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龙骑战机 >

第616部分

龙骑战机-第616部分

小说: 龙骑战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已经接近可视距离,“大白鲨”打算仔细看一眼目标到底长啥样,然后干他一家伙转身就走。

    耳边响起两声短促的电子音,他听到了两枚响尾蛇格斗导弹已经被激活的系统提示,手指滑到了发射键边上,对方已经处于使用红外线制导的aim9x响尾蛇格斗导弹的射程范围内。

    f22专用战术头盔瞄准具通过光学和红外搜索追踪装置同步锁定目标,机载计算机正在不断自动修正提前量数据,保持着锁定目标,做好了随时发射的准备。

    虽然使用主动雷达制导技术的aim120“监狱”导弹依然还能借用f22“猛禽”的红外线搜索追踪装置(irst)或者rc135电子侦察机协助制导,毕竟中间环节太多,导弹的机动力会大打折扣,还不如红外线制导的响尾蛇导弹更合适一些。

    “大白鲨”不知道自己在谋算着对方的时候,对方也同样在谋算着他自己。

    关闭双发动机引擎!

    打开光学隐形模式!

    提升斥力盾输出功率!

    调整飞行操作模式进入静稳定型滑翔形态。

    x8“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的四片减速板也得天独厚的成为了调整滑翔机动辅助的利器。

    变形翼战斗机仿佛与周围大气环境溶为了一体,变成某种特殊的半透明存在。

    拉高迎角!

    一直拉到90度垂直高迎角,林默也没有放开操纵杆,这个时候一个眼镜蛇机动已经完全成形,不,这还没有结束,机头以机尾为中心继续像后倒,做了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向。

    在一万多米高空,由于空气稀薄。这个转向机动如同行云流水般轻松自如。

    虽然引擎被关闭,可是战斗机积聚的动能足够龙骑士挥霍上一阵时间。

    恐怕连能量机动开山祖师爷约翰。伯伊德少校也没有料到他的能量空战技竟然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能量空战技,将战斗机的每一分推动力与气动力变化相完美结合。

    这是一个变异了的超级眼镜蛇机动,甚至不应该是人类目前拥有的战斗机能够做得出来的飞行姿态。

    非常诡异的是。“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却依旧保持倒飞状态,虽然切变了姿态,却无法改变动能的方向。

    眼镜蛇机动的意义在于为飞行员提供有利的攻击位置、更多发射导弹的机会、降低目标机动对于机头瞄准的影响和减小遭受攻击的可能性。

    然而现在一架f22“猛禽”战斗机正向着“妖孽”迎头飞来。

    “目标消失!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白鲨”心头狂震,对方竟然从自己的eoss电子光学传感器系统失踪,本来还有点轮廓,现在连轮廓都不见了。

    不仅仅如此,对方的红外反应也同时消失在irst红外线搜索追踪装置内。

    f22“猛禽”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瞎子。

    对方不仅仅是雷达隐形,难道还有光学隐形吗?“大白鲨”几乎快要疯了。拥有这种隐形能力还打个屁啊。

    “‘大白鲨’,放弃目标,马上返航,马上返航!”

    第一时间发觉到不对的嘉手纳空军基地立刻做出了任务取消的命令。

    开玩笑。这种科技程度已经超过了美国空军的承受能力,霸权不等于傻大胆,不逃等死啊。

    x8“妖孽”变形翼战斗机驾驶舱朝着大地,覆盖满了光学隐形层的机腹朝着天空,仍残留有红外反应的机尾正处于无法被“猛禽”看到的方向。整架变形翼战斗机静静地悬停在半空,完美的没有一丝破绽。

    强大的机载计算机正在进行严密的推算并细微调整着机体的状态,包括减速板在内的气动力面带动斥力盾一张一缩或偏转着就像游鱼一般缓缓调整着位置。

    与其说林默是在潜伏,还不如说是守株待兔。

    作为变形翼战斗机突然多出来的一根尾刺。朗基努斯之枪的枪尖闪烁锋利无匹的寒光,事实上它并不在隐形范围内。不过对于苍茫的天空来说,犹如大海里的一根针。

    8公里不到的距离对于保持在2。2马赫最高设计速度的f22“猛禽”来说。也仅仅只需要10秒。

    从彻底失去对方的身影,到“大白鲨”开始反应过来,10秒钟远远不够。

    啪!~

    一声清脆的爆烈巨响。

    f22“猛禽”战斗机突然响起了刺耳的舱内失压警报,战斗机开始剧烈颤抖起来。

    驾驶舱内仿佛冲进了一股狂风。

    “怎么回事?”

    “大白鲨”果断前推操纵杆,战斗机迅速向下方扑去,高度换速度,至少在更低的高度,他还能够有跳伞的机会。

    侦察系统已经不好使了“大白鲨”只能依靠肉眼左右东张西望,当抬起头来的时候,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驾驶舱罩仿佛被什么锋利无比的东西划开了一般,从头顶位置一直向身后生生裂开了一道大口子,甚至还漫延到了机体背部。

    忽然感觉头顶凉嗖嗖的,疑惑的伸手去摸,“大白鲨”几乎吓得亡魂之冒,他竟然摸到了一条近四五公分长的长缝。

    这还是f22“猛禽”专用战术头盔,由于集成了电子设备,顶部设计显得比较厚,若是换成普通的航空头盔,可以想像得出来,绝对是脑浆子直接被失压的驾驶舱环境一举抽空,喷满整个驾驶舱的可怕一幕。

    辛苦码字!求月票支持!……)

第八百六十二节 … 正版围魏救赵

    一枪未放,不对!

    应该是放了一枪,否则朗基努斯算是怎么回事?不过也不对!

    是对方犯傻,自己撞到枪口上来的,这一点肯定是对了。

    看到歪歪扭扭被迫降低飞行高度的f22“猛禽”战斗机,林默松了一口气,虽然x8“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和歼10b小队一样都没有挂载导弹,并不是毫无武装,30毫米口径电磁轨道炮的备弹非常充足。

    虽然现在“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得不到金系巨龙的天然磁电能源转换供能,但是瑟尔发动机却成功替代了金系巨龙,在释放斥力盾的同时,依然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战斗机提供着发射能源,足以支撑两三场高强度狗斗。

    为了不让另一架f22“猛禽”对于歼10小队发起疯狂的报复,投鼠忌器的林默只能采用这种稳妥的战术方案。

    万一以后两国之间打起嘴仗,老美只能吭哧吭哧几声,无话可说。

    中国与美国、日本空军有限度的对抗手段中,战斗机的对抗极限也就是到这种程度,互相冲撞和刮擦,但是却不会轻易开火。

    一旦开火性质就不一样了,任何一枪一弹都意味着开战。

    这种事情美国人敢,日本人不敢,中**方还在犹豫。

    总是让对手先打第一枪,然后占到道德制高点,这几乎快成了我军传统,美国人刚好相反。他们认为被逼无奈而打第一枪是占了道德制高点。

    怎么被逼的美国人自己说了算,在美国一句威胁的话都要吃官司,自家窝里斗都这德性,这种常态反应倒也不是刻意针对中国。

    截然相反的思维模式让中国人看得非常不爽。丫的,只不过是地球另外一面,彼说话习惯、姓名位置和思维方式怎么就跟地理似的完全相反,这种巧合也太令人难以解释了一些。

    直到现在林默也没有得到军方的攻击授权,想必军方并不想让这么一架没什么武装的高性能战斗机与美军发生正面交战中而曝露自己的真正实力,而是选择了派遣其他航空队来驱逐这架f22“猛禽”战斗机。

    军方并不太担心林默,这架造型奇特的战斗机要是想逃命的话,几乎没有人能够拦得下来。

    一旦飚出5马赫的速度。别说f22“猛禽”战斗机,就算老美的任何一款空对空导弹只有在后面吃尾气的份儿。

    “mayday!mayday!mayday!‘大白鲨’呼叫‘嘉手纳’,我正在台湾海峡北部,钓鱼岛附近。驾驶舱罩出现不明破损!机体受损!现已经返航,不排除中途迫降的可能性。”

    f22“猛禽”那华丽丽的黄金镀膜驾驶罩直接被开了瓢,一条可怕的物理割痕从战斗机的脑门子上直划到机尾,险些将整架战斗机切成了两半。

    “大白鲨”应该感到幸运,他的座驾只是被朗基努斯给划了一条不大不小的口子。若是挨上一枚电磁轨道炮,驾驶舱内毫无疑问地当场被爆得满堂红,哪怕擦上一点,崩碎的座舱罩碎片足以将飞行员插成了刺猬。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有力气狂喊。

    mayday一词是国际通用的无线电通话遇难求救信号,源自于法语venezmaider(来帮我。救命),发出mayday时必须连续呼叫三次。然后需要报出自己的坐标,等待救援。

    这还是对方严格遵循着国际间摩擦对抗准则的强硬对抗措施的结果,否则别说是喊灭蝶,就是喊亚灭蝶也不顶事儿。

    天空中的美**用卫星紧张万分地锁定住自家“猛禽”,以便于万一发生意外坠机后,还能尽快把飞行员给捞回来。

    “呼叫‘鹰王’!呼叫‘鹰王’!放弃中国的歼10小队,马上返回,为‘大白鲨’护航返回基地。”

    嘉手纳空军基地直接呼叫f22“猛禽”小队的另一架战斗机,这会儿能够最近为“大白鲨”保驾护航的也就只有“鹰王”。

    比起那两架毫无武装的歼10,用脚指头都算想明白,肯定是自家的战斗机更值钱,光是零售价,一架f22至少抵得上三架歼10呢。

    美国人只能被迫无奈的放弃试探,那架不明飞行物的身份依旧是个谜,虽然就在中国沿海飞行,谁也不敢保证那是中国人的飞机。

    “呃!好吧,‘大白鲨’!坚持住!我马上过来!”

    歼10毕竟不是可以超音速巡航的第四代战斗机,已经快要看到歼10编队身影的“鹰王”听到搭档遭遇意外后,只能无奈的调转机头。

    这次任务显然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顺利。

    计划赶不上变化,趁着中国人还没有什么动作前,先护住了搭档“大白鲨”这家伙再说。

    要是他的妻子和女儿要是听说他们的丈夫和父亲牺牲在任务中,一定会非常伤心欲绝的。

    冲着本土内陆全速疾飞,直到遇上路桥机场起飞的四架苏27,同时从衢州机场塔台那里确认那架f22“猛禽”早已经转身离去,金宏宝和苗浩东两位飞行员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真是死里逃生,躲过了一劫,否则他们就只能舍命一搏。

    美国人的反应无异于证明了林默的行动已经成功,连消带打化险为夷,直接破了f22“猛禽”小队的一次试探,中国人手上的底牌依旧还留在手中,蓄势待发。

    此消彼长之下,形势倒转,美国人的f22“猛禽”战斗机小队反而陷入了大麻烦。

    嘉手纳空军基地立刻紧急起飞了四架f22“猛禽”战斗机,满载弹药地全副武装杀奔过来。

    冲绳基地的普天间机场数架海事搜救直升机纷纷起飞,附近海域的日本舰艇也接到了美国人的命令,朝着f22“猛禽”战斗机的方向快速驶来。

    一时间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动静绝对不会比中国小到哪里去,东海上空战斗机四处乱飞,仿佛随时会爆发一场大空战,周边领国被这股浓浓的火药味吓噤若寒蝉。

    被迫降低高度和掉头返航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虽然没有影响到作战系统,可是f22“猛禽”已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命运完全掌握在那个不明飞行器的手中。

    驾驶舱失压倒还是小事,战斗机在4000米高度以上就开始自动给飞行员供氧,但高空的低温却让飞行员无法忍受。

    在最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内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会降低6。5摄氏度,3000米以上高度通常都是气温极低的雪线,这种如坠冰窖般的严寒光靠那层薄薄的抗荷服是远远不够的。

    高空的低温会使飞行员手脚麻木僵硬和反应迟缓,任何能量机动战术都会成为飞行员的致命威胁。

    与其送死般拼上一场,还不如转身就逃,或许还能争取一线生机。

    激光?还是物理硬破坏?

    “大白鲨”无法判断自己的座机究竟是受到了什么样的攻击,他也不敢肯定是否与那个神秘的飞行器有关。

    至少刚才他没有看到激光束扫射来时的丁达尔效应,若是让这种功率的激光束擦过脑袋,估计整个脑袋立刻就会变成燃烧中的蜡烛芯,嘭的一声变成一团火球。

    难道刚才撞到了对方,一想到这个猜测,“大白鲨”心底一阵发抖。

    上一回美军的ep3“白羊座”电子侦察机与中**方歼8战斗机发生擦碰,不得不迫降中**用机场,结果下场是被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