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3部分

唐谋天下-第3部分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成了新主子的人。

    李弘看他们不反对,然后看向两个宫女,想了半天说道:“你就叫小雪,你叫小寒,等你们再大点了,名字不好听还可以叫大雪、大寒。”不等说完,李弘自己就率先呵呵笑起来。

    两个宫女也是大喜,急忙行礼道:“奴婢多谢五皇子殿下赐名。”

    起完名字后李弘就开始注视着花园前方的小路,这里是每天去崇文馆接受受学的皇子们放学后经常过来玩耍的地方,他今日过来,就是想看看自己的皇兄们会如何对待自己,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见了自己还会捏捏自己的小脸,或者是逗弄逗弄自己。

4 兄姐

    不多会儿的功夫,李弘便看见二皇子李孝、三皇子李上金以及四皇子李素节说说笑笑、一蹦一跳的跑了过来,义阳公主、高安公主两姐妹手牵手跟在三个皇子后面也缓缓的走了过来。

    五人几乎是同一时间看见了亭子里的李弘,五人神色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义阳公主看了看他们几个人,率先露着小脸走了过来。

    李弘也急忙起身,走到亭子边迎接他们,待五人走近,李弘率先行礼道:“李弘见过各位皇兄跟皇姐。”

    “你怎么跑这里来了?”义阳看起来像是他们的头儿。

    五人里面属她与二皇子李孝最大,两人还是同岁,时年都已经九岁。次之为高安公主,也已经八岁了,三皇子李上金七岁,而与义阳、高安同父同母的李素节是六岁。

    皇宫里的事情本来是母凭子贵,但在皇子、公主还没有成年时,他们还是需要依靠母亲的品续以及宫外的家世来划分大小。

    义阳、高安跟李素节乃是萧淑妃所生,在皇宫里自然是除了太子李忠外,最有份量的皇子跟公主了。兰陵萧氏在大唐也是除了五姓七家外,够得上顶级门阀的世族之一,只是比太原王氏,也就是王皇后的家族稍逊而已。

    因此他们看见李弘时要比其它两位皇子要放松的多。李孝与李上金两位皇子的母亲都是李治的姬侍,侍妾而已,所以此刻他们多少显得有些拘谨。

    当然他们并不是害怕李弘,如果害怕李弘,在这之前就不会逗弄李弘,或者是恶作剧的掐还有婴儿肥的李弘脸蛋了。

    他们的不安情绪显然是来自他们的母妃那里,显然是因为李弘妹妹的死,而引发的后宫内嫔妃之间身份关系与地位的微妙变化。

    李弘母妃在宫里的地位越来越被皇上看重,这让其它嫔妃感到了压力跟不安。特别是看着皇后被陛下训斥却无从辩驳,甚至陛下都有可能以废后,来惩处皇后的姿态来安慰武昭仪丧女之痛。

    这让其它嫔妃变得在与武昭仪来往时,不得不比平常要小心翼翼些,嫔妃们的这些感受,自然也就会告诫到自己的皇子耳中。

    李弘把一切看在眼里,虽然六人里面他最小,但谁也没有像他一般能够保留着前世的记忆啊,不,而是十世的记忆啊。

    六人围着亭子坐下,还是义阳开口问道:“李弘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找你们玩儿啊。”李弘瞪着小眼珠子说道。

    “我们能玩耍的时间很少的,可不能像以前那样陪你玩儿了。”安阳接着说道,然后就撅着嘴唇显得很不高兴。

    “为什么不能陪我玩儿了?”李弘有些奇怪,难道说他们的母妃敢让他们明目张胆的拒绝跟自己在一起?

    李孝看看几人,愁眉苦脸叹道:“唉,先生让我们练字,一人十张纸,规定我们必须在十张纸上写出最好的字来,不然就得挨罚了。”

    李弘看着其他人认同的点头,自己明年三岁后才需要去弘文馆受学,所以这些都是他不知道。

    歪着脑袋想了下说道:“那你们可以不在这十张纸上写啊,在其它纸上写会了再在那十张纸上写不就成了?”

    “那怎么可能,宫女已经把此事告诉母妃了,她们不会同意的,可没人敢不听先生的话。”义阳想了下便否认了李弘的馊主意。

    李素节一直没开口说话,此刻闷闷不乐道:“还是大哥好,都不用受先生留下的学业。”

    “怎么不用,他在太子的崇文馆自然会有其它先生给他其它的学业,而且因为他是太子,先生只为他一个受学,恐怕啊……比我们还难呢。”义阳反驳着自己的弟弟说道。

    要不说女孩儿早熟呢,这么小年纪都懂的推理了,竟然能知道太子受学受得罪会比他们多。

    “老五,你自己玩儿吧,但别玩的太久了,不要让母妃担心你,我们去采花了,然后就要回去学写字了。”高安站起来走到李弘跟前,还是没忍住的掐了下李弘的小胖脸。

    李弘任由她轻掐了一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心里头还是感到了一阵温暖,最起码高安的举动,证明他们并不是把他当作敌人。

    目光望着鱼贯而起的五人,看着他们踏着青石板缓缓走过,脑袋一动,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不用纸就可以练字的法子,眼里一亮脱口道:“等一下。”

    义阳等人被下了一跳,回过头来冲他做了个鬼脸,然后不耐烦的挥手示意让他赶紧回去。

    “我有一个可以让你们不用纸就能够练字的法子。”李弘仰着脖子说道。

    “才不信呢,你才多大啊,就想骗我们几个人。”李素节不过也就六岁,有点儿看不起九转十世的人说道。

    李弘撇撇嘴,下意识的动作又是把手咬到了嘴里,看着手指上的脏土被自己咬干净了,然后抽出来在衣襟上胡乱擦了下说道:“好啊,你不信那我就不告诉你了,我告诉他们几个人知晓,明天你去受学就等着受罚吧。”

    义阳看着两岁多的小不点儿,半信半疑的走过来,疑惑的问道:“你真有办法让我们不在纸上学会练字吗?不骗人?如果你有办法,我就给你好吃的。”

    李弘重重的点点头,然后示意花孟去找一块儿薄点儿的小块青石板过来,接着在五人怀疑的眼神下,又指使宫女去端来一碗清水跟拿来一支毛笔。

    吩咐完后,李弘小手一拍仰着脖子咯咯说道:“等着吧,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拉着几个人重新在亭子里坐下,李弘与他们套近乎确实有他的想法,那就是自从妹妹去世后,李弘从心底里发誓,绝不能让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再次发生在皇宫里,在自己兄妹之间重演。

    因此,他现在必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维持好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在将来,让他们知道,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可以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让他们相信自己对他们的真诚,完完全全是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

    花孟与宫女同时回到了亭子里,李弘示意花孟把手里的几块青石板放在自己面前,然后让宫女把一碗水跟毛笔放在一侧。

    李孝、义阳、高安还有李上金与李素节不解的看着李弘的举动,他们不觉得这样就能写出字来。

    “这可是免费教给你们的,下次就要收费了。看好了啊。”李弘扭身从宫女的袖子里掏出一块宫女用的手帕,俯下身子胡乱的把青石板上,已经被花孟擦干净,不存在的尘土擦了一遍。

    拿起旁边的毛笔在那一碗的清水里蘸了下,脸上露出了特有的坏笑,然后一笔一画的在青石板上乱画起来,胡乱的画了几笔后便把毛笔一放:“明白了吗?咯咯……不用谢我的,不过就是比你们聪明一点儿。”

    义阳还在思索,李素节跟李孝还有李上金以及高安已经面露惊喜了:“真的,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等学会了,然后再在先生给的纸上写下来了,而且不用怕写的很难看了。”

    李孝第一个拿起一块石板,然后拿起李弘刚刚放下的毛笔,重新在清水碗里蘸了一下水,生疏的对着青石板总是有些别扭,在众目睽睽下,难看的笑了下,便开始在上面写下他的名字。

    刚写完李孝两字,李弘就开口说道:“怎么样,不错吧,你可以等水印没了后然后继续练下去,咯咯……不用谢我的,就是比你们聪明一点儿罢了。”

    李弘说完后,不等义阳反应过来,急忙展开小腿往亭子外面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呼小叫的嘲弄亭子里的几人。

    从那之后,李弘隔三差五的便跑过去找他们玩儿,几人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也越发的融洽,李孝与李上金对他在态度上也放开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么拘束了,也能够有说有笑的甚至偶尔也能容忍李弘作弄他们而不感到紧张了。

    义阳永远都是一副小大姐的样子,李弘好几次都被义阳揪着耳朵送到了武媚的宫殿附近,再往前,义阳就不敢明目张胆的揪着李弘的耳朵了。

    李弘心里明镜一样,对这样的事情自然是知道的比谁都清楚,他们不再抵触自己了,但他们对母妃还是有着一种莫名的害怕。

    时间就在李弘没心没肺中度过,而让李弘心里大感惊讶的一件事情是,跟随太宗皇帝的一批老臣竟然还有在世的,虽然都已经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但这是他第一次听到那些还依然在世的功臣名字,这些人的历经对他来说,可都是传奇人物啊。

    就像他父皇与母妃一样,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都是传奇人物。虽然他父母颇受争议,但不影响他们是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就像现在依然还存世的鄂国公尉迟敬德、鲁国公程知节(程咬金)、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绩(徐世绩)等依然存在。

    而他为何会知晓这些人的存在,是因为此时为右屯卫大将军的程知节被李治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去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而这些,也让李弘兴起了偷偷出宫去看望这些传奇的想法。

5 制冰

    春去冬来、寒消暑至,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在指尖溜走。不曾沾染尘埃,却染指记忆的烙印与岁月的痕迹,在时间的长河里翻转、腾挪,朵朵浪花就像众生随风起、逐波流,最终都会淹没在历史的河流之中。

    春耕大典是大唐历年不变的一项农业大事,皇帝与皇后依然需要如先帝一般亲自耕种。此时的大唐关中农作物主要有粟米与小麦,这几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整个关中地区的粮食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字给自足。

    再加上前朝隋运河的便捷运输能力,大量从江南通过水路运抵洛阳的粮食,都被储藏在了洛阳三大粮仓中,水路的经济繁荣也让洛阳变得繁华无比,其地位甚至隐隐有赶超长安的趋势。

    俗话说,家有余粮、万事不慌,这也让李治在征讨西突厥沙钵罗有了足够的底气跟自信。现在大唐国力强盛,虽然还未达到顶峰,但足以在周边形成威慑力,让各国望闻声寒,闻风胆怯。

    就像上一世的美帝,在攻打某一个国家时,它所要做的战略动员以及动用的国家战略储备对它自身来讲,完全就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情,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发动一场战争,而不用倾举国之力来为一场战争买账。

    现在的大唐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如上一世美帝一般存在的庞然大物,它所要发动一场战争,在任何战略储备上它都有足够的能力跟实力。

    用先帝旧臣即体现了大唐对这一场战争的自信,同时也体现出了大唐对这一战的重视,久经沙场的老将,而且还熟悉西突厥的各方地形,加上还有名将苏定方在旁辅佐,足以说明李治对这一战的重视了。

    如果说征讨西突厥是外患的话,那么内忧也不是不存在,皇宫后宫里的风起云涌,暗云流动,尔虞我诈丝毫不亚于外患,甚至是比外患还要惊险万分。

    不过就在这两股洪流之中,一朵奇葩却让尔虞我诈、气氛诡异的后宫多了一股小清新的气息。这股奇葩的小清新,甚至在后宫乌云密布的上空,缓缓的撕开了一道裂缝,露出了久违的蓝天白云。

    春耕大典后,年满三岁的五皇子也开始了朝九晚五的受学生活,在皇兄、皇姐的陪同下,六个皇家子嗣开始一同接受受学。

    而在为他们受学的几个先生里,让李弘最为感兴趣的就是上官仪,感兴趣倒不是因为上官仪怎么样,而是上官仪那个还未出生的孙女:上官婉儿!

    但就是如此,李弘对上官仪感兴趣没两个月后,就开始旷课、逃课、装病等等招数无所不用其极。

    由于武媚刚刚生下李贤,并被李治在出生这一年与李弘一同封王,李弘被李治封为代王,而还在喝奶的李贤则被封为潞王。坐月子中的武媚也无法完全把心思放在长子李弘身上。

    天气异常酷热,太阳刚刚从地平面升起不久,整个大地仿佛就像是被架在了蒸笼上,皇宫里的树木无精打采的耷拉着叶子,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