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谁是最好的管理者 >

第9部分

谁是最好的管理者-第9部分

小说: 谁是最好的管理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旦试用计算机,就着迷了。”盖茨和巴菲特一项共同的爱好是打桥牌。一次,盖茨带着梅琳达和他们的女儿飞往旧金山去探望巴菲特夫妇,结果是下了飞机以后他们一口气打了9个小时的桥牌。 

  两人喜欢一起出去度假。巴菲特最喜欢讲的故事就是,1995年,盖茨和梅琳达组织了7对夫妇前往中国游览。“我们有一段时光是在长江上的一艘游艇中度过的。这艘游艇共有5层,通常情况下要载上百人,”巴菲特说这话的时候,仿佛一个孩子在描述迪斯尼世界的神奇。“每天晚上梅琳达都安排不同的活动。”他们在舞厅里唱卡拉OK,并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片段,“还有一些小把戏,如猜测我们吃了多少顿饭,猜中者由梅琳达和比尔发奖。”巴菲特说,在放松的时候,盖茨很有幽默感。 

  盖茨和巴菲特的友谊与生意无关。巴菲特从不投资技术股,第一次遇见盖茨时,出于好奇,他购买了100股微软股票(“我再多买一点就好了,”巴菲特大笑说)。盖茨则称他对巴菲特公司的投资“只有”1000万美元(“我真希望能多投一点,”盖茨也开玩笑说)。但盖茨同巴菲特一样都对媒体感兴趣,喜欢打趣说他已生产出了一部叫做Encarta的电子百科全书,它的销量已超出了由巴菲特控制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World Book)。但一些媒介股票的价格与微软相比很便宜,基于这一点,盖茨也许会采取大的兼并活动(在特纳通信公司与时代——华纳公司合并之前,盖茨曾经很认真地考虑过花20亿美元投资CNN的可能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巴菲特会是一个有用的伙伴。

  ◇商业竞争是一场流血的体育比赛

  盖茨办公室里的电话几乎从未响过,微软公司的“校园式”总部的电话铃声好像也不太多。盖茨管理公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他每天(和每夜)发出100多份电子邮件,常常一边发信一边自觉有趣而窃笑;他差不多每月与高层经理开一次会;而最重要的是,他每天召开一两次小型总结会,与会人员都是公司开发各种产品的骨干,他估计这占据了他70%的时间。 

  盖茨从来不直呼下属的名字,既不赞扬也不安慰他们。但他一字不漏地听,而且很民主。在和WebDVD小组的人员交谈时,即使他不同意人们对DVD功能的分析,他也克制了自己出名的脾气。他说“请指教”,过了一两分钟,他就中断谈话,要求“把技术细节的报告送给我”。虽然DVD不是微软的核心业务,盖茨也希望在这一领域获胜。WebDVD小组的任务是为电视机提供一张装有Web浏览器和其他内容的DVD盘,小组成员认为,每张10块钱的版税过低。“为什么要标更高的价?”盖茨问。下属解释说,从他们放进盘里的东西来看,10块钱的版税很难赚到钱。盖茨的脸色严肃起来。他们没有看清楚整个画面。“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使Windows CE(微软推出的用以操纵手持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系统)标准尽可能普及到每个地方。在今后几年里我们可以不赚钱。我们第一次推出MS…DOS的时候也不曾赚钱。如果靠10块钱就能打开市场,那么就去做吧。” 

  这就是比尔·盖茨的目标。对人们提出的微软公司在台式计算机领域能够取得多大限度的发展这一问题,盖茨针锋相对的回答是:编制可在更多种类的计算机上使用的软件,这些计算机将用在住宅、汽车甚至钱包中。你能够在微软公司存取钱款,在微软公司预约旅游,从微软公司购买音乐制品,在微软公司读书评,在微软公司的频道上看有线电视。人们也许会发现自己在工作、购物和娱乐时常常要和微软公司打交道。最终,一种以视窗为基础的家庭控制系统也许甚至会关闭卧室中的电灯。一位风险投资家迈克尔·莫里茨说:“像微软公司这样能够在20世纪末影响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的公司,在世界历史上很少见。也许你得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才能找出具有微软公司目前这种影响的组织。” 

  他母亲也许习惯了盖茨争强好胜的性格,但计算机业的很多人却不买他的账。环球网上有一些专门谩骂盖茨的站点,一些律师事务所专门找他的麻烦,Netscape、Oracle和Sun公司公开宣称,要针对他“主宰世界的计划”进行一次神圣的十字军东征。对盖茨的指责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成功,而是由于他试图不公正地、也许是非法地运用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上的垄断优势,进一步控制从文字处理到电子数据表、从环球网浏览器到内容的一切领域。微软正把它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以及Microsoft Network内容集成到视窗操作系统中。 

  “他们试图利用现有的垄断阻碍新技术的引进,”代表Netscape和其他微软对手提出反托拉斯诉讼的律师加里·里贝克说。盖茨并不想道歉:“任何没有浏览器的操作系统都将完蛋,那么,我们是应该改进产品呢,还是彻底完蛋?客户会因此而受益,就像他们曾经从图形界面,多任务处理,数据压缩和其他技术中获益一样。” 

  除了法律诉讼以外,对手们提出了一个更加具有哲学意义的话题:盖茨不择手段的竞争方式是否损害了个人计算机早期发展中形成的合作式的黑客准则?罗伯·格雷瑟曾在微软担任过经理,他说,起初自己很钦佩盖茨的远见,“但盖茨太无情,他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主义者。他寻求的不是双赢,而是想方设法让别人失败。在他的眼里,成功的定义是消灭竞争,而不是创造杰出。” 

  这与盖茨在6年级时他的心理医生所下的结论异曲同工。格雷瑟说:“比尔仍旧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刚刚创立一家公司,唯恐如果让别人放手竞争的话自己就会被挤出场外。”电脑业有影响的通讯刊物价《1。0》的发行人兼主编爱瑟·戴森是盖茨的老友,对他充满赞赏的同时,也不乏疑虑:“就社会责任与人际关系而言,他从未真正长大成人。他非常聪明,但行事却像个孩子。他可能是一个有趣的伙伴,但他也可能冷酷无情。” 

  “如果我们不是冷酷无情的话,我们能生产出更具创新性的软件吗?我们宁愿消灭竞争对手而不是培育市场?!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盖茨冷冷地说。“是谁培育了这个市场?是我们。是谁经受住了比我们规模大10倍的公司如IBM的攻击?”他指着Oracle、sun、Lotus、Netscap等竞争对手的名字说,“他们的竞争性一点也不比我们逊色。我们获胜是因为我们雇用了最聪明的人。我们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直到它们尽善尽美为止。每年我们都举行研习会,思考世界往哪个方向发展。”他对外界所说的微软总是窃取对手的构想——例如Apple 的图形界面和Netscape的浏览器——而不是开辟自己的道路的说法嗤之以鼻。“图形界面是由施乐首先开发出来的,而不是Apple。我们很早就在这上面下工夫,所以Microsoft office应用程序才会成为最好的。” 

  盖茨喜欢这一切。智力挑战是乐趣。运动是乐趣。猜谜是乐趣。而与聪明的人一起工作则是超级乐趣。其他人也许认为他冷酷无情甚至残忍;但对他而言,商业竞争就像体育比赛,或许是一场流血的体育比赛。 

  ◇战略大转变

  互联网络的兴起,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过去20年间,微软赢得个人电脑的世纪,在新竞争时代,盖茨又将如何领导微软赢取下一场战争? 

  1996年,盖茨在短短的6个月时间改变公司战略,迅速抢占网络大饼,对于资产达到80亿美元,员工达到2万人的微软来说,盖茨对公司的战略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是极少有经理人员敢尝试的。正如梦幻工厂(Dreamworks SKG)的负责人之一杰弗里·凯岑伯格说:“我真想不出还有哪家公司取得过如此成就而又能在20年后停下来作出决定彻底改造自己。他们所正在从事着的是决定性的、迅速的和令人惊奇的。” 

  盖茨使微软成功转型是他获得《商业周刊》1996年度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的主因,《商业周刊》也披露了微软转变的内幕,这是一个充满着曲折、转机、失误,甚至还包括关键时刻生病在内的故事。 

  噢,未来网络之光已清晰可见, 

  市场份额扩大,目前终将实现。 

  不久微软测览器将随处可见,你不再被认为无所作为, 

  我们接纳,我们扩展! 

  微软无名氏作于公司内部刊物《微软新闻》 

  这是在1996年5月中旬星期五晚上的6点30分,微软花草繁茂的公司大院仿佛就是莫奈笔下的油画——艳紫色、青粉色的花朵点缀其间,好一派盎然春意。然而,好像没有人留意于此。走进有800名员工的工具软件部——该部专门生产用于协助软件开发者制作新软件的软件产品,你会发现有几乎一半的程序员仍伏案计算机旁,而他们中的许多人今天已工作了13个小时。空空如也的咖啡杯、门后挂着的睡袋清楚地表明夜就要来临。明天还会是这样,后天也仍会如此。也许直到明年仍将如此。 

  业已无坚不摧、堪称中流砥柱的微软公司进入的是一个全新的天地——人称“互联网络时代”:节奏如此之狂热,就仿佛是在三伏天似的——一年的事就抵得上以往7年之多。微软公司的员工们通宵达旦地工作着,希望把公司落后于网景公司(Netscapemunications Corp)、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osys tems Inc)等这样一些对互联网络志在必得的公司的宝贵时间补回来。微软公司互联网络工具产品经理科尼利厄斯·威利斯说:“好吧,我们是错过了互联网络的首轮较量。不过,我们现在已开始行动了!” 

  事实上,直至6个月前,微软公司看上去还好像会在电脑空间的角逐中失利。微软公司远远落后于那些互联网络的新贵们——靠互联网络崛起的新公司,这不由得让业内分析家们担心,以软件产品统治了整个个人电脑时代的微软公司在互联网络计算机新时代里究竟是否会被淘汰出局。 

  要想看看微软公司到底是怎样对警告信号视而不见的并不困难。早在90年代初,当互联网络奇迹般地由一个无足轻重的个人网络一变而成为全球性的通信与计算机媒介之时,微软公司增长正旺。销售额增长了两倍,达到38亿美元。在职员工也由1990年的5600人增至1993年的14400人。所有这些都要归功于视窗软件的成功。 

  时至1993年,技术方面的消息灵通人士发现了所谓的“环球网”(World WideWeb)。它可以让你在网络上显示图表和照片。尤为重要的是,你只需在某一个以高亮方式显示的单词上轻轻一点,环球网就可以让你在网络计算机间跳来跳去。然而,对于微软设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公司总部而言,环球网不过是个新鲜玩艺儿罢了。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说:“我是不会说'现在已清晰可见环球网将在今后几年里迅速发展'之类的话的。如果当时你们问我是否大多数电视广告将会在内容中加入环球网地址(URL),我会放声大笑。”就算盖茨及其经理们对环球网未来的发展轨迹略知一二,他们也有更紧迫的事要考虑。政府的决策者们对微软公司被指控所犯的反竞争行为的调查正进行到一半。一个秘密小组正在创建一个服务项目以同美国在线公司(AmericanOnline Inc.)相抗衡。再有,就是要制作信息高速公路精品——交互式电视视频服务器、电视机顶置盒的程序等等。尤为重要的是,众多的程序员们正齐集一堂,为完成后来的95视窗而忙碌着。 

  微软公司对环球网所作出的公开反应一直沉默不语。直至1995年秋,环球网的发展势头之猛已让人无法忽视——它已构成了对微软公司的威胁,已有约2000万人不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而在网络上驰骋。更糟的是,在太阳微系统公司所开发的编程语言Java的推动下,环球网作为一种新式“平台”正在崛起,对视窗在个人电脑上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 

  盖茨坐不住了。1995年12月7日,他为分析家、记者和客户们安排了一次全天性活动,旨在说明微软公司打算全面参与并赢得这场新的软件大战。微软公司将生产网络浏览器、网络服务器,并对微软公司现有的程序进行网络化。微软公司甚至还将不计代价地获得太阳公司Java语言的许可证。 

  从那时起,雷德蒙德的每个人都进入了互联网络时代。在这个有着35座建筑的大院的每个角落都进行着网络项目的开发工作。1996年2月份成立的“互联网络平台与工具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