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601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601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东西对高迎祥的部下打击实在太大,侥幸未死的哪里还敢再冲,连滚带爬地就逃了回来,很明显,这些人逃回来的速度比冲锋时要快的多得多。

    前面进攻的人开始溃退,连带着后面的人也开始溃退,所谓一溃千里就是这样了。

第160章 扩军准备() 
眼见前面的士兵纷纷往后面跑,无论高迎祥如何制止都阻止不住,高迎祥无奈只好退兵。

    好容易退到宽敞的所在,高迎祥急忙清点人马,好家伙,就刚才那一阵工夫儿,前军就损失了七八百人。

    高迎祥暗暗叹了口气,回吧,这地方不能过了,要是再有几次,他手下这几万人就被人啃光了。

    高迎祥万万想不到,其实袭击他的那些敌人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只要再咬咬牙,就可以挺过去了。

    因为田良玉带第一队的兄弟出来的时候,原本只准备小打小闹一下,捞点儿好处就回去,因此士兵们随身携带的子弹并不多,手雷也没带多少。

    如果第一队不是擅自行动的话,完全可以回去补充一下物资弹药再回来,但是李定国很清楚,田良玉的做法实际上已经打乱了义父的部署,如果不拿出像样一点的战绩的话,就算义父不处置他,高叔叔和张楚也饶不了他。为今之计,只能依靠第一队自己的力量把高迎祥打得不敢动弹才能跟义父和高奇等人交差。

    李定国也知道第一队的弹药不足,于是在通知周大清配合的时候,从周大清那里借了许多弓箭,不然的话,这两天打了这么多仗,子弹早就消耗光了。

    历史上的李定国之所以能成为名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那就是他不光有战略眼光,还有胆量。

    当他看到高迎祥的部队开始溃退的时候,便下令追击。

    在现代电影里,一般都是首长举着手枪,然后高声喊道:“同志们,为了那啥的,冲啊!”

    李定国没有手枪,他是举着没点火的手雷,然后大声喝道:“兄弟们,杀啊!”

    所谓照葫芦画瓢,第一队的兄弟们高举着手雷,嗷嗷叫着便向敌军冲去,其中不免有那没有眼力见儿的,把手雷点燃,向敌军扔去。

    不过也算歪打正着,这样做,威慑的效果更佳,不时有跑得慢的乱军被手雷炸的头破血流,缺胳膊断腿儿,不少眼见逃不掉的乱军当即跪地投降。

    李定国率领这些临时的部下,一气追了三里多地,直到前面地形开阔这才收兵,不过这时,高迎祥所部的后队已经跑回了赵家岭村。

    眼见大获全胜,李定国不敢再行袭扰,押着俘虏和缴获的物资返回陵川。

    。。

    听完高奇的讲述,李景摇摇头笑道:“那两个家伙呢,你怎么没把他俩带来见我?”

    高奇挠挠头道:“大哥,我也知道这事儿瞒不过你,不过我得跟你求个情,你要怪就怪我吧。”

    红山岭出来的老兄弟都知道李景这个人念旧,要是犯了错,只要不是非杀不可的大错,管李景叫大哥一般都能讨下人情,处罚的时候就可以轻一些。

    不过,高奇私下称呼李景为大哥不光是为了求情,主要是两个人数年来相知的情义,在没有外人的时候,李景坚决不许高奇称呼自己大帅,要么是叫大哥,要么是叫兄弟。

    就像马五,多年来,李景一直称呼他为五哥,从来没有变过。

    而称呼孙猛则从来都是老孙,孙猛私下在李景面前说话也向来都是自称老孙。

    当然,在红山岭敢这么跟李景说话的也没几个人。

    听高奇称呼自己大哥,李景叹了口气道:“你亲自给他俩求情,我还追究什么?不过,这事儿你得做好善后工作,不能因为定国是我儿子,就让你的部下胡来。这次运气好,没把高迎祥打跑,要是跑了呢?那会打乱咱们的部署的。”

    高奇点点头道:“我知道怎么做了,回头我就打他俩的板子,不过定国这次立了大功,是不是提拔一下?有过咱们罚了,有功也不能不赏。”

    李景摇摇头道:“提拔什么?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刚下去当了几天兵就提拔?别人看了成什么话。”

    这时,袁可立接口笑道:“济民,有道是举贤不避亲,依我看,定国确实应该提拔,一是定国确实有这个能力,二来赏罚分明才能服众。至于年龄大小根本算不了什么,你选拔人才难道是看别人的年龄么,主要还是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

    “对,还是袁先生有见识,大哥,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回头就提拔定国做个百总。”高奇忙道。

    李景闻听愕然,合着这两人就把这事儿给定了,不过从一个小兵直接提拔到百总好像有些过了吧?

    要知道高奇一下子把李定国从一名普通士兵提拔为百总,这可不光是职务的提升还涉及到军衔的提升。

    李景实行的军衔制主要是为了确定士兵和军官的待遇,并非职务,军衔主要是跟军饷和待遇挂钩。

    当然,到了军官这一级就必须有跟职务相匹配的军衔。

    百总必须得是军官才能担任,也就是说至少得是少尉才行。

    李定国年纪小,李景让他在自己身边做个亲兵,给的不过是三等兵的待遇。

    从三等兵到少尉,等于一下子升了六级。

    红山岭除了在刚刚实行军衔制的时候,李景直接任命高奇,马五等人为军官,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例子。

    就连陈大虎等人也是经过考核晋级到上士以后才提拔为军官,至于柱子当了两年多的亲卫队的队长,军衔都是慢慢才升上来的。

    另外,由于袁可立到来,李景所属的部队已经重新进行了编制,不再是以前那样十人一小队,百人一大队那样简单的编制,而是采用明军的编制。

    但是明朝时期军队的编制十分混乱,很多军队的编制都是不同的,李景使用的编制是把明朝的各种编制折中之后再加上后世的三三制改编而成。

    李景的部队编制为: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一什,设什长一人,三什为队,设正副队长各一人,三队为哨,设正副哨官各一名,三哨为总,设正副把总各一名,三总为营,设正副营官各一名。

    加上火头军一什,营官亲兵一队,斥候一队,一个营的总兵力在一千一百人左右。

    不过高奇所部却是两种编制,一种是正常编制的一个营,另一种是张楚的先锋营,按照的是以前的编制。

    先锋营只有五百多人,下面的编制也只有两个大队,每个大队有两百多人,剩下一百来人归张楚自己亲自指挥。

    在先锋营中军衔最低的士兵也是一等兵,在别的营一名中士可以担任伍长,甚至是什长,但是在这个营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当初李景想把张楚手下这支队伍打散,高奇说什么也不同意,说要打造一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一个兵也不放,李景无奈,最后只得妥协。

    其实李景也知道高奇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陈大虎,刘二愣和周老虎三个人一直对高奇不大服气,这三人总觉得高奇并不比他们强多少,可高奇无论是军衔还是地位却总压他们一头。

    给高奇留一支拳头部队,以后打几场硬仗,便能让这三人少说一点风凉话。

    但是李景也给高奇略施了一点小小的惩罚,这就是张楚和下面两个队官的军衔没有得到提升。

    别的营的营官都是少校,张楚却是上尉,两个队官更是少尉。说白了就是在军饷方面对他们进行惩罚。

    为此陈大虎,刘二愣和周老虎三人经常取笑张楚,说大家同为营官,他却只是个上尉,让张楚以后见了他们要给他们行礼。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张楚便会让他们三个把队伍拉出来跟自己的营较量一把,较量的结果大多数都是张楚赢了。

    对于这个结果,陈大虎等人并不服气,因为他们手下至少有一半以上是辅兵,以辅兵跟正兵中的精锐进行对抗,打得过脸上有光,打不过也没什么可丢人的。

    对陈大虎等人私下的小动作,李景就当是没看到,自打跟袁可立学习以后,李景也懂得一些御下之道,下属之间有点矛盾才有利于领导。当然这个矛盾不能太大,不能让下属之间进行内耗,那样李景是决不能容忍的。

    而对高奇的小算盘李景也十分清楚。

    高奇是想通过任命李定国来提升张楚等人的军衔。

    因为在新的编制中,到了队长这一级,一般就开始由军官担任,只有极少数队长的军衔是上士。至于哨官也就是高奇刚才所说百总,则必须是军官担任,也就是说最低也得是少尉。

    李定国如果担任少尉的话,那么他的上级,包括田良玉在内的那两名队官自然会晋升为中尉,李景猜想高奇的打算应该是让李定国担任中尉,这样一来队官的军衔就可以升到上尉,而营官张楚也就顺理成章地可以晋升为少校。

    想想自己压了张楚几年,也是时候给他提升军衔了。

    于是李景笑道:“高兄弟,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不过定国的军衔最好不宜过高,我看还是少尉吧。至于张楚还有田良玉等人也一起提升吧,张楚晋升为中校,两名队官晋升为上尉,你回去把晋升的手续办了,回来找先生用印。”

    想了想,李景转头对袁可立道:“先生,这次一并给高奇,孙猛,马五还有沈正四人晋升为少将吧,至于陈大虎等人我看也可以提一级。”

    袁可立点点头,知道李景这是准备要为扩军做准备。

第161章 杨柳风() 
袁可立和高奇的动作很快,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把所有的晋升文书准备妥当,然后袁可立拿出李景的印章盖上。

    接着三人开始研究济世军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

    其实大方针刚才袁可立和李景两人已经定了下来,现在商讨的只是具体的细节,也就是怎么才能让高迎祥率领的乱军跟着济世军的步调行动,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要知道济世军现在跟乱军是敌非友,就算是友军也不愿意给别人当炮灰,何况是敌军?

    以济世军的实力,要击败,击溃甚至是消灭高迎祥的乱军都不难,难的是让乱军听话,按照济世军指定的路线前进。

    这可不是包围,挤压就能行的,高迎祥要是这么容易摆布,恐怕坟头上早就长草了,哪里还能混到现在这个地步?

    何况包围是那么容易能做到的?就算几万人聚在一起,用一帮人围一个圈子,算一下那得需要多少人?李景现有的人数恐怕只能围上半圈。

    一般来说,一支部队想包围另一支部队,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做到。一是人数远远高于对方,十则围之。二是对方被堵在城里,只要堵住城门,里面的人就出不来,还一个是利用地形,比如河流,高山,悬崖,峡谷等地理环境进行阻挡。

    但是高迎祥所部现在的位置在赵家岭村,这里地形十分开阔,外围只是一些不高的小山,想要在这里包围是不大可能的。

    现在李景只不过是把高迎祥的人困在这里,也就说,只是封住了赵家岭村通往外界的几条道路,高迎祥的人真心要跑的话,把人员一散,漫山遍野地跑,谁也拿他没办法。

    当然不到最后的关头,高迎祥肯定不会这么干的,那样也不符合李景的利益。

    至于挤压高迎祥的人马,给他放开一条缺口也不切实际。兵法里虽说要围三阙一,可还要看这个口子开在什么地方。

    李景想让高迎祥的人往中条山的方向跑,这需要经过陵川,把口子开在这个方向,高迎祥得有多大的胆量从这个口子往外钻啊!

    别说陵川的方向,就算在别的方向给他开一条口子,他就敢从口子往外跑么?他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埋伏?是不是挖个坑让他往里跳?

    他要是不跳的的话,挤压他只会让他跟济世军拼命,李景可不想跟高迎祥往死里掐架。

    围不住,打不得,这就是李景现在面临的局面。

    李景和袁可立还有高奇三人,围着地图研究了半天,李景最后双手一张道:“没办法了,只能跟高迎祥谈判了。”

    袁可立点点头道:“也只能跟高迎祥谈判了。”

    高奇挠挠头道:“咱们刚把他打得这么惨,他能跟咱们谈么?”

    李景瞪了高奇一眼:“你现在知道把他打惨了?就这你还想袒护田良玉和定国这两个混蛋呢!”

    高奇尴尬地笑了笑道:“那我也不能把他俩杀了啊,我回去重重地打他们一顿。”

    李景摆摆手笑道:“得,别跟我说这个,执法队归你管,让他们重重地打这两个人,我也得信你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