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组团游三国 >

第51部分

组团游三国-第51部分

小说: 组团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郃没有那么多弯弯肠子,听五木这样说,反倒宽心了:“那邓公子想去哪里?”

    “我还没想好,此处”五木想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一想此话过于粗俗,实在与自己这个“读书人”的身份不相当,便转口问道:“此处离哪里比较近?”

    “前面不远是平原。”

    “平原?平原是个好地方啊”

    五木说起平原,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不可!邓公子万万不可往投平原!”张郃急切地说。

    “啊!为何?”

    “邓公子可知平原所处何处?是何人驻防?”

    “不是刘备刘玄德吗?”

    “不错,这平原地处冀州东部,历来归属冀州牧韩馥节制,刘玄德出任平原后,却不听冀州调遣,反倒是投向幽州刘虞。”

    “嗯,这我知道,现在各州各郡各县,都是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啊。”

    “只是冀州与幽州素来不和,我主公与冀州牧韩馥交好,平原地处冀州与渤海之间,早晚难免刀兵之灾啊。”

    五木听张郃说完,心里也不住嘀咕:是啊,刘备现在势力太小,我投奔过去,不是往火坑里跳吗?况且我还把赵云弄丢了

    张郃道:“邓公子,我有个建议啊,周边各州郡,都很乱,只有黄河以南,山东地界还算太平,邓公子是读书之人,何不去山东避一避啊?”

    “山东?”五木心念一动:是啊,我何不回山东,看看老家

第75章 教授 出书好难() 
书稿整理工作进展顺利,但张医圣的情绪却越来越低落,只因无财力出版。

    教授瞅瞅厚厚的书稿,再看看愁眉不展的张仲景,心想:无论如何不能让这宝贵的文化遗产胎死腹中。

    “张大师不要着急,我来想办法。”

    张仲景将信将疑地望着教授。

    教授一时冲动,应承下印刷出版之事,多方了解之后,教授也犯起愁来。

    教授来到三国后,始终随诸葛叔侄隐居,自己没有钱,知道诸葛玄也不是大款富翁。

    教授想到刘表,身为一镇诸侯,印刷出版一套医书,应该很容易,但转念想想,觉得没什么把握。刘表初定荆州,补充军备是其头等大事,同时还要整顿政务,方方面面的花销巨大。再说,自己不过是刘表幕僚诸葛玄的朋友,诸葛玄在刘表阵营中的地位并不高,自己贸然开口求助,刘表会给自己、给诸葛玄面子吗?

    “再有十几日,便可整理完结了。”张仲景伸手抚摸着厚厚的书稿,像是母亲抚摸着自己的孩子,“谷梁兄,这印刷之事”

    看着半人高的书稿,再望望满脸期待的张仲景,教授下了决心:“张大师莫急,我这就赶回荆州,求刘景升(刘表)帮忙。”

    “刘荆州肯帮忙?”

    “张大师放心,无论如何,不能让大师您的心血白流。”

    “”张仲景哽咽着,紧紧握住教授双手。

    “张大师在长沙稍候,我立刻动身。”

    教授骑着张仲景赠的劣马,慢慢地走着。

    教授不是不着急赶路,而是实在不敢快走。教授不会骑马,初次尝试,自然小心翼翼。

    劣马身材矮小,也跑不快,但好歹能省些教授的体力。

    教授边走边思考着出版印刷之事。

    教授想过很多办法,甚至想过活字印刷术,但立刻就否定了这一念头。搞活字印刷,前期投入甚至要比雕版印刷更高,只有长期之后,才能体现出效率。

    教授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回荆州,找刘表游说了。

    教授长期从事it行业,作为跨国公司cio(首席信息官)经常主持产品发布会。二十一世纪的产品推广营销,推广的是产品、是观念、是能给用户带来长期收益的生产力。

    怎么能说服刘表?

    怎么能让刘表接受张仲景医书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呢?

    教授心里没底,皱着眉,不住地摇头。

    唉,试试吧,哪怕能筹集到部分费用,先刻制部分书稿也好啊。

    出长沙城不远。

    路旁一条青石甬道,甬道两侧排列着雕刻粗糙的石人石马,前面矗立着几个巨大的土丘。

    这是何人墓葬?

    周围绿树成荫,青草似毯,墓葬周围不奢华,但很整洁肃穆,显然是有人精心搭理。

    教授牵着马,小心地向墓葬走去。

    从规模看,应该是王侯墓葬,教授希望能找到墓碑,最好能看到墓志铭。

    静穆的墓园里突然现出一个身材矮小、黑衣黑裤、佝偻着身子的老者。

    教授被悄无声息的老者吓了一跳。

    教授定定神:这应该是守墓人。

    教授欲待上前施礼询问,却见老者摆了摆手。

    哦,教授明白了,在路旁栓好马,缓缓走了过去。

    “叨扰了,在下路过此地,想来拜谒一下故去之人,敢问老丈,此处所葬何人?”

    老者盯着教授看了一会,没有说话,缓缓让到一旁。

    “多谢!”教授施了一礼,缓缓走近中间的大墓。

    墓前石桌上并无供奉,高大的墓碑上刻着四个大大的篆书“軑侯利蒼”。

    轪侯?(轪:音代)一定是爵位,利仓?利仓!

    长沙!利仓!长沙国丞相!马王堆!

    教授郑重地行了几个礼。

    看看两侧稍微低矮些的土丘,一定是利仓妻子辛追和利仓儿子利豨之墓了。

    “马王堆”,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出土的帛书画、纺织品、彩俑三千多件,还有重不足一两的素纱禅衣,当然,最著名的是女尸——不同于“木乃伊”、“干尸”和“鞣尸”——保存完好得近乎新鲜尸体,辛追的“湿尸”。

    教授曾参观过“马王堆遗址”,不过出土文物已经转移到“湖南省博物馆”,考古发掘后,利仓和辛追的墓葬已经回填,只留下三号墓可供参观。

    教授庆幸自己能见到尚未挖掘的“马王堆”。

    大墓封土完整,四周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给肃穆的墓园增添了一丝生气。

    教授伫立墓前,觉得不便四处走动,以免打扰亡灵,缓缓退了回来。

    教授远远地向大墓鞠了一躬,又向一直站在旁边的守墓老者欠身示意。

    守墓老者见教授彬彬有礼,僵硬的面孔上也露出一丝善意。

    “嗡嗡嗡”

    数只蜜蜂萦绕在老者身边,老者却不加理会,教授隐约闻到一股蜂蜜的香甜气息。

    “这蜜蜂是老丈所养?”

    老者点点头,向教授示意一下,缓缓向远处守墓茅草屋走去。

    茅草屋附近,堆放着竹篾搭建的简易蜂巢,蜜蜂进进出出忙碌着。

    老者舀来一小勺蜂蜜递给教授。

    “多谢!”

    甘甜之味直沁心脾

    老者向教授僵硬地笑了一下,坐到一旁忙碌起来。

    教授见老者在土灶内点起火,灶上放着陶盆,盆里加上水和蜂蜡,慢慢加热,待蜂蜡渐渐熔化漂浮在水面后,将蜂蜡舀出倒入劈开的细竹筒内,再小心地嵌入搓制好的干草芯。

    原来老者在用蜂蜡制作蜡烛。

    教授牵着马,缓缓离开“马王堆”。

    回想守墓老者、百花盛开,教授不禁想到了射雕英雄传里的周伯通。

    教授摇摇头,微微笑了,这些蜜蜂,就似小小的精灵,能给周伯通带来欢乐,也能排遣守墓老者的寂寞吧。

    教授的头脑里没有关于人类养蜂、利用蜂蜡制作蜡烛的记忆,但教授清楚,蜡烛在眼前还是稀罕物,连荆州刘表还在使用油灯而非蜡烛。

    教授曾问过诸葛玄,为何点油灯而不用蜡烛?

    诸葛玄告诉教授,蜡烛属稀罕之物,眼下只有少数皇族显贵才用。

    咦?我找刘表“风险投资”,总该带些礼物啊。蜡烛,便宜,有档次,还是稀罕之物,何不做些作为礼物带给刘表。

    教授勒住马缰。

    我去还是先回长沙,搞些蜂蜡做蜡烛吧。

    张仲景见教授去而复返,十分奇怪。

    教授说了自己的想法,张仲景表示赞同:“是啊,求人帮忙,总要有些像样的礼物才对。”

    “我这里就有蜂蜡。”张仲景道,“蜂蜡本是一味良药,味甘、微温,可收涩,敛疮,生肌,止痛”一谈起医药,张仲景的话便滔滔不绝。

    “做蜡烛可是需要大量蜂蜡啊。”

    张仲景得意地说:“这也容易,我所医治的病者中,多有养蜂之人,我找他们买来就是,便宜。”只要和出版医书有关的、不涉及太多钱的问题,在张仲景眼里都不是问题。

    张仲景毕竟是一州之长,吩咐差役通知周边百姓,本太守要买蜂蜡。

    三天后的清早,教授和张仲景刚睡醒,就听到院外喧哗之声。

    打开院门,只见门外拥着上百人,每人都捧着大盆小罐的蜂蜡。

    教授十分高兴,张仲景却连忙关上院门。

    “张大师,您这是”

    张仲景一脸苦相,眼泪汪汪看着教授:“我、我、我没这么多钱买”

    “咦!太守起床了!”院外有人喊道。

    “嘭!”院门被推得大开,人们涌入院子,纷纷递上盆盆罐罐

    “慢着、慢着!我、我没这么多钱”张仲景急得大叫。

    众人楞了一下,有人叫了一声:“太守仁爱,我们不卖了”

    “对!太守免费给大伙诊病,咱们的蜂蜡也免费!”

    “对,我们不要钱”

    转眼间,院子里堆满了盆、罐,送蜂蜡的人却走得干干净净。

    “这、这如何使得”张仲景高喊,眼里溢出泪水。

    教授也被这一幕感动了:“张大师,您不仅医道高明,还是医德医风的典范啊!”

    张仲景还沉浸在感动之中,教授架起锅灶、挽起衣袖开始熬制蜂蜡。

    张仲景回过神来,跑过来帮忙。

    在教授眼里,“医圣”看病是圣人,干其它活就变成“剩人”了。

    教授指着张仲景“哈哈”大笑。

    张仲景看看自己的衣服,又看了看教授,也指着教授大笑起来。

    两人都不是干粗活的人,身上溅得无数蜡渍。

    张仲景笑罢说道:“我还是找些差役来帮忙吧,谷梁先生你赶紧脱了衣服洗一洗。”

    教授盯着衣服上的蜡渍,楞在原地。

    张仲景抬腿就往外跑。

    “张大师,且慢!”

    “啊,怎么?”

    “我有了一个想法。”

    “啥?”

    “咱不送礼了”

第76章 蔡鹏 原则与本性() 
司马朗一家在平原休息了几日,辞别刘备,南下投亲避难。

    蔡鹏特意随刘备前去送行,暗自记下那幼儿“司马懿”所乘的车辆。

    蔡鹏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日后蜀国的死对头“司马懿”扼杀在摇篮里。

    没法与其他人商量,蔡鹏只能暗自筹划,冥思苦想,却想不出好主意。

    “唉,我不是作‘谋士’的料,只能来硬的了。”

    蔡鹏不是谋士,也不是蠢蛋,好歹也是有研究生身份的人啊,谁敢说体育系研究生不是研究生?

    没有谋略,不代表没有原则,蔡鹏给自己定下“四项基本…原则”:

    不能在平原附近动手!

    不能在人多的地方动手!

    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如果有暴露危险,绝对不能牵扯到平原、连累到刘备!

    司马朗一家离开的第二天,刘备和简雍去平原周边查看收成情况。

    蔡鹏找关羽请假,谎称有人在德州附近遇过那个姓邓的兄弟,想去趟德州,打听他的下落。”

    蔡鹏单人匹马,向南追去。

    司马一家,老老少少二十余口,还有几辆牛车,走不快的。

    第二天中午,便看见前面司马家的车队了。

    蔡鹏远远地跟着,要找到合适的机会才能下手。

    平原以南不远,就到了黄泛区。

    黄河水中泥沙含量很高,因此黄泛区冲击形成的平原远不如长江等河流下游的冲击平原肥沃。黄河下游周边百姓不胜黄河泛滥之扰,很多人搬迁了。是以自平原至黄河北岸一带,再无城镇,村落也很分散。

    司马一家的车队在渡河前一定会露宿,这才是我下手的好机会。蔡鹏打定主意,悄悄尾随着车队。

    果然,傍晚时分,司马一家在一个土丘旁停了下来。家人们将车仗围拢到一起,卸下拉车的牛马,开始忙着烧水煮饭。

    蔡鹏寻了一个地势较高的树林,栓好马,坐下来,一边嚼着自带的干粮,一边远远地观察着司马家车队的动静。

    司马一家除了几个年迈的老家人,其余都是妇孺,无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