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230部分

唐谋天下-第230部分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堂上的寂静还在持续,屏风后面的李治与武媚依然观望事态的发展,只是李治紧了紧手里的奏折,不出声的与皇后武媚,看李弘会如何决策。

    到底是锐利的以太子殿下为首的改革派,继续以大唐半年的岁入作为筹码博弈下去,还是在难分是非之时,选择与五姓七家、勋贵豪门妥协?

    皇亲贵胄神情悠然,太子殿下或许可以私底下与五姓七家达成协议,慢慢解决纷争,但如今他不自量力的把如此大事搬到朝堂之上,而且看如今形式,他并未得到陛下与皇后的支持,如今孤身一人,能够与朝堂之上的五姓七家对抗不成?

    如今一个晋阳王氏的发难,就已经让他陷入到了困境之中,更别提其他人还没有正式发难。

    朝堂之上落针可闻,每一个人都等待着太子殿下的抉择,特别是晋阳王氏的家主王源,如今神情自在、笑意满面,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

    王义方、孔志约、曹王李明,这些则都是与他王氏交往密切之人,而自己身为家主站在朝堂之上,不过就是给他太子殿下一个面子,同时也是要在朝堂证明,晋阳王氏并未没落,依然是朝廷的一大支柱。

    “有时候 ,一个人为不劳而获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更高。《后汉书》有云:天下皆知取之为取 而莫知与之为取。都认为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一种收获,却不知道给与别人也是一种收获。可是此解?孔大学士?”李弘淡淡的发声,问向傲然而立的孔志约。

    “太子殿下才学斐然,确实是做如是解。”孔志约拂须点头回道。

    “《荀子·王制篇》有言:‘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贞观政要·论政体》,先帝与魏征也曾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如今却是有人不守国家法度,盘剥百姓旧钱,压低价格兑换,然后又以高价与朝廷兑换,这种行为,是为国还是为己?”李弘自己都觉得牙酸,拽了两句古书人言,已经让他有摇头晃脑之意了。

    “殿下此言差矣,我等只是为朝廷分忧,与百姓兑换旧钱,乃是减轻朝廷负担,为的便是统一来兑换,以此让新钱能够更快的走入正规,并不存在盘剥百姓之事。”王源已经七十多岁,腿脚都很利落,应该是为了体现自己家主的威望,所以手里拄着一根拐棍儿,缓缓走出两步说道。

    “那孤岂不是还要代朝堂谢谢开国郡公了?”李弘缓缓起身,一步一步走了下来,眉目之间闪现着一股逼人的英气,跟当初从安西刚回长安时的杀伐之气。

    走到离王源不远处的地方停住,逼视着王源问道:“既然开国郡公认为此举乃是为我大唐百姓行便捷、为朝廷分忧,那你为何不把手里从百姓那里一文兑一文的旧钱,以一文兑一文交给朝廷,为何选择迟迟不去太原府皇家银行兑换?”

    一文兑一文,百姓手里原本七八百文一贯的钱,经过王氏的手就最少赔两百文,而与朝廷兑换,却要求一兑一文二钱甚至更高。

    “数目太多,老臣则需要时日加以盘点,甚至有些钱已经生锈,需要清洗之后才能够重新用度。至于一文兑一文,老臣不曾做过,百姓给与老臣一贯钱八百文,老臣给与百姓则是一贯钱一千文……。”

    “满嘴谎话!狄仁杰何在!”李弘身上闪过一丝杀意,打断王源这个爵位乃正二品的开国郡公的话语喝道。

    狄仁杰从人群中穿行而过,李弘却一直盯着王源说道:“迟迟不与朝廷兑换到现在还不知罪,竟然还以数目太多为由狡辩!我看是你私铸新钱需要埋在土里一段时间才能够拿出来,所以你一直在等那私铸旧钱出土才是!”

    “殿下不可妄议,老臣身为王氏家主,多年来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就是先帝在世时,也不会如此非议老臣,何况老臣与晋阳王氏多年来,一直是……。”

    “是是非非!你自己看看!”狄仁杰刚走到李弘身边,手里的文书还未来得及递给李弘,便被李弘抢过拍给了王源。

    扭身不理王源要气炸的老脸,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人敢如此态度对待自己,就是当今陛下李治,见了自己也是礼遇有加!

    “弘文馆苏敬何在!”李弘扭身站在朝堂中央,望着黑压压一群人冷声喝道。

    这一刻也该轮到自己反击了,自己又不是白痴,敢一个人对抗五姓七家,朝堂乃是搬弄是非、分化敌我的绝佳场所,自己要是不利用,就是真的笨蛋了。

    众人还未从李弘怒斥王源的震惊中反应过来,却不知道李弘怎么又要突然找苏敬的麻烦!

    “臣苏敬见过殿下。”苏敬四十余岁,如今担任弘文馆学士一职。

    “这张试卷之人,可是由你主考?”李弘拿起案几上,写着林士翎名字的考卷问道。

    “回殿下,是臣主考。”苏敬皱起了眉头,恭敬的接过李弘递给他的考卷。

    此人在自己心中印象深刻,因为去年科考时,只有这么一个人以明算科考试,自己就是想不记住他都难。

    而当时,自己也被此人在明算一科上的才学所折服,并且也是他思考最多的一张考卷,最终自己给与了通过,至于是否及第,那则是弘文馆、国子监大学士的份内事儿了,与自己无关。

    “此人是及第还是落榜,你可知晓?”李弘冷冷的问道。

    整个朝堂有些搞不明白了,太子殿下不是跟晋阳王氏在针锋相对吗?为何在看样子拿到了王氏的把柄后,不乘胜追击,反而是过问起了一个寒门学子是否及第的事情。

    朝堂中的其他人不明白,但正二品的开国郡公王源,在听到李弘问话苏敬后,拿着李弘拍给他的文书的老手不由自主的颤抖了几下。

    而这一幕,自然是逃不过就站在一胖的大理寺卿狄仁杰的眼睛。

    孔志约同样是面现惊容!林士翎!他自然是记得这个名字,去年唯一一个不以明经、进士为科来科考的寒门学子,而且还及第了,只是最后被自己否决,换成了另外一名学子。

    而顶替林士翎的学子,便是王源之孙王明。

    看着苏敬迷茫的神情,孔志约的心在不断的下沉,一个大大的疑问开始在脑海里乱撞乱跑:这个林士翎被顶替之事,太子殿下是如何知晓的?林士翎不过一个寒门,怎么可能认识太子殿下?何况他是只身来长安科考,在长安并没有认识之人,就是在太原,一切也都已经被王氏处理妥当了,怎么现在竟然是太子殿下替他出头过问此事?

    中间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国子监的颜昭甫都不曾知晓,自己为了稳妥起见,都没有告诉他!

    苏敬不敢妄言,面对太子殿下的逼问,苏敬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知道一旦差错出现在自己身上,那可就不只是流放、获罪那么简单了!

    现在他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考卷上的关于自己的字迹,是不是真是自己的字迹,那些评语是不是当初自己写的。

    面对太子殿下的逼问,苏敬双手颤抖的比晋阳王氏家主王源的手还厉害,反复的看了好几遍考卷上的评语与字迹,在确定了确实是当初那份考卷后,也确定了确实是自己的亲笔字迹后。

    躬身行礼说道:“回殿下,这份考卷确实是出自臣之手,臣只负责主考以及评语,通过后便交给他人品评是否及第。”

    “你只要告诉我,这份考卷最终会落到谁人手里,你亲手交给了谁?”李弘还是鄙视着苏敬。

    苏敬的名字自己知晓,不过还不是从自己的记忆中,而是从孙思邈那里知晓的,孙思邈曾经说过,此人对于药理颇有研究,特别是对于药草以及各种矿物,都有着深厚的理解。

318 谋略

    李治与武媚坐在屏风后面,一人闭目侧耳倾听朝堂之事儿,一人则是蹙紧眉头,揣摩着李弘搞这么一个声势浩大的朝会,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扳倒五姓七家?不可能,就是他们三人联手或许还差不多,仅凭一人是无法做到的。

    彻底解决新钱、旧钱之顽疾?那他干嘛要闹到朝堂之上?以他户部尚书的身份,加上太子殿下的身份,解决掉旧钱、新钱顽疾不是多难的事儿。

    所以这旧钱、新钱就是一个幌子,是被李弘有意识的刻意的扩大化的结果,他要的就是把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新钱、旧钱一事儿上。

    难道就只是为了一个学子出头?搞垮弘文馆跟国子监,以图全部控制在手?虽然全部控制在手意义巨大,但李弘没必要急于一时啊。

    何况他现在的崇文馆已经是声势上压倒了国子监跟弘文馆,想要能够帮助他的人才,他崇文馆完全就足以提供,何必用此手段迂回呢?

    “王氏危矣。”李治突然间睁开了眼睛,眼中寒光闪烁,平静的说道。

    武媚被吓了一跳,自从坐这后面就没有过好脸色的陛下,怎么突然间开口说话了。

    “陛下此话何解?”武媚扭头问道。

    “曹王李明、王义方、孔志约这都是与王氏来往亲近之人,现在李弘处处拿这几人的失职问责,目的已经很明显了。”李治继续闭上了眼睛,缓缓的说道。

    “那……其他人呢?他就没有想法儿?”武媚很诧异,难道李弘就只是为了一个王氏不成?

    “其他人?咱们只记住了他这几年在安西的巨大功绩,却忽略了做出这一系列功绩,是需要一个绝对周密的谋略之计的,他能够在安西游刃有余,周旋于那么多番国外邦之间,最终把安西都护府管辖的那近十几个小国都安顿的服服帖帖,除了强悍的武力,也要有过人的智谋才行。白苏尼至如今在太乙城,早就没有了一国之主的威势,完全就是一个小酒馆的掌柜的。李遮匍、高昌、石国、东西且弥、葛逻禄、阿史那都支等等,虽然已经归顺我大唐,但各方势力能够融合,这可不是只有强悍的武力就行的,则是需要极佳的谋略之计,来平衡各方势力的,如今安西稳若泰山,谁的功劳?是他李弘做到的!开疆扩土乃是大唐铁骑的功绩,但安定、平衡、融合各方势力,则就是他李弘一个人的功劳了。”李治闭着双眼,手里的奏折交给了花吉。

    李弘如此造势,恐怕也是为了方便自己封他尚书令吧!小兔崽子,竟然连你父皇你都敢算计在内。

    武媚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喃喃自语道:“是啊,那吐蕃因为文成坐镇,各个势力视文成为圣救度佛母,李弘能够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把吐蕃的权利控制在手,并逼迫文成这个不利于大唐控制吐蕃的人离开吐蕃回到大唐,就足以想见李弘的城府之深了。”

    李治神情有种孺子可教的意思,点了点头,再次睁开眼睛,看了一眼皇后,拉住皇后的一只手摩挲着说道:“是啊,所以李弘如今的目的就是王家。”

    武媚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跳,王家与谁联系最频繁?那就是如今被安置在安西楼兰的梁王李忠啊,按照李弘那睚眦必报的性格,自然是腾出手来后,就会施以报复的。

    而为了不使得晋阳王氏加以防范,李弘甚至不惜把动静闹到朝堂之上,混乱之中人人自危,李弘便利用浩大的声势为掩护,让所有人以为,他这是傻乎乎的准备以一己之力对抗功勋豪门、五姓七家。

    而这样一来,就在所有人都被防备他时,他却把矛头暗暗对准了,在他从安西回来的路上,从中作梗的王氏身上。

    “陛下是如何知晓的?”武媚很好奇,什么时候他变得如此敏锐了。

    “扬武说的。”李治裂出一口白牙,轻笑着说道。

    看着武媚还在奇怪,李治继续笑了笑说道:“不怪连铁,这事儿他其实知道,但是他没有想到而已,而且他还跟着这出谋划中最为重要的一人很多天……。”

    “狄仁杰?!”武媚惊叫出声,急忙以手掩住嘴巴,眼珠子咕噜着看了看两旁,汪楼摇了摇头,示意前殿没有人听见外,武媚这才把手放下。

    “不错,这是李弘得到的一个天赐良机啊,狄仁杰因为李弘从安西回来,本来想询问那星月图案是否与西域其他教派有关,但却被李弘不知不觉的拉拢到了倒王氏的计划中。”李治继续说道,虽是如此说,但具体是什么案件,他并不知道。

    因为,毕竟不可能朝堂之上发生什么事情,都需要他这个皇帝亲力亲为的。

    武媚沉思了下也跟着说道:“那就是说明,狄仁杰所办之案与王氏有关了?”

    “不知道,这个恐怕如今只有狄仁杰跟李弘知晓,刚才李弘叫狄仁杰时,就说明他手里有足够的证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