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他改变了大明 >

第52部分

他改变了大明-第52部分

小说: 他改变了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将领们的经验,这些医务兵们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下,伤兵的死亡的就少了许多,看情况,至少也下降了有四成。

    熊廷弼听完这消息,顿时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不由惊叫道:“什么,真个有四成?”

    罗一贯站出来说道:“回经略,四成乃是卑职估算,到底是多少,实在说不准。反正卑职敢肯定,少死了很多。这医务兵好,卑职以为,军中不妨也效法勇卫营,新设这一兵种。”

    熊廷弼当然不会因为被打脸,而对好消息视而不见,他当然清楚,减少伤兵死亡率,对军队战斗力提升是很有作用的,军中最宝贵的是什么,当然是百战老兵,有了少年皇帝折腾出来的护理之术,这老兵的存活率就会大大提高,何况这次也是减少了夜不收和哨骑等培养周期更长的精锐兵种的损失,已经算是有不小的贡献了。

    这一发现,迅速就让医务兵手上的战场护理手册在广宁军中成为了抢手货。

    这些武将们都不傻,普通士兵的死活他们不在乎,自己的家丁受了治得好的伤,能好好护理一番,在大战时折损的人数就会少很多。

    消息确认之后,熊廷弼很快就上疏朝廷,要求兵部新设医务兵,并把圣天子创造的战场护理手册刊印全军。

    减少伤亡,这个利好,依旧不能让熊廷弼完成安心,他最关心的,自然还是广宁城头的火炮安装。

    辽河封冻后不久,辽东经略熊廷弼就在一众文武的陪同下,亲自到场观看城上火炮最后的安装工作,也是他最看重的那几门口径巨大,甚至被某些文人夸张地称为能一炮糜烂数十里的火炮。

    这些火炮,光吊到城头,就废了很大的功夫。

    熊廷弼看了好一会后,突然说道:“这火炮甚好,就是名字。”

    巡按御史方震孺闻言后也附和道:“皇上这名字起的,确实起得不够威武。”

    熊廷弼闻言马上不说话了,他想起来,这个难听的名字是皇帝起的,作为臣子非议皇帝是不好的,尤其是非议喜欢派番子潜伏在大臣身边的皇帝。

    这么想着,他不由多看了方巡按一眼。

    待几位大佬发完话,辽东总兵刘渠才感叹道:“这14斤炮好是好,就是太少,要是能多造几门放在广宁便好。”

    对这样的火炮的命名,文官们都是有点意见的,他们认为这样的军国重器就应该上个大将军称号,而不是皇帝给出的这个十四斤炮的命名,这个名字实在是太不威武,太不能安定人心。

    朱皇帝这么起名字是觉得,依照此时的习惯,给火炮上个将军称号实在是太中二,很有倭国人那种决战兵器思想的风范,尤为不喜,干脆就把18磅炮按照明制重量换算之后,四舍五入取值14斤,按照泰西的习惯命名。

第88章 20。备战广宁(2)() 
由于对或火器时代战争不够熟悉,大明的官员们根本不会去考虑实际作战需要,对火炮使用的概念,完全就秉承的是大即是好,口径才是正义的观念,熊廷弼也是其中的一员,对这种14斤炮尤为推崇,辽东方面的官员们,就一直在埋怨皇帝把这种巨炮造少了。

    朱皇帝当然不会认同他们的观念,后金手里除了点射程很近的粗糙弗朗机火炮,就是几门做工极为粗糙吕宋铜炮,那玩意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炸膛,对广宁的城墙构不成什么威胁,广宁的城防炮不需要怎么考虑对方的炮兵,主要考虑攻击敌方攻城部队就够。

    大口径的火炮在广宁这样高的城墙加成下,射程有些溢出,在离城近的地方会有很大的射击盲区。面对后金这种基本没有什么火炮的敌人,小口径的火炮才是广宁城最需要的。

    再则,14斤炮这样的大炮,安装也不是像他们理解的,直接固定在城墙上。这种要塞炮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打击敌方的攻城火炮阵地,布置在合理的位置,让其火力能覆盖到进攻方可能布置的炮兵阵地上才是最好。

    尽管大口径火炮实际用处并不是很大,朱皇帝也不会完全排斥大口径的火炮,因为口径大的火炮开火的时候,那个惊天动地的效果,在这个时代很吓人,对本方士兵也是个极大的心理安慰,对没什么见识的鞑子也是一种震慑。

    无论何时士气都是很重要的,能给士兵们带来安全感,就算实际杀伤作用不大,造几门放在城头上也是十分值得的,他就造了六门14斤炮放在城墙上,保证城墙上的士兵们都能在一千米范围内看到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有此利器,广宁城无忧矣。”

    看了会14斤炮的安装,感到心里踏实了不少之后,熊廷弼随即开始巡视城墙,观看火炮炮手们的日常训练工作。

    广宁的这个城防火炮体系,是皇帝本人亲自规划的。

    从六月起,一批批口径不一的火炮就陆续运抵广宁,被安装在城头。

    这些火炮都是清一色的铸铁制造,大口径的不多,最让熊廷弼赞叹的是,这些火炮的炮架设计,炮架都是能调整射击角度和炮口方向的。这些炮架都不是什么量产货,完全是工匠们手工敲出来的。

    使用这些火炮的炮手,都是从各处紧急征调的,这些人的数学水平不足以支持他们准确测距,计算弹道使用火炮,再加上这些火炮本身的做工也不怎么样,所以精准打击是办不到的。好在这些火炮是为打防御战准备的,使用地点是纯粹的预设战场,并不需要实时计算,在战场上做好标记,让炮手记住就够。

    这些火炮的射击角度也都是预设的,每门火炮的位置,都是朱皇帝事先设计好的,一些火炮的炮口干脆是安放在垛口处,炮口正对着城墙下,完全能覆盖广宁城墙几百米范围内任何一处地方,不管努尔哈赤带来的部队使用怎样的攻城器械,这些火炮都能给予猛烈的回击。

    这些标记,很多都和城外的壕沟重合。

    此时,一队队炮手,正在按照指挥射击的小校的命令,在朝着城外已经被清场的预设目标发射炮弹,以求更加熟练地掌握火炮使用,双方都在进一步的磨合中,方便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能稍微打得准些。指望这些火炮有很多高的命中率并不现实,因为它们做工实在太过粗糙,即便是对着预设标记射击,也不可能保证能有多高的准头。

    看完了炮手的训练,熊廷弼很快又去看了看负责投掷手榴弹的士兵们的训练。

    内廷的作坊,这几个月也在源源不断地生产本来是为掷弹兵准备的手榴弹,已经有六千多个被送达了广宁,五千多个被送到了邻近广宁的几个大据点。

    这些手榴弹不是另一时空后世那种小个头的,都是看着和炮弹差不多的大块头手榴弹,也是掷弹兵这个兵种,以及铅球运动诞生的原因,这种手榴弹太过巨大沉重,必须要人高马大力气足的士兵才能投掷。

    前阵子沈有容在京师看到的演练,掷弹兵没有出场,也是因为投掷这种巨大的手榴弹需要训练很长时间,现在就让他们出场拿实弹去演练的话,容易出事。

    现在在城头上的这些士兵们,训练时使用的也不是实弹,而是重量差不多的铁球。

    他们正在模拟点火,然后把手榴弹扔下去和扔得更远这几项训练内容。

    对于这个手榴弹,熊廷弼和广宁满城的文武还是很满意的,其爆炸杀伤力不错,对敌人能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作为守城用武器尤其好。

    下了城墙之后,熊廷弼很快来到了城内新整理出来的火器训练场地。

    连绵不断的枪声响彻广宁城内,训练场上烟雾升腾,看上去热闹极了,三千名士兵们正在紧张地训练。

    不时有军官在用皮鞭和军棍抽打动作慢了,或者做错了的士兵。

    进入六月份时候,熊廷弼就陆续收到了一些火枪,到八月所有火枪就差不多到位,总计四千五百只,其中有刚从勇卫营淘汰下来的有三千只火绳枪,另外一千五百之是皇帝找葡萄牙人买的,他从各营抽调了一些家丁不多的千总,组建了一只纯火器的经略标营部队,接手了这批武器。

    广宁城中分配到了两千五百条火绳枪,训练时多出的五百人是作为预备队,在火绳枪手死亡的时候作为替补填上去。

    另外两千名火枪手,则分别被布置在广宁外围的两处营垒中。

    一开始的时候,士兵们对这些火器都十分恐惧,不过在教官们亲自试用了多次过后,他们都认识到,这些火器不是朝廷做出来的样子货,并没有炸膛的危险,才彻底放心。

    辽东总兵刘渠跟着前来巡视的熊廷弼,不无感慨地说道:“内廷做出来的东西,还真是好用。”

    熊廷弼点了点头,有些不满地说道:“可惜那遂发火枪暂且只有勇卫营有。”

    “皇上若是能把勇卫营调来便好了,这广宁就万无一失了。这火器浪战未必好使,不过守城却是一大利器。”

    作为一个在军中打熬多年的武将,刘渠见识并不差,他很清楚这火铳守城比起弓箭来说优势是很大的,弓箭手会累,这火铳手却是不会,只要补给不出问题,就能源源不断地输出火力,而广宁城现在就是不缺火药和铅弹。

    熊廷弼闻言后却是再次陷入沉思,他在想皇帝会把手上的那只宝贝疙瘩送去哪里。

第89章 21。备战广宁(3)() 
从外城回来后,熊廷弼又转了一圈。

    这时,有幕僚报告,派去探听消息的武将已经从东边赶了回来。

    带着来到议事的大厅,召集了广宁一众文官和武将,斥退了无关人员之后,熊廷弼问道:“东虏那边有何动静?”

    那游击将军马上回道:“回经略,据探子回报,东虏自秋收后,便在终日转运粮草,操练兵卒,大肆伐木打造器械。”

    此时也不用多说,人家派出哨探部队加大了刺探广宁的频率,还在转运粮草,准备攻城器械,所有人都清楚,鞑子要来打广宁。

    熊廷弼闻言不由看向了在座的各位,一脸严肃地说道:“如今河上已经结冰,东虏将攻打广宁,各处文武将吏务必不可有一丝松懈,若是有哪个不用心,不好生做事,休怪本官要祭出尚方宝剑。”

    “下官谨遵经略令。”

    文官们回答,只能说整体上精神劲头还算合格。

    “末将领命!”

    武将们的回答比较整齐,声音也足够洪亮。

    熊廷弼听后不由放心了不少,将为兵胆,武将们士气不错,当下还能算是军心可用。

    熊廷弼在辽东有着足够的声望,又调度有方,将防御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对军规军纪抓得比较严,虽说多少会让散漫惯了的武夫们觉得不爽,但也让大伙都觉得,这位经略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守住不难。

    再加上,从京师运来的火炮威力巨大,每日广宁城都是炮声隆隆的,起到了极大的安定人心的作用。

    就连城中的大户们,在河里结冰之后,希望举家西逃的都不多。

    熊廷弼早前已经斩杀了几个有备马准备逃跑倾向的低级武将,现在在座的这些武将没有了侥幸心理,也还算有死战之心,又见准备足够充分,都觉得守住不难,自然都有立功升官的想法,所以士气还算不错。

    熊廷弼环视了一周之后,看向高邦佐,问道:“高参政,右屯卫之粮草,除却要留于城内的,还有多少未有转运?”

    “回经略,尚有八万石,最迟十一月中旬前,便可转运完成。”

    熊廷弼闻言点了点头,“很好,待粮草转运完毕。本经略便会为你请功。”

    对这位高邦佐,熊廷弼还是挺满意的,这一位别的不说,做事的态度就比辽东其他的文官要好很多。

    询问完各处情形之后,熊廷弼很快就与众人讨论了下,后金可能的进兵路线,以及本方的应对措施,以求查漏补缺。

    巡视完了广宁城,熊廷弼很快开始又去走访了城外东面三里左右的两个营垒。这两处营垒都布置在广宁东面的两个相对高度不到一百米的土丘上,与广宁城成品字分布,形成了犄角之势。

    这两处营寨分别是由副总兵罗一贯和黑云鹤领兵五千把守,这两处营垒的布防,在皇帝的强烈要求下,采用了简易棱堡的格局,内部同样安置了不少的火炮。

    这两处营寨,只要不失守,就可能随时出击,与广宁城内的明军形成夹击之势,威胁后金攻城部队。同时,这两处营垒,也是离广宁最近的两处制高点,周围的山头都离广宁有点远,很难看清城内的情况,占据了这里,就能使后金无法在高处观察城内的情况。

    由于后金方基本没有什么火炮,那些缴获自明军的弗朗机火炮射程都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