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从野人到帝王 >

第112部分

从野人到帝王-第112部分

小说: 从野人到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虽然时间尚早,但是,动员工作已经开始了,湖州城以及其余驻地的十万老狼族人,其中少数将被分配到海族城,各族原驻地等非要害部门,这些地方,即使少数狼族人想要不利的话也翻不起大浪,大部分将与海族城及其其它驻地腾出来的原龙族人员一起,北迁马鞍山,而湖州城,以后就作为新进族人的教育同化基地,因为这里的条件最好,容易震慑新族人,而且人口越杂乱越好,现在还只能往米里掺沙子,以后各部族人多了就好办了,改变狼人一统天下的局面。

    至于替换出来的海族人,以及各原驻地族人,还有大批技术工人,则与狼族人一起,直奔长江,参与马鞍山新城的建设,同时,也是威慑沿途各部落,不要轻易对龙族打主意。

    这边初步确定,艾弗留守狼族新城,年纪较大,不愿意挪窝的阿乌与机谋留守湖州,兼管老驻地与各矿山,牛伯前往海族城主持大局,浪里白条也随之前往,负责发展海洋渔业,其余的长老、六部,还有阿根,智慧,大个子强、山魈,木牛等,还有先期北上的风行,以及夔,大部分牛骑兵与特种部队全部北上,至于常规部队,因为龙族本身藏兵于民,自然随着工作岗位的调动而流动,包括前期建立的老狼族妇女军团,也是一分为二。

    至于畜牧业基地,农业(包括丝、麻、黄豆、水稻,蚕豆,豌豆、油菜、麦子、芝麻,瓜果类等)以及早期龙族建立的工矿业(硫、铁、铜、煤、焦炭)、训牛与牛骑兵培养基地、制盐等,以及一部分各类工场,现在主要是制麻与成衣组,则留在原地,作为龙族根据地的核心产业,一方面向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给养与装备,一方面则作为龙族的战略储备与与后手。

    至于安全,现在湖州城周边地区,南面有新城,东南有海族城,北面有高山,东面是太湖与大海,北面是主力所向,又有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先进武器,而鸽子已经在各驻地繁殖,以后通讯将大大改善,所以龙族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强大,都要安全。

    当然,这些现在还是准备,就算时间再紧迫,也不可能将这些妇孺为主的族人在这冰天雪地里迁移,那是会死人的。

    现在最重要的,是在各项准备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开展更大的教育计划,系统教育。

    其实龙族的教育,我一直没有放松过,哪怕是与狼族虎族战斗最最激烈的时刻,大部分孩子们还是在课堂念书,而战争之余,更是全民读书,就算不识字的老人,也通过龙族的报纸不知不觉的得到了大量的知识。

    不过,虽然现在龙族的族人基本上已经达到小学一两年级到三四年级水平,部分族人更是已经有了相当于初一学生的知识,但是,这些人却都只拥有一些零碎的知识,缺乏系统教育。

    平时太忙,所以,趁现在冬闲,是该好好抓一抓教育的问题了。

    

    还是按照后世的制度,将学生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小学学制为三年,主要是学习课程相对简单,就是三门课——文字、算术与常识而且要求比后世低得多。现在的族人,因为早期的扫盲以及各种竞赛,报纸的熏陶,大多数是小学两年级水平,达到三年级的不多,初中的更少,他们的授课,由我的学生们担任,常识部分,主要是植物动物,时间季节以及生活生产战斗技巧等等,由相应的族人传授。小学毕业后,经过考核,百分之三十的人可以进初中,脱产学习,其余的只能半脱产学习初中课程,剩下时间必须干活。

    初中学制为两年,不过现在只开初一的课,主要也是语文、数学,理化生物这三门课程,由我担任主讲。

    另外,还有一门选修的杂课,也是由族人传授各位生产战斗技巧,不过算是高级班,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兴趣选修,初中时期算是各个行业的学徒,高中毕业则可以成为师傅,当然,要经过各行业或者军队教官的考核。

    初中升高中为三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个小学生里面可以有十个人升高中,这个比例不低了,中国达到这个目标也只有几十年,当然,这个高中比起后世的高中来有相当的水分,但是其实践动手能力远远超过后世的大学生。

    高中阶段语文取消了,主课就是数理化生物四门课,数理化可以理解,要建立强大的文明,这三门课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生物,向来比较受忽视,但是,实际上,生物比另外三门课起来重要性一点也没有降低,因为工业发展可以一日千里,但是农业畜牧业发展都要以年为单位,别的不说,光是良种的选育,比如高产早熟优质抗病虫害的稻谷,野兔变成温顺的大白兔,一年产蛋量只有几枚的野鸡变成年产两三百枚蛋的高产鸡等等,还有,从不同地区捕获的动物可以通过杂交来提升优良品质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另外,生物还包括了一些医学知识以及人体构造等,所以,一开始就要将生物放在重中之重。

    从初中开始,知识的学习传授就要结合实践,而高中,更是以天地车间厂矿田野为课堂,讲究的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看上去效率可能低一点,但是实际上,知识直接与生产相结合,不但直接运用于生产,还可能催生新的发明创造,而且为各行各业直接培养了人才。

    现在的高中,其实还没有开办,两名非正式学生,就是智慧与阿根,同时,他们还得兼任初中教官,而初中生则要兼任小学教师,俗话说,教然后知不足,给别人上过课,对教师的促进作用也是极大的。

    …

    各族的观察员在湖州呆了一阵子后,带着震撼与思索,以及龙族赠送的带有高科技含量的礼物离开回自己部族去了,相信龙族的强大与富有会留给他们深刻的印象,对未来各方关系的发展很有好处,这些接待往来的工作自有人安排,不去管它,我还是忙我的。

    趁着冬闲,将原来那几十个教员集中起来,龙族初中学堂就正式开课了,当然各门课程都是简化版的,比如数学,也就几何代数,二元一次方程,物理只是基本的力学光学声学等等,化学就是元素表,因为条件所限,只涉及到了可以实践认识的二三十种元素,金属的有铜、铁、锡、铅、铝、钙等,非金属的有硫,钙、碳、氧等,化合物则主要是二氧化碳,青铜、火药等,至于原子量计算等等,暂时不教,打算放到高中里,因为对现代人来说极为简单的东西,在古代,因为智力原因,以及缺乏试验工具,古人很难理解,你对他们说,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他们很难理解,至少要等玻璃瓶烧杯等制作出来,才能做相关实践,所以暂时也是没有办法。

    至于生物,除了动物,包括人(含妇女)的各种身体构造以及相关知识以外,主要还是传授良种的选育,各种庄稼作物的种植与培育技术,杂交技术,这个也是比较实际的,当然,什么基因,DNA、遗传变异之类的还是天书,只好用传统的知识,比如嫁接等,在这年头,还是米丘林的伪科学比较实用。

    这个是正规教育,除此之外,还针对各行业不同的需要,开办了一些***,由我与各行业的专门技术人才或者巫师们执教,一般是专业人才管实践经验与方法,我管理论,两者结合,比空洞的课堂传授效果好很多。!~!

    ..

十三,铁船出航

    十三,铁船出航

    十三,铁船出航

    在前面教育的基础上。成立了龙族科技院,专门负责龙族的科技开发与应用,院长自然是我了,智慧、阿根、阿乌,依依、竹梅等都在其中,当然都是兼职的,每周一会,可以提出一些部族生产发展中的问题共探讨或者群策群力,一起攻关,因为古代的科学相对较浅薄,所以,像达芬奇那样,一个人涉猎几个行业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事实上,古代的科学家都是杂家,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专家还是比较少的。

    另外,科技部有专人负责收集民间的发明或者建议要求,审核后,或者试验,或者让技术人员想出解决办法,一些高难度或者把捏不准的。则提交大家讨论研究。

    虽然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一个国家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会成立科技部,在中国,甚至将其认作奇技yin巧,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这也是中国古代科技非常辉煌,但是生产力发展极慢的根本原因,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成立科技院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很多事情可以让科技院解决,用不着我事必躬亲,我一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包办所有事情,另一方面,代表龙族最高水平的科技院的活动,也可以发明创造出一些东西,除此之外,还能指示出现在龙族人最缺乏的知识以便我对症下药的教育,因为很多知识,如果用不上就很容易被遗忘,而需要的知识,就很容易被掌握,而且会深化下去。

    说起来,我也是占了自己是个杂家的便宜。虽然不精,但是样样都懂一点,不然,来到这原始社会,恐怕就寸步难行了吧?

    ……

    白天授课,晚上造人,上天垂帘,妃子里面又有几个肚子吹了起来,这下总算放心了,想去年到今年春天,自己的咻嘿迟迟看不到成果,还以为穿越过来后就丧失了造人功能了呢。

    现在龙族的钢铁产量上去了,也不能打制太多的工具武器放着,太浪费了,而且不用的铁器很容易生锈,工具少,用得勤反而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这年头除非大规模火山喷发,不然没有酸雨,钢铁受腐蚀生锈的速度也比较慢。

    当然。多出来的钢铁我很容易就找到了用途,那就是造船。

    其实这年头,木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谁叫咱不差铁呢?现在龙族的渔业还只限于太湖以及之流,但是,我的目光,早已经投向了大海。

    在浙江北部沿海,就是有名的舟山渔场,这年头,没有滥捕滥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什么的想必大大的有吧?放着这么一个聚宝盆不开发,实在说不过去。

    不过,海上不像内湖,风急浪高不说,还有暗礁无数,这年头又没有航道图与海图,木壳船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然而,即使我们现在的钢铁产量不低,想要完全制造铁船队还是力不从心的。

    龙族,包括原来的海族在内,都没有真正出过海打过鱼,大家都知道,大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温顺,实际上是很凶险的,一旦发起威来,会把你吞进去,然后啃得连根骨头都不剩。

    再说大海无风还有三尺浪呢,龙族人又没有驾船海中航行的经验。像后世一般,驾着小舢板出海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这船必须造得大一点。

    大一点,那要多少铁!十吨,二十吨,那都算是少的!

    想了半天,最终决定,造铁底船!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船底是一块大铁板,不过船身只到边上三十公分为止,再上去还是木头,而船头,则用包铁,这样,既比木头船更加牢固耐碰,重量也减轻不少。

    想好以后就做吧。

    不过,我们手里可没有大型水压机油压机什么的,想要轧钢还是有点困难,只有采用浇铸了。

    浇铸也不是太简单,坩埚太小,只能分次浇筑,先在模型上慢慢浇出一块钢板。边上一圈用粘土嵌入留下一个槽,这是为了防止再次浇铸有裂缝,不牢固,待钢水冷却后挖掉粘土,然后两边用耐火泥做成高一点的槽,再将钢水浇铸满就可以了,这样虽然不如一次浇铸牢固,但是也算是天衣无缝了,一般的冲击根本不怕,要是巨力冲击,那木头早碎了。

    在这块钢板上面。也预留了一些榫头,为了保险,还特地再在里面浇铸了几个空心钢柱,里面可以插入木桩,木桩是与做船身的木板连着的,这样更加牢固。

    

    铁船底在老驻地浇铸成功后,通过结冰的河面(现在河里冰很厚了)用爬犁运到了湖州新城,在那里建造木制船身,船头则用包铁,铁皮是手工打制的,花了将近半个月功夫,一只铁底船大功告成了,还行,大约用了四吨钢铁,下水那天,湖州城里大多数人都来看稀奇。

    原来,族人在听说我要用铁造船时,都感到不可思议,现在大家接触的铁制工具也不少了,都知道铁比木头重,木头比水轻,可以浮在水面上,用来造船不稀奇,这铁放到水里就沉下去了,怎么可以造船呢?

    看电影,新船下水都是在绳子上栓上一瓶香槟的,砍断绳子,香槟往下荡过去,在船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