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

第8部分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第8部分

小说: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景提示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日前撰文预测2010年十大国际事件时,将中国经济泡沫列在第二位。该文称,“中国被普遍认为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赢家,经济增长8%,政治稳定,资金充裕,不过,很多资金流向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一些对冲基金开始看跌中国经济。如果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破碎现象,将导致全球通货紧缩。”实际上,从一个个亚洲经济泡沫的案例中,我们都能看到,正是外来资本扮演了泡沫引爆者的角色,那么,对于这样的危险,中国经济有没有防火墙呢?
但是我们还有第二个危机,那就是中国经济未来应该怎么办,我们未来经济将陷入经济停滞化的困境。统计局公布2009年的GDP增幅是8。7%,不好意思,我根本不信。其实统计局应该称为“统计的局”,基本上是领导喜欢什么资料,他们就编什么数据。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误导了国家政策,做人做到这个毫无原则的地步也是够悲哀了,所以我也不想再批评他们了。不过就算我批评他们,他们一样吃得饱,睡得足,所以说也白说。2010年,领导定了目标是9%,我相信“统计的局”一定会编出九点几的增长率。
那么中国从2010年开始要如何增长呢?我们就要从三驾马车来谈:第一驾马车消费;第二驾马车出口;第三驾马车政府投资。
我们先谈消费。要消费似乎只有两个来源,第一个薪水,第二个储蓄。首先谈薪水,为了便于和其他国家做比较,我们把工资收入除上GDP,欧美各国是55%左右,中南美洲是33%左右,东南亚包括菲律宾和泰国是28%,中东的伊朗和土耳其是25%,非洲应是20%以下,而我们中国是让我们一听到就感到泄气的8%。而每人每小时工资我们中国是八毛美金,又是排在全世界最后一名。这样的薪资水平怎么消费啊。
那么储蓄呢?我们很多专业学者说了,中国是个储蓄大国,可以把储蓄转成消费拉动中国经济。我发现我们很多学者是不做研究的,是凭空想象的。不需要太复杂的观念,只需要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就可以教育我们的学者了。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算术。全中国的家庭储蓄是多少钱?26万亿元人民币不到,除以13亿人口,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就可以算出来了,20 000元不到,但是我们的学者是不会算的。只要算一下就会发现人均储蓄20 000元不到,这也叫做储蓄大国?《时代周报》2009年10月份引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财富报告的资料指出,中国0。4%的有钱人占了中国财富的70%。“统计的局”说5%的家庭拥有45%的财富,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是低估的。如果把这些人的财富扣除的话,那么人均储蓄不到10 000元,这也叫做储蓄大国?
在人均储蓄10 000元不到的情况下,父母生病怎么办?儿女交学费怎么办?你们家小孩如果有出息考上复旦大学怎么办?一学期的学费就要6 000块,还不算吃住。中国99%的人的平均储蓄就是小孩一个学期的学费,消费怎么提高?难道要靠那些少数有钱人吗?这些人的钱是很多,到处花天酒地没有问题,问题是你一天能吃几碗饭?只有靠这99%的人群,可是他们太贫穷了。消费拉不动,所以第一驾马车没戏了。
 第二驾马车,出口。谁拉动我们的出口?美国。美国的消费拉动中国的出口,那么美国的消费是什么消费?都是借钱来进行的超前消费,也叫做泡沫消费。2008年之前,美国的人均储蓄接近于零。可是金融海啸让美国的泡沫消费爆破,因此2009年,美国人的储蓄率变成4。5%,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人的消费减少了这个水平。如果美国的消费减少这么多,中国的出口就要相应的下降,所以中国出口将陷入长期的衰退。第二驾马车——出口也不灵了,也拉不动经济。
这就解释了政府为什么要用四万亿来拉动经济,但是政府的所有投资都是利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一旦建完之后,全中国一定变成一个产能过剩的大窟窿。我请问,我们还有新的增长点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未来的经济将陷于长期停滞发展,而经济停滞化就是我们2010年之后所面临的第二个危机。
但是我们还有第三个危机,那就是2009年我们政府释放出了9。59万亿,2010年2月底之前的14个月我们又几乎释放了12万亿银行信贷,因此严重的通货膨胀绝对不可避免,这就是2010年之后的第三个危机——通货膨胀化。
读者以为《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最后一章谈的奥巴马的三大礼物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吗?请读者想一想,就我郎咸平这两把刷子都能看得懂,你觉得奥巴马的财经团队会看不懂吗?他们比我聪明得多得多。如果他们也看懂了中国经济由于两个病没解决,加上用错药了,因而导致了三大危机。读者觉得奥巴马会雪中送炭呢?还是落井下石呢?想都不用想,当然是落井下石啦。如果他要落井下石,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呢?刚好三对三,我们来画一个简图:
 
图3…1奥巴马的三对三策略
 汇率大战要有效地冲击一个国家的经济必须要配合资产泡沫化,我们在上一章曾经详细讨论过,美国如何利用泰国、越南、中国香港和日本的资产泡沬化,展开汇率大战,从而击溃了这些国家的经济。
美国原先计划在2010年4月15日决定是否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这个审判日目前延期了三个月。美国以贸易大战为手段,逼迫中国在未来的六个月之内,就汇率问题和美国谈判。如果人民币不升值或升值幅度美国不满意,那么美国就可以向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7。5%的关税。我认为美国的真实目的就是汇率大战,而贸易大战就是汇率大战的前哨战,但是美国志不在贸易大战,而在汇率大战。请各位读者想一想美国能够控制中国三驾马车的哪一驾?当然是出口啦。因此不论是美国透过贸易大战志在汇率大战,还是贸易大战本身,都是直接针对我们的第二驾马车出口而来。因此,中国的未来绝不可以乐观,因为我们的第二个危机——经济停滞化将在贸易和汇率大战双重冲击出口的情况下更加恶化。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奥巴马的成本大战和我国的第三个危机——通货膨胀化呢?我最近听到一些学者的谬论,包括中金公司的哈继铭等人。他们的言论都有个共同性,那就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形态就是简单的进口原材料和进口机器设备的粗加工,如果人民币升值了,那么逬口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就可以更便宜了,因此对中国制造业应该是有利的。请各位读者想一想,就连这些学者都能看得懂的问题,美国人会看不懂吗?如果美国人一心一意要置我们于死地的话,它有可能让我们捡这个便宜吗?读者猜一猜美国人应该怎么做?他们当然应该打成本大战,全面拉抬国际大宗物资价格才合理,包括农矿原材料。而2010年的1月份,世界银行已经发出警告,今年大宗物资价格将可能大幅度的攀升。这么一来,进口物资价格大幅度地攀升了,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好处荡然无存了。2010年3月到4月份,进口铁矿石的涨幅几个礼拜之内就从30%涨到了100%,如果不是某个黑手在背后推动,哪有可能涨得这么快呢?所以成本大战的目的不但抵消了汇率升值对进口原材料的好处,同时更进一步地恶化我国的第三个危机——通货膨胀化。
其实危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对危机的低估甚至无知所导致的政策失误。例如我们在本书第二章曾经讨论在美国汇率大战的冲击之下,越南、泰国、中国香港、日本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都是自己政策的失误。比如,日本降低利率到2。5%,像中国香港提高利率到280%,像泰国为了留住外资提高利率到13。25%,像越南为了对抗通货膨胀,把利率提高到14%,这都是各个国家政策的失误,从而刺破了泡沫,造成经济长期萧条。我希望我们能够透过他们的失误学习经济,以避免重蹈覆辙。
根据工信部、商务部做过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如果人民币升值超过3%,比如说5%以上的话,将对我们传统出口制造业造成严重的冲击。
这样一来,珠三角很多的工厂就得关门了。汇率如果是升值20%呢?这个后果不敢想象。因此,中国政府根本无法同意人民币大幅升值,如果我们不同意的话,那就必须在别的方面让步。我就想起了发生在日本类
似的故事。各位读者还记得美国丢下的第三颗炸弹吗?——“日经指数看跌期权”。读者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华尔街的公司怎么能够在日本发行这种衍生性的金融工具从而炸毁了日本的泡沫呢?这就牵扯到了一个精心策划的大阴谋。
三、美国如何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市场
当时的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它的农业和服务业。但是日本人很难开放农业和服务业。以农业为例,因为部分日本议员的议席是按照一个选区农民的数量确定的。城市化之后,农民变少,但是这种选举制度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声音左右了政策/迫使日本政府很难开放农业。举个例子,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是很古怪的:政府统一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廉价小麦,以高价在国内市场出售,再用挣来的钱从农民手里高价购买大米,然后平价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实际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而且是美国粮食最大的进口国。读者可能觉得很奇怪,日本政府何必这样瞎折腾呢?日本农民的利益受到保护在于它有一个叫做“农协”的半官半民的基本组织,这个组织用选票做武器,威逼利诱政府给他们优惠政策,然后用各种优惠政策做武器,威逼利诱农民们抱成一个团以统一的价格在规定的市场上购买农业生产设备和数据,出售农产品。如果政府开放美国农产品进口而伤害到日本农民的话,其必然结果就是内阁倒台。此外,日本的服务业也很难开放,以零售业为例,日本的零售业有一个《大店法》,它限制大超市的数量,这就使外资很难进入日本的零售业。
美国人难道不知道日本无法开放农业和服务业吗?美国人当然知道。既然知道,那为何又要求日本人开放呢?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声东击西策略。本来美国人想跟日本人要的就是金融市场开放,却拿日本的农业和服务业说事。美国人当然知道,日本这套农协制度在那里,谁伤害了农协的利益谁就得下台,所以,美国人偏偏先对农业问题纠缠不休,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纠缠日本的制造业问题之前,70年代末美国就要求日本开放进口美国的牛肉和柑橘。等到日本人说,这样吧,我们各退一步好不好?美国人就说,好呀,那我不逼你开放农业了,你给我开放金融吧。
日本人没办法,所以只有开放金融业。那么,日本人是怎么同意放开金融业的呢?因为日本人信心膨胀,觉得自己是举世无双的财阀体系,大的银行背后都有大的企业集团,大的企业集团下面也都有大的银行,同样,什么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是有大财阀背景的。比如,美国《商业周刊》对世界上的商业银行做了排名,前五名竟然都是日本的银行。在这种虚幻的排名影响下,日本人感觉特别良好,像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因为我们四大银行在全世界也是高居前几名。但是我们和日本人所不知道的是,金融大战靠的是水平,而不是排名。这方面,我们和日本一样差劲。
当然了,美国人说服日本人还是相当有一套的。美国人搬出来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的三个理论,我们发现这三个理论和一些所谓的学者,比如陈志武,在中国兜售的理论也都差不多。
第一个是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所以必须放宽监管。美国人就吹牛说我们美国华尔街这套上市啊、企业债的融资模式,比你们日本传统的模式有更高的效率。甚至就是炒股票,我们的操盘手也比你们的更有技术,背后都有计算模型的。所以,你应该开放给我加入你的交易所,允许我开展投行业务。此外,美国还分析日本的财阀模式,美国人说什么呢?说你这个都是内部自己胡乱定价,怎么能有效率呢?其实,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只是用来忽悠日本人的,美国人真正想干的事就是希望日本放松监管,允许引入一些日本人不懂的金融产品,以便美国人上下其手大赚一把。
这些理论日本人听起来觉得相当有道理,于是就答应让美国的财政部和日本的大藏省对接起来搞一个机构——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而且非常巧的是,日本的大藏省本来只是负责对内财政预算和审计的,跟我们的财政部一样,里面一个外交人员都没有,也没有太多懂国际金融的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