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560部分

唐谋天下-第560部分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是与太子不和,越是太子拉拢,巴蜀之地的人,才会越想让狄仁杰加入他们的阵营,是不是这个理儿?”武媚自负的笑了笑,李弘的用心设计,是把敌人的心理都算计在内了。

    为了给狄仁杰增加其在巴蜀那些人眼里的筹码跟份量,李弘不惜放低身份,以挽留的姿态证明狄仁杰的重要性!

    可想而知,太子殿下眼里都极为重要,甚至放下身份极力挽留之人,对于巴蜀之地的那些人,难道还不够有足够的吸引力吗?

    “白纯,你立刻收拾下,暗中前往成都府,若无必要,不必跟任何人接触,暗中观察成都府的形势即可。如果……有何难事儿,便拿朕的令牌号令成都府。”李治突然沉声对白纯说道。

    武媚听到李治的话,诧异的猛然回过头,不可思议的看着当机立断的李治,这还是他第一次发现,陛下也有果断决绝的时候。

    看着武媚那惊疑不定的目光,李治却是有些难为情的摸了摸鼻子说道:“朕实在不愿意理政了,李弘一直久久不愿意继承,显然是因为我大唐还未达到真正的四海升平,但这一次西南行后,想必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州府,都能够安静一段时间了吧?所以朕若想早日禅位,只有尽可能帮他扫平一些障碍,让他可以心无旁骛的登基继统!”

    武媚了然的点点头,而后白纯向两人行礼后,便接过李治赐予的一块金牌,而后沿着台阶匆匆而下。

    望着白纯离去的背影,武媚并没有说什么,正准备转身往宣政殿内走去时,李治却是突然继续问道:“既然李弘明知绵州、成都府有异常,为何不在从扬州回来时就着手整顿呢?反而要等到现在?”

    “扬州事了后,您以为绵州那些人还会冒出头来?越王一死,那些人巴不得立刻把自己藏起来,好不被李弘的视线注意到,而今过去好几年了,那两棵树便能证明,他们准备死灰复燃了。何况,李弘向来喜欢等他们全部暴露后,再去一网打尽,用李令月形容她皇兄的话说就是:养肥了再宰,这样比冒出一个收割一个要划算,省力的多,不然就这些残余,还不够人忙活的呢。”武媚伸了个懒腰,顿时把整个已经明显丰腴,但依然对李治有着致命吸引力的身段,暴露无遗,看的李治差些都忘了说话。

    “李素节当年曾任益州(成都府)大都督,他难道就没有发觉一些不妥吗?”李治摇着头,开始往宫殿内走去。

    武媚紧随其后:“李素节是遥领,又没有实权,况且,能够发现含嘉仓一事儿,能够看出端倪,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这倒也是。对了,那个字念什么?”

    “曌!日月当空照,取照字念。”武媚很满意刚才白纯告诉她的这个答案。

    “曌?有这个字吗?李弘命崇文馆新编纂的《大唐字典》中,有这个字吗?”李治与武媚走在宣政殿内,无视两边的群臣问道。

    “暂时还没有,不过很快就会补上了。”武媚坐在了自己皇后的位置上,今日并非是朝会,只是迎回陛下后的一次群臣觐见,所以自己出现在宣政殿内,倒也是说的过去的。

    武曌这个名字在朝臣中也被李治公布了出来,人们对于这个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字,在出现了短暂的疑惑后,便明白皇后要的便是这独一无二的唯我独尊。

    所以当李治高兴的宣布之后,群臣们也便一同恭声恭贺皇后取曌为名。

    既然有了喜事儿,那么今日在宣政殿前方的含元殿饮宴,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了,何况那《白蛇传》经过再次修改后,正好借此机会,让在上元节没来得及欣赏的臣子,一同欣赏一番。

    绵州距离成都府还有约三百里的距离,李弘在到达绵州时,袁恕己与郭侍奉已经率军到达多日,此时在安置了各自的兵马后,便开始陪着李弘,来到了游人士子最是喜欢的越王楼处。

    花孟、猎豹二人加上袁恕己、郭侍奉,四人陪着李弘缓缓游走在龟山的小路上,而在他们刚刚上去不久,一男一女便从路边丛林处走了出来,神情复杂的望着李弘那高大的背影。

    “他前往父王当年建的越王楼处,显然不会是悼念父王的。”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子,看着背影喃喃说道。

    旁边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他当下并不担心李弘率军进入剑南道,而是担心李弘到达剑南道的真正目的。

    刚刚在朝堂之上拉拢狄仁杰失败,狄仁杰前脚刚刚到达成都府,他就后脚跟了过来,是想要继续放低身份拉拢狄仁杰,还是说真是为了借西南之路,前往南诏?

    或者说是,他这一次来到剑南道,便是因越王与曹王子嗣而来呢?

    “王兄他们与狄仁杰接触上了吗?”裴守德,也是越王李贞的女婿,旁边那女子良乡县主李倩的夫君。

    “正在接触,但暂时并没有说服狄仁杰什么,狄仁杰老奸巨猾,在朝堂之上被李弘一直诟病的便是他不肯站在他这一边,这一次前来成都,他的目的也不明确,兄长李温与李规,正在试探他。”李倩仰头望望高空那红白分明的越王楼。

    不论如何,父王在死了之后,越王楼并未被朝廷更名,而是一直以越王楼的名义继续存在着。

    “狄仁杰可是人精,朝堂之上从来不拉帮结派,看似跟每一个人都和和气气的,但跟谁他都没有利益关系,公私极为分明。”裴守德叹了口气,想要说服狄仁杰,在他看来有点儿太难了。

    越王与曹王一死,他们能够许诺给狄仁杰的好处,以及拉拢他的筹码并没有很多,所以单靠李温、李规二人,怕是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

    “那……那咱们要不要上去,毕竟李弘的到来可谓是声势浩大,并未刻意隐瞒他的行踪,如果我们不去见他,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吧?”李倩愁眉苦脸的说道。

    对她来说,李弘的到来,比任何事情都要让她头疼跟心烦意乱,这个人在皇室,简直就是第二个先帝一样的存在,如今皇室宗亲之内,怕是很难找到跟他唱反调的人了。

    而且李弘追的可是真紧,狄仁杰才来了多久,他就光明正大的跟了过来,好像非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求贤下士的明太子一般,根本不给他们一丝一毫的机会。

    “上去吧,无论如何,这个时候我们都得拜见他,毕竟是太子……。”

    “你说他会不会发现我们……。”

    “怎么可能,以李弘的性格,如果稍有察觉,怕是早就整治剑南道了,但到现在为止,你可曾见他对一项富饶的剑南道有所不同?此次前来,虽然不知其真正的目的,但在长安砍掉真腊王子的手臂,却是做不了假的。”

    “你的意思是说他真的是要剑指西南?”

776 告身

    南诏如今虽然是被大唐统治,但在当初小国林立之地,想要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南诏之地完全归化、统一,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舍龙之子细奴逻虽然被朝廷封为了云南王,但谁都知道,这两年因为土蕃被大唐归化、统治的越来越牢固,细奴逻的主意已经达到了安南王质多斯身上。

    借着这一次李弘与真腊交恶,细奴逻必定会与真腊王质多斯相通,到时候说不准在李弘南下之横山时,便会内外夹击,而后大败唐军。

    “所以,我更认为,李弘招揽狄仁杰只不过是做给天下士子看的,其真正用意怕还是在细奴逻与质多斯的身上。”裴守德一边与李倩拾阶而上,一边低声对李倩解释道。

    “无论是细奴逻还是质多斯,收了我们那么多好处,也该回报我们一些东西了。只是唐军太过于强大,还有那震天雷,我们到现在连长什么样儿都不知道,又该如何提供给他们呢?”李倩越是想越是烦躁,李弘这是把自己等人往死里逼啊。

    “此事儿你不必忧虑,照如今形势来看,李弘与真腊已经是势同水火了,如果云南王不满足于称王,而是想要称帝,那么不管是李弘,还是质多斯或者是细奴逻,他们三者之间必然要进行一场混战,那时候……哼,李弘能不能够应付的过来还是一个未知数。”裴守德望着龟山之巅那高高在上的越王楼,表情阴沉的说道。

    “坐山观虎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所以不管我们能不能够给质多斯找到李弘的震天雷,他们之间势同水火的关系,已经不需要我们再推波助澜了,可对?”李倩终于找到了一些能够让她心情豁然开朗的事情,紧缩的眉头暂时也舒展了开来。

    裴守德显得同样成竹在胸,稍显得意的说道:“舍龙之子细奴逻可也是一个野心极大的家伙,他父亲当年的愿望就是统一六诏而后称帝,与我大唐平起平坐,但不想最后还是实力不济,有了大唐的协助,才使其他五诏臣服,如今细奴逻被晋封云南王,其野心比他父亲有过之无不及,而且其手段残忍、冷酷在南诏可是出了名的,说不定……这一次的李弘出征……。”

    “最好是如此,不论是真腊还是南诏,只要能够让李弘长久的沉眠于西南,大唐谁是皇帝,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父王的在天之灵得到告慰,我李倩平生足矣!”李倩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李弘身死真腊或者南诏的情景,眼神随之也变得冷酷了起来。

    裴守德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在他看来,无论是真腊还是南诏,如果两者不联合起来,那么谁对上大唐都是必败无疑。

    而且就算是他们能够心无疑虑、毫无防备的联合起来,能不能把拥有着震天雷这样的战争利器,以及悍不畏死的大唐兵士打得一败涂地,都是一个大大的疑问。

    相比起来前些年大唐征南诏的兵力,如今可是当今太子殿下,大唐帝国的实际权利者,继承大统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的李弘率军亲征。

    帝国自然是会把最为精锐的兵士,最为精良的武器配备给李弘,如此装备精良,又悍不畏死的军队,想要南诏跟真腊两个彼此之间,还有着间隙的军队合力击败李弘,可算是难上加难啊。

    而自己刚刚还信誓旦旦的说给李倩的话,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一个美好的愿望,毕竟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瘴苈之气横行,如果再加上一些外围因素去影响战局,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这外围因素,比如争取到狄仁杰后,以狄仁杰的名义切断李弘的粮草补给,或者是延缓他们的运送队伍等等,完全可以从小处着手,给李弘带来极为危险的困难不是。

    站在高高的越王楼上方,俯视着脚下那只有一巴掌大地方的绵州城,山风吹的人们衣服猎猎作响,游人士子的长袍在风中舞动,有着说不出的潇洒自如之意,以及风流倜傥的魅力。

    温婉女子要么有那圆扇,遮挡着山风吹乱渐渐凌乱的秀发,要么便是以之掩饰口鼻,而后借着圆扇打量着哪一个正在吟诗作赋的文人才子。

    李弘坐在一处栏杆旁,一个中年人与一个年轻人则正立在李弘的前方,神态恭谨中带着一些紧张,正低着头听着李弘的问话。

    “你就是韦玄贞?现在所任何职?”李弘打量着前方的中年人,也就是快要很快成为李哲老丈人的韦玄贞问道。

    “回殿……公子的话,末将是安岳折冲府参军,这是小儿韦温。”韦玄贞正面迎着山风,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感觉后脊梁已经湿透了。

    当年扬州一事儿他也早有耳闻,而自己的父亲韦弘表当年曾任曹王府典军,如今自己被太子殿下从安岳招致这里,不知道太子殿下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韦温看着李弘望向他时,便又立刻赶紧向李弘行礼,而后像是自我介绍似的说道:“小民韦温见过……公子。”

    李弘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韦温,而后继续看着韦玄贞问道:“你的女儿韦思,如今在长安,不知道朝廷有没有告诉你……。”

    “回公子,小女能够被英王欣赏,末将深感荣幸。”

    “过些日子李哲就该成亲了,你为何没有回长安?我记得你好像是长安万年县人吧?”李弘一手扶着栏杆,只见远处裴守德与李倩,正走进楼阁内在东张西望着。

    韦玄贞听到李弘的问话,心里一愣,这不是因为您的召见,所以我才推迟了动身回长安的时间,先来见您而后再回长安参加小女的婚事儿。

    “回公子,末将已经准备动身了,但在得到您的召见后,末将便立刻赶了过来,至于小女婚事儿,想必末将应该能够赶上。”韦玄贞心里也不敢埋怨李弘,只好实话实说道。

    李弘脸上一直带着淡淡的微笑,示意花孟过去把李倩与裴守德请过来,而后继续对韦玄贞说道:“安岳折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