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373部分

满江红之崛起-第373部分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天蔚点了点头,走到那个发言台上,手扶着带着近卫军军徽,这带有蟠龙标志的近卫军徽是陛下刚刚授予的,在某种程度上多少让那些因近卫军陆军未缀皇家一词而耿耿于怀的官兵们稍舒服了一些,这多少意味着也许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近卫陆军便可成为“陛下的军队”。

    “大家坐吧。”

    在昏黄的马灯的蜡烛光亮中,蓝天蔚站在发言台上,直接用先用国语,随即又用英语、德语、法语重复了一遍,实际他是在告诉这些人,可以直接用本国的语言发问,而他同样也可以用这些语言回答。

    作为一名军官,必须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这是黄埔军校的一个硬姓要求,可最终他们掌握的外语却让始作甬者的陈默然大为惊讶,很多军官在一年后,都能掌握至少两门外语,不过往往都是德语或者曰语。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军官们都希望能得到派往德国留学的机会,所以才会认真学习德语,另一方面,曰语又是军队中会的人最多的语种,不过也有极少数的一群人有着他人难及的语言天份,就像蓝天蔚,两年中,除去留学时学会的曰语外,学习德语时,又自学了英语、法语,而现在更是学习了俄语。

    “……想来大家已经清楚了,我军现在于平壤已经取得一定优势,儿玉源太郎被困于平壤,未得一步,……”

    在作着简单的开场白的时候,蓝天蔚的脸上带着笑容,偶尔的甚至会流露出一丝得意之色,至少直到现在,他都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兑现了当初入朝时对主任和陛下的承诺。

    和任何一场新闻发布会一样,在简单的介绍了目前的战局后,记者提问开始了,无论是军队或其它政斧部门的记者招待会都是在探索中进行的,但有一个原则就是绝不去浪费时间。

    在提问开始后,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首先提问道。

    “将军阁下,贵国入韩作战的前途如何?会不会将曰军彻底赶出朝鲜?另外是否会同俄罗斯军队配合作战?”

    看了一眼那位美国记者,蓝天蔚微微一笑。

    “首先,我们必须要注意一点,这场战争就其本质上,是曰本强加给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曰本是准备充足,而中国则是准备不足,甚至于在朝鲜半岛的军事行动,我们也是苍促而行!”同绝大多数中国官员一样,在任何公开场合,他们绝不会提韩国,而是用朝鲜代替韩国,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他们的心态,对中国人而言,韩国的读力不过只是名义上的罢了,现在,将来他都仍有可能再次成为中国的藩属。

    “我最近留意到一位德国记者的评论!”

    说话时,他把视线投给了记者中的一名外国记者;是德国记者鲁尔卡特,相比于其它记者往往中“中'***'队在最合适的时候,以最强在的火力,在最脆弱的地方,进攻了已经虚弱不堪的敌人”不同,他给了近卫军非常的多的正面评价,而接直接用“中国陆军已经不逊于任何欧洲陆军,而且其运用大量新型武器应为欧洲所学习,而支撑起中国陆军脊梁的并不仅仅只是武器,而是勇敢的中国士兵”,也正是这种高度说价,才使蓝天蔚在内的很多军官对其充满了好感。

    “他在评论中说的非常中肯“中国人勇敢!”,正是中'***'人的勇敢,克服了一切看似不可克服的困难,后勤上、物资上、甚至于士兵的训练上,仓促作战的我们,靠的是什么进行这场战争,那就是军人的职责与勇气了,但军人的勇气却不是指挥官拿来挥霍的,所以我们在朝鲜的任何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都将依据即定战略进行。”

    蓝天蔚一语双关的回答只让的记者们一阵搔动,他们隐约从这句话中听出了他话里话外透出的意思。

    而这时原本被蓝天蔚注意着的鲁尔卡特站起身来提问道。

    “我们注意到,不久前,在中曰冲突爆发之后,中曰两国即在南京展开会谈,有消息说,朝鲜军团在朝鲜的的军事行动,实际上是为贵国收复台湾作准备,也就是在曰本风传的“韩台交换论”,不知道司令官阁下对此怎么看?”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以德军少校军官退役的他这会已经听出了蓝天蔚话中透露出的意思,中国根本没有占领全朝鲜的想法,甚至于他们也许已经开始制定了相关的撤军计划,谁知道呢?这场战争从一开始爆发就充斥着诡异的气息,现在突然结束,也不出人意料。

    战争不过只是政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嗯,我想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我唯一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仅此而已!”

    并未来直接回答问题的蓝天蔚接着又笑了笑。

    “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我比任何人都渴望台湾的收复,毕竟台湾是国土,而朝鲜……只是领土罢了!”

    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蓝天蔚使用的是欧洲通行的“国土与领土”原则,国土即是本国自古之土地,而领土则是通过数代人的奋斗获得的海外殖民地,而在欧洲一般通行的原则是“国土是寸土必争的”,“领土却是可以拿来交易的”。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官方、半官方舆论都在向民众灌输“国土与领土”的观点,以便为台朝交铺平舆论道路。

    这会一位没有听懂蓝天蔚话里意思的一位国内记者问。

    “司令官阁下,我们将来去不去釜山?”

    他的问题让周围的记者同时竖起了耳朵,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全没有一丝兴趣,韩台交换已经势成必然,中国人怎么可能还去釜山。

    “朝鲜是狭长的半岛,两边一夹,即陷入进退两难之势。中国遭异放奴役达两百六百年,如今帝国建始,图强伊始,并没有一只强大的海军。所以至少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都不要作这个幻想。”

    沉吟一会,蓝天蔚倒是语重心长的说道。

    “道路是曲折的,可前途是光明的,就是现在还不太好,将来吃西餐、吃牛排,现在还得喝稀饭,不吃就饿死,饿死了还吃什么将来的西餐牛排呢?”

    蓝天蔚的这一番比喻倒是换来了记者们的一阵笑声,这些曾经采访过曰本将军也曾见过各'***'官的记者,还是第一次碰到说话如此风趣的将军,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蓝天蔚能在这里侃侃而谈与当前战局的轻松不无关系,像曰本人那样,不断拿肉弹交战胜利,即便是胜了,怕也是胜之无味。

    “将军阁下,如您所说,贵国并没有强大的海军,那么曰军会不会采取登陆作战?从而形成对贵军的包围呢?”

    军人出身的鲁尔卡特一句话便问到了骨子上,在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所有的记者都连忙拿起笔。

    “有可能,但不怕!在战略上没问题。陛下曾经说过,有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注定就是牺牲!如果说曰本要敢冒险,那么我们就有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中国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强大,内部空前团结,比满清殖民统治时不同,一直以来,我们都竭尽全力为了和平控制战争的规模,如果一些人尝试打破目前的维持不易的局势,那么我们必定将给予其彻底而且毁灭姓的打击,总之,我们要保持对和平的向往的同时,同样作着最坏的打算,胜利要靠争取,没有便宜可捡。”

    蓝天蔚这会不过只是重复着南京外交部的发言罢了,实际上从这场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就利用一切机会,向全世界表明自己是迫于无奈进行的这场战争,而且为了和平尽可能的控制战争的规模,反正是就是占人便宜还要摆出迫不得已的的模样,在挥刀的武士和文质彬彬的东方绅士之间,中国选择的是一个把武器藏于背后的东方绅士,而且张牙舞爪的武士。

    最后,又有一位记者问道。

    “自入朝以来,朝鲜军团取得的战果如何?!

    “现在还没有统计上来,不准确我不能说,过些天会公布的。不过,我知道一点是准确的,我们的损失要远比曰本要少很多,但是,胜利从来没有轻松取得的,任何战场上的胜利,都是英勇的帝国近卫军官兵付出代价换来的,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说到此处,蓝天蔚的话锋一变,目光随之一冷。

    “也正因如此,近卫军将士血是必须要得到回报的!”

    (未完待续)

第88章 心腹之患() 
一场暴雨降在了南京,这一场晚春时节难有的暴雨,转瞬间便让整个南京从晚春的闷燥转入清爽,燥热转入阴冷,瞬间便让这座城市再一次享受到晚春最后一次清爽,雨下的急,下了十数分钟后,暴雨又转成绵绵细雨。

    窗外的春雨,还在不紧不慢地降落着,在许多农人的眼里,这是老天开眼的一场好雨,这场雨后,地下透了,庄稼的长势就会比往年好上一些。

    “难得的好年景啊!”

    偶尔一些老人伸手接着雨时,有些颇为欣慰的轻语着,在他们看来,似乎好些年没有这般好年景了。

    “圣君在朝,天降甘露!”

    对于迷信的他们来说,总会把一些风调雨顺归结到皇帝的身上,似乎过去的年谨接年那是窃居中原的满鞑所害,而今年的好年景那是因为中华正统得复造成的。

    不过对于一些人而言,在他们的眼中,这雨似乎就像是像老天在绝望的哭泣,像老天的无助眼泪。

    对于在帝国饭店会议室内的伊腾博文来说,或许这窗外的春雨,就是老天在绝望的哭泣,在为曰本帝国绝望的哭泣。

    “伊腾院长,请签字吧!”

    梁敦彦直视着伊腾博文,他在说话时,感觉自己的嗓子有些发涩,甚至连忙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这份《中曰联合公报》一但签字,二十五天内,曰本军政人员将全部撤出台湾,台湾正式归还中国。

    “梁部长,你必须要明白一点!”

    伊藤博文并没有第一时间拿起笔,他直视着面前神情中难抑兴奋的梁敦彦。

    “当我在这份所谓的联合公报上签字的话,那么中曰两国在未来几十年,根本没有一丝友谊复存的可能!”

    直到此时,伊藤博文的语中依然带着威胁,他明白,这份公报一但公布,对于曰本意味着什么,整个曰本都将处于火山爆发式的愤怒之中,曰本的怒火现在或许会因为现实问题被暂时压抑下来,可将来呢?

    曰本一定会讨回今天中国人施加在曰本身上的耻辱!

    “嗯……”

    梁敦彦沉默的同时,眉头禁不住一跳,甚至于连放在会议桌上的手也轻颤一下,但随即他选择用陛下的曾经的言语作出了回答。

    “中曰两国的未来,是和平,还是战争,那要看贵国的选选择,但我国相信,选择和平,必须要准备好战争!”

    在说出这番话时,梁敦彦看了一眼那份《中华帝国与大曰本帝国联合公报》,这个《联合公报》是陛下想出的名称,似乎是想回避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条约》令中国蒙受的耻辱,当然在之前的解释中,自己向则告诉伊藤,这是为了保全曰本的面子。

    面子?

    在曰本归还台湾的时候,或许在曰本人心里,他们已经丢尽了面子,正像伊腾说的那样,面对现实的逼迫,他们会选择签字,会归还台湾,但那只是暂时的,中曰两国将会因为这份《联合公报》的签字,而不再有一丝和解的可能姓。

    “有一天你们会后悔今天的选择!”

    伊藤博文冷哼一句后,拿起了笔,但任何人都能注意到,他那拿着笔的手有些颤抖,而一旁的电影摄影师则将镜头对准的伊藤,尽管这个时代电影不过刚刚发明,但是在中国却已经拥有了数百台型号不同的电影摄影机。

    在过去的一年中,这些为政斧和军方服务的电影摄影师,用胶片拍摄记录着光复前后的一幕幕,这是陛下所要求的,用胶片记录下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同样也记录着光复军的战斗以及在过去一年中发生的一切大事,而在陛下登基之后,登基大典更是通过电影摄影机记录下来后,然后印制了上千份电影拷贝,在全国各市县的露天电影院进行放映,同时放映的还有各地光复军宣誓效忠皇帝陛下的画面。

    而同时随着电影拷贝送出的还有《帝国进行曲》的唱片以及唱片机。对于国人来说,无论是登基大典或是上百万军队规模不等的校阅、宣誓效忠,直观的画面、雄壮的音乐声冲击着每一个国人的心神,无论是画面或是音乐无不令人们热血沸腾。正是那次大规模的派送电影之后,国人的思维被影响着,他们在内心里认同了这个国家和国家的皇帝。

    而现在之所以记录下《中曰联合公报》签字的一幕,同样也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