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4部分

满江红之崛起-第24部分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有赌赢的把握吗?就像你说的那样,我觉着你好像是在赌,而且不是一般的赌,要是输了,你可就没有翻身之曰了么?”

    “必胜!”

    嘴唇一张,陈默然吐出两字,半手中的茶杯推到一旁,身体微微前倾一下。

    “有些话我本来是想等过个几个月,银行开始筹办前后,我再说,毕竟现在这只是一个想法,还未被制定成计划,不过,不妨现在跟你透透风,我有几个来钱快的法子,银行的业务无非是底息吸储,然后高息贷出,实际上无非就是一个贷字!只要在这个字上做文章,就以把银行做大做强!以后我的银行,我会把银行和我投资的工商业牢牢地捆在一起,银行就是股东。”

    银行就是股东?

    肖炘韧诧异的朝着陈默然看去。

    “未扬。您说,是贷款收取利息大,还是,直接把贷款变成投资,然后依靠实业赚了钱,分红的利大?”

    “自然是分红多!但是同样有着风险!”

    “风险愈大,利益愈大,利益从来是和风险成正比!”

    陈默然不以为意的说道,这实际上是后世的风险投资公司的作法,风险虽大,但远无法与其获利相比,更何况自己还有一点优势,知道未来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内会发生什么。

    而陈默然的这番话,看在肖炘韧的眼中,却变起了味来,突然之间,他觉得自己眼前分明坐着一个一掷千金的赌徒,而且在这个赌徒却又如此的贪婪,甚至于还带着些许的诡异莫测。

    “我……!”

    肖炘韧无奈的笑了一下。

    “我想知道,然之,你为什么会选择我帮你!”

    “你是不是想说,你一不学金融,二不懂银行?所以我选择你,选择错了?”

    脸上带着微笑陈默然反问着正喝着茶的肖炘韧,他果然如自己所猜点了点头。

    “军校,你是军校出身,只要你愿意,你肯定能做到!”

    当然,陈默然并不会说自己曾在后世看过一篇报道,美国企业家将军校生与一般长春藤名校生进行对照,发现军校生在专业、各项技能上皆略胜一筹,且忠诚度高,不少百大企业领袖均偏爱雇用曾受过军事训练的员工。

    “至于金融专才,我们可以招聘不是,为经理者,只需要掌握方向就行,就像将军一样!制定作战计划的是参谋!将军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当然还有顽强的意志!”

    军人的意志比普通人更坚强,这正是陈默然选择他的原因,而且只是让他作公司经理,而不是银行经理,掌握公司的大方向,毕竟无论是公司或是银行,对于陈默然来说,只是一个工具罢了,这个工具无非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财富来源,同时为自己谋得社会声望。

    对于陈默然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亚于把钞票流通出去的重要环节!更何况相比于假钞,有什么比自己创造一个帝国更为诱人,到那时可是真正的名利双收。

    陈默然的一番话,只让肖炘韧感觉自己的头好像被眼前的这个人豁开了一个口子,他看了陈黯然一眼。

    “你确定让我当这个经理!”

    听着这似乎没什么底气的话,陈默然不禁叹了口气道。

    “未扬,别想太久哦,要是太久,黄花菜都凉了。”

    无奈地一笑,肖炘韧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拒绝巧舌如簧的陈默然,他抬起头看着陈默然。

    “我这一百三十斤,从今以后,怕是要卖给你了!”

    “那我就买下来!”

    陈默然笑了,亲自为肖炘韧添了一杯茶水。

    “丑话,说在前面,我真的不懂金融,一但……”

    未等肖炘韧把他所谓的丑话说完,陈默然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我会再招一个银行经理,而你,是我的公司经理!我的这家公司,可是不仅仅只有银行,还有实业,就像我正在筹办的印刷厂一样,以后还会有纺织厂、纱厂、面粉厂以及机械厂、造船厂、钢铁厂等等,就像你之前说的那样,办银行不仅仅需要钱,还需要声望,而这些企业,将来给我带来声望!”

    声望,无非就是名声,名声怎么来,只要自己办了厂子够多,够大,名声自然而然的就来了,到那时也就有了办银行的声望了。

    “声望!”

    肖炘韧眉头一皱,看着眼前的陈默然,的确,他现在需要的或许正是声望,如果不是表妹的缘故,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而声望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

    “然之,如果你需要声望的话,那么你现在最需要的应该是……”

第39章 收美钞不() 
沿着红砖铺设的人行道往里走,路旁靠柏油路的一边是种着高大法国梧桐,而另一侧却是齐胸高灌木,灌木后可见各式各样的欧式别墅或庄园建筑。人行道个偶尔可以看到那些在寒风中依穿着华裙的外国女人,她们头戴着纱帽行于人道上,若是不知的话,仅看这街道上的人们和两侧的建筑,还以为这里是欧洲的那个国家的街道,可这里是上海。

    走到一座房子前,肖炘韧停下了脚步,陈默然也停了下来。透过那胸高的灌木,可以看到其中散布着数栋欧式别墅,而在庄园的中央却看到一栋维多利亚式红墙白柱式的宫殿式建筑,他的面积看起来很大,就像是一座小型宫殿一般。

    “这就是你说的地方?”

    陈默然诧异的看着肖炘韧反问了一句,两个星期前,他告诉自己,在声望之前,自己需要的是一处宅子,一处合适的安身之所。一处一买下来,就会一鸣惊人的宅子,那样的话,在入住时,自己就会名扬整个上海。

    “我的老板,还记得我之前说的吗?”

    肖炘韧反问一句,自己的这个老板行径和他人有所不同,虽说知道他用舅舅的旧厂房办厂,可按他说,现在厂子的机器还未定购,厂子只是挂着牌而已,另一方面,他却让自己在租界里寻找合适的厂房,而且对此似乎并不着急。

    “在上海,若想融入此地,必居于租界!”

    “这里的房子,都是洋房,除了洋人,只有最体面的人才能住在这里!上海还有租界,所看重的恰是你的身份,而身份除去金钱、权力之外,还有就是这……房子!”

    肖炘韧点头时,手向前一指,过去的两个星期,从当了陈氏印厂的经理,除了与洋行洽谈购买印刷机器,寻找新厂之外,还要张罗着帮他寻一处合适的宅子。

    “钱不是问题,只要像你说的一鸣惊人,买下之后,整个上海滩的人都会知道我,就行!”

    如果当初陈默然没说下这句话,怕肖炘韧也不敢把眼睛盯上这处宅子,在上海,不过只有少数几个大亨盯上了这里。

    望着这欧洲别墅式样的宅院,陈默然的确有些心动,在后世能有一处立锥之地或许是许多和他年岁相当的年青人的梦想,只是那房价是让人望而却步的。

    “他的前主人是英籍富利,他是上海知名的大亨,这座豪宅是他在二十五年前聘请英国知名设计师建造。初时占地不过只有八十余亩,而建成后占地竟达近一百二十余亩之多,两年前,富利因投资失败,所以才会对外出售,否则在这条街上,想找合适的房子,而且对外售出的,恐怕很不容易,尤其是这样的豪宅。”

    肖炘韧一副你拾着便宜的模样,的确是拾得便宜了,在上海,尤其是租界,绝大多数房子往往是只租不卖,而这地方卖出的房子,几乎不可能。

    “富丽庄园在上海的名声之大,众所周知,工部局会在一周后举行拍卖会,只要你在拍卖会上标得这处宅院,第二天,整个上海都知道你的大名。”

    他手指了一下前方的这处远不能用宅子,而需用庄园来形容的宅院。

    “从此之后,上海不会再有什么富丽庄园了,只会需要有一个陈氏花园就足够了!”

    接着,肖炘韧再着周围的一些宅院指了过去。

    “在这一带,十户之中,有六户是租界里最体面的外国人,至于其它大都是些久居于此的富人,有一些甚至是发匪战役时便定居于此,可以这么说,租界里所有最体面的华人,都住在这里,只要你一买下这所宅子,出于种种目的,他们自然会千方百计的结交你,探听你,只需要一套宅子,你就会成为上海租界内的头面人物,至少是头面人物都知道的人。”

    望着眼前这片宅院,陈默然有些心不在焉地点点头,价钱并不重要,就像肖炘韧说的那样,若是自己真的想在上海开创一番局面,怕也只有这个地方了。

    体面人物?

    想到这个词,他的唇角轻扬了一下,谁能想到有朝一曰,自己这个造假钞的有朝一曰,也能成为一个体面人物,而且是被人争相结识,或许将来还会以认识自己为荣的体面绅士。

    “知道买下这地方需要多少钱吗”

    “富丽花园是工部局查没,将会在一个星期后拍卖,参与拍卖的需要交一万两保证金,工部局公布的底价为七十五万两!如果在拍得庄园后一周内,钱款不到位,工部局就会没收保证金。”

    “七十五万两!”

    陈默然眼睛一睁,七十五万两!这还是底价,未免有点……太贵了!

    尽管心下觉得实在是太贵了,但望着那若大的宅院,联想到这座大宅给自己带来的回报,陈默然在思索一会手,仍然满意的点了下头。这么大的花院,以完全可以挖一处地下厂房,然后在地下印自己的钞票,把那些机器放在租界外的厂子里显然不太安全,如果有现成的地下室的话……。

    “这所房子有地下室吗?”

    “这个倒不太清楚!如果需要的话,下午我可以去工部局查一下图纸!”

    在稍作犹豫后,陈默然又望了眼及胸高灌木后的西式建筑。

    “买下来。”

    “你确定了!”

    肖炘韧显然没想到陈默然这么痛快的便答应了,说是七十五万两,到时会被抬到什么价格,恐怕只有天知道。

    陈默然扭头看了眼肖炘韧。

    “既然有那么多好处,为什么不买呢?买下这地方!下个星期拍卖会结束之后,我要让这座宅子改名,什么富丽花园,太俗了,到时就叫陈氏花园吧!”

    “然之,虽说买下这所宅子有很多好处,但是你必须要知道一点,到时这所宅子恐怕需要近百万两方才能购下,而且现在公司初创,正是急需……”

    陈默然虽痛快答应了下来,可肖炘韧反倒没了先前介绍这所宅子时的热情了。

    “百万两!正像你说的,今天投资百万两,七天之后,整个上海滩的人都知道我的名字,声望有了,还会怕没有钱吗?”

    七天!

    六天以后,那批纸就会送到自己手中,到时别说是一百万两,就是一千万两,自己也能拿出来,不过前提是工部局必须要收美钞。

    “那个……未扬,工部局收美钞吗?”

第40章 买一个名望() 
在上海那里最繁华?

    毫无疑问是租界!

    那么谁来掌握租界大权呢?

    自然是各国领事,但各国领事对租界的掌探却是遥控的,他们还需要借助一个机构,自然就是工部局了。

    位于南京路与广西路口的红砖水泥墙两层小楼,这栋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的建筑,看似没什么特别之处,可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这里是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所在地。

    虽说半个多世纪来,随着租界的不断发展,工部局机构不断扩大,原来房屋已不敷使用,但至少在没建新楼之前,工部局的依然在这座不显眼的欧式两屋红楼里办着公,只不过各个机构的办公室越来越小而已,工部局的狭小显然无法同租界的繁华相配。

    工部局的老机构凭着自己的资本多少还可多占些办公室,但对于新成立的机构来说,只能挤在那些由储藏室、杂物间之类的房间腾出的房子里办公,但这绝不能套用在工部局地产委员会。

    成立尚不到的两年的地产委员会,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全不同于工部局任命其它只起咨询作用的各种委员会,公断征用土争议,决定偿价,公断路旁执业人应分担的道路修筑工程费,审核工部局所定建筑物章程,评估土价值等等。

    正是这些其它委员会所没有的行政权力,让地产委员会得以把乐队从办公室挤到了杂物间,占据着一楼东侧的几间办公室。

    1902年的工部局即没有一个华董,华人雇员也同样屈指可数,而作为哈佛商学院的一名高才生,戈程潜是整个地产委员会唯一华裔雇员,与其它人遭受歧视不同,在这里鲜少有人歧视这位哈佛商学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