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组团游三国 >

第94部分

组团游三国-第94部分

小说: 组团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干嘛?”

    女人凑到耿浩耳边,笑着低声道:“我忘记检查一下你是不是男人了”

    “是吗?”

    “嗯。”

    “那轮到我检查了”

    第二天早晨啊

    其实第二天早晨,啥事都没有,加上这一段话,只是想提醒等着看昨晚发生什么的童鞋:这是三观很正的书,是可以上小学课本的书,你们就甭等了

第138章 教授 扰民遭举报() 
教授的生活越来越有规律了。

    读书、看报(邸报)、写作。

    诸葛亮回来了,教授赶紧把黄承彦欲将闺女黄月英许给诸葛亮之事说了,诸葛亮素闻黄家月英姑娘聪明有才,当即应允。

    诸葛亮还带回几个朋友,一一介绍给教授。这些人,教授都在史书上见过,现在见到真人,教授还真有些激动。

    教授对徐庶最热情,毕竟“熟悉”啊,在历史书上熟悉的。徐庶徐元直身材健硕,一脸豪气,与教授心目中的形象不大吻合。徐庶私下问诸葛亮:为啥先生对我比对其他人热情?诸葛亮也搞不懂:可能先生知道你见义勇为、帮人打架,被抓后又被朋友们劫狱救出来的光荣事迹吧。徐庶无语。

    教授对崔钧也挺感兴趣。教授不知道崔钧是何人,诸葛亮介绍了崔钧的老爹——崔烈,教授当然知道“铜臭”的典故。不过崔钧崔州平,虽是官二代,但和他老爹绝对不是一路人,否则也不至于被他爹用扫帚轰出家门啊!(参见0007章)

    至于孟建孟公威、石韬石广元这些名字,教授是知道的,只是不熟悉。

    教授待徐庶热情,可也没冷落其余的人。毕竟,这些人在教授眼里,与“荆州省宾馆”里住的那些所谓清雅之士截然不同。

    虽然都是读书人,都咬文嚼字,但“宾馆客”为的是卖弄,诸葛亮的这些伙伴为的是娱乐。

    都弹琴唱歌,但在教授耳中,诸葛亮的伙伴唱的是抒发豪情、激昂慷慨的“进行曲”,即使偶尔哀怨一番,那也基本属于“摇滚”,在美国留学过的教授,对摇滚还是比较有感觉的。

    相比较而言,“宾馆客”们唱的那些东西,在教授听来,大多是无病呻吟,教授就纳闷了,人是衣冠楚楚的清流,歌是高端大气的阳春白雪,这帮“宾馆客”怎么就能唱得跟叫…床似的呢?

    徐庶等人多次听诸葛亮提起教授,对教授十分尊重。

    诸葛亮等人在“省宾馆”住了不久,就出事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办事处”和“宾馆保安”来了,看架势,是要联合执法。

    事情的起因是,诸葛亮等人没事就凑到一块,讨论点国家大事,或者搞点科学研究。房间比较小,而且隔壁不是哼哼唧唧,就是咿咿呀呀(不许想歪了,人家是唱歌,唱阳春白雪),于是,他们就把“论坛”搬到竹林里。

    如果是消消停停讨论、争辩也就罢了,偏偏他们几个人还有个癖好——长啸,还美其名曰“养生”,如果是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三大男高音长啸还凑合,这徐庶崔州平等人南腔北调的长啸,除了声音大,教授实在听不出有啥技巧。

    教授虽觉得这帮人动静有些大,但习惯了“广场舞”噪音的教授并没在意。可是有人在意啊,“宾馆客”们不干了,你们这样狼哭鬼嚎地叫唤,打扰我们清修啊!

    于是,有人推开窗子,指桑骂槐。无果。

    有人甩出一些白菜帮子烂菜叶啥的,还是没用。

    最终,“宾馆客”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了。联名好多人,写了万言书,对诸葛亮他们进行抗议、谴责和声讨。

    “联合执法”来了,诸葛亮他们只得放弃了“养生”。

    这一天,教授正在屋里看书,诸葛亮来了。

    闲聊了几句,诸葛亮犹犹豫豫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搬家。

    教授以为诸葛亮他们是因不能“养生长啸”而搬家,诸葛亮摇摇头,不是为了这种小事,搬家是想换个环境,了解下社会百态,也能多游些游历,增长见识。

    教授担心他们的生活:“在这里有吃有喝,你们搬走了,靠什么生活?”

    诸葛亮解释道:这些人家中都有钱,况且搬出去,可以一边读书一边耕田养活自己。耕作,既能磨练身心,又能了解生活。

    教授也希望诸葛亮能多多了解社会,同意了。

    诸葛亮道:“先生和我们一起去吗?”

    教授看看自己的书稿,又看看成堆的书籍和邸报,摇摇头:“我没什么大的追求了。况且,我若是离开这里,没看不到这些书籍和邸报了,这都是借来的啊。而且,我也不会干农活,去了,还不得把自己饿死啊?”

    诸葛亮笑了,也觉得教授留在襄阳生活更好些。

    “你们准备去哪?”

    “南阳。那里是中原腹地,接近司隶校尉部,那边学生还未去过,想借机周游一番。”

    “南阳?不错,人杰地灵之所在啊,头枕伏牛,足蹬江汉,东依桐柏,西扼秦岭啊。”教授看过好多关于南阳的资料,以前又四处旅游探险,对南阳不陌生。

    “是啊,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便发迹于此,范公(范蠡)、张公(张衡)都曾在南阳居住,连姜太公都算南阳人呢。”

    “姜太公?”教授迟疑一下,恍然道,“对,对,姜太公也称‘吕尚’,南阳为上古吕国所在,姜太公祖上被赐姓‘吕’,封在‘吕国’。”

    教授看着诸葛亮,突然笑了:“孔明啊,南阳还要出一位名人啊!”

    “啊?何人?”

    “就是你,卧龙啊!”

    送走诸葛亮,教授把心思全部投在研究史学,完善、整理自己书稿上。

    从邸报上,教授得知刘备已经屯兵于小沛,和陶谦结盟,曹操还表奏刘备为徐州牧。

    邸报上还介绍了兖州一带的形势:曹操和吕布虽有些小打小闹,但始终没拉开架势。想必是曹操的后援补给出了问题吧。

    教授查阅的资料和头脑里记忆的历史都反映出同一个有趣的现象:怎么曹操总是缺粮食啊?教授觉得完全可以以此为题,作一篇论文。

    “如果真写出来,曹操会花钱买吗?”教授很快就给出否定答案:曹操肯定不会买,不过,如果有机会,估计他会动手抢!

    转眼已入秋。

    天下相对太平了一些。

    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关中大旱。关中,人口最为稠密地区,关中大旱,后果之严重,不堪设想。

    第二件大事,朝廷重新设立雍州。雍州原本是中国古九州之一,西汉武帝改设十三州刺史部时,将雍州拆分,西部划归凉州,东部划归司隶校尉部。东汉光武帝刘秀也曾设置雍州,不过很快又撤销了。

    如今,李傕等人掌控的朝廷取消了司隶校尉部,再次设立雍州。

    表面上看,不过是改个名称,但“司隶校尉部”的撤销,还是显示出一个强烈的信号。

    所谓“封建”,封的是地,建的是国,汉朝在继承秦的郡县制同时,也实行了分封制。皇帝既分封土地,又设立郡县,但“司隶校尉部”始终作为皇权直接掌控的区域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皇权的象征。

    如今,“司隶校尉部”再次被撤销,应该说是皇权进一步被削弱,军阀割据正式成型的一个信号。

    教授看着手中的邸报,轻叹一声:“东汉王朝,真的难以维系了,现在的问题只是东汉王朝还能苟延残喘多久罢了”

第139章 五木 信任危机() 
关中大旱,兖州一样闹饥荒。

    曹操下令全军休整一段时间,原指望秋收,有了粮食,便去濮阳收拾吕布,却不料偏逢旱灾。

    五木也替曹操犯愁。这曹董怎么这么背运啊,粮食问题就像是网络游戏里必杀技能的cd,不管你的绝招多厉害,也要耐着性子等着它冷却。

    仗是暂时打不了了,曹操撒开全部人马,各处征粮。

    很快,征粮队伍传回消息:报告领导,买、买不起。雍州粮价已经涨到五十万钱一斛!兖州虽没这么贵,可也是买不起。

    曹操大怒:买不起不会想点别的办法啊!曹操就差直接下命令抢了!

    可得到的回报依然令人沮丧,抢都抢不到,根本没粮

    现在不是筹粮打仗的问题了,这样坐吃山空下去,养兵都成问题了!

    曹操急得如热炕上的蚂蚁(有人说:你说错了,是热锅上的蚂蚁。没错,是热炕上,都没粮食了,点火烧锅干啥?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闹心写书是多么的严谨啊!)。

    完了,这一打岔,把方才想好的情节都忘了,要不,咱们从“楔子”部分从头说?

    不过,曹操再怎么着急他还是叫曹操,很快就有了主意:借粮!

    众文武都很纳闷,这大灾年,上哪借啊?

    曹操笑了,找土豪借啊。袁绍的冀州、公孙瓒的幽州都在黄河以北,那里收成还不错,而且袁绍和公孙瓒素来有钱,粮食储备又多,就找他们借。

    众文武不大相信:人家能借吗?

    郭嘉一句话便消除了大家的疑虑:找一个人借,不会借,同时找两个人借,他们肯定借。

    五木实在佩服曹操的厚脸皮,是啊,同时找两个人借,那就是说:你要不借,我可找另外的人借了。你们俩现在打来打去玩得热闹,不借我粮,到时候,可别怪我搀和进去,也和你们玩啊!

    也许有书友会说:这段里面有bug,既然河北有粮,河南缺粮粮价又贵,商人们为啥不趁机贩运粮食啊?

    不错,的确有脑筋灵活的商人这样做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遍地饥民,想发财的商人们还可以对付,可是,那不是还有遍地的“征粮队”嘛,还没等你运到地方,就给你扣个“走私”、“投机倒把”的罪名充公没收,腿脚快的能侥幸逃脱,腿脚慢的,直接宰了,连尸首都剩不下,饥民早就红着眼睛等着呢

    曹操的面子的确大,果然,袁绍回信了:不就借粮嘛,没问题,我借给你。不过,孟德你这事办得可太不仗义了啊,你这么干,即使不算趁火打劫,起码也是敲诈勒索了。

    袁绍挺不会办事的,都同意借粮了,还啰嗦那些没用的干啥。

    曹操立刻展现出大度的一面:只要本初你借我粮食,你批评的就对,我承认这招有点猥琐,但这不是被逼得没招嘛,我曹孟德内心还是很单纯的,你这个朋友我没白交,就冲你雪中送炭的义举,在冀州和幽州争端问题上,我帮定你了!

    袁绍:咋帮?你出兵帮?

    曹操:出兵是出不了,不过我可以坚决挺你啊!况且,我打吕布,也算是为你报仇啊!

    袁绍:你拉倒吧,该干嘛干嘛去吧,你别帮着公孙瓒来烦我就行了。

    有粮了,曹操底气足了:收拾吕布!

    又要打仗了,五木有些兴奋,这是自己再次获得曹操赏识的绝佳机会啊。

    五木摩拳擦掌、积极准备,不料曹操却令马钧准备率军械坊随大军出征,五木留在东郡。

    五木的心彻底凉了。

    半夜了,五木还是睡不着,坐在院子里发呆。

    “希望是火,

    失望时烟,

    生活总是一边点着火,

    一边冒着烟”

    五木用自己编的曲调,演绎着一首不知名的小诗。

    “你咋还不、不睡?”马钧从屋里走出来。

    “吵醒你了?”

    “没、没有,天、天热,我也、也睡不着”

    五木知道马钧是关心自己,挤出一丝笑:“我没事,你还是回屋躺着吧。”

    “没、没事,陪你坐、坐坐”马钧了解五木的心事。

    五木惨淡地笑笑:“我也没事,你不用担心我,对了,你去打仗,自己小心啊。”

    “嗯,现在有、有李、李曼成了,我不、不操心”

    “是啊,明公任命李典管理军械坊,这小伙子年纪虽小,但还挺成熟的。”当初李典刚来接管军械坊时,五木心里老大不痛快,不过接触时间长了,李典沉稳憨厚的性格,让五木很是服气。(参见0129章)

    五木默默地坐着,马钧想安慰安慰五木,但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憋了半天,马钧道:“你饿不?”

    粮食紧张,军营的配给也压缩了很多,马钧一问,五木还真感觉有点饿,于是点点头。

    马钧跑回屋里,捧出一把干瘪的黄豆,这是曹操特批给军械坊加的粮食。

    五木苦笑不得:“生的怎么吃啊?”

    马钧找来一个破陶盆,点起火,将黄豆方才陶盆里慢慢煎烤。

    五木下巴搭在手背上,呆呆地望着炉火,聆听着陶盆里黄豆噼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