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565部分

唐谋天下-第565部分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事你不该知道,我当年也是有难处的,只是现在回过头来想,其实范怀义弹劾权善才伐树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想提醒陛下,越王李贞有谋反的倾向。那个时候不管是我还是陛下,或者是……看来都没有意识到啊。”狄仁杰若有所思的说道。

    范怀义弹劾权善才时,太子殿下当时还未真正进入朝堂,还属于偶尔会上一次朝,但还是会迟到、早退的那种。

    心思也没有在那个时候的朝堂之上,或许是,那个时候太子殿下的心思,只是放在了当年的沛王李贤身上了。

    何况那时候,越王李贞、纪王李慎,在当时还是有名的贤王,合称纪越,在民间享有着巨大的声誉。

    而且陛下还要依仗着他来防卫,刚刚被李弘平定的土蕃反扑,所以加上自己对于权善才当时才华的钦佩,以及娄师德、纪王李慎的说服,自己才动了力保之心。

    毕竟当年自己因为误会举荐自己的娄师德在先,欠其一个情面,而且当时范怀义弹劾权善才,确实有许多不妥以及牵强附会之处。

    那伐树本来就是与昭陵隔着一条路,算不得伐树昭陵了。

    如今看来,范怀义强行弹劾,是早就发现了权善才有不臣之心了,只是后来范怀义的弹劾并没有引起注意,加上陛下又升迁他为道监察使,这件事便就如此过去了,无人再提及。

    袁恕己、郭侍奉最终还是率领着八千浮屠营,在成都休整了一夜后,第二天天不亮,便立刻拔营,前往南诏方向,准备与无法无天汇合。

    而李弘率领着两百亲卫队,带着花孟跟猎豹,则是进驻了成都府。

    成都府当年则是叫益州都护府,而李素节曾经就遥领益州都护府的大都护,随着益州都护府这几年的地位提高,所以被改成了成都府,与洛阳、太原等地变成了一个等级。

    但即便是改,作为李素节当年的封地,其府邸倒是一直留着,并无他人居住。

    所以李弘到达成都府后,自然而然的便是住进了成都府内,李素节当年居住的府邸。

    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如今在大唐绝对是赫赫有名之地,哪怕是历史上这个时期的成都,也是大唐颇为宏大的一个都城。

    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如今李弘的皇弟李旦的儿子,就曾经逃避内乱,而后跑到了成都府。

    唐广明元年,唐僖宗李儇为躲避黄巢之起义,也曾经逃至成都,一待便是四年。

    由此可见,无论是这个时期,还是上一世,成都府对于中原的皇权,是有多么的重要了。

    李弘之所以一直不曾前往西南,便是不知道在越王李贞死后,其残余在纷纷隐匿后,自己有多大的把握,能以最小的代价平定成都府,所以才一拖再拖到现在。

    清晨湿漉漉的石板路,湿乎乎的清新空气,晶莹剔透的树叶,都像是在告诉人们,昨夜一场无声的细雨刚刚光临了成都府。

    花孟与猎豹陪同着李弘,缓缓行走在清晨的薄雾中,早起的人们看着好久不曾有人住的许王府邸,重新升起了袅袅青烟,倒是并没有表露出多大的动静,依然是如故平常的过着自己悠闲的生活。

    城北处的建元寺乃是贞观年间所建,如今香火依然兴盛,木鱼声时不时的从低矮的寺院墙内传出,偶尔几个穿着灰白僧袍的僧人,则是会从门口处进进出出。

    “这个时候应该有辣椒才好,这里空气湿润,人们对于辣椒的喜爱,不会亚于长安人对辣椒的热情的。”李弘经过一家一家准备开门营业的铺子,偶尔则会钻进去随意的看看。

    “辣椒现在只有勋贵人家用,平常百姓很难享用到的。”花孟警惕着四周的情形,一边回答着李弘的话语。

    “没办法啊,什么新东西都要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人们慢慢去接受,等知道它们的好处,就会自然而然的离不开了,估计三五年的时间,应该会在这里形成大面积种植的。”李弘深吸一口清新湿润的空气,感觉肺腑之间像是被洗涤了一次似的。

    成都最不缺的就是水,这也是成都府物种极其繁多的基础,摩诃池如今还是人们最为喜爱去游玩的地方,与百花潭形成了成都府吸引文人士子的两大景地。

    当然,最为吸引游人的,特别是皇室之人都会去的地方,并不是建元寺或者是百花潭,而是沿着建元寺继续往西北方向,走出一百多里地的都江堰、青城山之地。

    而李弘这两日的目的地,便就是青城山,只是这两日他自然是去不了,成都府的衙署他必须去,然后才能够有闲工夫前往青城山。

    所以在这个时候,善于判断情势的狄仁杰,站在都江堰宝瓶口的石桥边,正在寻思着自己该如何与太子殿下接头一事儿。

    权善才派人过来了,他是必定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人,当然,在到达成都府后,狄仁杰便没有隐藏过自己的行踪,只是在太子从长安启程后,他才暗暗的,并没有表现的十分明显的,向权善才编造着借口,于是来到了都江堰。

    怔怔的望着江水,脑海里思索着是自己主动回成都府,还是等候太子殿下……会不会派人来通知自己,该如何与他联系时,就听见身后,隐隐传来元芳与外人说话的声音,向这边传了过来。

    回过头拍拍自己身上不存在的水雾,只见元芳与一个身着道袍之人,正在那里说着话,水流的声音干扰着他的听力,只能听见人声,却听不清楚两人到底在谈论些什么。

    “贫道敢问……这位可是大理寺卿狄大人?”那位三十岁上下,或者岁数更大一些的道士,用眼神指了指看向他们的狄仁杰,对眼前的元芳问道。

    “你是何人?你怎么会知道他是大理寺卿?”元芳毫不隐瞒狄仁杰的身份,随意的问道。

    “青城山就在不远处,贫道在青城山修行,今日闲来无事,下山查看水情,看看这水位,是否有利于今年百姓的耕种。所以便看见二位站在此处,冒昧一问。”道士依然保持着虚怀若谷般的笑意,对着元芳解释道。

    “道士啥时候还干起官府的活计了?这不应该是官府来查探吗?他来了,你跟他说吧。”元芳还想打趣那道士,但看着冲他摆手制止的狄仁杰已经接近,便向那道士点了点头,而后往一边走去。

783 玉林路

    李淳风在终南山,替袁天罡问起狄仁杰之事儿时,曾经说起过自己与袁天罡的儿子,都在青城山为道。

    而这件事儿着着实实的把李弘吓了一跳,看李淳风的眼神也开始让人觉得怪怪的,甚至是把一向沉稳、镇定的李淳风看的浑身不自在,不知道自己哪里怎么了,会让李弘如此眼神看自己。

    在李弘的印象中,无论是袁天罡还是李淳风,应该都是正经的道士才对,怎么这两个人却是都不怎么正经,竟然还有子嗣存在?而且还子承父业的也为道士!

    道士不是跟出家人一样吗?不能够结婚生子,要斩断七情六欲的吗?

    所以当李淳风整明白李弘那奇怪的眼神意思后,气的差点儿拂袖而去,要不是看在他是太子的份儿上,自己惹不起,李淳风很有可能会在李弘面前,吐口唾沫而后再走。

    如今的道教并非是李弘印象中,那不可婚嫁、不能沾染尘世烦忧的道家,而是还未达到如同宋时期全真教那般,戒律清规等一些原则加入了其中,来制约其人。

    所以无论是李淳风还是袁天罡,在大唐这个时期,身为道士能够娶妻生子实属很正常,只是李弘先入为主的认为人家没有,加上也从来没有去更多的了解过,他家老祖宗李耳这个道家是怎么来滴!

    李弘在成都府转悠了三天,唯独对小酒馆情有独钟,甚至是达到了见一家进一家的程度,而且时不时的还能够从他嘴里隐约听到,一些怪腔怪调被哼出来:“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门口……。”

    而且他这一举动,让三天来一直陪同他的权善才、苏宏晖,则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殿下到达成都府后,怎么这两天变得有些多愁善感起来了。

    甚至两人在恭送李弘回到许王府的府邸后,会在一起嘀咕着,是不是太子殿下跟什么人约好了在酒馆见面?还是说有什么人会出现在酒馆内?

    看着今日在太子殿下哼完那些奇怪的腔调,心血来潮的指着胡人等异域商旅,经常光顾的这一条布满酒肆、客栈的小路,李弘突然说道:“此路以后就叫玉林路了,明日就立个牌子。”

    权善才与苏宏晖更加是莫名其妙,但看着太子殿下那严肃的样子,不像是在身后这一家小酒肆喝多了,于是也只好默默的听从了太子殿下的旨意,这一条路明日起便叫:玉林路。

    夜色深沉,抬头望向夜空,一股股的湿气随风扑面而来,看来再晚一些时候,又会有一场小雨在夜间静静悄悄的洗礼这座城市。

    商旅们已经齐聚在酒馆内,文人士子要么参杂其中,要么已经在百花潭或者是摩诃池附近的花坊内,正过着一天以来最为热闹、迷醉的欢娱时刻。

    “查的如何?”权善才眉头紧锁,站在玉林路一条窄巷的阴影处,酒馆门口辉煌的灯笼,随风摇曳,但那暗暗的光线,却是怎么也照不到他这里。

    “查完了,都清查了一边,没有任何可疑之处。”苏宏晖拍了拍身上的衣服,总感觉有一层细雨已经沾满了衣衫。

    “人呢?有没有可疑的人?外来的成都府的,或者长安的?”

    “没有,一切都很正常,按照您说的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怕太子殿下察觉问起,下官是打着过几日成都府有大人物要来,为安全起见,所以清查各个驿站、酒馆的明目彻查的。”苏宏晖望着这一条幽深的巷子,同样是陷入到了苦恼中。

    莫名其妙、毫不起眼、鱼龙混则的一条无名小巷,竟然被太子殿下命名为玉林路,这其中到底是为何呢?

    难道说就是心血来潮、无意为之?

    “大人,这玉林路三字……。”

    “查了,什么也没有发现,跟任何事情都不挨着。先不说了,回去歇着吧,明日陪同殿下前往青城山。”权善才眼睛死死的盯着一盏昏黄的灯笼,但心里跟苏宏晖一样,对于李弘今日的举动,完全揣测不出个所以然来。

    “真要去吗?”苏宏晖大惊,情不自禁的问道。

    “怎么了?”权善才神色有些不耐烦的回头看向苏宏晖。

    “狄仁杰如今就在都江堰,如果殿下去了……岂不是很有可能他们碰面?”苏宏晖提醒着权善才说道。

    “应该不会吧?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碰面又如何?殿下想要礼贤下士,给天下文人士子看看他对士子的礼遇与尊重,那么就算是真的恰巧碰见了狄仁杰,也不过会是继续招揽他重回大理寺,这样一来,狄仁杰感受到了压力后,那么在成都府的地盘,他要是想要自保不被太子殿下擒住,就得寻求我们的庇护不是?”权善才转身往前走,苏宏晖急忙在身后跟上。

    苏宏晖跟在权善才身后笑了下,接着话茬说道:“不错,到时候狄仁杰必定会主动找大人您的,正所谓他上一次说的知恩图报,虽然不中听,但当他走投无路,面对太子殿下的步步紧逼时,必然会想到您,会认为您当年帮过他,这个时候就该您……。”

    “知恩图报!狗屁!要说知恩图报,我权善才也该是报答越王才是,狄仁杰不过是我们拉拢,用其打击某人的棋子罢了!”权善才很不愿意提及狄仁杰当年力保他的事情,如今他与狄仁杰平级官阶,所以如果一直把狄仁杰力保他一事儿挂在嘴上,会让他感觉自己好像永远都低狄仁杰一等似的。

    当权善才、苏宏晖顺着这条改名为玉林路的小巷消失后,花孟那如鬼影一样的身形,突然间从刚才酒馆门口,昏黄的灯笼阴影处走了出来。

    花孟望着刚刚权善才跟苏宏晖交谈的地方,就如同一头狼盯住了猎物一样,不一会儿的功夫,只见猎豹便缓缓从刚才权善才站立的地方,走了出来。

    两人默默对视一眼,而后这才继续钻进小巷内,往许王府的方向奔去。

    李弘任由海东青站在自己的肩膀的上,打开刚刚从海东青脚上拆下来的密信,上面一行娟秀的字迹很符合白纯的口气:“殿下,陛下命我赶到成都府协助狄仁杰。”

    李弘把那熟悉的字迹看了一遍又一遍,脑海里也会时不时的浮现着白纯的影子,白纯说话向来不拐弯,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