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从野人到帝王 >

第82部分

从野人到帝王-第82部分

小说: 从野人到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桨,让水里充满细密的纤维,然后用特制的长方形竹帘小心翼翼的捞起来,水透过小孔渗下去了,纤维留在竹帘上薄薄的一层,这就是纸了。

    古代造纸,先将纸一层层叠起来做成纸砖,用杠杆压去其中水分,再一张张揭下来晾干或者晒干烘干,由于没有把握,怕粘住分不开,这最后一道工序就省了,我早吩咐窑工烧制了一批特制长方形的砖头,与竹帘一般大,然后将湿纸覆盖上去,砖头干燥,很快将水分吸干,然后放到炕上稍稍一烘,一张纸就完成了,用这种办法,既方便又快捷,避免了失败的风险,反正我们有的是人。

    上述的过程,其实是经过了好多天,我是怕大家厌烦,嫌我啰嗦,所以就长话短说了,这纸张不是一天做成的,与罗马一样,大家不要误会。

    ……

    在整个造纸过程中,族人,尤其是长老与巫师。还有工匠们都与往常一样,对这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我虽然已经告诉了他们这是造纸,用来写书(还没有空发明印刷术呢),但是,什么纸啊书啊,古人根本不懂,说了也是白说。

    在这以前,我搞教育,族人,尤其是孩子也不是不写字,但是大多数是在石板后来是木板上,孩子们直接用沙盘,没有那么多木板,现在好了。

    不过,孩子们第一次看到纸,知道自己可以在这种白里透黄而微皱的东西上写字,而且可以长期保存,不知道多高兴了。

    至于笔墨,用碳是不行的,颗粒太粗,会划破纸张。好在我这段日子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解决方案也很简单,笔呢,就用竹管套兔毛羊毛,墨水就用烟灰。

    无论是我们炕的烟囱,还是食堂烟囱,还有各个窑上都有很多极为细密的烟灰,用它来做墨水最好不过,写出来的字与墨完全相同,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长了会沉淀,我手里没有附加的溶剂,也不知道配方,只得让大家将其装在竹筒里,用的时候摇一摇。

    我将纸发给孩子们,主要目的是写书,作业倒在其次,其实写书也是作业。

    现在我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如果所有的书都让我一个人写,我岂不是要累死,况且累死也完不成。

    所以,我将内容口述给孩子们,让他们记下来,再让别的孩子抄写,几百本上千本书很快就能完成。

    当然,这种所谓的书,其实没有几页,用细竹篾订起来,内容还远远不如现代报纸的一版,充其量算作读本,但是,这在原始社会,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

    至于读本的内容,可不能像后世那样干巴巴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新闻,族里的大事,各行各业,各居民聚集点的大事等等。比如,龙历元年五月,天神族长发明造纸。五月十六日,饲养场一只母猪生下了十三只小猪等等。

    二,古代传说,这一次是盘古造天地。以后自然有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

    三,天上的生活,当然指的是现代,现代人看上去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情,对古人来说都稀奇得不得了,同时,也是潜移默化古人思想意识的过程,对以后推行现代化制度大有帮助。

    四,部族的命令、公告、发布的制度等等。下面还有六部的同样内容,只要是新的,以后都通过这种渠道推行到民间。同时,还有根据节气,农林牧副渔各方面会有什么变化,指导下一步工作,增加一些知识。

    五,龙族历史,包括我这个天神族长的事迹,以及各部落的传说,融合过程,这个很容易引起各部落的自豪感与对龙族的认同感,这个任务交给了阿根,咱不能王婆卖瓜是不是?

    六,发布的任务,让大家对下阶段要干什么,有个思想准备。

    七,集思广益,发布一些疑难问题,征求答案或者解方案与人才,还有一些好的建议。

    八,批评与问题专栏,族人都可以提出,以便各部改进工作。

    九,奖励与荣誉专栏,这当然是为那些对部族做出重大贡献的族人准备的,当然也包括奴隶的转正族人。

    十,其它,比如生活小知识等。

    

    这种书本不像书本,报纸不像报纸,杂志不像杂志,传单不像传单的四不像一出炉,立刻引起了族人的强力追捧。

    这年头,没有什么传播渠道,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什么都没有,人民信息来源极为匮缺,需求极为殷切,所以,拥有这种读本的学生,马上也成为了追捧对象,读本上面的内容,也很快成为了人们谈论的中心。

    群众的热情超出了我的意料,所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我立刻又一口气推出了三期,均引起巨大反响。

    好家伙,还真热啊,这需求永无止境,可是,写的哪有读得快,像我在写一天,书友们二十分钟就读完了,不行,这我受不了。

    群众热情高涨是好事,这意味着很多科学知识与先进理念可是很快深入人心,同时,文化普及也很快,可是要都压在我我一个人身上还不得累死我。

    不过我是什么人?天神族长啊,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累死。

    我不行,可以叫帮手嘛,比如阿乌他们的巫师团,也可以办一期读本,普及一些药物知识,也可以宣传一些原始宗教的教义,顺便巩固我天神族长的地位,各工场也可以自己投稿,当然是让学生写,写一些技术方面的事情,设想,成绩,以后可以提供给族人什么产品等,同样,各聚集点也可以发布自己的读本,而且也并不一定要几十几百本,一两本两三本都可以。

    当然,我还另外给智慧去信,让他写出一套关于我这个天神族长事迹的详细读本来。

    还别说,这么一来,更加激发了族人们的积极性,本来读本就是新鲜事物,可是没想到族人自己也可以编读本,就像书友们都可以到写书一样,积极性空前爆发,闹得整个部族几乎一直处于癫狂状态……

    阿娜而汗!额米豆腐,我总算可以暂时解脱了。

    没想到回到家中,夫人们又不乐意了,说这么好玩的东东也不先让她们玩玩,跟我闹呢。

    再度阿娜而汗,后院起火,这个……

    还好,急中生智,发挥我的蛊惑能力,说夫人办读本,我当然支持,你们可以自己办啊,反正你们又不是不会写字。

    这一下反而将了她们一军,依依愣了半晌道:“我们自己也可以办啊?”

    “当然可以!”我斩钉截铁道。

    “可是,我们不知道写什么呢。很多东西别人都写了,都怪你,不早点教我们!”竹与梅还有众妃子七嘴八舌道。

    “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啊,只要有自己特色就可以,比如你们可以写写女孩子,女人的事情,也可以讨论各种话题,比如生娃娃什么的。”我谆谆诱导道。

    “对啊,我们怎么没想到?先说好,你要帮我们哦,对了,说到生娃娃,我们这么多姐妹,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肚子大起来的?”依依撅着小嘴,在我胳膊上扭了一下。

    “是啊,老公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啊?”众女孩忽然又转移了话题。

    汗,真是作茧自缚,没事我提生娃娃干什么?这个要追究起来就说不清了,其实,不是我不努力啊,实在是这些女孩还都太小,而且每个晚上真正能够承受我雨露的也就一两个,其它都是光打雷不下雨,哪有那么巧的。

    当然,这话不能对她们这么说,不然的话,每个女孩都要我天天播种,我还不得成*人干啊。

    ……

    只得继续发挥我的忽悠功能,道:“这个,其实生娃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许现在你们肚子里已经种下了娃娃,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原来这样,夫人们这才长出一口气,放过了我,我也松了一口气,她们还太小,还是比较好忽悠,不过我是要注意了,尤其是那个什么排卵期,按时播种才会有收获啊。

    于是yin笑道:“夫人们,现在我就来播种了。”

    “现在,不要啊……”屋里又响起了yin靡的声音……

    幸好纸张的产生,读本的发明,让族人们在这个梅雨季节有了事情做与很多乐趣,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知识,识字率大大提高,而且对部落的认同感也大为增加,尤其是奴隶,经过这番忽悠,更是对加入龙族无限向往,附带劳动积极性也增加不少。

    当然,除此以外,这段时间我们也不是光读书不干事情了,虽然狼族与虎族的战争,因为梅雨的到来,道路泥泞而暂时停止,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备战,除了烧窑因为下雨燃料不好搞而暂停外,其余都在继续进行,火药制作最为优先,现在储量大约已经有了几千斤——貌似后世是以梯恩梯当量来计算的,这个我换算不来,只好用直观数字表达了,手榴弹、火药箭、地雷、投石炸药包等做了无数,因为怕返潮,所以都在山洞中用生石灰捂着。

    另外,打铁自然是一刻不停,不断为族人提供着新的装备,新的蓑衣不断生产出来,每天都有族人乐滋滋地穿上新蓑衣带上笠帽出去干活,至于长老们,则撑着我提供的雨伞在雨里走来走去,督促族人,其实是老顽童。

    藤甲一直在编制,但是因为制作比较困难,数量一直上不去,这次有了不少族人帮忙,也搞出了几千套,足够战士一人一套了。

    还有各种弓箭、竹制、骨制与铁制长矛等武器也准备了不少,上次的枪担都供应给了狼族,现在这些族人都鸟枪换炮了。

    其它方面,各种能想得到的东西都准备了不少,包括天晴后马上就要开始的田间管理——主要是镰刀,这么长时间下雨,野草一定疯长,沼气池也需要大量投料。

    看上去一切都比较顺利,但就在这时,却意外的出事了。

    ………

    前面两个章节前后次序颠倒了,主要是定期发布搞错了,VIP章节修改麻烦,只好这样了,致歉。!~!

    ..

三十六,出蛟

    三十六,出蛟

    三十六,出蛟

    这梅雨一直大一阵小一阵。下下停停,河里的水也涨了,不过河道够宽,所以水位涨得也不多,大家也没有怎么在意。

    不过到了龙历五月二十三号晚上,气候陡然一变,下起了暴雨!

    这暴雨一下,我就睡不着了。

    先是担心族人的房子会不会漏水甚至倒塌,接着又担心工棚,饲养场,起来穿着蓑衣打着雨伞(避免火把被雨淋灭)赤脚巡视一圈,发现没事后,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河里的水已经涨了很多!

    因为河道够宽,所以开始涨水只是漫过一些较低的滩涂,但是现在,肉眼看去,河水已经涨了好多,而且水势比较凶猛,颜色也非常浑浊。看来是山上的水下来了。

    原始社会,因为山上森林很密,更有深厚的落叶死树腐殖质,所以一般的大雨雨水都会被吸干,渗入地下,但是,因为梅雨时间已经很久了,山林中应该已经全部湿透,没有潜力了,而渗入地下又没有那么快,加上转为暴雨,所以这山水就一下子下来了,这就是所谓山洪暴发,民间叫做“出蛟”!

    开始看着这水,我还有点欣赏的意思,夹杂着一些树枝甚至死树,横冲直撞,万马奔腾,够狂野,够劲道,虽然我们在河里插的那些捕鱼的竹篱笆都被冲毁,但我也不在意,冲了再重建就是。

    但是我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身上的白毛汗就下来了。

    水牛,牛骑兵!

    在那个用作牛骑兵训练的滩涂上,长期驻扎着三四百族人,在轮换训练。虽然雨下了这么久,但是河水并不是太大,那个滩涂比较大,地势也就比较高,最高处高出河面一米多,所以我也不在意,一直没有让他们转移,加上古人大部分时间在山上,与洪水打交道较少,估计他们也不会防备,看这水的样子,牛骑兵有难了!

    古人不知道山洪的厉害,我是知道的,一个洪峰,高的几米几十米都有,这原始人虽然有些已经会游泳,但也不会太熟练,更有很多人是旱鸭子,虽然水牛有一定抗洪水能力,但是洪水太大,还是不行。牛散失倒是无所谓,人被洪水卷走就麻烦大了!。

    想到此,我连忙下令,准备竹筏,叫了两个会水的族人,就要赶过去。

    这个时候,长老们也已经出来了,看到我指挥族人将已经拉到岸上的竹筏推下水,准备上竹筏,都急了。

    长老们都见多识广,知道现在是出蛟了,这么多的水,坐竹筏很危险,现在我肩上挑着一万多人呢,责任重大,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所以,阿乌带头,众人极力劝阻我不要出行。

    “这不行,牛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