内容,也不防碍作为研究庄子思想的直接史料。
在《潍县署中与会弟第五书》中说:“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左》、
《史》、《庄》、《骚》、杜诗韩文是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
称赞庄子的著作是“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些影响是就其积极影响
而言,至于白居易的知足保和的思想,陶渊明的绝望悲观情绪,明代“三言”、
“二拍”中的虚无主义也是受了庄子的影响。
庄子的直觉思维方式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学都有较深的影响。他的哲学
上的体认成为魏晋玄学的直觉思维方式的来源,在唐宋时期又与佛学的顿


悟、宋学心学及道教思想相结合。庄子文学中的灵感不仅开拓了先秦文学的
先河,而且对后来文学艺术中的灵感思维也有较深的影响。尤其他的直觉思
维对现代的科学家也有很大的影响。庄子的直觉思维直接影响到日本量子物
理学家汤川秀树。汤川先生在1973年出版的《创造力和直觉》一书中,谈到
庄子对其影响时说:“四、五年前,有一天我正在思索基本粒子的问题,当
时我完全突然地想起了庄子的一段话。这段话见于《庄子·内篇》最后一部
分,现在大体翻译如下:‘南方的皇帝叫做倏,北方的皇帝叫做忽。中央的
皇帝叫做浑沌,有一次南方和北方的两位皇帝走访浑沌的领土,会见浑
沌。……为了表示谢意,我们不妨给他凿几个窍。就这样,他们每天为浑沌
凿一个新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为什么我竟然想到这个寓言的呢?
我研究基本粒子已有多年,而且至今已发现了二十多种不同的基本粒子,每
种基本粒子都带来某种谜一样的问题。当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得不
深入一步考虑在这些粒子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东西。……用所习用的话来说,
这种东西也许就是一种‘浑沌’。正是当我按这样的思路考虑问题时,我想
起了庄子的寓言。”“而且最近我又发现了庄子寓言的一种新的魅力,我通
过把倏和忽看成某种类似基本粒子的东西自得其乐,只要它们还在自由地到
处乱窜,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直到他们从南到北相遇于浑沌之地,这时
就会发生象基本粒子碰撞那样的一个事件。”他还说:“活在约二千三百年
前的庄子,几乎肯定不知道有关原子的任何东西,即使这样,他竟然有一些
想法在一定意义上和今天象我这样的人的想法很相似,这也是有趣的出人意
外的。”他还援引了《庄子·秋水》的“知鱼乐”和《庄子·大宗师》的“大
冶铸金”和《庄子·渔父》的“人有畏影恶迹”等寓言作为自己的格言,和
他的“看不见的模子”比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而结论说:“在我看来,
庄子是一位真正了不起的思想家。”
所以,我们认为庄子的思想是一分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要批判地继承
它,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服务。


主要参考书目
司马彪《庄子注》  清孙冯翼辑,问经堂丛书本。
郭象《庄子注》  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排缩印《四部备要》本。
陆德明《庄子音义》  同上。
成玄英《庄子疏》  1961年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  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明本影印《道
藏举要》本。
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  同上。
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同上。
王雩《南华真经新传》  同上。
焦竑《庄子翼》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归有光《南华真经评注》  1983年杭州古籍书店复印本。
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金陵刻经处本。
王夫之《庄子解》  1984年中华书局王孝鱼点校本。
宣颖《南华经解》  清宝旭斋刻本。
王阎运《庄子注》  思贤书局本。
郭庆藩《庄子集释》  1961年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王先谦《庄子集解》  1954年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
刘师培《庄子校补》  1912年刻本。
奚侗《庄子补注》  1917年排印本。
马叙伦《庄子义证》  1930年排印本。
胡远濬《庄子诠诂》  1988年中国书店本。
刘文典《庄子补正》  1980年云南出版社本。
朱季海《庄子故言》  1987年中华书局本。
支伟成《庄子校释》  1988年中国书店本。
张默生《庄子新释》  1984年济东印书社本。
王孝鱼《庄子内篇新解》  1983年岳麓书社本。
张恒寿《庄子新探》  1983年湖北人民出版社本。
曹础基《庄子浅注》  1982年中华书局本。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1983年中华书局本。
关  锋《庄子内篇译解和批判》  1961年北京中华书局本。
钟  泰《庄子发微》  1988年上海古籍书店本。


庄子译注


逍遥游
'题解'
《逍遥游》以义名篇。“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游”是邀游于自
然界。
《逍遥游》是一篇与惠施辩论的文章。庄子针对惠施的“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的命题和“执一不化”的观点,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与惠施
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本篇有三个层次:
从“北冥有鱼”到“圣人无名,”是写从有待到无待的境界。这是庄子超世主义的
人生哲学。从“尧让天下于许由”到“肩吾问于连叔”,阐述了无名、无功、无己的观点,
这是达到无侍的唯一手段和途径,反映了庄子的利己主义。在惠施与庄子的两段对话中,
惠施以大瓤来影射庄子的大而无用的观点,庄子却把无用说成大用,这是他的主观随意性
的方法,也是他的处世哲学。
从《逍遥游》中的观点可以看出,庄子所追求的绝对的精神自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小大无别是相对主义的,无名、无功、无己是利己主人的。但是,也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
点和承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
北冥有鱼
(1)
,其名为鳏
(2)
。鳏之大
(3)
,不知其几千里也
(4)
。化而为鸟
(5)

其名为鹏
(6)
。鹏之背
(7)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8)
,其翼若垂天之云
(9)

是鸟也
(10)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1)
。南冥者,天池也
(12)

'注释'
(1)北冥:北极大海。冥,通厚,广阔幽深的大海。北冥有三解:慧琳《一切经音义》引司马注
“溟,谓南北极也。”朱季海《庄子故言》谓“冥为极地大水”。陆德明《经典释文》,释德清《庄
子内篇注》,胡远浚《庄子诠诂》、曹础基《庄子浅注》皆训为北海。钟泰训冥为冥冥之义。司马注
可从。
(2)眼(kūn):大鱼。
(3)之:的。大:指体积巨大。
(4)几:指不定的数目。
(5)化:变化,化成。为:变成,成为。在《庄子》中有许多辩证法的思想,承认事物的发展变
化,鲲变鹏就是其中一例。
(6)鹏(péng):大鸟名。古文风字。
(7)背:脊背。
(8)怒:奋飞,奋起。
(9)若:如,好象。垂:挂缒。
(10)是,此,这只。是鸟,这只鸟。
(11)海运:指海啸,海动所引起的波涛动荡,此时必伴以大风,大鹏借此大风飞向南海。徙,
迁侈。南冥:南极大海。
(12)天池:天然的大池。
'译文'
北极大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
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
膀就象挂缒在天上的云彩。这只鸟,风起海动时就要迁移到南极大海。南极
大海,是天然的大池。


齐谐者
(1)
,志怪者也
(2)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3)

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
,去以六月息者也
(5)
。”野马也
(6)
,尘埃也
(7)
,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
(8)
。天之苍苍
(9)
,其正色邪
(10)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1)
?其
视下也
(12)
,亦若是则已矣
(13)

'注释'
(1)齐谐(xié),齐国记载诙谐怪异的书。作人名、书名解非是。
(2)志:记,记述,记载。怪:怪异,奇异。
(3)水击:拍打水面。水击三千里,说明鹏起飞时的声势极大。
(4)传(tuán):盘旋。扶摇:自下而上的暴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说眼界极远。不管是水
击三千里,还是升到九万里高空,然而都是不足自矜的。因为都是有待的,不逍遥不自由的。
(5)去以六月息者也:飞向南极大海,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止息。作乘六月的风而去解非是。
(6)野马:游气浮动于天地之间,状如野马奔驰。
(7)尘:指尘土。埃:指尘土中的细小颗粒。尘埃:即飞扬在空中的带有尘土颗粒的空气。
(8)生物:指空间活动的生物。息:气息。以息相吹:气息相互吹动。
(9)苍苍::深蓝色。
(10)其:通岂。
(11)极:尽。
(12)视:看。
(13)是:此,这样。则已:同而已。
'译文'
齐国的谐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谐书上所记的言论说:“当大鹏迁
往南极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三千里,借盘旋的暴风飞上九万里高空,一飞
去就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息止。”野马奔驰的游气,飞扬弥漫的尘埃,空
中活动的生物,都因气息相互吹动而上升。天空的深蓝色,难道那是它的本
色吗?天空的高远难道就没有穷尽吗?大鹏向下看,也不过是这个样子罢
了。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1)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
。覆杯水于拗堂之上
(3)
,则
芥为之舟
(4)
;置杯焉则胶
(5)
,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
(6)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7)
,而后乃今培风
(8)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阔

(9)
,而后乃今将图南
(10)

'注释'
(1)且夫:表示要进一步论述,提起下文。厚:深。庄子这里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和下面说
的“风之积也不厚”,在于说明大船、大鹏都是受水、风之积的有待的限制,没有什么足以自矜的理
由。庄子就是从这里走入相对主义的。
(2)负:载。
(3)覆,倒。坳(ào):洼坑。坳堂:也作堂坳,堂地上的洼坑。
(4)芥:小草。
(5)置:放置。胶:粘注。于此:在这里。
(6)大翼:指代大鹏。


(7)斯:乃,就。
(8)而后乃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