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从野人到帝王 >

第157部分

从野人到帝王-第157部分

小说: 从野人到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压力。

    ………

    我将打扫营寨的事情交给了智慧,自己跳上一匹“快牛,”直接从营寨后面被一百零八族人自己破坏的那个大洞冲了出去。

    此时,平原上出现的是很诡异的一幕,一方面,是一个三万余人的步兵方队在缓慢撤退,他们经过的地区,不断出现各种被抛弃了的物品垃圾,另一方面,一支人数虽然少得多,但是都是骑着牛的机动战士紧紧跟在他们后面。

    我驱牛赶上大队的时候,木牛与大个子强正皱着眉头在讨论这事呢。

    “情况怎么样?”我迫不及待地问道。

    “族长!”木牛与大个子强惊喜的叫了一声,接着又郁闷道:“不好办呐,族长!这些敌人虽然在撤退,但是还保持着阵型,我们还不敢就这么冲上去。

    我点点头,心里一阵宽慰,看起来,大个子强与木牛也会动脑筋了,要是放在以前,这两个脑筋一根筋的家伙,早带人冲上去,与对方杀个你你死我活了。

    一边远远缀着一百零八族军队,一边在马上商讨作战方略。

    这时候,很明显硬攻是不行的,但是采用智慧上次对付进攻的敌人那样,用牛骑兵骚扰远射的办法也不可行,原因是水牛不耐久奔,如果还是用冲锋,然后远射的办法,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骚扰作用,但是战果显然有限,没两轮水牛耐力耗尽,这个时候,要是敌人趁机发动反攻的话,我方跑不过敌人的话必定损失惨重,这个当然是我不想看到的。

    要打垮敌人,还要尽量不损失战士,这个即使是对我这个现代人来说,一时也没有好办法,假如我们骑的是马,就能肆无忌惮的执行骚扰战术了,那样的话,就算敌人再多,也禁不住我们刀削面战术,现在,只能远远看着,有几个精力过剩的家伙,倒是伺机冲上去射上一火药箭或者扔几颗手榴弹,再在对方的弓箭石块欢送下逃回来,虽然可以给对方造成一定杀伤,但是战果有限,而且那水牛奔跑后就喘着粗气,明显跟不上趟,因此,我还是果断喝止了这种行动。

    “没有办法的话,暂时还是放他们一牛吧,”我喘了口气,无奈的说道,现在的时间,确实不是打持久战的时候。

    于是让一个牛骑兵中队继续跟在敌人后面,直到敌人远离后再返回,大队人马收兵回营。

    今天这次战斗,也是小有收获,我军只伤亡了数十人,消灭敌人近万人,主要是因为以前那段日子敌人的伤兵这次除了少数重要人物外,也都留在了营寨里,所以全部被俘,这些人,我下令将轻伤员与其余俘虏一起押回北方新城,其余的就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这边,殿后的牛骑兵也撤回了,我下令毁掉敌人的营寨,然后全军撤回蚌埠地区,争取在冬天到来之前,建成我们北进的前进基地,北方新城。

    ……

    一百零八族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人数也太多了,暂时没法啃得下来,只好先放一放。

    现在已经是龙历九月初,也就是阳历十月份了,与后世不同,这个时候,北方即使是淮河以南地区,天气也已经很冷,早上浓霜已经很厚,现在的关键,就是早日建成新城,至少要把城墙与房子初步建设起来,这样,族人才有保障,明年开春后就可以以此为基地向四周辐射了。

    幸好有了牛骑兵加入,筑城速度快了不少,只需在挖护城河的同时,让水牛运土上城墙,光是水牛自身的重量来来回回上上下下就可以将三合土踩得很结实了,加上现在龙族的工具十分先进,有了足够建城经验的族人分散合作,效率很高,所以,城里房屋一幢幢竖了起来,城墙也在一天天加高。

    按照计划,这座新城冬天只留守几百人,所以,房屋不需要太多,当然也不能太少以免拥挤,反正明年开春后新来的族人也要住。主要是将火炕搞好,还要配备鼓风机,因为北方天冷,火炕很重要,燃料以煤为主。

    安徽是产煤大省,淮南淮北都是有名的大煤矿,整个安徽产煤地不少,这也是我尽快发展这里的主要目的,马鞍山现在对煤炭的需求很大,在我们刚刚开始踏上这块土地时探矿者就已经派了出去,并且已经发现了两个小煤矿,开始动手开采。

    新城距离淮南淮北煤矿都不远,而且可以辐射苏北、山东河南,将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感谢订阅的朋友。!~!

    ..

五,马鞍山攻略

    五,马鞍山攻略

    五,马鞍山攻略

    整座新城的面积。是大约长宽各三千米的城墙,也就是九平方公里的样子,除去各功能区,住上十万人还是不成问题的,现在当然与后世不能相比,而且,周围自然环境要比后世好得多,城中也无需太注重绿化。

    新城的城墙比较高大,考虑到这一带尚未完全纳入龙族势力范围,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城墙规划是五米宽,四米高,这在缺乏有效攻城手段的原始时代暂时是够了,当然,这个城墙工程量也是十分巨大,进展不是太快,好在现在周边也没有什么敌情,那些小部族在看到龙族强大实力后也不会轻易来掳虎须,而淮北那边一百零八族,他们没有船,要等淮河封冻之后才能过来。暂时高枕无忧,加上三合土在冬季也可以施工,倒不是太紧迫。

    不过一到龙历九月,气温下降就很快,到了中旬,我们就遇到了第一场小雪,看来城市建设还要加快了。

    幸好今年北方新城以建筑为主,除了种一部分蔬菜外,开荒之类先搁一搁再说,所以这个时候,城市也是初具规模,房屋修建了大约三百来幢,城墙平均修了两米高,物质主要是煤炭与食物也已经囤积充足,可以供留守的五百族人吃用到明年四月,另外,城内打了几口水井,几百人应该够用了,以后自然是要从外部引水,好在周边小河也很多,这个不成问题。

    城市的留守人员,我考虑了很久,智慧与大个子强、阿根木牛他们是不行的,要派用场的地方太多,不能困守孤城,机谋风行现在负责马鞍山建设,也走不开。想了好久,我飞鸽传书将夔调了过来,夔虽然早期比较随风倒,但是后来做事比较尽心尽力,这个也算委以重任了。

    ………

    这边,牛骑兵已经开始分批南撤了,虽然水牛也不是太怕冷,现在还扛得住,不过说不定哪天就会强冷空气南下,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留下的族人,主要以建筑工人以及一些打造、修理工匠为主,少量步兵兼干粗活,妇女若干,孩子自然一个也没有。他们将会施工到天寒地冻,然后留守此城直到明春。

    我也要走了,临行时,我一再叮嘱夔,千万注意防冻,保证族人安全,当然,必要的警戒也是不可少的。免得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一旦有事,立刻飞鸽传书,牛骑兵快速增援的话也不用几天功夫,另外,我会派一支小队伍每周往返,保持必要的物资与信息联系。

    被我指定为新城城主,夔也是比较激动,夔也算是龙族起家最老的老人之一了,一直以来,也没有得到重用,现在一下子当上了北方新城城主,这座城市虽然现在人数不多,但是可以想见,明年开春后将会成为龙族在北方地区的重要根据地,成为人员与物资的集散中心,可以说地位十分重要,自然是向我表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将十门土炮与四架投石车全部留下,虽然对巨大的北方新城来说,这点防御力量实在微不足道,但是至少是个威慑。好在城市周边树林杂草已经全部砍伐或者烧去,视野开阔,对防守用处很大,当然,随着运输小队每周的往来,到明年春天时,火炮的数量就足以保护蚌埠新城。

    从北方南渡长江,回到马鞍山新城后。这边的秋收冬种正在进行中,今年马鞍山的冬季作物主要是蚕豆与麦子,湖州的冬季作物是麦子油菜与蚕豆,其它各驻地也都以其中一两样为主。

    今年的秋收,主要是各地普遍大面积种植的黄豆,水稻因为从河姆渡那里得到的稻种,也种了不少,可惜河姆渡得到的稻种接近籼稻,而我们这边去年种植的比较接近粳稻,当然,后者的口感更好。

    加上一部分芝麻与别的作物,现在龙族的粮食与杂粮也已经是百花齐放了,尤其是芝麻油,那可是好东西,去年的油菜籽我不敢动,要做种子的,今年的芝麻已经是大面积种植,终于可以闻到麻油香了。

    另外,瓜果类今年收成不错,南瓜堆积如山,丝瓜吃不了都变成了丝瓜络,这个用来洗碗最好,还能入药。通乳什么的,夏天的葫芦因为台风造成渔船队损失惨重,所以都留做老葫芦用来当救生设备了。其它一些杂粮与作物也就无需细数。

    ………

    今年龙族的发展非常顺利,马鞍山铁矿与钢铁厂的顺利投产,大量钢铁制品的涌现,给龙族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尤其是军队,虽然没有换装(主要是火枪装药不便),但是,大多数战士都挎上了火枪,这对狩猎极为有利。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滥捕滥杀,龙族驻地附近的大型动物已经大为减少,普及了火枪,龙族军队的战斗力就得到了很大提高,火枪是面杀伤,有没有高超射击技术没有关系,一次战斗中,哪怕是一名战士只开一枪,那杀伤力也不可小觑。

    火药箭目前暂时还保留着,不过,等开发出真正的步枪后,火药箭的历史作用也将彻底完结,以后的部队配备,将往步枪加手榴弹方向发展。

    一个比较大的改动是,一部分战士的火枪上开始加装刺刀,这样,可以少携带一件装备,尽量往轻型化发展。

    有了钢铁,铸造火炮也就没有了顾虑,现在除了新的北方新城只有几十门(后来我又下令运去一部分)外,其余一般驻地,火炮都在十门以上,小城市或者厂矿数十门,大城市更是达到了恐怖的几百门甚至上千门!这样的防御力量,让龙族的每个驻地都固若金汤。

    除了武器,其余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也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出来,这其中,大部分是我的点拨,因为很多领域龙族人刚刚涉及,根本不知道用什么工具,比如最最简单的谷桶,可以用来打稻谷或者麦子,随后又进化到比较先进的半机械化脚踩脱粒机,谷桶比较轻便,一个人就可以背走,适用于小块田地或者山地,脚踩脱粒机下面装着光滑的竹片。远距离运输用牛车,在田里可以用几个人拉着走,适用于大面积收割,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我固然提出了不少建议,发明了不少新工艺,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新工具新工艺是族人自己发明或者提出建议,由龙族科学院完善的,反正无数稀奇古怪的东东大量出现,虽然这些工具有的非常稚嫩,后世有不少远比它们更先进的工具或者工艺,但是我也没有过多干涉,一个文明,虽然可以人为拔高,但是有的时候,任其自然成长更好,当然,如果在什么地方卡住了,我还是有责任提点一下。

    工业手工业都不错,除了生产工具,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用品,而农业与畜牧业方面,成果也是斐然。

    现在龙族的粮食生产,以水稻与小麦为主,明年粟也会大量种植,这个,作为主粮已经足够,副业方面,油料作物有油菜,芝麻,大豆榨油暂时尚未提上议事日程,蔬菜种类很多,产量大的主要是冬瓜、丝瓜与葫芦、南瓜,还有白菜青菜、豌豆以及一些驯化的野菜,比如马兰头、荠菜、野葱与生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蚕豆,栗子,后者需要不断选育嫁接,现在还是小粒的野栗子,其余还有桑树,这个比较另类,不是入口,而是发展轻工业的。

    而产量方面,水稻小麦油菜芝麻大豆蚕豆各类瓜果等今年都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加上龙族的渔业生产欣欣向荣,供应了大量的水产品与副食品,所以,可以大饱口福,再也不用像去年那般,只能看,忍着,不敢下口了,所以,各类面制品,米制品、豆制品、鱼类制品都可以敞开供应,按照目前龙族的生活水平,那些光是领取生活保障的老幼残疾人也都可以吃饱,至于工作的,或者战士,研究人员,更是可以吃好,各类新鲜食品每天可以轮换着尝个遍。

    ………

    正因为龙族先进的文明,极高的生活水平与安全保障,对龙族周边的小部族起到了极大地诱惑与向心作用,各部族都有偷偷跑来加入的,不少小部族更是干脆举族来投,而秋收过后,原先居住在马鞍山城外的三老族三少族以及其余几个小部族也向我提出了加入龙族的要求。

    原因很简单,虽然这些部族,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