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361部分

满江红之崛起-第361部分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报局、调查局,可谓是陛下的……”

    张之洞想说却未说,东西两厂,这是私下里有人给这两个部门的评价。

    “上海通敌叛国案,自然要惩处,可是……昨天逮捕一千多,今天又是近四千人!”

    说到这,张之洞忍不住一叹。

    “除去祸首梅恩平之外,尤列、杨度、孙逸仙,但凡知名立宪派、共和派人士无不被列名单,我担心,这么抓下去,迟早会出乱子的!”

    心忧着,张之洞站起身。

    “看来,这件事,我是一定要去问问了!”

    张之洞又开始在地毯上踱来踱去,那些苍老的脸上尽是一丝忧色。

    “过去,很多事情,像工业规划什么的,我不懂,所也就不问了,我这个总理大臣,就是在帝国新旧官体的缓和,是……嗯,维系帝国政体稳定的一道基石”

    张之洞说出了陛下曾经的言语,他也乐得如此,他在湖北办工业时,乱插手,结果浪费国弩无数,现在陛下一文钱都当成几文花,自然不敢放手让他折腾,所以,他知道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做这缓冲器,磨合新旧官体。

    虽说这看上去似是无权无责之任,可久历官场的他岂不知道这事关帝国未来千百年之稳定,其变革一改自隋朝起一千余年之政体,这或是他这一辈子能做的最后也是最重要最大的一件事了。

    所以他才会毫无任何怨言,但现在这件事,他觉得自己这个总理大臣必须要出面问上一问了。

    “但是,张相,若不是证据确凿的话,想来司法部也不会签署逮捕令……而且,你也看到了,现在国民激怒,对那些通敌卖国叛乱之徒,更是人人喊打!会不会……”

    袁世凯嘴上这么说,可话说尽就悄悄的拉长着,这是留给张之洞反驳自己,同样坚定他“为国为民之心”的机会,袁世凯所担心的不是抓那些人会引起什么乱子,他担心的是会不会牵扯到自己。

    “好啦!蔚亭,我们不要争论了。假如身为总理大臣而不去向陛下晓明其间厉害的话,这岂是人臣所为!”

    正如袁世凯所料一般,张之洞果断的打断他的劝阻。

    “陛下身边尽是一群年少尚不经事,又而未经磨砺之臣,岂会明白如此大动干戈有伤国体。”

    一直以来,张之洞对陛下任用年青人都颇有微词,军队如此、政斧机构又是如此,那些年青人未经磨砺而居身于显位,自然是年青气盛容易引起祸端,现在这事可不就是如此吗!

    “张相,……”

    袁世凯还是再次试图劝阻道,做事总是要做全的。

    “好啦!蔚亭!”

    张之洞脸上露出义无反顾的笑容,似宽慰袁世凯一般,语重心长的嘱咐道。

    “这次,我必须要过问此事,否则国之大乱将由今始,蔚亭,老夫已老矣……”

    “张相,您……”

    摆摆手打断袁世凯的话,张之洞看着那副《古北口长城图》,然后整了一下身上的汉式典服,这或许是他和其它人最大的不同,即便是在平时非大典之时亦身穿汉服而非新制衣。

    “可你还年青,若是……就拜托你了!”

    “张……张相,您……”

    听着这似绝别似的话语,袁世凯站起身朝着张之洞长施一礼。

    “老相国,你……”

    “好了,蔚亭,你回去吧!”

    张之洞挥了挥手,在袁世凯还未走出办公室时,他便朝着办公室外走了出去,在他离开后,袁世凯却是无奈的摇摇头。

    “希望老相能劝住陛下吧!”

    晚饭后,陈默然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饭后到花园里去散步,或者说这两天,他根本就没有去散步的心情,上海事件超出他的预料,尽管心里已经默许了这一切,可最终的演变却出乎自己的意料。

    “死32,伤159……”

    近两百平民死于于叛乱之中,这一切都是因曰本侨民参与其中的缘故,曰本,又是曰本!

    恨恨的在心里想着一定要给曰本一些颜色看看时,余光看到桌上的那份报告,又再一次陷入了沉思之中。书屋里飘浮着一缕缕淡蓝色的烟雾,在过去的一个多小时里。陈默然已经连续抽了好几支香烟。

    他坐在那张圈椅上,手扶着椅手抽着烟沉思着。眼前的书桌上放着一份来自调查局的报告,,那是调查局罗列的逮捕名单。

    如果全部逮捕的话,可谓是将共和派一网打尽,并且重创立宪派,到那时,在这个国家之中,再也不会有人反对自己,所有反对自己的人,都将会身败名裂,身陷囚笼之中,甚至在某地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座监狱。

    到那时,自己将大权独揽,自己意志将会成为国家的意志,自己将会成为帝国的化身,想到这一切,陈默然发现自己并没有过去幻想着这一切来临时的那种激动,反而,产生一种愧疚之意。

    ……这是为什么?

    这不正是你所希望的吗?

    为什么自己会心生愧意?他们是自找的不是吗?他们背叛了国家,背叛了……只是极少数的人!

    这时他的心底突然浮现出一个声音。

    难道这真的是你所希望的吗?你所追求的吗?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似乎是为了自己开脱一般,他又在心底念叨起自己的功劳来。

    我这么做是没错的,是为了稳定,而且我也做的也不错啊。

    我的大学里学术是自由的,无论国立、私立,都是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绝对自由。要是教授们感觉校长不像话,就可以联名驱逐。大学里的教授,就算是自己去了,他们也可以不理不睬,在课堂上爱怎么讲,就怎么讲,从不担心因为学术以外的原因被开除了,就是教育部、甚至自己都没有权力开除教授。

    舆论也是自由的,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政斧不会干涉他们,记者想骂,也就骂了,甚至也有骂自己的,自己不也是一笑了之吗?

    学术自由是为了促进国家的教育,没有学术的自由,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就没有科技的进步。国土可以统一;但是思想学术都统一;国家的创新能力也就根着玩完了。

    舆论自由是为了监督政斧,政斧没有监督,就会肆意妄为,官员没有监督就会鱼肉百姓,法律没有监督,就会……自己给予他们过去从来不曾想过的权力,虽说是帝制,可是自己所给予绝不是他们过去,甚至……所能得到的,自己这么做难道错了吗?

    没错啊!

    那些人不同于教授,不同于记者,教授的学术自由是为了中国的未来,记者的自由是为是监督政斧的权力行施,可那些人呢?那些人只知道为野心而牺牲国利,他们的眼里就只有政治上的分歧,而没有国之大义。

    我这么做是没错的!

    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陈默然却又一次翻起了那份长长的名单,同时又拿起一支钢笔,名单一个一个的看,每一个都生怕遗漏。

    “历史,历史会证明我今天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在这份名单上写下几句话的时候,陈默然默默的在心里对自己说道,历史,历史最终会证明一切,几十年后,或许,人民会感激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他们会理解自己今天的选择是多么必要而又无奈的选择。

    “在任何一个国家,君主都把国家看作是“自己的”,可是,从另一面说,这种传统也意味着,国王必须“爱自己的子民”,像爱他的家人一样去爱自己的子民,因为这是国王的责任……”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的话,那或许是因为你首先抛弃了他们,当你不再爱他们的时候,他们自然不会再爱你!”

    姬丽的话语在陈默然在那份名单上签字的时候,突然在耳边响了起来,悬着笔,陈默然的双眼盯着那名单。

    “陛下,总理大臣求见!”

    近侍的报告让陈默然快速在的名单上签下了几句话,这几句话或许就是表明他的态度吧。

    “请他进来!”

    “陛下!”

    在见到陛下的时候,张之洞立即深鞠一躬,尽管陈默然说了免礼,但他仍然没有直起腰身。

    “张相,有什么事吗?”

    “陛下,臣请陛下立即下旨,制止……”

    不待张之洞把话说完,陈默然便开口说道。

    “张相,法律是不容干涉的,即便是朕亦不得干涉司法部基于法律框架内所发出的逮捕令,我想他们是否有罪,最终自然会有一个结论!”

    “可陛下,您难道就不怕如此大动干戈会有损国体吗?”

    “我更怕司法遭到干涉后,公平不在!”

    在说出这番话时,陈默然于心底苦笑一声,真的有公平吗?

    (未完待续)

第78章 政治部的特殊使命() 
“你是***吗?这是逮捕令,你因涉嫌***案被逮捕了。”

    在老套的逮捕里,警察会敲开他的们,然后向他出示逮捕令,接着他会戴着手铐站在那里,然后有警察在他的家里、办公室中作搜查着翻箱倒柜的寻找着一切可以作为证据的东西!最后他才会被带走。

    这是学习自欧美国家的司法经验,而在满清式的逮捕中,就不会这么客气,直接拿人,上铐……而对于某些机构来说,他们或许会更进一步,在学习自欧美的疑犯逮捕中,结合中国的实际,进一步发明出了自己的一套特殊的逮捕手段,当然特殊的手段只针对特殊的人。

    比如“无声逮捕”,也许你正行走在街头上,也许你正在某一个公共厕所内,也许……反正就是在你一个人的时候,而周围又没有人注意到你的时候,突然会有两个人走过来,然后向你出示一张纸。

    “***你被逮捕了!”

    在你还没看清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的时候,一辆汽车会立即驶到路边,然后嫌犯就被押进了汽车中,再接着,一个人就这么消失了,这种无声的逮捕又叫“大变活人”,只不过是一下变没了。

    当然,对于被逮捕的嫌犯的家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一下就被搅乱了,他们也许会尝试着去警察去递交家人失踪的报告。但警察们会客气的询问。

    “超过48小时了吗?”

    如果是没有,那就抱歉,他们不受理,如果超过了,就会有警察认真的过来给他的家人做口供,接着会有一份失踪人员报告被呈送到某位探员那里,至于最终能找到那个人吗?这要看警察局的办事能力了。

    当然出于安慰他们的原因,警察会帮助他们分析种种情况,比如他们是不是自己旅游去啦?会不是会是他在外包包了一个小妾,会不会……也许,也许时机合适的时候,他还会再一次出现在你的面前。

    谁知道呢?这只是也许罢了。

    至于有没有这种无声逮捕,或许只有遭受过这种逮捕的人才知道!也许,这只存在于猜测之中,或者说阴谋论小说家的杜撰之中。

    但真的如此吗?

    街口的转角处,没活的修鞋匠朝着远处看去,一个穿着灰色新制衣的中年人正缓步走来,而在他的后方,大约三十米处有一个人和他朝着同一个方向走着。

    “十九秒!”

    路边停着的汽车内,头戴礼帽的年青人从后视镜内看着鞋匠发来信号,随即拿出了秒表,而坐于后坐的两人分别用左右手拉着车门开门。

    中年人拐过街角出现在后视镜内的瞬间,拿着秒表的人按下的秒表。

    “哒、哒……”

    秒表的指针走动着,汽车的后车门微开一条缝隙,就在那个中年人从汽车边走过时,前后车门同时打开,副驾驶位上的人挡在他的面前,后座的两人出现在他身后,汽车同时发动。

    “是陈致明吗?”

    “你是……啊,你们……”

    不待他说出话来,他身后的站着人的动作却极为流利,反肩、手铐、口塞,“你被逮捕了!”

    一张纸展示在他面前的时候,下一秒钟,他便被塞进了汽车里。

    “咔!”

    在汽车启步的时候,拿着秒表的人按动了秒表,或许是时间并不没达到他心中所期,以至于他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

    汽车离开后,又过了三四秒钟,又一个路人拐过了街口,此时的街道上却早已是空无一人,至于之前的那一幕,也许,只存在于小说之中。

    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狭窄的房间内,一个人躺在床上,从他被带来后,就一直呆在这里,没有人理会他,也没有人询问他,除去每天定点送饭时,透过那狭窄的小窗口会透进一丝光线他,陈致明再也看不到一丝的光线,在这里人没有时间上的概念,没有了空间的概念,甚至于没有了活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