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262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262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五和杨柳风尴尬地笑笑,急忙给方程还礼。

    “大帅,您怎么又没休息?这么晚叫我们几个有什么事?”方程坐下后问道。

    李景看了马五和杨柳风一眼,摆摆手道:“有点事要跟你们商量一下。”

    听李景帮自己打掩护,马五和杨柳风顿时如释重负。

    “是这样,无解,我打算在京城开几家厂子,纺织,制衣,制帽,制鞋,印染之类的,你琢磨琢磨,看行不行。”李景接道。

    “开这样的厂子啊!我以前也有想过,不过京城不比平阳府,虽然人多,不过女工却不好招,我琢磨了一段时间,觉得暂时恐怕还不行。”方程说道。

    李景点点头,对方程笑道:“无解,你考虑的是对的,确实如此,京城不比平阳府, 自然招不来女工,不过我觉得厂子还是得开,至于人手么,你看到这几个女孩子了么,司,都是犯官的家眷。”

    没有那么多灾民她们此前在教坊“教坊司?大帅的意思是让教坊司里面的女人出来做工?”方程疑惑地问道。

    教坊司是什么所在方程自然知道,当年他进京赶考的时候,在京里住过一段时间,也曾在教坊司里荒唐过。

    见李景微笑着点点头,方程明白李景已经打算这么干了。

    琢磨了一会儿方程说道:“让教坊司里面的女人出来做工也不是不行,不过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多,首先,大帅要赦免这些犯官的家眷,第二,这些犯官的家眷大多没千过活儿,让她们做工需要培训一段时间,第三,还要解决她们吃住的问题。

    第一问题好解决,大帅只需一纸赦令就可以办到,第二点要麻烦一些,我需要从平阳府调一些熟练工人来教导她们,最难的是第三点,这么多人吃住可不好解决。这些人都是犯官的家眷,家产己经充公,我估计她们已经无家可归了,那让她们住在哪里,只能让她们住在厂子里。这样一来,厂子的规模就必须够大,可是在京城想找能容纳这么多人的地方可不大好找,而且咱们不是一个厂子,要开这么多家,恐怕不大容易。”

    李景听了不住点头,待方程说完,李景说道:“难处肯定是有的,不过我觉得你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大对头。你想想,咱们建厂子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是招不来女工,但是现在人已经有了,这等于说最大的难处己经解决了,那剩下的还算什么难处,不就是建厂房么?

    上次查抄了那么多的官员,充公的宅院不至于全部卖掉了吧?这些犯官家的宅院面积都不小,改建成厂房应该问题不大,如果觉得不够,可以把相邻的宅院买下,稍加拾掇我觉得就行了。你看呢?”

    “呵呵,这事儿还得大帅您居中调度才行,因为这里面还涉及到户部的事情,您要是不发话,他们怎敢私自把犯官的宅院交给工部。”方程笑道。

    李景闻言笑道:“这个没问题,回头我跟我岳父说一声,让他派人带你看看那些还没卖掉的宅院,然后你选几处。”

    “呵呵,大帅这么说,那就没问题了。”方程笑道。

    顿了顿,方程接道:“至于赦免的事儿您得让我来办,得把赦令交给我才行,可别您这边放人,那边人跑没影儿。”

    “哈哈哈,还是人金贵吧’行,赦令给你,你带着赦令到教坊司带人。另外,光有女人还不行,许多体力活儿得男人去干。这样,我再给你一道赦令,刑部大牢里那些罪过轻的男犯都给你。不过这事儿你得跟慎行仔细核实,可别把那些不该放的人给我放了。”李景大笑道。

    “用犯人干活合适么?”方程犹豫了一下说道。

    “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这些人犯了罪,在大牢里呆着还得养着他们,出来干活也算是一种惩罚,而且千活吃饭乃是天经地义,这样咱们还能省不少工钱呢。不过千活卖力的咱们得给人减轻一下刑期。”李景笑道。

    方程听了,顿时大笑起来:“大帅这手高明,这样一来,那些犯人还不拼命干活”,李景笑了笑道:“就是这个道理。”

    顿了顿,李景接道:“不过啊,你得记住,那些人虽然是犯人,但咱们也不能苛刻,在规矩之内要跟正常工人一样一视同仁。”

    方程点点头道:“我明白的,咱们用的犯人都是罪过轻的,用不了多久就会释放,想留住他们干活儿,就得把他们当人,不然肯定要跑。”

    “对,这就是人心。一个厂子的工人要是频繁更换是不行的,平阳府那些厂子为什么活儿越干越好,就是因为那些工人手头越来越熟。这些熟练工人都是厂子最宝贵的财富。”李景笑道。

    方程闻听默默点头。

    想了想,李景将桌上的笔取下,找了两张纸在下端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命小五盖上印鉴。

    让小五把两张纸递给方程,李景说道:“无解,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你比我清楚,所以你就自己去办吧,我不给你限制。”

    见李景居然给了方程两张有李景签名的空白条凭,马五和杨柳风两人大惊。

    两人万万没想到李景对方程居然如此信任,因为这两张条凭除了军队不能调动,可以调动大明所有的资源,莫说放几个人,就算把大明所有的犯人放了都是可以的。

    “大帅。”方程见李景对自己如此信任,一时间双手都有些颤抖。

    摆摆手,李景笑道:“是不是觉得有些压力?用不着这样,你们说,要是连你们几个我都不信任,我还能信任谁?说句实话,咱们哥几个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炸,跑不了你们也蹦不了我。”

    “嘿嘿!”马五等人闻听顿时笑了起来。

    “行了,天色不早了,都回去休息吧。我就不留你们了。”李景起身笑道。

    “大哥,您也别忙活儿了,早点休息。”马五忙道。

    轻轻拍了拍马五的肩头,又看了看杨柳风和方程二人,李景笑道:“五哥,慎行,无解你们也是一样要注意身体。”

    马五等人闻言均是轻轻点了点头。

    将马五等人送走,李景正要回书房,忽听小五说道:“爹,您还不休息啊?”

    收起2楼2014…02…28 07:21 |

第362章 天工开物() 
见小五一脸关切,李景苦笑了一下道:“行,这就休息。”

    小五闻言大喜,当即吩咐几个女孩儿将火盆搬到卧室,然后命几个女孩儿铺床放被。

    几个女孩儿经过曹夫人培训了数日,动作己是十分娴熟,很快把一应事务做妥。

    小五见了笑着对李景说道:“爹,别说,这几个丫头活儿干得挺利索。”

    李景摇摇头叹了口气道:“小五啊,以后这些事情不用咱们自己动手了,你觉得是好事儿么?”

    小五闻言一怔,过了一会儿说道:“我觉得爹累了一夭,能有个人好好伺候一下是好事儿,何况您什么身份,这样的事情原不该您亲自去做。”

    李景摇摇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古人有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长此以往下去,我可就变成官老爷了。”

    “呵呵,爹,您能看到这一层,那就肯定不会变得跟那些官老爷一样。”小五笑道。

    说完小五接着对六名女孩吩咐道:“你们几个自己安排,每晚留两个人在外间,大帅晚上喜欢看书睡觉,你们一定要看好蜡烛,千万别着火了。还有火盆里面的火不能熄了,别让大帅冻着。另外大帅看书时喜欢喝茶,别给大帅喝那玩意儿,那玩意儿喝多了睡不着觉,大帅本来就睡眠不足,再喝觉就更少了。还有最关键一点,你们一定要记住了,那就是大帅看的书,你们不能乱动。”

    “你等等,小五,你啥意思,怎么能让她们睡我外间?她们睡我外间你睡哪?合着我的安全你不管了。”李景瞪大着眼睛说道。

    小五闻言笑道:“放心,我就在隔壁的房间,另外还有兄弟们在屋外值守,您的安全保证没问题。”

    “你个臭小子,要是被你干娘知道你这么安排,看她们怎么骂你!”李景无奈说道。

    “放心吧爹,我干娘知道我是为了照顾您,她们只会夸我,不会骂我。”小五笑道。

    李景闻听顿时哑然,过了一会儿,摆摆手道:“行,你真是个孝顺孩子,赶紧回屋睡觉去吧。”

    小五嘻嘻一笑:“别急啊,还有事儿没吩咐完呢。”

    “还有啥事儿,小五,你啥时这么多事了?”李景瞪着眼睛说道。

    小五笑了笑,指着几个女孩儿说道:“你们几个赶紧打热水给大帅烫脚,还有大帅累了一天,给大帅梳梳头,捶捶腿。”

    “你没完了是吧?你想折腾死你爹啊!”李景怒道。

    “您这叫什么话,这段时间都是我伺候您洗脚,现在有丫头了,这活儿当然得她们来干,您要是体恤丫头,那就孩儿来吧。”小五笑道。

    “臭小子,还挤兑你爹!得,你说咋地就咋地吧……”李景无奈说道。

    这会儿李景也看出小五为什么折腾这几个丫头了,因为几个丫头跟自己提起教坊司,耽误了自己休息,小五这是对几个丫头进行打击报复。

    不过李景并未阻止小五的安排,小五的性子执拗,要是不让他折腾一下这几个小丫头,他这股气发不出来,以后不定用什么法子对付这几个丫头呢。

    听李景答应,小五顿时大喜,跟几个小丫头又简单交代了几句,便一脸欢喜地走出李景的房间。

    见小五欢欢喜喜地出了房门,李景徽微到底小五也不过二十出头,终究还有些孩子气未消。

    回过身来,便见两个小丫头端着热气腾腾地铜盆走来,李景摇摇头,在椅上坐下,小丫头急忙将铜盆放下,然后过来除靴去袜。

    接着又走来两个小丫头,其中一个将李景的帽子取下,然后解开头巾,另一个则手持木梳为李景梳头。

    眼见另外两个小丫头过来,要给自己捶腿,李景苦笑了一下道:“先等一下,将我床头边的那本书取来。”

    两个小丫头闻言,一个回到床前,将搁置在床边的书取来递给李景,另一个则将烛台搬来,放在李景的身边。

    冲两个小丫头笑了笑,李景接过书,略侧了一下身子,对着烛光看起书来。

    身后梳头的小丫头见李景手中的书居然画有图画,一时有些好奇,便问道:“大帅,您看的是什么书?是治国的学问么?”

    “呵呵,是啊,书里讲的都是治国的学问。”李景笑着说道。

    “治国的学问怎么还有图画呢?”小丫头接道。

    李景笑了笑,指着书上的图画说道:“这是教人怎么插秧呢!”

    “教人插秧?那是什么,”小丫头接问道。

    李景闻言顿时默然,这小姑娘生于官宦之家,从未见过农民种田,居然连插秧是什么都不知道。

    微微摇了摇头,李景说道:“就是种地,种粮食。”

    小丫头随即惊奇问道:“种地怎么是治国的学问呢?”

    李景沉吟了一下道:“你们知道咱们吃得东西是哪里来的么?”

    “农民种出来的。”小丫头忙道。

    “呵呵,不错,居然知道是农民种出来的。我再问你,你知道咱们大明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可供耕种的土地么?”李景接问道。

    小丫头摇晃着脑袋说道:“不知道。”

    李景叹了口气道:“咱们大明除了在太祖时期仔细地统计过全国的人口和土地,以后近二百年都没有认真统计过,直到万历时期,张居正主政以后才做过一次统计,再以后就又没有统计过。几个月前我下令户部重新进行统计,我估摸着再有几个月,具体的数字就该出来了。我大约估算了一下,咱们大明的人口应该在一万万左右,土地应该有五六亿亩上下。”

    “大帅,您真厉害,这都能算出来。”小丫头急忙送上一记小小的马屁。

    李景笑了笑:“我只是估计,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咱们暂且按我说的数字来计算,也就是说平均每人应该分得五六亩土地,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儿,因为有的人是没有土地的,有的人却占了许多土地。因此什么都能平均计算,只有土地和粮食不能平均计算,那样会害死人的。我再问你,你说土地和粮食是不是关乎国家大事?”

    “是!”小丫头接道。

    “那你们知不知道这几年西北各省旱灾的事情?”见小丫头摇头,李景接道:“我告诉你们,这些年西北各省的旱灾十分严重,这几个省份的土地很多都是颗粒无收,也就是说这几个省的土地其实没有承担产粮的任务,这样一来,全国的粮食负担就压在了剩下的上地上面。”

    “我明白了,这些没有收成的省份的人们想吃饭,得靠别的地方给他们送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