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首辅沈栗 >

第137部分

首辅沈栗-第137部分

小说: 首辅沈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柯倒台之后,消息不再被人封锁,大同府的情况便源源不断地传来。

    位置低的大臣们还不能知道详细情况,能被皇帝特意召来乾清宫商议事情的都是重臣,自然知道的多些。贪官当道,民乱,雪灾,狄人南侵,桩桩件件,沈栗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虽然递上来的折子里并没有说的很清楚,但众人心里也都有些察觉。

    能臣干吏,不过如此。渐渐的,提起沈栗,大臣们下意识里都忽略了他的年龄,虽没把他当做同僚,但也觉着是个颇有能力的仕途后辈。

    如今封棋提起,大臣们才惊觉,哎呦,这小子连正经功名还没有呢。哦,他是个秀才——笑话,在这些朝阁重臣眼中,秀才算什么!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想起自家儿孙,都觉有些无趣。于是今日里有些纨绔(才子)都莫名其妙地被祖父(父亲)找去,狠狠骂了一顿。

    大臣们的烦恼,沈栗是不知的。他见了邵英,先被取笑了一番。

    因着三晋窝案得到妥帖的解决,邵英这些天一直很高兴,才小太监过来绘声绘色形容沈栗靠柱酣睡的“英姿”,见真人进来,邵英自然忍不住大笑。

    沈栗颇为惭愧:“学生失仪了。”

    邵英摆摆手,不以为意道:“朕知道你素来是个谨守礼仪的,站着睡着虽然好笑,可见也是累极了。”

    仔细看了看沈栗道:“面色是有些不好。骊珠,去,宣太医给他瞧瞧。”

    沈栗惶恐道:“学生不敢当。”

    邵英道:“有什么不敢当的,这是朕的意思。”

    沈栗知邵英也有给东宫做脸的意思,也不刻意推辞,感激道:“圣恩浩荡。”

    邵英笑道:“别说那些没用的套话,赐坐。来,给朕讲讲,这几个月到底是怎么个情况?那些折子上遮遮掩掩的,看的朕头痛。”

    沈栗便原原本本将太子此去三晋的前前后后详细讲来——不曾有半分隐瞒。

    究竟怎么向皇帝汇报,沈栗自然也曾仔细考量过。

    说实话,沈栗在此行中有些行动其实不太符正统文人的道德要求,比如建议太子与丁柯等人暂时妥协,鼓励丁同方状告亲父,还有丁柯那“光明正大”的死,放在御史们眼里都是不够“君子”的体现。

    若是叫邵英认为沈栗德行有缺,不适合放在太子身边,就算不治罪,将他逐出东宫,沈栗的前途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这也是太子犹疑不定的原因,不单是沈栗在乎皇帝的评价,太子也担心皇帝会不满自己的表现。

    但沈栗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据实以告。不说别的,邢秋在三晋晃悠不是一天两天,缁衣卫一向以刺探机密著称,谁知道他探知了些什么。若是邢秋向邵英汇报了,沈栗却又隐瞒,单这一点就够邵英跳脚了。

    再者,沈栗觉得,皇帝这种生物,但凡有些心机,都不会过于苛求道德君子,相较于仁德,皇帝应该更看重臣子的忠诚和能力。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只要臣子不是“太缺德”,超出了底线,皇帝多半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尾巴先留着,等我觉得你碍眼了,再揪出来不迟。

    不过,真要到了让皇帝看不顺眼的时候,那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不在乎有没有尾巴了。

    果然,沈栗觑着邵英神色并无不悦,听说北狄人被一座冰城挡住,着实吃了几次亏,还颇为高兴:“这么说,到你们离开时,大同府战事还是很有优势的。”

    沈栗点头:“我国早有防范,北狄却是仓促入侵,看着虽然来势汹汹,其实士气都不高,受了几次挫折,就更懈怠了。臣等离开时,说是那边饿得不行,已经有人开始吃马了。”

    北狄人对战马尤为看重,一般情况下,是不吃战马的,死的活的都不吃。

    邵英若有所思:“这么说,北狄方面的情况只怕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沈栗点头道:“雪灾过后,很多牲畜都教雪埋了。战事一起,咱们这边的商团又断了与北狄方面的交易。军队开始食马,说明他们连军资都凑不齐了。”

    邵英心中一动,来回走了几步,思量着是不是趁机与北狄来上一场大的。琢磨半晌,摇了摇头。冰天雪地,北狄想打盛国不容易,盛国要出兵北狄也不容易。何况还有南方的湘王没解决。

    叹了口气,邵英也不纠结。反正因雪灾之故,北狄今年元气大伤。狄人吃亏,邵英就高兴。

    高兴的皇帝叫沈栗到近前:“看看这幅画怎么样?”

    沈栗探头看去,却是一副雪中御兵图,画的正是如今大同府之战。

    邵英笑道:“是内府那边献上的。也是巧了,有个画师正好是大同府人,听说大同打的正热闹,就作了此图,瞧着有些意思。”

    沈栗得李意教导,基本的观赏眼光还是有的,看了便道:“难得细致,这画里排兵布阵也有些讲究,人物看着很有气势,怕是真正见过些场面的。”

    邵英满意道:“你便是挑好的说,缺点半分不提。这人其实原是个军户,只是他从小有些天赋,又得了些机缘,如今供职于内府。这画意境是有的,只是技法着实差了。”

    沈栗笑道:“学生不太懂这个,但觉着意境二字倒是重要些,技法还能修炼,但若是没有天赋,也不过就是做个画匠罢了。”

    这画的功底确实有些差了,但沈栗也不愿意随便得罪人,说些好的总没错。这人能把画送到御前叫皇帝一观,应该也不是个简单的。

    邵英点头道:“有些道理,这个人朕倒是有些印象。”说着,邵英似笑非笑道:“做个画师倒是可惜了。”

    皇帝拉着沈栗,叫他指着这幅图讲解大同府一战的情况,怎么布置陷阱,怎么造的冰墙,听说才经武下令用铅水封了大同府城门,邵英哈哈大笑:“才经武也有这样促狭的时候。”

    骊珠进来禀告:“万岁,柯太医到了。”

    柯太医早听说是给沈栗诊脉,倒也不慌不忙。他与沈淳有些交情,以前也看过沈栗,知道这小子底子好,多半没什么大问题。

    收了手,柯太医慢条斯理地说了一大通,听得沈栗直犯晕。总而言之,两个字:累的。

    这也在邵英的意料之中。但柯太医又强调道:“沈七公子过于损耗心血,现在还不觉得,长此以往,恐非长命之兆。”

    邵英便惊了一惊。

    皇帝大张旗鼓地宣太医入宫为沈栗诊治,多半是在做戏给大臣们看,没想到还真叫柯太医诊治出了隐患。

    沈栗也有些发蒙,什么叫恐非长寿之兆?

    邵英想了想,倒也理解。

    虽然方才沈栗讲述时并未多提自己,但邵英还有缁衣卫的情报呢,沈栗这几个月都做了些什么,邵英心里是有数的。

    太子从来没有单独处理政务的经验,到了三晋撞上了窝案,能在丁、安等人间辗转腾挪,步步为营,最终血洗三晋官场,可以说,出乎邵英的意料。更别提还碰上了雪灾,还碰上了北狄攻城。

    太子离开大同府时,基本没留下什么遗憾,能把事情处理的这样圆满,固然大家都出过力,但真正站在太子身后摇扇子出主意的,还是以沈栗为主。其他人,忠诚是有的,可惜才智短了些。

第一百八十六章 会试奇葩

    当初邵英对情况估计不足,又防着大臣在太子刷声望时喧宾夺主,给太子挑的人花了些心思。那浩勒是个有些古板的,才经武是内监出身,还带着个不着调的养子!晋王世子从小就被晋王向合格的皇室培养——只会看不会说。郁辰、霍霜两个还提不起来,那两个和尚道士……方外之人根本掺和不上!

    到了节骨眼上,他们倒是没抢太子的风头,都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不拖后腿就谢天谢地了。要他们出力,成!出主意?没辙。这种情况下,沈栗这个小小的伴读被拿来当智囊。

    沈栗是有些急智,可主意也都是费心思想出来的。事情过了说起来倒是轻松,护着太子与一干老狐狸周旋是那么容易的事吗?三晋的实际掌控者,阁老去对付都要头痛,沈栗是什么身份,有什么官场经验?

    提心吊胆,殚精竭虑,一天两天还成,小半年熬下来,没累死算沈栗底子好!

    何况又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回景阳?

    邵英皱眉道:“可有法子将养?”

    柯太医仍是一副慢吞吞的样子,缓言道:“臣自然能开方子,不过,这病说到底是累出来的,吃多少方子也不如好生修养一番。沈七公子胜在年轻,将养的好了,倒不虞留下病根。”

    邵英点头道:“骊珠,引柯爱卿下去开方子。”

    又看向沈栗:“你匆匆回来,想是为着会试?”

    沈栗恭敬道:“是。”

    “如今还要应试吗?”邵英问。

    沈栗想了想,道:“既然赶上了,学生总要下场试试,若能挂个榜尾也是好的。便是需要休息,也不差这几天。”

    会试不是年年都有,三年一次,来不及倒不强求,明明赶上了,要沈栗就这样放弃也有些不甘心。

    邵英皱眉道:“也罢,不过今年天气格外寒冷,你要多加注意。”年景好时,景阳该是初春了,今年还有雪未消融,这时跑到贡院去考试,要好生吃些苦头。

    能让皇帝亲口提醒注意身体也不容易,沈栗恭敬道:“谢皇上提点。”

    沈栗是被骊珠亲自冒着大冷天宣入宫中的,又是骊珠亲自给送回礼贤府的,沈栗有些歉意道:“劳公公来回奔波。”自然,谢仪是少不了的。皇帝拿着沈栗给东宫做脸,沈栗也得了益处,自然不能无动于衷。

    骊珠接银子,邵英是知道的。邵英自己做皇子时曾给邵廉身边的大太监递过银子。骊珠也稳得住,银子是银子,办事一点儿不含糊,又时常向邵英报备,故此邵英也由着他发些小财。

    沈淳见沈栗去了一趟乾清宫,竟带了一堆药材回来,听说还召了太医,吓了一跳。

    沈栗自己倒是不以为意:“儿子没觉着哪里不对,父亲不必担心。”又笑道:“原儿子还担心锋芒太过,叫皇上不喜。如今有了这个借口,倒好在家里躲着。”

    帝王的心思向来难以揣测,表现的过了,叫皇帝认为不好控制,说不定反而会被厌弃。说到底,沈栗是用来给太子办事的,能力低微不好,能力太强也不对。

    沈淳点头道:“知道守拙是好事,不过倒也不必刻意如此。”说着,沈淳冷笑道:“放心好了,往后十几年,咱们家只有给你拖后腿的,没有能给你助力的,便是我儿锋芒毕露,皇上也不会忌惮的。等那些小的长起来,再考虑以后不迟——原还觉得老五能闯出些名头,与咱们守望相助,没想到他是个银样镴枪头,离了景阳就叫人架起来,如今还要你去捞他!”

    沈淳倒不是埋怨沈凌当初分家,兄弟大了,又不是一个娘,分就分吧。可恨的是沈凌与侯府半点儿不通气,直到事情大发了,礼贤侯府措不及防,差点被连累。

    沈栗默然。沈凌如今的事情还没完,他虽然没有卷进贪腐案中,失职之罪却跑不了,如今还在大同府听消息。

    几句闲话过去,沈淳却不是能叫人随意岔开话题的,沉下脸仔细问:“太医怎么说的?你如实讲来,不许漏掉半句。”

    沈栗有些无奈,旁的也罢了,“耗费心血,恐伤寿命”,这算什么病症?跟着太子在三晋,说实话,担心性命有忧倒比想辙算计人多些。说到底,沈栗并没有为君效死的觉悟,也没觉着事情缺了自己就不成,还真不至于就要累死自己。

    沈栗道:“儿子听说太医总爱将病症说的严重些,治不好时也叫病人有些准备,治得好时便显得医术精湛。儿子自己却没觉得有何异常。”

    这也是沈栗坚持要参加会试的原因,他自觉睡上几觉便好,倒没觉着疲乏到支撑不住。

    沈淳摇头道:“是有这个说法,但话有深浅,却不能对皇上说谎。你必是有这个毛病,柯太医方才能说出口。”

    想了想,沈淳到底不放心,累死的人虽然少见,却不是没有,不还有句话叫“慧极必伤”吗?嘱咐沈栗道:“不许温书了,考不过便罢,好生休息。”叫大管家押着沈栗回院子,严令他休息。自己则出了门,直奔柯太医府上。

    自打沈淳从柯太医那里回来,整个礼贤侯府就彻底紧张起来。

    沈栗如今是礼贤侯府下一代中挑大梁的,沈家将来的荣辱都系在他身上。抛去感情不谈,沈栗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礼贤侯府的损失实在太大。世子不成,十二哥儿沈柿又太小,等他长起来,猴年马月,太子的身边早没位置了!至于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