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142部分

重生之官路商途-第14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官路商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睡得比我还少,看起来比我还有精神?”
    “我可不用劳心伤神考虑什么问题,只要不开车子,随时随地都可以闭目养神。”傅俊微微一笑,将报纸叠好,问张恪,“这就走?”
    “嗯,”张恪点点头,也懒得跟许维她们招呼一声,不晓得她们要睡到几点才爬得起来,与傅俊出了屋,想起傅俊那位因为反对拆迁公司强制拆迁而被赵锦荣手下的打手殴伤住院地战友马海龙来,问他:“马海龙家的情况怎么样了,你有没有在关心?”
    “听说锦城的那四个人伤势也不轻,总算心里有个安慰,事情大概会一直拖下去吧,海龙还要养上一两个月才起床。”
    “那就让马海龙在医院里养着,你去问他伤养好之后能不能帮我做事,”能在偷袭的情况将赵锦荣的四名打手反制击伤,马海龙的身手不错,不愧是参加79年对越反击战的老侦察兵,何况退伍之后一直从事工厂的保全工作,下岗之后摆摊修自行车,确实有些浪费他的才干,张恪笑着说,“他不答应也没关系,你告诉他。公道虽然会迟来一些,但总不会等不到的。”
    “海龙拒绝跟着盛青,毕竟跟道上有扯不清的关系,我那是没办法,再说也是吃过牢饭出来地人,很多人比我有骨气,就像海龙,在部队里呆了近十年,原则性比我强多了,还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老兵。复员转业到地方,没能进入公安系统的。很多人因为企业效益不好而陷入生活困境,虽然在部队学了一身本事。但到社会上却没有用武之地,我们公司真要建立正规的保全队伍,我还要向公司推荐海龙呢……”
    “公司规模大了,总要配置专门的保安人员,锦湖下面现在就有六家造纸厂,爱达的规模还无法估计,每间工厂仅门卫就要六七人。普通的门卫可以外包给外面的保安公司。但是管理工作还是用自己的人顺手,侦察兵出身。经过一定的培训,负责工厂地安卫工作却是绰绰有余。马海龙在部队的时间比你长,你请他帮忙推荐些人。”张恪对傅俊说,“哪天我见你心烦了,也赶你到下面地工厂去做保安队长……”
    傅俊笑了笑,说道:“恪少这么辛苦,总要请人帮你开车才行。”
    傅俊这话不假,张恪人钻进车里,就忍不住要打瞌睡,迷迷糊糊的闭上眼睛,再睁开眼里,已经驶上中山路。
    中山路沿路地公交站台灯箱广告一路排过去:爱达SD…920,车子经过小报亭,张恪下车买了一份《今日早报》,头版头条就那是市百一店对面大型户外广告的照片,赫然用套红标题写着《家电制造业巨头爱达集团抢滩省城市场》,却不知媒体从哪一点判断爱达是家电制造业巨头?既然媒体喜欢夸大其词,爱达总没有站出来指示的主务。
    赶到新梅苑,徐学平也在书房里读今天早上的报道,他的秘书李义江在坐在书房里。
    徐学平看着张恪进来,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跟你本人不大像!”
    夏天穿西服过于正统,为了拍照方面,当时脸上还敷了亮粉,的确有些不像,张恪笑了笑:“地确有些不像。”
    “小李从家里过来,看到中山路都是爱达地广告,爱达市场推广的力度这么大,生产能跟得上?”
    徐学平很少直接关心工厂上地事,就是锦湖的问题也很少发表议论,难得他主动提起,张恪坐下来,将前期的打算说给他听:“以目前打市场地强度,爱达的产能仅能满足省内的市场。以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扩产,产量增加三到四倍就到了瓶颈,爱达会从现在起就筹建新厂,或许收购厂子,争取在明年春节前突破瓶颈……”
    生产资金、新厂建设资金以及市场推广所需要的资金,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关键这三样事要同时进行,听到张恪的计划,李义江不由担心的问:“资金的问题怎么解决?”
    徐学平笑着说:“张恪没有开口救援,那表明他自有办法……”
    当初锦湖愣是空手将新光造纸厂与四凤桥饮食广场一起推动起来,张恪对资金调控的能力可见一斑。当前最关键的,爱达要做出声势来,资金上真遇到瓶颈,各方面也好有借口支持,眼下的爱达默默无闻,徐学平就是公开关心一句,也会惹来猜忌。
    张恪陪唐婧在徐学平家吃过早饭,遗憾的送她随晚晴、芷彤再回海州,全不晓得晚晴昨夜跟她说了什么,唐婧的心情看上去却是不错。
    张恪无暇顾虑这些细枝旁节,他这几天还要留在省城,然后再与盛鑫的工作人员直接去惠山做市场;苏津东、周一平,以及新加盟爱达的鲁庆生今天下午就要赶回海州。
    昨天才算走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是引出千头万绪来,很多事情,必须要马上讨论决定下来。
    驱车回到苏津东他们落榻的宾馆,就挤在狭仄的双人房里,张恪向苏津东、丁槐、鲁庆生、周一平、刘明耀这些爱达电子的管理人员通报昨天酒会到今天早晨之间的这段时间里经销商追加订单的情况。
    发布会上,从华东地区各座城市应嘉而来的经销商们看过爱达做市场的气魄以及爱达影碟机在市百一店试销的热度,纷纷追加订单,一夜上就增加长两千五百万的数额,特别是省内,就增加了一千万订单,上海市的经销商永城交家电在原来十五万的基础上追加了五百万订单。
    坐床沿上的众人都忍不住站起来鼓掌来表达内心的兴奋。
    在此之前,盛鑫虽然利用自身的渠道资源建立起华东地区的经销商网络,但是除了盛鑫的一千五百万保证金之外,从整个华东地区二级经销商网络里筹集过来的预付款统共不足五百万。
    这大概就是广告的魔力,经销商们没有被诱诺,他们只是看到爱达做市场的魔力!
    兴奋过后,摆在眼前则是更为艰巨的重担。
    有盛鑫的帮助,爱达电子轻而易举的在华东地区建立质量较高的经销商网络,但是市场宣传攻势才刚刚展开,接下来张恪就要与盛鑫市场部的工作人员一起走遍华东地区的每一座城市,亲自用猛烈的广告攻势,将这些城市坚固的市场轰开,对华东地区的市场进行第一次的深度挖掘,并督促二级经销商与市场终端建立顺畅的通道。
    刘明耀则率领爱达市场部的几名员工筹建华东地区以外的经销商网络。虽然爱达电子现款订货的要求苛刻了些,但是目前不需要对市场深度挖掘,对经销商备货数量也不提要求,加上有中央电视台的广告配合,有华东地区市场的示范作用,任务并非无法完成。
    丁槐负责爱达的产品研发,目前爱达电子最有价值的一块就集中在他领导的研发中心,他将与相关工程师一道在近期内飞往美国TI公司总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协作研究。
    鲁庆生加盟爱达之后,将协助苏津东负责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运营,而苏津东则将主要精力用于产能的扩张,周一平负责继续物色各领域的专业人才。
    张恪有在益隆镇筹建大型产业基地的计划,但是六百亩规模的大型项目必须经过省里的审批,虽然不愁省里会卡爱达的脖子,但完整的程序走下来,前期筹备加上项目审批也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张恪现在分秒必争,要在年底之前突破产能的颈瓶,能节约一天的时间,都要尽十分的努力去争取,张恪决定将整个项目分拆开。中央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区县一级的政府机构只对一千万元以下、占地不超过一百亩的工业投资项目拥有审批权限,眼前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将整个项目里的组装工厂先进行投资建设,将项目用地控制在一百亩之内,至于投资额度超不超标,地方政府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超过部分大不了算追加投资;收购专业生产线路板的海州市无线电元件器八厂,只需要简单的技术改造,就能很快的转产爱达所需的影碟机线路板。
    鲁庆生认为线路板部件完全可以外包生产,爱达的工厂只要负责总装生产即可,总装生产的工序相对要简单得多,随便拉一个人培训两三天就才上总装生产线组装影碟机。
    他却不清楚张恪与苏津东、丁槐等人的野心,利用光头生产机芯以及利用TI提供的解码芯片生产解码板都离不开线路板生产的基础,这是向上游产业链延伸的必经之路,张恪宁可当作瓶颈去突破,也不想省掉这日后发展的关键一步。
    张恪对苏津东说:“筹建新厂以及收购无线电元器件八厂的事情,你代表爱达与城南区交涉,事情越快办完越好。”





    第二篇 商途迷情 第二百章 再行惠山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9…8 19:41:06 本章字数:6358

    九十年代中期,普通市民对广告还没有什么免疫力,当时甚至有“广告力度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的说法,只是利润率与市场运营成本的控制成为当时企业最棘手的问题,很多企业的销售额可以做到几十个亿,但是利润却被无序的市场运营所吞噬。
    张恪并非无缘无故考虑这个问题,他让傅俊开车送他去盛鑫公司,感觉到有些口渴,在楼下的便利店买一瓶旭日升冰茶,想起这家两年后名声大震、销售额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做到三十亿、乡镇杂货铺的铺头都铺满他们的广告的企业。就是这家企业,最兴盛时,在全国各地共成立四十八家销售公司,8600多名销售人员都由总公司派出,肥了一大批中饱私囊的人,这家企业到最后除了十数亿的亏损与欠债,从头到尾就没有产生过一分钱的利润。
    张恪拧开瓶盖小饮了一口,就拿着饮料瓶进了盛鑫公司,直接进走盛鑫公司专门给爱达市场推广团队准备的办公室,将饮料瓶摆到桌子,接过叶小桐递过来的报告,这是昨天各地区经销商递交上来的销售数据。
    叶建斌学张恪在锦湖的做法,给员工准备有咖啡之类的饮料,叶小桐看着张恪摆在桌上的塑料瓶,九五年中,旭日升还不广为人知,问他:“怎么想起要喝这个?”
    “怎么了?”张恪拿起旭日升冰茶,撇了撇嘴,说道,“传统绿茶与碳酸饮料的结合体。传统瓶装饮料之外的新品种,这冰茶或许会大热起来……”
    “喝它就因为这个?”周游从张恪手里将冰茶拿过来,仔细看了看标签,打开瓶盖喝了一口,“嗯,感觉不错。”
    锦湖在短短四五个月内又承包了五家造纸厂,无论是从资金上、技术规模上、还是从现有的管理模式上,都处于一个瓶颈期,非要好好消化一番才能继续下一步地扩张。所生产的文化用纸,省内市场就消化了大半。周游为锦湖建立起经销商网络之后,在市场销售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张恪之前就提出要把周游借用过来。爱达的市场运作已然启动,谢晚晴回到海州之后。就立即将周游派到省城来协助张恪,只是她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
    “今天可不是来讨论冰茶热茶的。既然答应七月下旬去上海做市场,为什么过了一个星期还留在省城,省内其他城市还要不要做了?”
    叶小桐问张恪。
    盛鑫负责爱达影碟机市场推广的团队由叶小桐负责,她这次是主动请缨,不再担任叶建斌的助理;叶建斌自觉给自己找了个五大三粗的男秘书。
    叶小桐可是憋着一口气想从张恪身上看看商业天才与普通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原计划是发布会之后。迅速对省内的市场进行广告覆盖。
    谁曾想到张恪留在省城岿然不动有一个星期,每天除了维持省城地广告投放力度。还有就是让叶小桐汇总各地经销商报上来的销售数据。
    “做,当然要做,”张恪坐下来阅读昨天地销额数据。“但是在那之前要知道怎么做,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省城市场地方案,要是那样的话,我何苦跟着你们吃这苦头?”
    “发布会才过去七天,这么短的时间里,销售数据能看出些什么来?”
    “我们目前投入的广告,种类还很有限,又有时域与地域的局限,才能更加准确的判断各类广告的效果以及幅射范围。”
    提起销售数据,叶小桐都忍不住自豪起来:“爱达地机子,短短七天,在省城就销售了三百台,甚至超越三星,成为影碟机地第一品牌,要是维持这样的广告强度,整个华东地区就能每个月就能达到一万台地销量,可以与三星影碟机在华东地区分庭抗礼……”
    “区域局限性很强,而且爱达在华东地区投入的广告费用将是三星的三倍之多,并没有值得骄傲地地方……”张恪并不畏惧三星,三星影碟机基于第一代解码芯片的产品,质量很不稳定,返修率很高,虽然是国际大制造商,但是给影碟机的质量问题蒙上一层阴影,以致三星会很快退出影碟机市场的角逐。
    “这倒是没有办法,三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