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425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425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给你留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南疆。等时机成熟,我就会任命你为。

    为了保证你能打赢这一仗,我提前让张楚率领一支部队到云南,让部队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并派人到缅甸安南等国勘察地形。

    为了保证行军顺利,我还拨了一大笔钱用以架桥铺路,为了后勤补给能跟得上,我让人在云南给你建立补给站,还在安徽建立军工厂,我甚至还把秦老将军调到云南坐镇。

    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你南征做准备,你倒好,压着张楚不让他晋升,打击他的积极性,自己也稳坐钓鱼台,不提拔跟随你的军官。

    你觉得到时再提拔也行?到时你是让人给你卖命!你临时卖好,人家会对你一心一意么?

    高兄弟,我跟你说,不管是为了给后人保驾护航也好,还是为了打赢南疆这一仗,你马上给我动起来。

    等元宵节过后你马上开始招募新兵,原先隶属于山西将军所属的辅兵和新兵首先升为正兵,我估计山西的这些部队组建五个师应该够了。

    我把这五个师全部划到南征军序列,你任命完各级将领和军官之后,便把这支部队调到云南,送交张楚进行训练。

    等新兵招募完以后,调十万新兵到山西由石头进行训练,等训练个一年半载的,再抽调五个师进驻云南。

    你给我,把这十个师给我训练成能精通山地和丛林作战的精锐部队,等部队成型,便开始南征。

    兄弟,这一仗事关重大,你打赢了,军中的地位便稳如磐石,那时你说为定国和安国保驾护航才有底气。”

    “是,我明白了,这一仗不光要赢,还要赢得漂亮。”高奇忙道。

    李景瞪了高奇一眼:“你既然明白了,明天赶紧把晋升张楚晋的命令下发,再拖,再拖张楚闹意见,我看你这个仗就不用打了。”

    高奇笑了笑,举起酒杯道:“大哥,我带张楚兄弟敬您一杯。”

    李景瞪着高奇骂道:“滚犊子!张楚是你带着加入红山岭的,是你的老部下和老兄弟,你压了他这么多年,还有脸替他敬酒!”

    高奇笑道:“嘿嘿,张楚知道大哥这么器重他,必定肝脑涂地以报大哥的知遇之恩,我代他向大哥敬酒,他肯定高兴。”

    李景笑了笑,举杯跟高奇碰了一下道:“你跟张楚说,等他回京的时候,我一定请他喝酒。”

    高奇笑道:“这话我一定带到。”

    两人举杯饮尽,高奇给李景将酒重新满上,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大哥,有件事我琢磨了很久,不知可不可行。”

    “哦?什么事?说来听听。”李景拿起筷子夹了口菜道。

    “我想把士兵的服色做一下变动,咱们的军队现在分四等,可穿的衣服式样大抵相同。颜色也俱是以赤红为主,这有些不利于区分,也不利于指挥调动。”高奇说道。

    (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国家崇尚的颜色也会变换。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源于战国时期齐国邹衍宣扬的五行五德学说,邹衍宣称每一个王朝都有与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相对应的德,并有与之相对应的颜色。金德与白色

    对应,木德与青色对应,水德与黑色对应,火德与红色对应,土德与黄色对应。

    秦朝统一六国,邹衍的信徒向秦始皇上奏,推行五行五德理论,秦始皇此时正好需要一套理论证明秦帝国推翻周朝的合法性,这套理论正中秦始皇下怀。秦属水德,跟黑色对应,因此秦朝时期全国上下一片黑色。

    此后,历代王朝皆引用这套理论证明自己所建王朝的合法性。

    比较有意思的是汉朝,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秦属水,土克水,汉朝推翻秦朝,那么汉朝应该是土德。但是汉高祖刘邦却认为自己是黑帝,乃是水德,因此制服的颜色仍按秦制。

    直到百年以后汉武帝时期,在司马迁等人的推动下,正式宣布改制,该水德为土德,随后国家由一片黑色变成一片黄色。

    到了西汉末期,王莽篡位,因为王莽是逼着汉帝将皇位禅让给他,属于和平演变,这就不能用五行相克的学说,于是五行相生的学说应运而生。

    王莽自称是舜的后裔,属土德,火生土,于是王莽封汉为火德,这样王莽建立的新朝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受原属于汉朝的土德。

    既然王莽封汉为火德,刘秀就趁势利用这一点光复汉室,等推翻王莽建立的新朝,刘秀建立的东汉就成了火德,这时汉朝的国色又变成了红色。

第五百八十六章 岳托任职() 
百度明朝吧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52网'

    没有能力的朋友请注册创世帐号,为作者增加收藏、并投推荐票。

    懒得去创世的吧友,也请看完更新帖后,回复下,慰劳下更新人员。

    %%%%%%%%%%%%%%%%%%%%%%%%%%%%%%%%%%%%%%%%%%%%%%%。

    汉朝以后是三国,国家变成了三种颜色,到晋朝统一全国,国色重新统一,晋朝以后朝代更替频繁,国家的国色也开始频繁更替。

    然后隋朝取代全国,北周属木,木生火,所以隋朝是火德,尚赤。火生土,取代隋朝的唐朝是土德,尚黄。

    其后更替,到宋取代后周,后周属木德,尚青,木生火,因此宋朝为火德,尚赤。等元朝取代宋朝,蒙古人是不相信的,在官方基本上算是寿终正寝了。

    朱元璋参加的红巾军是追认宋朝的火德,因此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就跟着崇尚火德,尚赤,因此明朝的军装以红色为主。

    最后一个利用的是,袁世凯复辟,追认明朝的火德,确定国家的国色为红色,可惜袁世凯的闹剧只折腾了几十天便草草收场,至此五德始终说终于彻底结束,以后官方再也没有确定过国色。

    由于朱元璋推翻的是元朝,驱逐的是异族,用不着靠德运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因此明朝德运的确定己不再是关乎王朝正统的头等大事,不再是一种郑重庄严的国家行为。

    正因如此,高奇才敢提出更改军装的颜色。

    听了高奇的建议,李景微微点了点头。

    用筷子指了指菜道:“吃菜,吃菜,别光顾着说话。”

    待高奇吃了口菜,李景接道:“你琢磨的这件事很有道理,部队的服色确实应该加以区分,这样能让高级部队的士兵有荣誉感,也能调动低级士兵进步的积极性,我觉得可行。

    我看这样吧,你让人弄一个详细的条例出来,然后颁布,以后要形成定制,你觉得怎么样?”

    高奇想了想道:“这个条例好弄,军服的颜色大哥选定了以后,我马上就可以拟出来。不过颁布是不是可以晚一点儿,这涉及到部队换装的问题,几十万套衣服,可不是一时半会il能做出来的。”

    李景点点头:“这是个问题,就算咱们的制衣厂生产的再快,加工五六十万套军装至少也得半年时间。

    我看可以分批做,第一批先做济世军的军服,济世军只有五万人,平阳府的制衣厂和京城的皇家制衣厂同时开工,半个月就可以做出来。

    至于济世军的军服我看就用蓝黑色,这个颜色显得厚重,有肃杀之气,符合济世军的身份。

    正兵属于主战部队,我看用绿色,显得有朝气,另外丛林作战还能起隐藏的作用。

    辅兵主要用于后勤运输保障,用土黄色,这个颜色与土地颜色接近,也能起掩饰的作用。

    新兵就用灰色吧,想出头,就得刻苦训练,跟他们的服色很般配。

    对了,海军的服色也要区别一下,我看用天蓝色,,一看就知道是海军。”

    “大哥高见。”高奇一伸大拇指赞道。

    李景笑着摇摇头。

    想了想,李景又道:“还有宪兵的军装也要单独弄一种颜色,用黑色,铁面无私嘛。这次扩军,我看宪兵部队的人数也要增加,不然的话,以现有的宪兵数量怕是监管不了这么多的部队,你琢磨琢磨,宪兵增多少人合适。”

    “行,等我回去算一下,看增加多少够用。”高奇点头说道。

    李景想了想,接道:“宪兵部队的素质一定要严格把关,上至军官,下至士兵,都要认真筛选,宁缺毋滥,那些猫头狗耳朵一个都不许进!宪兵部队的任务是战时督战,闲时抓军纪。素质要是不过关,怎么管别人?”

    “大哥放心,人品低劣之徒我一个都不会招。”高奇郑重说道。

    李景点点头,端起酒杯笑道:“好了,正事说完了,喝酒吧。”

    高奇笑着端起酒杯。

    两人碰了下酒杯,正要饮酒,这时小九在门外敲了敲门道:“启票大帅,前来拜见大帅。”

    “哦,这么快?”李景…嚼随即说道:“带进来。”

    将酒杯放下,李景笑着对高奇道:“口自俩就这样见,先考察一下这个人的品性。”

    高奇笑着点了点头。

    少顷,小九带着进了书房。

    见书房中两人据案饮酒,不由一呆,这李景也太随便了饮酒?

    “还不上前拜见大帅!”小九斥道,说着指了指李景。

    闻言顿时醒过神来,急l陀上前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说道:“罪臣岳托,叩见兴国公。”

    李景指了指高奇道:“这位是高将军。”

    l陀转向高奇,磕了个头道:“参见高将军。”

    李景抬了抬手道:“将军请起,小九,给岳托将军看座。”

    l陀道:“国公爷和高将军面前,哪有罪臣的座位。”

    李景笑了笑,转头看向高奇道:“怎么样?斤良懂礼数吧?”

    高奇点点头:“斤良懂咱们汉人的礼数。”

    李景笑着摆摆手道:“将军,请坐吧,我这个人不爱讲那么多规矩,你看我在书房跟高将军喝酒就能看出来。”

    “多谢国公爷,罪臣站着就行。”忙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不要自称罪臣,其时各为其主,你是皇太极的侄子,又是领兵的将军,与我大明作战乃是分所应当。”

    “多谢国公爷开明。”忙抱拳道。

    李景笑了笑道:“你叔父皇太极还好吧?”

    忙道:“多谢国公爷牵挂,家叔。”

    李景笑道:“今年皇上赐宴,我本来想把你叔父叫进京的,不过辽东初定,人心不稳,我怕叫你叔父进京,有人会有别的想法,因此才没叫他。”

    忙道:“家叔明白国公爷的心思。”

    李景点点头笑道:“我和你叔父以前虽是对手,但彼此之间可以说十分了解,我想他也能明白我的心思。”

    道:“家叔说他这一生最佩服的就是国公爷。”

    李景笑道:“我对你叔父也是十分钦佩的,能有你叔父这样的对手,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

    道:“家叔曾说,国公爷天纵奇才,他不是您的对手。”

    李景摇摇头:“打仗成败的因素很多,他输给了我,并不代表他的指挥能力不如我。若论政治手腕,我是比不过你叔父的。”

    道:“国公爷谦虚了,国公爷的执政能力亦为家叔所叹服。家叔说过,国公爷执政不过两年,便扭转大明颓败的局面,便是再生,也不过如此。”

    李景闻言大笑:“把我比作,却是抬举我了。李景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焉敢与先贤相提并论。”

    说道:“家叔还说,国公爷平易近人,远非许多先贤可比。”

    李景笑了笑:“我常闻将军坚毅果敢,能征善战,于执政亦富有远见卓识,却不想还如此会说话。

    过来坐吧,看你风尘仆仆,想必还未用饭,不要嫌我这里简陋,过来一起吃吧,我有事情要交代于你,咱们边吃边聊。”

    “不敢,国公爷有事尽管盼咐,罪臣焉敢与国公爷一起并坐就餐。”忙道。

    李景摇摇头道:“这可不大像威名赫赫的将军了,再说,你这样站着,我和高将军又怎能吃得进去?来,一起坐。”

    知道再要推迟就是不识抬举了,当下向李景和高奇施了一礼,从小九手中接过椅子放在书案旁,欠身坐下。

    李景笑笑,命小九再取一副酒杯筷子。

    给倒了杯酒,李景说道:“岳托,现在朝鲜内附,我拟在朝鲜建立布政使司衙门,这个布政使肯定是由李棕担任,我打算让你担任布政使副使。”

    闻言大惊,急忙起身道:“罪臣何德何能,让国公爷如此看重!”

    李景提手虚按了按,示意坐下:“岳托,你骁勇善战,指挥有方,作为一名将军你是合格的,难得你还通晓政务,对执政方面极富见地。我思来想去,由你担任这个副使最为合适。”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