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307部分

唐谋天下-第307部分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不敢……。”

    “你坐下行不行,能不能好好说话?”李弘两眼如铜铃般一瞪,不耐烦的说道。

    格希元只好再次坐下,正襟危坐的说道:“殿下,臣绝无此意。”

    李弘叹了口气,手指无节奏的在石桌上敲来敲去,眼睛放空望向远方,沉沉的说道:“我大唐劳师远征,出兵出力,难道要他们一些钱过分了?这不是市侩,更不是有辱上国国威,而且,这些钱你以为是我给皇家要的?大唐的将士也是人,都是爹娘所生所养,在彼此的父母眼里也都是宝贝,对不对?但战争向来是无情的,有战争就会有死亡,但不能让他们为了大唐远战万里,最后身死异乡时,连最起码的安慰都得不到。我们没有能力把所有活生生的大唐将士全部安然无恙的带回去,但我们也需要在把他们的尸首尽可能带回去的情况下,给他们的爹娘一些赡养费。要不然的话,以后谁还会为我大唐卖命?别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道理,这些大唐的百姓不懂,他们只知道,上阵杀敌是因为对我大唐有力,所以他们才会卖命。要是我们在他们身死后,还不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补偿,以后恐怕就不会有人愿意前往辽东,为我大唐征战了。”

    近二十万的兵士,无论是谁死谁活,在回到大唐时,总是有人要留下伤心的泪水,但无论是哪一个时代,人死都是不能复生的,用金钱来补偿他人的伤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最为实际的办法。

    格希元怔怔的出神,太子殿下的说法儿虽然有失偏颇,但……确实也不失为一个朝廷笼络人心、凝聚百姓向心力的好办法。

    何况这些钱财还不是大唐所出,而是高句丽王来出钱,如此一来,确实是更加的名正言顺,自然,也能够让将来更多的大唐将士,在出征的时候义无反顾。

    “殿下,臣愚昧,听殿下一席话,确实令臣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就如您在朝堂所言,府兵制如今老弱之分过于严重,能够支撑我大唐征战沙场,立于不败之地的军队中坚力量正在削弱,募兵制的衍生,就需要让百姓体会到大唐对于从军之人的厚爱,如此一来,才能够让更多的大唐儿郎选择从军、报效家国。”格希元再次起身,对着李弘行礼说道。

    李弘这次没有理会他的行礼,喃喃说道:“我之前听过一位士子的诗赋,显然就是因为厌倦了战争而做,所以啊,从今往后,战场上的一切虽然重要,但其后方的兵力源头才是更为重要的一环啊,饮水思源的大道理都懂,打仗难道就不是一场人命的消耗?你安抚不好源头,自然是会最终导致源头的枯竭,可对?”

    “是,殿下所言极是,臣明白该如何做了。”格希元明确的说道。

    “明白就好,但是也不能太狠了,凡事要留有余地,至于疆土的谈判,就以大同江为界,理由嘛……自然是为了方便大唐调停他们之间的矛盾,所以暂时大同江已北的地方,大唐是不能归还的。”李弘为这次格希元要面对的谈判,做了一个概括的论调。

    “是,殿下。那……您认为我们什么时候答应他出兵最好,如您刚才在殿中所言,我大唐将士劳师远征,如今则是人困马乏,不宜立刻出征,是不是拖一段时间再答应?”

    “那样自然是最好,这自然是你谈判之时,为大唐将士争取利益的手段,至于出兵,反正是他们如今在边境打仗,就让他们再多消耗几天,这样一来,我大唐将士也能少一些伤亡率不是?哪怕是对以后我大唐的稳定,也是有利无弊的事情,全权交由你处置,要合情合理才行,不能失了上国的身份不是。”李弘轻松的说道,那高句丽王室的宫女,竟然为他们送来了茶水点心。

    格希元也不客气,给李弘亲自斟茶后,心中更是大定,如今能被太子殿下看中,自然是自己的福分,如此的话,自然是要把太子殿下交代的事情处理的漂漂亮亮、妥妥当当。

    所以在接下来的闲谈中,格希元因为要思考谈判的事情,就变得有些心不在焉,于是跟太子殿下说话时,两句顾左右而言他后,就被太子殿下斥退了。

    留下了太子殿下一人坐在廊亭之中,望着那身形婀娜的宫女在花园中穿梭。

    “殿下,林士翎、宗楚客、张柬之,卢照邻、王名远等人联合给您上了一份奏章。”猎豹刚才消失了一段时间,这时候突然间跑了过来说道。

    上述几人联合上奏章给太子殿下,加上猎豹谨慎凝重的神色,显然这份奏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啊。

424 江南士子

    奏章的内容很简单,贺兰敏月跟梁王李忠的死,如今已经被朝堂知晓,而一股势力在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中,隐隐把凶手的矛头直指李弘。

    几人暗地里商议过后,请求李弘批准他们反击,而且希望李弘能够允许他们把矛头对准沛王李贤。

    李弘简要的看完奏章后,便伸手再次递给了猎豹,淡淡的说道:“烧了它。”

    猎豹李弘身后接过奏章,掏出常备的火折子,干净利落的点燃了那份奏章,待奏章全部化为灰烬,散落在花园的花丛中后,才恭敬的问道:“殿下,需要拟旨给他们吗?奴婢听从吩咐。”

    李弘长叹一口气,若有所思的说道:“不用了,臣子之间的争斗,参合进去了,只会更加复杂,往后的事态就更加不好控制了。”

    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李贤跟李忠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这两人多年来不曾谋面,难道就靠书信建立了这种坚定的信任?甚至是牺牲掉性命也要为李贤争取主动权?

    李忠不傻,他没有权衡过利弊?为何他要如此做?就算是李贤当上太子,他不依然还是个王爷?难道还能飞上天不成?

    李忠与自己的斗争中,有晋阳王氏等世家大族的影子在里面。

    难道说,李忠之所以愿意牺牲掉自己,是被晋阳王氏等逼迫?因为其已经没有了用处,晋阳王氏等为了自己的地位,需要一位够分量、地位尊崇的皇子来与自己相斗,所以就选择了李贤?

    如果这样的话,倒是能够说的通,但真的是李贤吗?确定是李贤吗?

    李弘手里现在最缺的就是证据了,白纯那败家娘们这些日子以来,也没有给过一个好消息,天天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些什么!

    “殿下,奴婢斗胆……。”

    “不必说了,不必回信,静观其变。”李弘皱了皱眉头,语气低沉的说道。

    就在李弘想起白纯的时候,白纯此刻正摇曳着身姿,在大明宫的后花园穿行,皇后下旨召见她,竟然选择在了萧淑妃的小宫殿内,这让白纯赶到有些不可思议。

    看着九仙门处的宫女与太监,以及皇后的仪仗之后,白纯心中的担忧这才完完全全的去除。

    汪楼低声说了几句后,告知白纯就皇后与萧氏在院内,请她立刻进去。

    武媚与萧淑妃依然还坐在葡萄架下方,白纯进来时,第一眼便看见两个美人儿笑颜如花儿般,如果不是多年前两人之间的历史,很难让人相信,眼前的两人便是当今大唐皇后,跟当年与她在后宫斗的死去活来的萧淑妃。

    武媚一身儒袖衫裙、衬托着她高挑丰满的身材,再加上岁月的风霜与打磨,成熟女人的风情跟美丽尽显无疑。那身上雍容华贵、英姿飒爽的气度,雪白如玉的精致脸颊、炯炯有神的明亮凤眸,完完全全的把一个女人一辈子梦想拥有的美与媚,演绎到了极致。

    就是同样身为女人的白纯在面对皇后时,都不由自主的想要多多看几眼,这个能够完全轻松驾驭各种美丽的皇后。

    一旁的萧淑妃虽然是一身藏青色道袍,发髻同样是简单的用一根木簪挽了一个道髻,但那纤尘不染、看破红尘的深邃眼神,那同样是如玉般洁白、美丽的面庞,加上那一身合身的道袍,把萧淑妃的身材曲线也是完美的勾勒了出来,该瘦的瘦,该凸的凸。

    两个人恬静的坐在葡萄架下,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美丽的女人,各有千秋,换做是任何一个成熟的男子在两女跟前,恐怕早就被两女的风采吸引,呆立一旁了。

    “白纯见过皇后、见过……萧姐姐。”白纯愣了下,好在反应快,面对这个一直还是庶人的前淑妃,差点儿找不到合适的称呼。

    武媚坐在那里纹丝不动,皇后该有的威仪被她拿捏的恰到好处,对着白纯只是淡淡的微笑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萧淑妃起身对白纯行礼,李弘过来时,偶尔也会带白纯过来,所以对于眼前这个表情淡漠、神态淡然,高挑的体形衬着一袭白衣衫裙,总是给人一种云淡风轻、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倒是算不得陌生。

    “你那主子走之前可有叮嘱你些什么?”武媚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问道。

    白纯听到武媚的问话后,有些迟疑的看了看萧淑妃,不知道是不是该当着萧淑妃的面讲出来。

    “说吧,这里又没有外人,你与她又不是不相熟,李弘与她之间的关系你心里也清楚不是?”武媚看了一眼萧淑妃,而萧淑妃也是微笑着正好望着武媚,两女眼神交错,虽无火花四射,但还是能够依稀感觉到一种天然的敌对似的状态。

    听着武媚的话,白纯心里也轻松了很多,恭敬的说道:“回皇后,殿下临走时,只是叮嘱东宫其他臣子恪守本分,不必理会外界的流言蜚语,说是清者自清。”

    武媚似笑非笑,再次看了萧淑妃一眼:“那你呢?就没有跟你说什么?”

    “有一些,查太乙城这些年跟梁王之间的账目往来,包括一些横向的,梁王与其他地方的账目往来,但至今还未有收获。”白纯面色如故,本来就是这些,但是看来有高手为他们做账,自己查到现在,竟然是一点儿蛛丝马迹没有查出来。

    萧淑妃一直在静静的听着白纯与武媚的对答,自始自终她都是没有说一句话,直到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后,萧淑妃才淡淡开口说道:“你不妨从漕运查起,北面查不到的话,不如试试南面,朝廷向来重视江南士子,当年晋亡之后,大部分的氏族都随着迁入到了南方,直到前隋乃至我大唐一统天下之后,这原本逃亡到南方的氏族,却是已经在南面扎下根基、开枝散叶了,这些年虽然是因为长安、洛阳等地方的赋予,以及我大唐的稳定,南方士子不少人开始跑向了这边,但……那边恐怕他们也没有放松过吧?”

    武媚听的秀眉紧蹙,但心里也是不得不佩服,这萧氏在冷宫之中,竟然还能够保持如此敏锐的触觉,其聪明程度看来不亚于自己啊。

    而且一针见血的是,从漕运查起,就得查工部,工部尚书是何人?房先忠,房先忠是谁?那就是她有意为李贤纳王妃的房家。

    从这里查,不管怎么样,都绝对是一个上佳的突破口,哪怕是最后查不出李贤与杀害李忠,诬陷给李弘有关,但也最起码能够查出,这些年李贤挪用了多少工部的银子。

    李弘不在长安这些年,李贤本身就隐隐有被传出会被立为太子的谗言佞语,而也就是因为李弘不在,少了一个人压制他,如今的沛王府表面上看起来丝毫不起眼,但其中的建筑与装潢程度,绝对不亚于东宫啊。

    甚至,更多的园林建筑,李贤则是照搬了南方不少的风格,当初的解释是,因为王府面积的局限性,所以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把王府建造的豪奢、精致、完美,可是动用了大量的江南工匠的。

    而这一切,虽然都是在明面上进行的,但都是得到了陛下的同意的,因为其给《汉书》作注得到了李治的夸赞跟奖赏,加上与李弘相比,李贤在仪礼、风范等等方面又要表现的好很多,那时候自然是也深得李治恩宠,所以王府违制建盖,也就没人把此事儿当回事儿了。

    但现在,因为李弘身上的脏水,不管是不是李贤所为,但李弘想要保住太子殿下的东宫之主的位子,那么就必须要做好两手准备。

    无论李忠的死是不是李贤所设计,是不是为了污蔑李弘,是不是有意争夺太子之位,那么都必须把李贤拉下水,如此一来就可以在众臣与皇帝、皇后跟前造成,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局面。

    这样一来,也就能够给李弘争取更多的时间跟机会,来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同时,打压其他有争夺太子之位的人策略。

    但不管怎么说,这样一来,李贤是避无可避的,都要因为李弘身上的脏水而受牵连了。

    武媚与萧淑妃的想法儿虽然有着一丝差别,但基本上的策略是相同的,就是让众臣跟陛下,陷入两厢都难以抉择的境遇中。

    “是,多谢萧姐姐,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