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立道庭 >

第35部分

立道庭-第35部分

小说: 立道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完这些,天色已经微亮,杨尘予伸了个懒腰,吩咐甲山把好洞门。

    虽说脸色微困,但杨尘予依旧是上了悬崖,吞吐东来紫气进行例行的功课。

    接下来,吃过早饭,杨尘予去正在翻修扩建的青龙观视察一番,没有发现什么纰漏之处,再给安子鱼几个记名弟子指点了一下符箓与法门的基础,随后便匆匆赶回炼丹洞。

    第一次炼丹,杨尘予也不愿意失败,因此选择了道藏三篇里的基础丹药三草丹作为练手之作。

    这三草丹,在道门三篇的药物篇里被称为凡丹之君,这凡丹也就是给凡人所用的丹药,凡丹之君的含义就是即便是不对症,吃错了,也不会死人,不会有太大的妨碍,其药性极为平温,适用性极广,堪称道门丹药里的广谱药,对于大多数的病症都有疗效,当然既然是广谱药,那么其疗效也不会太过于显著,倒是很符合中庸之道。

    除此之外,这三草丹长期服用,也有凝炼真气,强身健体之效,多少算是沾得上一点宝丹的边了。

    三草丹的主药为黄芪,人参,辅药为甘草,此三药在中医中属于草部,因此故名三草丹。

    这里面的主药辅药君臣之道正是借用黄芪药性的微温,人参的微寒相互弥补,而辅药甘草药性的平正好迎合,也就造成了吃不死人的特性。

    当然,若是仅仅将三药用普通之法混合熬制汤水服下,其药效也不过发挥十之一二,但如果经过丹炉炼制,灵气内敛,其效力就不止于此了。

    杨尘予先将丹炉周围刻画出数十道云纹,随后又贴下四道符箓,分别对应四方,随后起坛,将凤鸣山脉灵气引来一成,灌注于云纹之中。

    此法乃是开炉炼丹之前的准备,由此汇聚灵气,可使得炼丹成功率大为提升。

    做好这一切准备,杨尘予去药材洞取了甘草,黄芪,人参,其中甘草,黄芪就是人工种植,各两份,而人参乃是林下参,一份,分别磨碎,以瓷瓶盛好。

    回到炼丹洞,吩咐甲山把好洞门,杨尘予便将黄芪,人参,甘草放入了丹炉的进药口,随后盘腿坐在蒲团之上,双手捏出法决,激发了丹炉内蕴的地火。

    随着丹炉内地火的升腾,炼丹洞内的温度开始迅速提升,不过这并不碍事,很快四周的云纹散发出微微白光,将温度压制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这炼丹洞内的温度也要比外面高出不少,一时间,炼丹洞内温暖如春,而洞门之外却是寒风凌厉。

    杨尘予捏动法决,仔细调整着地火的威势,待到合适之时,方才让黄芪人参甘草三药滚入地火之中,微微一声轻响,一股药味在洞内扩散开来。

    虽说丹炉无缝,但杨尘予也能够透过神念仔细探查丹炉内的情形,在地火的高温下,两种药粉混合着牵引而来的灵气迅速融化。

    这就是修行之人炼丹与寻常之人的区别所在了,若是寻常之人,引不来灵气,火焰这么一熏,别说是普通的黄芪人参药粉了,就算是千年人参,万年仙芝,恐怕也会在瞬间化为一团黑炭灰,变得毫无用处。

    而有了灵气的护持,就算是汽油,也不会跟着火焰升腾。

    时间只过了十多息,三团药粉就分别化为黄,红,青三色的液体,这液体内混杂着无数的黑点,这就是除药力之外的杂质了,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药毒。

    是药三分毒,即便是副作用较小的药材,服用时间长了,体内也会积累起不少的药毒,但炼丹这一步就是要将药材内的药毒杂质尽数驱散,将药液提纯。

    此时的地火已经十分稳定了,而在地火高温与灵气的相互作用之下,药液内的药毒杂质也被不断的驱散出来。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会太快,按说到了这个时候,杨尘予也可以离开丹炉休息一会了,不过这是第一次炼丹,杨尘予既是练手,又是积累经验,因此也不愿意离开,只是微微闭目,灵池内法力流转,缓缓恢复所消耗的法力。

    这一提纯,杨尘予足足在丹炉边坐了三天三夜,按说这等凡丹,其药液提纯一天也就足矣,毕竟是凡丹,对于杨尘予自己用处不大,有点杂质也不会影响炼丹的成败。但杨尘予为了谨慎起见,也就多炼了两日两夜,直到三团药液尽数化为纯色为止。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这药液就不仅仅是纯净了,三天三夜的炼制,使得一些灵气也随之融入药液之中,使得药液在本色之外散发出绿色微光。

    这也是为什么要炼丹的原因了,融入灵气使得丹药具有固本健元之效,当然,这药材的材质只能算是普通甚至低劣,使得融入的灵气在饱和的情况下也就那一点,若是使用千年人参之类的仙物炼制,那结果又不同。

    三草丹炼制原本就简单,到了这个地步也就差不多要完工了。

    杨尘予轻轻一捏法决,丹炉内的黄芪,人参两团药液随即朝着中间一聚,融合在一起,黄红二色不断旋转,渐渐化为橙色。

    到了此时,杨尘予脸色变得紧张起来,炼制三草丹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若是二色药液混合均匀,接下来的甘草药液即便是融合不全,也只是减弱一些药效,若是二色药液混合不均,待到出炉之色,就是废品,一炉药渣罢了。

    (对于某书评,表示无语,说本书抄别人的云云,尊驾长眼睛了么?还是智力降低了,真的不想多说,本书谢绝喷子,尤其是只为喷而喷的那种,现实中遇到了烦心事没必要跑来本书书评来发泄,实在发泄不了,自己跑厕所去撸管吧,多撸几次就心情平顺了。

    喜欢本书的自然喜欢,不喜欢的也无法强求。另外感谢有内涵的书友,你们的书评很有见地,贫道希望更多的内涵书评,本书因为你们变得更好!稽首拜。)

    最后推荐林中满雪的新书聊斋觅仙路,身为一个末法世界的修道者,穿越到这个道法显圣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开创出仙人一脉?

第72章 七十二章、丹成() 
待到橙色药液完全融合,杨尘予将剩下的甘草药液轻轻一推融入橙色药液,橙青二色随即旋转混合,数息之后便尽数融合,化为一团黑色药液散出柔和的白光。

    杨尘予轻叱一声:“散!”

    丹炉环绕着药液的地火随即消散,剩下一丝火苗收入火种室。到了这时,杨尘予脸上方才微睦,松了一口大气,双手环抱于下腹,双眼微闭,缓缓回复起消耗颇剧的法力来。

    剩下的就等丹炉内高温消散药液自行成丹了。

    这一等,足足让杨尘予等了大半个时辰,丹炉内才发出啵的一声,这是丹药在成丹之时所发出的征兆。

    三草蛋丹仅仅只是凡丹,什么成丹之时天地变色日月同辉乌云雷击都是仙物成丹的预兆,区区凡丹能够发出声响就已经是难得的好丹了。

    就在丹成的那一瞬间,一股扑鼻的药香味顿时从丹炉内涌出,好似云雾,弥漫在炼丹洞内。

    嗅到这股药香味,负责把守洞门的甲山都情不自禁的转头看了过来,眼睛中绽放出一种渴望。

    杨尘予忽然睁开眼睛,不由得称赞一声,好丹!

    丹炉已经完全冷却,杨尘予起身走到丹炉前,取出一个瓷瓶,凑在出丹口处,右手轻轻一拍丹炉,只听见沙沙之声响起,片刻功夫,瓷瓶就被尽数装满,使得杨尘予不得不让甲山取来一个脸盆方才将丹炉所出的三草丹装下。

    这一次炼丹的效果之好,让杨尘予都有几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总共放入丹炉的甘草,黄芪各四斤,人参两斤,而练出的三草丹却将脸盆底部覆盖。

    新出炉之丹暴露于空气之中容易挥发药力,须得用密封的容器盛装,其中最好为玉瓶,玉盒之类,次一等则是瓷器,木器则是排在瓷器之后,若是金属容器为最差,还可能污染大多数的丹药。

    玉器,这玩意,品质好的价格昂贵,品质太差的还比不上瓷器,杨尘予现在囊中羞涩,也就取而其次,选择了瓷瓶。

    瓷瓶每个半拳大小,脸盆内的三草丹用了十多个瓷瓶方才装下,每瓶盛装三十粒,此次出炉共有三百多粒,算是难得的好成绩了。

    按照杨尘予之前的估算,第一次出丹能够有一百粒就算是笑开颜了,没想到超出了自己预计的三倍之多。

    装好丹药,用准备好的云纹黄纸封口,打开出渣口,清理干净药渣,忙完这一切之后,杨尘予方才盘腿坐下,在一个小本上,整理起之前炼丹的心得与失误来。

    火候的掌握,灵气灌入的速度等等,杨尘予密密麻麻记录了七八页,方才停下笔来。

    这炼丹可不能光凭着脑子里的经验,杨尘予准备每一次炼丹都要将其中的得失尽数记录下来,不但可以给自己积累经验,以后还可以将此传授给自己的弟子,毕竟杨尘予以后炼丹不一定每一炉都守在丹炉前,在安子鱼几人入道之后,这些守候丹炉的苦活就可以交给他们了,也好给自己腾出一些时间来。

    这一次能够出丹三倍,其关键有几点,其一,自己身为山神,对于地火的控制绝非寻常修行之人可比的,其二也继承第一点,如果不是山神,杨尘予也不可能将凤鸣山脉的灵气引来用于炼丹,这出丹的效果也就会差上不少。

    总之,若是寻常修行之人炼丹,也很难引来地火,灵气,那一炉出丹有个二三十粒就算是运气了,就连那些地仙之类的炼气士也未必有杨尘予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些三草丹,杨尘予算了一下成本,不由得暗自咋舌,要知道,甘草黄芪这些药材倒还好说,可林下参这类贵重药材,一次用上两斤,就是几万块,这还算是普通材质的药材,真要是像古时那些给皇帝老儿炼丹的道士那样奢侈的话,几百万或许都炼不出一炉丹药来。

    难怪,炼气士将财地法侣里的财字排在第一位,没有钱,别说炼丹了,光是足够营养都跟不上,怎么修行?

    由此,杨尘予想到了自己啃掉的那几根五百年火候老山参,真要是拿出去卖,那可都是天价啊,想到这里,杨尘予不由得有点肉痛。

    罢了,不去多想,免得引发心魔。

    炼了几天丹药,杨尘予多少也有点疲惫,取出一粒三草丹服下,不由得自夸一声好丹。

    这一炉三草丹的确炼得不错,仅仅只是普通材质的药材,却是入口即化,入到喉头就化为一股温和的暖流走遍全身,将周身的疲惫驱散一空,就连身体也似乎变得强健了数分。

    当然,对于这一点,杨尘予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身体变得强健只是错觉罢了,以自己现在的肉体,三草丹这等凡丹已经作用不大了,至少也得是三明丹这类的宝丹才能够增强自己的体质与魂魄。

    说起宝丹,杨尘予吃掉的那几根老山参倒是炼制宝丹的好药,只不过已经被杨尘予吃得只剩下半根不到了。

    不过炼制宝丹的药材,只需百年以上火候即可,但这样的药材,杨尘予没有,在现在的末法年代里,百年药材就算是用钱也很难买到了。

    想到这里,杨尘予转念一想,自己那小半根老山参倒是可以考虑与普通药材混合炼丹,虽说这样可能会导致炼丹失败几率增加,但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脑海里思绪万千一会之后,杨尘予起身走向洞门,将一瓶三草丹丢给了甲山,嘱咐其最多每天一粒,随后便离开了炼丹洞,上了悬崖。

    这三草丹虽说对于杨尘予已无大用,但对于甲山这类刚刚化形不久的小妖来说,里面蕴含的灵气倒是一剂难得的补药,虽说不多,但也能够省下甲山不少的修炼时间了。

    回到菜地附近的帐篷区,杨尘予正好遇见午饭时间。

    看见观主到来,道童们纷纷放下饭碗,朝着杨尘予问好。

    作为司厨与记名弟子,孟挺明白,观主的好恶决定着自己今后的前途,因此还没等杨尘予在露天摆好的饭桌上坐下,一份粉蒸肉,几个小菜就由孟挺端上了桌。

第73章 七十三章、授丹() 
观主几日没有出现,安子鱼等道童都有不少事情想要汇报,无奈现在午饭时间,也没人那么不知趣上去打扰观主进餐。

    待到用过午饭,李道安媳妇将碗筷收走,安子鱼等人就围拢了过来,纷纷向观主汇报这几日的大小事务,下山做了几次法事啦,工地上的进度等等。

    说实话,杨尘予真不想管这些琐碎小事,无奈安子鱼几人尚未成长起来,如果自己将事情尽数丢给他们,恐怕道观内没几日就一片混乱了。

    处理好这些琐碎小事,杨尘予安排几个不上进的道童去工地监工,而安子鱼几人则是被杨尘予带着去了悬崖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