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399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399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李景估计,大明的耕地面积应该在九亿亩到十亿亩左右。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和天灾,必定会有大量的土地荒芜,也就是说,现在的实际耕地面积必定会减少。

    而张鳌经过一年半的测量统计,虽然还有许多地方没有测量完,但是已经测量出来的数据跟李景的估算非常接近。如果全部统计完的的话,全国的耕地面积应该有八亿五千万亩到九亿亩之间。

    土地的数量有了,还要算人口,这样才能知道每个人能分摊多少土地。

    那么大明一共有多少人口呢?

    根据大明的户籍和军籍进行统计,大明的

    人口总数是一亿五千万左右。

    但实际上却只有一亿多一点。

    听起来很搞笑,接近九亿亩土地怎么可能只有一亿人口?人均九亩土地,每亩产粮三百多斤,每个人有两千七百多斤粮食吃,就算两亿人口,每人也有一千三百多斤粮食,老百姓吃都吃不完,怎么可能会吃不上饭?

    原因很简单:土地兼并。大明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皇亲国戚和那些官绅的手中,几乎占据了大明七成以上的土地,老百姓的手里是没有多少土地的。

    而老百姓在大明的人口比例却占了九成以上,用不到三成的土地怎能养活九成以上的人口?

    其实当土地兼并达到一定程度,老百姓开始吃不上饭的时候,人口就开始下降。

    到了明朝后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这时人口下降的也就越来越严重。

    到了崇祯年间,北方数省连续十多年的天灾不断,各地到处闹乱,再夹杂着瘟疫,这些地方人口下降的格外厉害。尤其陕西和山西,流寇闹得最凶的时候,很多地方几乎是十室九空。

    李景重拳打击土地兼并,籍没了大量的土地,根据在籍的人口数量,在北方,李景是按照人均十亩分派土地,在南方是按照人均五亩分配土地。

    根据李景的计算,这样分配,基本上大明不会再有闲置的土地,而且人均五亩土地,老百姓完全可以做到衣食无忧。

    但是李景忽略了人口下降的问题,李景没想到大明的实际人口数量远没有在籍人数那么多,尤其是卫所的军户。经过多年逃籍,卫所的实际人数远远少于在籍人数。

    而且卫所占有的土地数量远比李景想像的还要多,人少地多,这一来就有大量的土地闲置。

    想明此节,李景不由苦笑,看来光取消卫所制还不够,还要重新制定户籍。见李景不语,陈大虎接道:“我把卫所的土地收回来的时候,就根据大哥的规定进行分派,没想到会剩下那么多土地。另外,我籍没分派土地的时候已是秋天,有些地里还有庄稼没有收割。我琢磨这事情不能做的太绝,因此收完赋税,剩下的粮食我没有强制征缴。也就是说,今年这些土地才正式收回来。”

    。。

第五百五十章 招募屯田军() 
笑了笑,陈大虎道:“不过大哥你别惦记今年产的粮食,今年没有多少收成,主要是我招不来种地的农民,要怪就怪你自己,谁叫你把土地分给了那些农民。

    明年,明年我手里有了十万兵,这些土地就有人种了,要是年景好,我最低给你上缴五百万石粮食。”

    李景闻言大惊:“你手里有多少闲置的土地?”

    陈大虎道:“南直隶那边大约有五万顷地,划归江苏的有三万多顷,浙江有一万多顷。因为这两个地方卫所不是很多。”

    李景闻言默默点头。

    江浙两地就有这么多闲置的土地,可以想见陕西等地会闲置多少土地。

    想了想,李景道:“如果有四万顷地的话,那么养十万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行,这事儿我同意了。”

    说着,李景突然笑了笑:“大虎哥,这次你可给我解决了老大的难题。

    我在福建的时候,老孙建议我征兵,我还担心大明的财政养不起这么多兵。

    现在看来,朝廷再养一百万兵也没有问题,而且我们养兵的同时,还能给朝廷上缴大量的粮食。”

    沉吟了一会儿,李景接道:“现在唯一为难的是,如果军垦的话,各地负责的人需要好生斟酌一下。江浙有你坐镇,我是不担心出什么问题的,山东有周老虎在,也不会有事儿,辽东有曹文诏坐镇,也不用担心,关键是陕西和河南还有安徽的人选。你帮我琢磨一下,这些地方谁能担此重任。”

    陈大虎一怔,陕西和河南不是有洪承畴和卢象升坐镇么?难道说大哥对这两个人放心不下?可就算不信任这两人,也不能当着文青谈论啊,这要传到洪承畴和卢象升的耳中,这不是要引起两人的异心么?

    转头看了看文青,见文青浑似没听到李景说什么一般,陈大虎心里忽然有些明悟。

    这间屋子现在只有大哥,文青和自己三人,要是这个消息走漏出去,无疑就是文青泄露出去的,文青再傻也不会干这样的蠢事。

    想必李景也知道文青不会干这样的蠢事,而且文青在李景身边当差,要是不能做到守口如瓶,李景又怎会用他?

    见陈大虎看向文青,最后露出恍然的表情,李景抬手拍了陈大虎一巴掌:“想什么呢?净动歪心思。我看你这地方官当久了,也开始学会琢磨人了。”

    笑了笑,李景接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洪承畴和卢象升我有大用,不能让他俩把精力浪费在军垦上面,他俩也知道我准备让他俩做什么,不会多心的。”

    “大哥准备让他二人做什么?”陈大虎奇道。

    李景笑了笑道:“看来你地方官当久了,早忘了我们以前制定的目标了。”

    陈大虎闻言惊喜道:“大哥准备要对外用兵了?”

    李景笑着摇摇头:“没那么快,但是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

    陈大虎急道:“要打就打,还用准备什么。”

    李景瞪了陈大虎一眼:“你说准备什么?你不会认为光凭洪承畴和卢象升现有的人马就能横扫漠西吧?我跟你说,要扫平漠西,至少要十万作战部队,再加上后勤辎重部队,没有二十万大军根本下不来。打完以后,咱们还得安排地方官,还得安排地方驻军等等,你总不会以为打完就没事儿了吧?”

    “那是要准备准备。”陈大虎急忙点头说道。

    李景叹了口气道:“大虎哥,你这个人啊,不是做统帅的材料,你这辈子当到将军就算到头儿了。”

    “嘿嘿,老陈自己多大本事心里有数儿,能当将军已经是前辈子烧高香了。”陈大虎笑道。

    李景摆摆手:“现在陕西河南基本平定,洪承畴和卢象升的精力要转向漠西,他俩要做的事情很多,既要了解漠西的地理人情,还要征兵练兵,哪里还有余力关心军垦?”

    笑了笑,李景道:“其实让他俩现在就开始进行准备,还是得力于你刚才的建议,卫所的军户制度弊病确实太多,但是卫所的军田制度却是不错。解决粮食问题。

    但是必须把屯田军和正规军区分开来,这些人只能当做民军和地方驻军,正常情况下,他们不用参与作战任务。”

    “那这些人就不用像正规军那样训练了吧?”陈大虎道。

    “训练,在农耕之余要像正规军一样训练,而且要让这些人享受正规军一样的待遇。”李景正色道。

    陈大虎疑惑道:“不用他们打仗,还像正规军一样训练干嘛?”

    李景笑了笑:“一个国家大了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训练这些民军是为了有备无患。”

    “那大哥准备招募多少屯田军?”陈大虎道。

    李景笑道:“我刚才算了下,江浙这样繁华的地方尚且有四万多顷军田,那么整个大明至少能有四十万顷军田,至少要招一百万人屯田才够。”

    “那我们正规军招多少?”陈大虎问道。

    李景笑了笑道:“四十万顷军田,抛去屯田军人吃马喂和他们的军饷,一亩田一年只要能结余一石粮食,一年下来就是四千万石粮食。你算一下,四千万石粮食可以养多少军队?”

    陈大虎一拍大腿:“他娘的,养一百万军队没有问题。”

    李景摇摇头笑道:“如果只算军饷的话,是可以养一百万士兵,但是我们知道实际上是养不了那么多兵的。”

    陈大虎点点头,养兵可不是只管发饷就可以的,吃穿用度花费的钱可能比军饷还多。

    想了想陈大虎笑道:“就算养不了一百万,养五十万是没有问题的。”

    李景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第一步我们先要招募屯田军,只有屯田有了效果以后,我们才能进行第二步。”

    顿了顿,李景接道:“另外,毕竟屯田不是马上就能见效的,至少要半年以后才能看到回报,也就是说,前半年我们要支付这一百万人的军饷和够这么多人吃的粮食,另外,耕具牛马种子等等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明年我们财政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陈大虎默默点了点头。

    这时,陈老汉笑着走进屋来道:“还聊着呢?饭菜已经备好了,吃饭吧。”

    李景见了急忙起身走过去,扶着陈老汉道:“叔,您老人家怎么亲自来通知我们开饭?下人呢?”

    陈老汉笑着拍了拍李景的手道:“是我不让下人来的,济民啊!你来了老汉心里高兴,忙忙乎乎的,心里更乐呵。”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心中一时感慨莫名,陈老汉这是把自己当儿子一样看待,为了儿子吃得开心,老汉再忙,心里也乐意。

    扶着陈老汉,李景等人来到后堂,见数名丫鬟在餐桌旁侍立,却不见翠儿和小竹,李景笑道:“嫂子呢,我又不是外人,怎么不跟我一起吃饭?”

    陈老汉笑道:“妇道人家,怎能跟咱们一桌吃饭?”

    李景笑道:“叔,您老跟我还讲究这个?难不成您老觉得我这官儿当得大了,就变了不成?”

    “爹,济民是自家人,您就别那么多讲究了,当年又不是没在咱家跟翠儿一起吃过饭。”陈大虎接道。

    陈老汉瞪了陈大虎一眼:“济民是你叫的?没点儿规矩。”

    李景扶着陈老汉在主位上坐下,然后笑道:“我和大虎哥是兄弟,他年纪比我大,叫我的字有什么关系?叔,咱不是外人,我还想把您接到京城,让莹儿她们好好孝敬孝敬您老人家呢,您老要这么多讲究,我可不敢把您接到京城,那不成了给您找罪受吗?”

    陈老汉轻轻拍了拍李景的手道:“济民,你有这个心,老汉就知足了,你忙,我就不到京城再给你添麻烦了。”

    李景笑道:“麻不麻烦那得看是谁,您老人家的话,那就一点麻烦没有。”

    陈老汉摇摇头:“其实,我想回老家,我老了,没几年好活啦,就想落叶归根。济民,老汉求你个事儿。”

    李景忙道:“叔,有事您尽管吩咐,什么求不求的,您要做什么,侄儿一力给您办到。”

    陈老汉叹了口气道:“老汉看中了西山那块地,我死了以后想埋在西山,跟虎子他娘葬在一起。”

    李景重重点了点头道:“叔,您放心,回头我就让人把西山给买下来,以后西山就是陈家的。”

    说完,李景轻轻抚着陈老汉的后背道:“叔,您老别想那么多,您还有好几十年的好日子呢,等侄儿老了,侄儿陪您一起回陈庄老家,到时,侄儿好好孝敬孝敬您。”

    陈老汉闻言笑道:“再活几十年,那不成妖精了么。”

    李景笑道:“侄儿盼着您老长命百岁,侄儿想多孝敬您几十年。”

    陈老汉笑着摇了摇头。

    李景笑了笑,转头对一旁的丫鬟说道:“去把夫人请来,还有把孩子也叫来,就说我说的,自家人没那么多规矩。”那丫鬟闻言把目光看向陈老汉,陈老汉叹了口气,摆摆手道:“去叫来吧。”那丫鬟点点头,疾步往后堂走去。

    一

第五百五十一章 宝岛的武装势力() 
李景笑了笑,摆手示意小竹坐在陈老汉一侧,然后对翠儿说道:“嫂子,今天你歇一歇,让小竹伺候伺候我叔。”

    “怎敢有劳妹妹。”翠儿笑道。

    说着对两个孩子道:“快给大帅磕头。”

    两个孩子闻言,也不迟疑,跪在李景面前咚咚咚不住磕头。

    陈大虎两个儿子,一个十一岁,一个七岁,长得虎头虎脑,李景见两个孩子不停给自己磕头,俯身把两个孩子拉起来笑道:“够了,够了,再磕,脑袋就起包了。”

    转头对小竹道:“孩子的礼物给了吧?”

    小竹笑道:“都给过了。”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

    这时翠儿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