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259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259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朱由检终于释怀,李景笑了笑,转头看向杨柳风道:“慎行,这次对东虏用兵,我要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后勤方面的事宜必须绝对保证。我岳父年纪大了,身体和精力都大不如前,这段时间,你把别的事情放一放,全力协助我岳父做这件事,你办事精明,有你从旁协助,我才放心得下。”

    杨柳风闻言大喜,知道李景这是准备让自己以后接沈正的班。

    要说大家虽然都是内阁成员,但是这个排名却是非常有学问的。

    内阁成员一共十四人,袁可立和徐光启虽是首辅和次辅j但并不管事儿,实际上李景这个副总理大臣才是老大。

    接下来是周衡臣,然后是沈正,再然后则是袁枢,接着才是自己,方程排在第六,本来虞乐亭应该排在第七,不过由于上次虞乐亭犯错,被记过一次,一年内不得提升,因此,现在虽然顶着内阁成员的名头,品级却没提上来,跟大家差了一级,在内阁成员当中排在最后一位。

    另外虽然大家都是内阁成员,但却并不都是副总理大臣,剩下的内阁成员当中挂副总理衔的只有管官帽子的周衡臣,管钱的沈正和管外交教育的袁枢。

    李景以后铁板钉钉是首辅,是总理大臣,那么剩下几人就要争次辅的位置了。

    周衡臣能力略有不足,排在第二位靠的是资历,李景以后肯定不会安排他当次辅,而沈正年纪己经大了,要不了几年就会退下来,自己一旦接替沈正的位置,很可能会成为内阁次辅。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然,杨柳风不会认为仅凭这次辅助就可以接班,杨柳风觉得有苗头,是因为他做沈正的副手己经多年了。在平阳府时,李景负责制定大方向,沈正主抓全面工作,杨柳风则负责具体事宜,正是由于杨柳风的协助,才造就了平阳府今日之局面。

    至于进京以后,李景让杨柳风主管刑部,主要是手下得力的人手不够,另外一个就是看中杨柳风做事的风格。

    但是说到底,财政工作才是杨柳风的老本行。

    而且李景手下这些人当中,有资格接沈正班的只有他和张鳌。

    从心里说,张鳌比杨柳风更有资格接班,不过张鳌有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魄力不足,张鳌完全就是李景和沈正盼咐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李景要对大明进行全面革新,每一个部门的主管都要独当一面才行,这一点张鳌显然是比不过杨柳风的。

    杨柳风正是基干以上这些分析,才觉得李景准备让他接班。

    见杨柳风拍着胸脯说保证完成任务,李景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其实解决东虏八旗主力不难,难的是如何消灭残敌以及安置那些的女真人。现在国家财政压力这么大,连兵都快养不起了,十五万部队,负担太大,不能让这么多人漫山遍野地追剿东虏残部。

    我拟在东虏之战结束以后任吴三桂为黑龙江将军,祖大寿为辽东将军,统归曹文诏之北方军区管辖,由这二人负贵追剿残敌并控制局势。

    至于他们的部队,我看就保留骑兵和精壮士兵,那些老弱残兵全部裁汰,就地安置。我估摸着再去掉空额,裁汰五万人应该问题不大。剩下五万人,朝廷还是有能力负担的,你们觉得如何?”

    曹文诏闻言笑道:“大帅深谋远虑,现在就开始考虑辽东方面的战后事宜,远非我辈所及。只是不知这个任命要不要提前告诉他们?”

    李景摆摆手道:“不要正式通知,可以暗地里放出风去。祖大寿这个人不大服管,没彻底打败东虏以前,他恐怕不会服你,等你灭了东虏以后,说话就硬气了,那时他才会听从你的命令。”

    曹文诏默默点了点头。

    祖大寿在辽东军中的资格比他老得多,祖大寿肩负重任的时候,他还只是个低级军官,现在让他去指挥祖大寿,以祖大寿的性格恐怕真的不会听从他的命令行事。

    实际上,辽东的部队至今安然无事,是因为朱由检依然是大明的皇帝。

    皇帝没有下令辽东的部队回京勤王,祖大寿就算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回京。

    等他们得知皇帝被李景控制,朝廷现在是由李景发号施令时,李景己将以前拖欠的军馆补足。

    对大明的士兵来说,当兵就是为了吃饷,谁给钱就给谁卖命,祖大寿深明其中的道理,这时祖大寿己知鼓动士兵闹事是不可能了,只能默认朝廷现在的局势。

    但是祖大寿在松锦一带跟后金打了多年的仗,连后军的部队都敢叫板,绝对算得上骄兵悍将,想让他乖乖从命是不可能,李景也是出干诸多考虑,才没有去动辽东的边军。

    但是李景不可能一直隐忍,只要曹文诏在辽东打败东虏,祖大寿要是还看不清形势,那李景必然要对他动手。

    让曹文诏提前给祖大寿透话,就是让祖大寿认真审视一下现在的局势,李景相信祖大寿是聪明人,到时必定会听从朝廷的安排。

    其实李景现在最累的并不是诸多的政务,而是人事方面的安排。

    李景现在既要重用自己的嫡系人马,还得考虑原来的文臣武将应该如何安排,要尽量让原来的大臣心里平衡,这就是李景为何重用洪承畴和卢象升以及孙传庭几人的原因。

    李景这一手确实收到了奇效,洪承畴,卢象升和孙传庭都是手握重兵,连这三个人都接受了李景的安排,其余人等又焉敢造次?但是这样安排不知花费了李景多少精力。

    同样,这次安排祖大寿和吴三桂二人,李景也是琢磨了许久才想到应该如何安排。

    看众人没有异议,李景揉了揉额头道:“好了,没事儿的话你们就去忙吧。我琢磨一下明天见那几个蒙古王公怎么说。”

    曹文诏见李景面露疲态,看了看朱由检蠕了蠕嘴,终于还是忍住。

    见曹文诏欲言又止,李录想了想忽道:“文诏兄,这次你掳回不少牛羊马匹,牛马让张鳌安排,至于那些羊你不要只顾着自己的部队,高奇,洪承畴和卢象升眼下正在四处围剿流寇,给他们送一些,稿劳一下兄弟们,他们也领你的情。”

    曹文诏挠挠头,看着李景尴尬地笑笑道:“幸亏大帅提醒i不然老曹要被人骂不会做事了。”

    李景摆摆手,不再言语。

    曹文诏见了,和沈正杨柳风对视一眼,冲李景和朱由检施了一礼,随即出了东暖阁。

    出了房门,几人走了一段路,杨柳风看向曹文诏忽道:“曹将军,我见你刚才好像有什么话要跟大帅说,怎么不说了?”

    曹文诏停下脚步,转头看了看东暖阁的方向,叹了口气道:“几个月没见到大帅,大帅好像比以前衰老多了,处理公务的时候倒是看不出来,但是等公务处理完,我看到大帅的面容居然那么多皱纹。大帅今年是三十五岁吧?几年前我刚见大帅时,大帅何等地意气风发,可现在你们看大帅的身体状况。这么下去可不行啊!得给大帅身边安排几个人伺候啊!要是把大帅累倒了,咱们怎么办?大明怎么办?”

    收起2楼2014…02…23 11:16 |

第358章 教坊司() 
沈正和杨柳风轻轻叹了口气,相顾摇了摇头。r /》

    “曹将军,难为你如此心细,可是袁先生在平阳府,大帅命两位夫人留在平阳府照顾袁先生代他尽孝,京城这边,大帅哪里还有贴心的人啊!”杨柳风叹道。

    曹文诏看了看沈正道:“沈大人,这里没外人,老曹管您叫一声世叔,世叔,您是大帅的岳父,要是您同意,照顾大帅的人,老曹找人安排。”

    沈正微微颔首道:“曹将军,小女不在大帅身边,大帅身边不能没有女人照顾,你安排去吧,将来小女要是说什么,老夫一力承担。”

    “那行,我现在给陈大虎和刘二愣写信,让他俩在江南物色几个人。”曹文诏道。

    杨柳风闻言,连连摇头道:“他俩?怕是不行,这两人能听你的么?”

    曹文诏笑道:“没问题,他俩这次要是不听我的的话,等以后我对漠北用兵,就让他俩在江南看光景。”

    杨柳风听了大笑道:“行!曹将军,你拿这个来诱惑他俩,别说几个女人,你要再多他俩也能给你弄来。”

    曹文诏笑道:“杨大人这边也用用心思,我知道前段时间刑部拿下了不少贪官,虽说大帅宽厚,罪不及家人,不过以刑部办案的风格,我估摸着肯定有不少人家的女孩儿被发往教坊司,你派人去查看一下,有那身家清白的,善解人意的给弄几个出来。”

    “你是要害死我吗,要是大帅知道我把犯官的家人送往教坊司,我就吃不了兜着走。”杨柳风惊道。

    “你点挂落算什么,现在照顾好大帅才是正经。”曹文诏不屑说道。

    杨柳风瞪着眼睛看了曹文诏一会儿说道:法子,另外你得说是你找人弄的,别赖我身上。

    “行,我去安排,不过弄出来以后,怎么送给大帅你自己想曹文诏连忙点头道:“行,弄出来以后,就交给我来办。”

    沈正在旁边听两人嘀咕完了,一边摇头一边叹道:“你们两个一个是一方之督帅,一个是阁部重臣,居然商议从教坊司弄女人,这样丢人现眼的事情千万不要扯上我,我就当今夭没听到你俩说话。”

    “得了吧您呐,大帅是您女婿,他要是身体有啥三差二错,我们以后没好日子过,您更是好不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您还看不明白,”曹文诏不屑地说道。

    沈正闻言顿时哑然。

    曹文诏说的虽然直白,但是其中蕴藏的含义,在场三人都是心知肚明。

    虽然李景执政以来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但是李景执政还不到半年,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让大明走上正轨。

    况且李景现在还没制定出完善的接班制度,一旦李景倒下,以李景手下这些人对李景的忠心,肯定会推翻朱由检,拥立李景的儿子称帝。

    曹文诏对李景手下这些人都是什么心态可谓深知,柱子,陈大虎,刘二愣,高奇和孙猛这几个人都是跟着李景白手起家,这些人整天琢磨的都是想什么办法让李景当皇帝。

    只是李景没有这个心思,这些人也不敢违拗李景的意见。可一旦李景不在,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把李景的儿子推上皇位。

    哪怕李景在倒下前指定了接班人,但是由于嫡系中没有能镇得住场子的强力人物,指定的接班人必然无法掌控局势。

    不说别人,就拿曹文诏的部队来说,要是没有李果,孙虎头和李定国肯定不会听从曹文诏的命令。

    而陈大虎和刘二愣则除了李景,说也不服,连高奇都管不住他俩,更别说曹文诏了。

    孙猛跟高奇倒是可能会抱成团,但是谁主谁次也不好分。

    洪承畴和卢象升两人手握重兵,以这两人的性格和资历当然也不会在那儿观望,肯定会在李景死后分一杯权力之羹。

    这么多人争权,再加上地方各部势力参与,国家必然大乱。

    那时朱由检登高一呼很可能就会重拾权力,要是朱由检重新掌权,他们这些人全部都得跟着倒霉。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身家性命全寄托在李景身上,李景现在是万万不能出任何问题的。

    实际上,李景的身体其实并无大碍,之所以憔悴的厉害,完全就是累得,再加上在京城身边没人照顾,吃饭睡觉都做不到定时。

    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地下去,就算铁人也支撑不了多久。

    曹文诏给李景找女人并不是为了让李景淫乐,而是让她们照顾李景的生活起居。毕竟女人心细,照顾李景的日常生活肯定比小五等亲兵更适合。

    曹文诏能看出李景的状态不佳,并不是说他比沈正等人更心细,而是因为他是武人。

    武人看人最喜欢看人的身体状态,这也算是他们的职业本能,尤其曹文诏这样久经战阵的老手,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强壮或者虚弱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曹文诏征讨蒙古各部几个月,回京后见李景便发现李景的身体状态不对,在询问了小五等人之后,便知李景的身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但是当着众人的面,尤其当着朱由检的面曹文诏不好直说。

    朱由检现在表面上对李景言听计从,但是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要知道,当年朱由检为了拿下魏忠贤,可是隐忍了一年,谁知道他现在是不是在重施旧计?

    李景身体要是没问题,朱由检肯定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继续忍着,可一旦让他知道李景的身体不好,只怕立马就会起别的心思。

    正因为曹文诏不相信朱由检,因此才没在朱由检面前直接说这事儿。

    否则的话曹文诏完全不用那么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