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时空航班 >

第165部分

超时空航班-第165部分

小说: 超时空航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诚默然。日本人用一个营(大队)可以击溃国军一个师,而现在tg可以用一个营防御日本人一个师(旅团)……这中间的差距,真的是让人绝望。

    “如果是面对国外军队,问题还不大(结果是一样的,无法正面对杠^…^);偏偏这些共匪他们还是本国军队……”说到这里,戴笠苦笑了一声,“两边真要是打起来,他们根本不存在后方不稳的问题,倒是我们这边,估计会有不少人首鼠两端。”

    轻轻叹了一声,戴笠这才总结道:“不用心存侥幸,我们肯定打不过的。”

    ————

    “话说,你现在居然还想着跟共匪对抗吗?”

    给出两军对战的总体评估,之后,戴笠倒是对陈诚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议。

    陈诚苦笑,“总裁是什么样的打算,别告诉我你戴雨农不知道。总裁既然作此打算,我们又能怎么办?”

    “那么,你本心是如何想的呢?”戴笠对于这位国党大员的心理状态感兴趣了。

    “……”陈诚想了半天,才长叹了一口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我是问,你对共匪是怎么看的?”戴笠道。

    “……”陈诚又想了半天(一天就过去了^…^),又叹了一口气,“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好吧,我是问,你觉得我党该怎么对……共匪?”戴笠再次纠正了自己的用词。

    (地效注:戴笠这里的犹豫倒不是对使用“共匪”这个称呼,而是在犹豫“对”字后面要不要加“付”字或者“抗”字。“如何对共匪”与“如何对付(抗)共匪”,一字之差,意思可是完全两回事)

    陈诚不答,而是反过来打量戴笠:“你还在思考这种事吗?”

    “不去思考也不行吧。”戴笠叹息,“趁着我们的力量还‘占有优势’,再不振作起来,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就没有想过跟他们合作?”

    戴笠仔细打量了一下陈诚,确认这家伙不是在套自己的话,这才道:“合作?你真的这么想?你杀了他们多少人,我又杀了他们多少人?换成你处在他们的位置上,你能放得过我?”

    “……”

    “对抗是找死,不对抗是等死,这他娘的让人怎么办才好?”陈诚恨恨地骂道。

    “既然如此,就不要提对抗了。”

    靴声橐橐,何应钦来到了讨论二人组面前。

一 国府反应3() 
(1935那边写到一、四方面军会师了,这方面地效了解不多,暂时不敢入手,目前正在恶补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拿下卷来应付几天,有从龙空来的新朋友【我没有在龙空发过下卷,所以新朋友可能不知道】,可以在群文件里下载下卷)

    “是辞修和敬之到了吗?”

    房间里,响起常凯申那浓重的江浙腔。

    “是,校长。”虽然常凯申在门的那一边,陈诚还是“啪”地一个立正,大声报告。

    “去会议室等我,我马上到。”

    三个“党国栋梁”互相看了看,最后到来的何应钦有些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估计是房间里太乱,不想让我们看笑话。”戴笠一边走,一边向何应钦小声解说,“我听了足有一个小时,房间里应该已经没有完整的瓷器了。”

    “哦……”何应钦恍然大悟,“难怪。”

    常凯申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实际上,中国人都很要面子——断不会允许这种失态的场面出现在旁人面前。

    哪怕是戴笠这样的学生,陈诚这样的死忠,何应钦这样的……好吧,何应钦这样政治上的对手,当然不能让他看笑话。

    三人进入会议室,不久以后,常凯申一身戎装走了进来。戴笠愣了一下:他带着材料过来的时候,常凯申是穿着睡衣的,眼下他换上军服,是要表示自己的强硬吗?

    不过无论如何,这是中华民国最高军事长官步入会场,于是在座的三个军人“噌”地一下站了起来,立正,敬礼。

    “党国安危系于一线之际,大家就不要繁文缛节了,”常凯申板着一张脸,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当然,他不坐是没有人坐下来的。所以他先坐了下来,何、陈、戴三人也跟着坐了下来。

    “雨农,你把目前所知的情况跟辞修和敬之说一下吧。”

    “是!”戴笠答应了一声,不过心下腹诽:校长诶,你既然叫我介绍情况,就应该把我带来的材料都带来才对啊,眼下我又不好去您的书房(材料都在书房里)。现在只靠嘴说,怎么能说得清楚?

    没办法,只能赶鸭子上架了:“据我观察,我认为,这个什么‘人民解放军’,确实是从80年后来的军队。他们展现出来的武器装备,远远超过这个时代应该有的水平。比如坦克,据他们介绍,他们的99式坦克正面装甲,防护力相当于平均厚度800毫米的钢制装甲……”

    “800毫米?”陈诚吃惊道,“这是坦克?如果没记错的话,战列舰的装甲厚度也就在300毫米左右吧。”

    陈诚也好,何应钦也好,身居高位的他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人民解放军到来的消息虽然堪称本世纪最劲爆的消息,但他们还来不及去详细了解——如果不是《新华日报》出了号外,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消息呢。

    而小小一张报纸上的新闻,能有多少消息?所以他们只是知道中国出现了这么一支很强悍的力量,但是对于这支力量究竟有多强,还没有具体的印象。

    当然,他们一旦有了解这方面消息的需要,就能知道的很详细,很系统,还包括很多平常民众根本不可能接触到的信息。

    比如现在,就有专门的情报收集专家给他们具体分析这些信息。

    另一个不得不说两句的是,现代各国主战坦克的装甲,其防御力确实要远远超过二战时的战列舰装甲,比如大名鼎鼎的大和号,其装甲平均厚度只有400毫米左右,最厚处也只有560毫米,这跟现代坦克至少等同于600毫米均质钢装甲的防御力当然相去甚远。

    不过这不等于现代坦克能够跟战舰对抗,原因很简单,装甲能扛得住,但是结构扛不住了。如果让99正面硬杠俾斯麦(不用大和,衣阿华,蒙大拿之类的),最后结果大约就是99在俾斯麦装甲上钻一个直径几公分的洞——这对于俾斯麦来说,当然没什么问题,分分钟堵好,甚至都不用堵——然后就被俾斯麦八百公斤一发的炮弹远远炸飞出去(哪怕是没有直接命中)。

    何应钦冷笑了一声,“他们怎么不说1000毫米呢?凑个整儿。”

    戴笠看了何应钦一眼:“好吧,装甲不好说,这个随便他们吹;但是大炮的口径总是摆在那里,做不了假,这种99坦克的主炮口径是125的——我们全国才有多少门125口径的炮?”

    何应钦不说话了,戴笠虽然是间谍头子,但毕竟也是行伍出身。对于他们这些军人来说,一门大炮有多大口径,基本上瞄一眼就知道了。

    “还有飞机,他们展示了一种代号歼6的飞机,这种飞机采用跟时下飞机完全不同的,他们称为喷气式的方式推进,时速超过音速,高达1400公里,载弹量达到500公斤——顺便一说,我军的霍克三型飞机,时速不到400公里,载弹量不到300公斤。”

    (这时候的空军战斗机最在意的技术参数就是速度,而国府的空军之前都是用来欺负步兵的,所以还比较注意载弹量)

    “……”

    “雨农,你到隔壁,把你带的那些材料拿过来。”

    看到何应钦如此表现,面无表情的常凯申缓缓开口道。

    “校长……”戴笠吃惊,校长这是彻底放弃了骄傲?

    “我说过,党国安危,系于一线!”常凯申的话还是很平稳。

    “是!”

    戴笠答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会议室,向书房走去。

    “校长还是放不开面子啊。”

    如果常凯申确实放开了面子,大可以把陈诚和何应钦带到书房开这个会,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这就说明一切了。至于说把一片狼藉的书房展示给戴笠看……常凯申知道,戴笠肯定一直守在书房外,自己做了些什么,这个特攻之王肯定一清二楚。

    思绪之间,戴笠已经来到了书房外,稍微停顿了一下,还是推门进入。

    果然,整个书房里,已经没有一件完整的瓷器——确切地说,应该是没有一件完整的器具。遍地的碎瓷片,遍地的书页卷宗。所有的木器上都由砍划痕迹,显然是由一直挂在书房里的那把宝剑弄出来的。而那把宝剑也折成了两截,前半截砍在书架上,后半截则砍在书桌上。

    放映机(不知道那个时代放幻灯片用什么机器,大家不用较真了)倒在地上,已经被砸得变了形,看样子是被旁边那把已经摔碎的太师椅砸出来的。戴笠轻轻叹息一声,把放映机上的胶片卸了下来。

    “每临大事有静气……校长,你这个样子,可怎么对付这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局面啊?”

一 国府反应4() 
戴笠拿着胶片回到会议室的时候,常凯申把背躺倒在椅子后背上,睡着了。

    到底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精力已经明显衰退,何况还跟戴笠看了小半夜的片子。

    又或者,他只是不想看到那些看上去非常漂亮的武器“落入共军手中”。

    谁知道呢?

    那么,就三个人先开一个小会好了。

    “这就是他们的武器?”陈诚和何应钦看了那段录像,听了戴笠的解说(戴笠只拍了录像,没有录音——不过问题不大,作为一个优秀的特工,戴笠的记忆力非同寻常,在八路军办事处听了一遍解说,就把绝大部分内容都记了下来)之后,面面相觑,陈诚看看老头子还在假寐(常凯申一开始确实只想假寐,不过年纪大,扛不住,已经真的睡着了^…^),小声道:“那我们还商量什么?直接投降好了,这简直比日本人……比德国人还德国人。”

    “80年,80年能发展到这种程度?就凭那些泥腿子?他们有这本事?”何应钦质疑,“而且,我说的这个80年,还包括他们夺取政权的时间。”

    “他们在49年,也就是11年后建国。算下来的话就是用差不多70年的时间发展成这样。”戴笠解释道——目前自己的任务就是给这两位提供情报,让他们掌握“敌”我态势。而提供情报,当然是越准确越好。

    “……”

    “这样的军队,在我们这边应该不会出现很多。”陈诚推测道,“这是80年后的军队,比我们当然是强得多,但是跟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比起来或许就强不到哪里了。就好像我们跟现在的日军比起来差得很远,但是我们现在的军队倒退回……哪怕甲午战争时期,也绝对能把那时候的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

    何应钦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他们的军队有很重的国防任务,不可能派遣很多过来?”

    陈诚点点头:“马列党不招人待见,这个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他们在那边,肯定也要面对英法美德的巨大压力。”

    戴笠点点头,同意这两人的推测——但紧跟着又道:“这一支军队,即使在他们那个时代,也是数量排名世界第一,质量和战斗力排名世界第二的军队,与最强的美国俄国不相伯仲,换言之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向外派遣军事力量。退一步说,就算他们只是支持这边的马列党这些坦克飞机大炮,也足以让土八路战斗力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稍微停顿了一下,戴笠又道:“这个消息未经证实,毕竟我们无法过去验证。但是,哪怕他们只是把淘汰的武器交给这边的马列党,也够让人难受的了。”

    陈何二人不说话了,看得出来,影片里这支军队的装备制式是统一的,这意味着他们会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而换装。而他们换下来的东西,估计也是好东西。

    “现在惊讶还早了点儿。”戴笠苦笑,正好这时候片子走到核武部。

    “这是……”何应钦纳闷,“什么?”

    氢弹的爆炸威力太大,需要的实验场就很大,但是这也就带来另一个问题,没有参照物,这就很难判断氢弹的爆炸范围,以及威力。

    而仅凭那漂亮的光球,以及漂亮的蘑菇云,怎么看都不像是武器介绍。

    “这东西他们称为核武器,这是他们的第一颗核武器爆炸时的景象,据说,爆炸威力等于330万吨tnt炸药爆炸。”

    “330……万吨?”陈诚嘴巴能塞进去一个鸭蛋。国府从1911年武昌首义,到如今1938年,可以说年年都在打仗。但即使是打了这么多年仗,所用到的炸药全部加到一起,不知道有没有30万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