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901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901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此前笔误,孔衍植应为孔胤植,孔胤植是为了避雍正的讳改为孔衍植。)

    见孔胤植进殿,李景慢慢站起身来,笑着问道:“这里坐不得?”

    孔胤植冷笑道:“这里乃是圣人之神位,你对圣人如此不敬,真是枉为当朝首辅,更愧对节寰公的教诲。”

    李景微笑道:“你说我愧对节寰公的教诲?”

    猛然李景脸色一变,将手中账册摔向孔胤植,厉声斥道:“看看这里面记的什么?你张口圣人,闭口圣人,身为衍圣公,自诩是圣人的后人,整日仁义道德,就做出这样的事情?你愧对的是谁?”

    孔胤植接过账册翻看了一下,脸色突然大变,随即争辩道:“本公焉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你这是诬陷本公。”

    李景冷笑道:“是吗?你的意思是这些事情不是你做的?那我问你,这些事情都是谁做的?”

    孔胤植怒道:“李景,你自掌权以后,排挤打压读书人,更于报纸之上大肆抨击儒家学说,现在又编制罪名诬陷本公,你是何居心。”

    李景摇摇头,冷笑一声:“孔胤植,我真的很佩服你,当此时节,你居然还不认罪,你也不想想,我若无人证物证,怎会派人拿你?”

    突然,李景大喝一声:“来人!”

    小五转身来到李景面前,躬身说道:“在!请问大帅有何吩咐。”

    “把曲阜知县押上来。”李景沉声说道。

    小五回身转向殿外,大声喝道:“将曲阜知县押进来!”

    随即殿外两名侍卫将曲阜知县押了进来。

    曲阜知县孔胤恩,孔氏族人,孔胤植族兄,万历四十年中举,此后四次进京参加会试都未考中进士,遂放弃参加会试,于崇祯二年被孔胤植荐为曲阜县主簿,崇祯六年又在孔胤植的举荐下担任曲阜知县。

    (注:明朝以前曲阜知县由衍圣公兼任,属于世袭官职,到了明朝洪武七年以后改为世职官职,由衍圣公从孔氏族人中挑选进士或者举人或者贡生担任曲阜知县,品级为正六品。

    另外曲阜知县属于世职知县,例不升转,没有大罪,轻不参革,因此任期都比较长,普通知县一任为三年,最多干两任就必须调任他处任职,但是曲阜知县的任期一般都在十年以上。)

    孔胤恩年近六十,别看年纪不小,动作却极为麻利,进了大成殿,见孔胤植对面一人肃然而立,冷眼看着孔胤植,知道必是李景无疑,当即快行两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叫道:“下官孔胤恩参见首辅大人!”

    李景看了看孔胤恩,冷笑一声:“孔胤恩,你当得好知县,兖州府一共为曲阜拨下七万石赈灾之粮,我问你,其中的五万石粮食哪里去了?”

    孔胤恩闻言脑门上的汗刷地一下流了下来,不住磕头道:“下官该死,请大人开恩。”

    李景哼了一声:“你倒是个明白人,知道狡辩没用,可是你早干嘛了?都察院派人下来的时候你怎么不认罪?是不是觉得你是孔家的人,是衍圣公举荐的,别人就不敢动你?

    是了,有衍圣公这棵大树给你挡风遮雨,你连山东布政使的命令都不大理会,连兖州知府都不放在眼中,你以为只要抱住衍圣公的大腿,就没人能动得了你。是吧?”

    “下官该死,下官该死。”孔胤恩不住磕头道。

    轻轻摇了摇头,李景默然看着孔胤恩道:“我真不明白你是怎么想的,五万石粮食,至少价值七万两银子,可是你却只得了两千石粮食和三千两银子的好处。你担着身家性命的危险却连一成的好处都没拿到,你是猪么?连这么简单的账都不会算?”

    听李景连自己贪墨了多少钱财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孔胤恩额头的汗水更是潸然而下,磕头如捣蒜,不住说道:“大人开恩,大人饶命。”

    李景冷笑一声:“饶命?我若饶了你,如何对得起曲阜的百姓?孔胤恩,我这么跟你说吧,你的命肯定是保不住的,你要不想受苦,还是痛痛快快地把事情说清楚。”

    孔胤恩闻言,抬眼看了看孔胤植。

    李景见了冷笑道:“你莫要看他,他自己都自身难保,你就别妄想他为你求情了。”

    孔胤植听了忽然笑道:“李景,本公乃先帝钦命的衍圣公,品级还在你之上,你有何权力查办本公?”

    “哈哈哈!”李景闻言大笑,转身看向朱由检道:“皇上,他说我没权查办他。”

    朱由检听了笑了笑,缓缓站起身来:“孔胤植,莫说是你,便是福王犯法,兴国公也照样将他法办,难道你的品级比福王还高?”

    “皇,皇上?”孔胤植见了,疑惑地问道。

    “正是朕。”朱由检道。

    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朱由检笑道:“看着不像是吧?”

    孔胤植闻言再无迟疑,急忙跪地:“臣孔胤植参见吾皇万岁。”

    朱由检摇摇头:“孔胤植,你知道么,为了筹措这批粮食赈灾,国库的钱都花光了,国家连用兵的钱都没有了。你枉为圣人之后,竟然于国家危难之际侵占赈灾之粮。”

    孔胤植忙道:“启禀皇上,臣真的没有侵占赈灾之粮,臣实不知此事。”

    李景闻言对孔胤恩道:“孔胤恩,我问你,那五万石粮食现在哪里?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

    “在,在孔府。”孔胤恩忙道。

    李景转头看向孔胤植微笑道:“孔胤植,你还有何话说。”

    孔胤植摇摇头道:“在孔府不代表这件事就是本公做的,孔胤恩,本公问你,这五万石粮食是本公跟你要的么?”

    “不是,是府里的管家跟我要的。”孔胤恩忙道。

    “李大人,你听到了么?是我府里的管家跟孔胤恩沆瀣一气,侵占灾粮,跟本公可没关系。”孔胤植微笑道。

    李景微笑道:“就是说所有的这些事,都是你府里的管家干的,你不知情是吧?”

    “正是!”孔胤植道。

    李景点点头,对马五说道:“派人把孔府的管家抓来。”

    “是!”马五应声说道。

    见马五要出殿,李景又道:“等一下,既然是到孔府抓人,那就一并把那些犯了事的孔府子弟全部抓来,要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的,省得跟他们废话。”

    “李大人,我孔府子弟又干了什么事情你要抓人?”孔胤植闻言大急,急忙叫道。

    李景笑了笑道:“反正你也不知情,只管看着便是。”

    顿了顿,李景又道:“本来我打算你招了以后,对你族中子弟那些小小不然的事情就不追究了,不过你既然不知趣儿,那就莫要怪我不客气了。”

    孔胤植闻言张了张嘴,一时无言。

    孔府犯案之人早就在马五手下的监控之下,李景来了以后,马五更是命人严密监视这些人,此时得了李景的命令,马五开始传令拿人,一时间孔府上下鸡飞狗跳,没一会儿,便有二十余个孔府子弟被抓了回来。

第642章 青天大老爷() 
见人犯带到,李景笑着对孔胤恩说道:“孔知县,来,今天我陪你审案子。”

    小五闻言,当即命人搬来桌椅。

    李景伸手示意了一下,朱由检笑了笑和李景并肩坐下。

    从马五手中接过账册,李景看了看道:“先把孔兴显带上来。”

    侍卫接令将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推到前面。

    李景看了看孔胤恩道:“孔胤恩,这个人叫孔兴显,崇祯六年,以每亩二两银子的价钱强行从张武进手中购买七十亩良田。当时张武进到县衙告状,被你狠狠地打了一顿赶了出去是吧?

    后来,张武进要到兖州府告状,你通知孔兴显派人暗地里将张武进截了下来,把张武进的腿打断,至令张武进成了瘸子。随后孔兴显又命人把张武进一家赶出了曲阜,不久张武进父母双双亡故。

    这些年,张武进悄无声息,你们想必已经淡忘了此事。

    不过你们忘了,人在做,天在看,天理昭昭,岂能容尔等逍遥法外?孔胤恩,孔兴显,你们想不到安全部的人得知此事以后会找到张武进吧?”

    说完,李景转头对小五说道:“小五,把张武进带进来。”

    小五接令大声喝道:“带张武进。”

    少顷,一个瘸子拄着拐杖,在侍卫的扶持下颤颤巍巍地进了殿内。

    见张武进要跪下磕头,李景摆了摆手道:“张武进,你腿脚不便,不必行礼了,这是皇上,给皇上问个好。”

    “皇上,没想到草民今生有幸能见到皇上,皇上,您可要为草民做主啊!”张武进闻言泣声说道。

    朱由检闻言说道:“张武进,你放心,今天朕和兴国公给你做主。”

    “草民多谢皇上,多谢兴国公,皇上万岁。”张武进呼道。

    李景摆摆手,小五走过去,从张武进手中接过一张契约,回身交给李景。

    李景看了看,掷于地上:“孔胤恩,这便是当年孔兴显强逼张武进卖地的契约,上面有左右邻居的见证画押,你看仔细了,这可不是假的,还有两份,一份在孔兴显的手中,一份在曲阜县衙存档。”

    孔胤恩接过契约看了看,一时默然。

    李景抬眼看了看孔兴显,冷笑一声道:“孔兴显,你没话说吧。”

    孔兴显忙道:“大人明鉴,当时是张武进自愿将田地卖与晚生,实没有强买强卖。”

    李景闻言笑道:“崇祯六年一亩良田的价格是十两银子,张武进祖孙三代辛辛苦苦攒下了七十亩土地会二两银子卖给你?你说张武进是自愿,你觉得张武进傻,还是我傻?”

    转头看向孔胤恩,李景接道:“孔胤恩,你如此袒护孔兴显,只因孔兴显是孔胤植的侄子。不过,你这样做只会害了他。”

    猛然李景面容一肃,沉声喝道:“来人,把孔兴显的两条腿给我打折了,当初他怎么打断张武进的腿,今天你们就怎么打断孔兴显的腿。”

    “是!”几名侍卫大声应道。

    孔胤植闻言急道:“李景,你敢在这里用刑,玷污了圣殿,普天下的读书人必将群起讨伐于你。”

    李景笑了笑道:‘至圣先师在天有灵,看我为他教训不肖子孙,心里必定欣慰。”

    便在这时,几名侍卫已将孔兴显死死按在地上,一人找来一条木棍,狠狠地砸向孔兴显的腿部。

    只听咔擦一声,随即便听孔兴显大声惨叫,显是腿骨已经断了。那侍卫也不理会,冲孔兴显的另一条腿又是狠狠一下,孔兴显惨呼一声,头一侧,已然疼晕了过去。

    李景看向张武进,微笑着说道:“张武进,当年孔兴显如何打断你的腿,今日我便如何打断他的腿,你可觉得满意?”

    “多谢大人为小人报仇。”张武进忙道。

    李景摆摆手:“张武进,孔兴显虽然害的你家破人亡,但是按大明律我不能判他死刑,不过这个人以后会永远住在监牢之中。

    另外,孔兴显于崇祯六年强占了你的土地,这些年你的损失不轻,我会让他赔偿你的损失。你看这样,七十亩土地,每亩年产五石粮食,折合银两是六两,七十亩就是四百二十两银子,从崇祯六年到崇祯十一年共是六年,合计是两千五百二十两银子,你觉得赔偿你这些银子,再归还你七十亩田还满意么?”

    “啊?赔小人这么多钱?”张武进闻言顿时呆了。

    李景笑道:“当然,赔偿完你银钱以后,你还得把这几年的赋税交了,从崇祯九年起,土地赋税是十税一,这三年你要缴纳一百二十六两银子,前三年你还要交四十二两银子,一共是一百六十八两。就是说,你最后只能得到两千三百五十二两银子。”

    “小人……小人……小人叩谢青天大人!”张武进说道。

    李景摆摆手:“你到外面候着吧,一会儿我让人把银子给你送去。”

    “是!”张武进忙道。

    两名侍卫上前,扶着张武进往殿外走去。

    猛然,张武进大声呼道:“青天大人,青天大人啊!”

    李景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

    接着李景又挨个点名,一桩桩案子,一个个人证物证俱摆在眼前,令案犯无话可说,随即李景依律处罚,或杖,或囚,当然最后的罚银肯定是免不了的。

    最要命的是,李景判完一个就派一拨士兵到孔府查抄罚银,二十余名人犯,就派了二十余拨士兵,可以想见孔府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这些士兵如狼似虎,更不会珍惜孔府的那些珍藏,这一趟趟下来,孔府定然被他们祸害地不成样子。

    发落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孔府的管家,一个是孔胤植的儿子孔兴廉。

    看了看孔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