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90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90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佛祖保佑,不过是一些庸人寻找心灵的寄托,不过是自我安慰而已。

    但是这句话李景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如果他敢说出口,别说他只有不到八十名护卫,就算再多十倍,恐怕也护卫不了他周全。

    更何况现在要烧香还愿的是沈莹。

    烧香还愿的地方一般都在大雄宝殿,也就是正殿。

    通常来说,如果天王殿这类的偏殿人多的话,那么大雄宝殿的人肯定会更多。

    不过很奇怪,今天的大雄宝殿的殿外居然没人,显得十分安静。

    当跨进殿外的院落,李景终于明白这里为什么没人了。

    护卫,殿外全是护卫。

    而且是真正的护卫。

    李景等人刚进入院内,便听护卫喝道:“敏德郡主在此进香,何人胆敢骚扰?还不快快退下。”

    李景一怔:“郡主?那就是王爷的女儿了,难道是周王的女儿?”

    在开封,权力最高的并不是王爷,而是巡抚,巡抚以下则是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

    王爷是没有任何实权的。

    但是王爷就是王爷,虽没有实权,但上述几人是不敢得罪王爷的。

    老朱家是很有意思的,由于怕藩王造反,就把这些藩王圈禁在封地内不准出来,只允许在城内活动。

    数年如一日的不准出来,这谁受得了?于是这些人就喜欢在城里搞事儿,但是只要不杀人,皇帝根本不管,你爱咋搞就咋搞,反正那是你自己的地盘。

    皇帝不管,下面的地方官自然更不敢管,因此藩王在封地内向来是无法无天的。

    听说郡主在上香,沈莹便道:“李大哥,那我等一会儿吧。”

    李景点点头。

    就在这时,忽听殿内传来清脆地声音:“郡主有令,请这位姑娘进来上香吧。”

    听到这个声音,几名护卫急忙退下。

    李景犹豫了一下,见沈莹有些期盼的眼神,便轻轻点了点头。

    李景很清楚,沈莹是想见见这位郡主。

    人都有好奇心,何况沈莹还只有十八岁,郡主这样级别的女人她以前是根本没有机会见到的,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想去看一看。

    沈莹和小蝶款款进入大殿,柱子当即一挥手,众亲卫迅速散开,护卫在殿外。

    这一下可好,大雄宝殿外面这两拨护卫,把殿门封得严严实实。

    李景也不去理会,只是负手观察大雄宝殿周围的环境

    朱徽媃是周王朱肃溱最小的女儿,今年十九岁,是周王四十七岁那年生的。

    朱肃溱晚年得女,对她非常疼爱,在她十岁那年跟万历皇帝讨了敏德郡主的封号。

    可惜这位郡主敏是敏了,跟德字却不大沾边,实是顽劣异常。

    据说周王其余的子女加一起也没她一个人能闹腾。

    当然,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这样的蠢事,小郡主是不干的,那有失她淑女的风范。

    而且这些事即便是做了最多也不过是顽皮而已,还远远够不上顽劣。

    说小郡主顽劣主要是因为她读书。

    小郡主读得书可不是一般的书。

    古时女人看的书一般都是《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等教育女子三从四德之类的书籍。

    像沈莹对这些书基本上是背得滚瓜乱熟。

    但是小郡主对这些书是根本不看的,她看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之类的小说。

    小郡主喜欢看书,不管她看的是什么书,只要能静下心来就行,因此周王倒也没去在意。

    周王府别的东西没有,但是要说书那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不过小郡主可能是从小说里面悟到了一些什么,又开始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书籍。

    如果说看小说的话,那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后面这几部书就很可怕了,这可不是一个小姑娘应该读的书。

    但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这小姑娘不知怎么居然又看起程朱理学的书来,程朱的理学多少饱读诗书的人都搞不明白这些书写的什么意思。

    但是小姑娘看懂了,然后问题就来了。

    比如说朱老夫子最著名的那句话,存天理去人欲。

    小郡主先是去问先生:何为天?何为理?如何存?何为人欲?如何去?

    教书的先生倒是博学多才,当即侃侃而谈。

    但是小郡主一句话就把他打败了。

    吃饭算不算人欲?穿衣算不算人欲?

    先生琢磨了半天点点头,吃饭穿衣当然要算人欲。

    小郡主接下来说了一句:朱老夫子不是说要去人欲么?那他干嘛还要穿衣吃饭,直接存他的天理不就完了么?

    先生哑然。

    先生解答不了,小郡主就去问父亲,然后去问哥哥。

    周王和儿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个问题糊弄过去。

    接着小郡主又冒出一个问题:如何格物致知?

    这下周王等人顿时头大如斗。

    如何格物致知就连朱老夫子都搞不明白,他们又岂能搞明白?

    小郡主的问题没人能回避,因为就算你今天不回答,明天她会来找你,明天不回答,后天她接着找你。

    周王和他的儿子们每天都要被追问一遍,一个个实在是苦不堪言。

    偏偏他们还不想直接告诉小郡主说他们也不懂,那样的话,当父亲的和当哥哥的也太丢面子了吧。

    周王费劲周折,终于找到一本书,交给小郡主。

    并告诉小郡主,有些事情是说不明白的,需要自己领悟,把这本书拿去看吧,看明白了,就悟了。

    但是周王万万没想到,他给小郡主看的这本书居然给自己惹来更大的麻烦。

第一百二十一章 求签() 
这本书的名字叫《传习录》,乃是心学大师王守仁的著作。

    王守仁是什么人?

    这个人跟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

    说白了就是圣人。

    而且他比前面那三位还要牛。

    因为他还会打仗。

    王守仁平生领军作战,无一败仗。

    正德年间宁王造反,王守仁带着招募的农民军,前前后后仅用了三十五天就把这场酝酿了八年的叛乱平定了,最后把宁王生擒活捉,号称大明军神。

    后来云南的少数民族造反,朝廷派他平叛,反军听说王守仁来了,二话没说,投降!

    他本人还精通武艺,据说箭术能达到百发百中。

    除此之外,王守仁还精通儒释道三教,真正是一位全能大儒。

    周王给女儿找了这么一位偶像,引发的结果就是小郡主不想嫁人了,要嫁就得嫁王守仁这样的人。

    王守仁这样的人,几千年才出了一个,让周王上哪找去?

    于是小郡主都十九岁了,还一直没有找到人家。

    但是十九岁的少女不怀春那是假的,估计她觉得指望父亲是找不到如意郎君了,于是便找佛祖帮忙。

    就在朱徽媃快要上完香的时候,忽听外面护卫阻扰他人进香,接着便听到一个声音。

    这声音柔柔弱弱,说不出的温婉动听。

    朱徽媃心思一动,转向殿外看去。

    只见一名少女娉娉婷婷,真是说不出的一股娇媚动人,倾国倾城。

    朱徽媃对男人不屑一顾,对女人也一样没几个瞧上眼的,猛然见到如此人物,顿时便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于是急忙令随身的丫鬟传话让沈莹进来。

    沈莹和小蝶刚进入殿内,便见佛像前一名少女在两名女婢的搀扶下正从蒲团上起身。

    在那少女转身的一刹那,沈莹猛地有一种惊艳地感觉。

    这女孩儿的气质

    朱徽媃对沈莹轻轻点了点头,转身带着两个丫鬟向偏殿走去。

    沈莹怔怔地看了一会儿朱徽媃的背影,这才转向殿中的佛像。

    从小蝶手中接过三支戒定真香,在香烛上点燃,然后依次插入香炉。一边插,沈莹一边默默地念诵。

    上香完毕,沈莹跪坐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双手合什,轻声念道:“信女沈莹,求佛祖保护李大哥一生平安,信女愿一生一世服侍李大哥,求佛祖赐缘。”

    念毕,沈莹恭恭敬敬地在佛像面前三叩臻首。

    沈莹地声音虽低,但大殿寂静无声,转角处已出了殿门的朱徽媃听得清清楚楚。

    朱徽媃心中惊讶,不知这样一位女孩如此倾心的男人会是何等样人。

    “李大哥?不就是刚才她叫的那个人么?”朱徽媃暗道。

    摇摇头,朱徽媃款步进入偏殿。

    “师父,我家郡主要求签。”一名婢女走到一个和尚面前说道。

    那和尚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然后问道:“请问郡主要求何签?”

    “姻缘。”朱徽媃道。

    “请郡主摇签。”说罢那和尚将身前的签筒递了过来。

    朱徽媃俯身跪坐在蒲团上,接过签筒,轻轻地摇了几下,过了一会儿一支签从筒中跃出,朱徽媃拾起看了看,只见签上头四个字:一轮明月。下面是签文:月里嫦娥最爱才,双双携手下谣台,鸯歌凤舞天然配,百世良缘夙世来。

    朱徽媃将签递于那和尚道:“请大师解签。”

    那和尚点点头,接过签来,看了看笑道:“恭喜郡主,上上签。”

    “何解?”朱徽媃问道。

    那和尚笑道:“郡主的姻缘乃前世注定,男才女貌天生一对,此时无需多想,到时自然水到渠成。”

    朱徽媃皱了皱眉,心道:“前两句就算傻子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后两句呢?”

    朱徽媃正要再问,只见沈莹带着小蝶也来到偏殿。

    朱徽媃想了想便即住口不言。

    “师父,我求一支签。”沈莹对那和尚说道。

    “想看什么?”那和尚道。

    “姻缘。”沈莹道。

    那和尚点点头,将刚才朱徽媃的签装入筒内递于沈莹。

    沈莹接过摇了几下,见筒内弹出一签,拾起递于那和尚道:“请师父解签。”

    那和尚接过看了看念道:“自古婚姻前世修,良缘天赐不须求,为媒月老来言就,女貌男才到白头。呵呵,好签。”

    沈莹听了,略一沉吟,心中喜悦,便道:“多谢师父。”

    “小姐,给少爷求支签吧?”小蝶道。

    沈莹想了想点点头,对那和尚道:“师父,我给朋友求支签,看前程的。”

    那和尚随手又给沈莹递过一个签筒。

    沈莹接过,心中默念了几句,然后用力摇动签筒。

    “啪!”一支竹签弹出,落在朱徽媃的脚边。

    沈莹刚要俯身拾取,不想朱徽媃已将那签拾了起来。

    朱徽媃正要将签还给沈莹,无意中看了那签一眼,忽然脸色大变,手一抖,那签竟然掉在了地上。

    沈莹见朱徽媃脸色突变,不知此签有什么问题,疑惑地把那签拾起来看了一眼。

    只见签上刻着:汉高祖入关,甲甲,大吉。下面的签文是:巍巍独步向云间,玉殿千官第一班,富贵荣华天付汝,福如东海寿如山。

    看了签文,沈莹顿知朱徽媃为何震惊了。

    汉高祖入关,谁看了不惊?何况眼前这人还是一位郡主。

    沈莹急忙把签插入签筒,对朱徽媃施了一礼,又对那和尚施礼道:“多谢师父了。”

    说罢对小蝶招了招手,转身便要出去。

    “等一下,你怎么不解签啊?”朱徽媃问道。

    沈莹犹豫了一下,转回身来笑道:“求签求的是心安,其实也不必当真。”

    “既然不必当真,那你何必来求签?依我看,你是担心我听了你的签文的含义吧!”朱徽媃笑道。

    沈莹微微一怔,没想到这个郡主居然如此厉害,竟然猜出自己的心思。

    想了想沈莹笑道:“郡主,你说的不错,我确实有些担心。你是郡主,我不过是平头百姓,这样的签被你看了,很可能会给我们惹来麻烦。若是因为一支签惹了麻烦非常的不值得,既然如此,我怎能继续解签。”

    朱幑媃没想到沈莹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想了想,心中恍然,知道定是对方疑心自己看到汉高祖入关几个字,怕自己通过官府把这些人拿下。

    笑了笑,朱幑媃道:“这位妹妹怕是想多了,我虽是郡主,却也不会凭一支签就拿人问罪。官府恐怕也不会管,否则的话,庙里怎么敢放这样的签,那不是害人么?”

    沈莹点点头,心道:“这位郡主见事倒是明白,不过她要是知道李大哥是土匪头子的话,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想想沈莹暗怪自己多事,没事儿给李大哥求什么前程签,像李大哥这样的人做的事必然轰轰烈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