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10部分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绍猛然间省悟,想起那日在诸葛玄府中,自己冒充才子参加文试招亲之事,那时诸葛夫人尚不知自己真实身份,这会到来,若是撞见了,岂不穿帮。

 

     “那个,我去叫厨房多烧几个菜来。”方绍以此为借口,赶紧逃离现场。

 

     黄月英哪里猜得到他二人之间有这样的秘密,见诸葛蓉进来,忙起身相迎:“妹妹,你们怎么来了,叔母呢?”

 

     “你这丫头,怎么跑这么快。”后边诸葛夫人抱怨着跟了进来。

 

     诸葛蓉吐着舌头道:“我这不是想念嫂嫂,急着要见她嘛。”

 

     黄月英抚着她的手,笑道:“是什么风把叔母吹来的,快请上坐。”

 

     诸葛夫人也笑道:“这不听说亮儿来樊城任职了,我这做姑娘的早就想着来给你们的新家暖暖人气,一直没什么时间,今日正好有空,便就来了,怎么,听说亮儿他没在家呀。”

 

     黄月英叹道:“夫君近日一直在为建水军之事忙碌,难得回家。夫人想必没有吃饭吧,难得来一次,我叫方绍多烧几个好菜,叔母可有口福了。”

 

     一听“方绍”的名字,那母女二人神情俱是一变。

第十七章 新的身份

    “方绍,你这里也有人叫方绍?”诸葛夫人急切问道。

 

     黄月英不知她为何会有这么惊讶的表情,如实答道:“是啊,这个方绍是我家的厨子,也算夫君他的半个学生,怎么,叔母也认识他么。”

 

     “方绍,当日他自称隆中人士,而亮儿也居于隆中,莫非,竟是同一人不成?”诸葛夫人喃喃自语,已似起了疑心。

 

     诸葛蓉只怕穿了帮,忙笑嘻嘻道:“天下之大,同名同姓者多如斗称,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对了嫂嫂,亮哥哥这军师可做得称心否。”

 

     诸葛蓉忙将话题叉开,诸葛夫人虽有疑心,但也没有太过追究,毕竟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一个厨子能写出那般好的诗来。

 

     于是三个女人边吃边聊,害得方绍躲在厨房里不敢露面,足足一个时辰之后,她们才把饭吃过,又闲扯了许多,直至三更之时,黄月英才招待她们去往客房安歇。

 

     方绍这才好从厨房溜到出来,坐在院子里的阶梯上喘口气,刚刚坐下,忽被人从背后拍了一下,方绍吃了一惊,本能的就往后一甩胳膊。

 

     “哎哟——”身后传来一个女儿家的唉怨声。

 

     方绍回头一瞧,方才发现诸葛蓉正倒坐在地上,双手捂着鼻子痛叫。

 

     “小姐,怎么是你,对不住啊,我真不是故意的。”方绍又是安慰又是赶紧去扶她。

 

     诸葛蓉揉着鼻子坐将起来,埋怨道:“不就是拍你一下嘛,用得着那么大的反应么。”

 

     方绍讪讪笑道:“这不是被老夫人吓得紧张的不行嘛,小姐,老夫人下次来的时候,你千万要提前吱会我一声,还好我反应快,要不然今天就不知该怎么收场了。”

 

     诸葛蓉道:“我也想啊,母亲本来说只是来樊城游赏风景,半路突然起了兴致,非要来探望一下亮哥哥不可,弄得我也手忙脚乱的。”

 

     方绍道:“莫非过了这许久,小姐还跟老夫人拗着不成?”

 

     诸葛蓉道:“当然了,我跟母亲说,我是非你不嫁的,谁让母亲她当初答应了来着,只要她一天找不到你,我就一天有理由不出嫁。”

 

     方绍听到她说“非你不嫁”时,心中忽然有点微动,却又装作无觉,叹道:“小姐其实你又何苦呢,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总有一天是要出阁的。”

 

     诸葛蓉哼了一声,傲气的说道:“我们诸葛一族虽然衰落了,但也是有骨气有原则的,那些我瞧不上眼的人,就算他富可敌国,权倾天下我照样还是不屑一顾。”

 

     诸葛蓉说这话时,秀眉高扬,清丽之气婉约飞扬,只让近在咫尺的方绍为之所动。

 

     这的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只有在这**飞扬,性情洒脱的时代才会存在啊。

 

     就在方绍顺便想夸她几句时,忽然身后传来一个冷中带怒的声音:“所以,你就瞧上了这个卑贱的厨子!哼,这就是我们诸葛家的门风吗!”

 

     二人大吃一惊,不约而同的回去,看到的,正是诸葛夫人那张恼火的脸。

 

     ————

 

     是夜,黄月英不得不连夜遣人往左将军府见诸葛亮,言太夫人造访,有要事与之相商。

 

     叔母相召,诸葛亮只得暂时告假,星夜匆匆的赶回了府,当他走入堂中时,看到的是端坐堂上,怒容满面的诸葛夫人,陪坐在一旁,眉头紧锁的黄月英,还有坐的远远的,低头默不做声的诸葛蓉,当然,还有立在一旁,看起来有点灰头土脸的方绍。

 

     这般阵势,诸葛亮意识到,很可能是遇到一桩棘手的家务事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

 

     黄月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诸葛亮,而方绍则不等他发脾气,抢先道:“先生,这事都是我糊涂,请你责罚我吧。”

 

     诸葛蓉一听,马上争道:“不关方绍的事,是我求他帮忙的,一人做事一人当,要罚也当罚我。”

 

     他二人在那里争着担责,而诸葛亮听着听着却哈哈大笑起来。本就恼火的诸葛夫人这下变得困惑起来,责备道:“亮儿,你管教不严,家中仆丁做出这等荒唐之事,怎的还有心思笑。”

 

     诸葛亮收敛了笑声,摇着羽扇道:“叔母且息怒,其实叔母误会了,方绍是我家的厨丁,那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事实上现在他是侄儿的学生。”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均是面露惊讶之色,当然,不同的惊讶之下所藏着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方绍的惊讶之下却是某种暗喜,因为他已经听出来了,诸葛亮这样说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改善自己的身份,只有身份的提升,才能缓减诸葛夫人对于他这样一个厨子胆敢参加招亲文试的羞怒。

 

     方绍很欣慰,倒不是为自己的新身份感到荣幸,因为凭己之才,出人头地是早晚的事,所谓的地位与身份,在他看来从来就不是一种奢望。

 

     真正让他欣慰的是,诸葛亮把自己称为他的学生,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比宾客、朋友什么的,更为亲近的一个身份。

 

     事实上,直到现在,方绍才理清了他与诸葛亮的关系,不错,那正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所谓天地君亲师,这样的一种关系,无疑是令人欣慰的。

 

     诸葛亮的简单回答,一下子把诸葛夫人所有的羞恼都挡回去了,至少,她感觉自己的面子上好过多了。但她仍忍不住抱怨道:“他既是你的学生,更当好好管教才是,怎可纵容他搅扰蓉儿的招亲文试,岂非败坏咱们诸葛家的门风。”

 

     “这个,侄儿自有主张。”诸葛亮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方绍,先生我问你,当时你参加文试,可知那是一场招亲的比试吗?”

 

     方绍隐约有种不祥的预感,但还是如实答道:“这个嘛,学生是知道的。”

 

     “很好,”诸葛亮转而又换上一副和蔼的笑容,“蓉儿,那你当时选中方绍的诗作,是因为你们谋划好的,还是因为方绍写的诗,确实不愧为第一。”

 

     诸葛蓉毫不犹豫的答道:“当然是因为方绍他写的好了,亮哥哥,他的那首诗写的真是出神如化,我时常带在身上温读,不你信你自己看。”

 

     诸葛蓉从袖中取出一面绢帕递给孔明,方绍颇感意外,没想到她竟然把自己抄曹操的那首诗绣在了绢帕上,还时刻的带在身边。

 

     诸葛亮接过看了一遍,眉宇间尽显震惊之色。

 

     这个也是自然,诸葛亮虽亦文采不俗,但那可是曹操的名作啊,古往今来数千年,能与之相媲美的实是区指可数,诸葛亮如何能不为之震撼。

 

     欣赏过这诗作之后,诸葛亮笑着瞟了方绍之眼,那眼神之中,分明带着一种刮目相看的味道。

 

     他将绢帕还给了诸葛蓉,微吐过一口气,才道:“既然一个是按规则参加比试,一个是按文采选择,那这就很简单了,按照规则,方绍迎娶蓉儿便是了。”

第十八章 眼光

    “什么!”除了方绍之外,在场之人同出此语。

 

     诸葛亮却是一脸的郑重,道:“诚实守约乃是我诸葛家的门风,既然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没有违背文试的规则,难道就不该这么办么?怎么,方绍,莫非你想违约不成?”

 

     面对诸葛亮板着脸的质问,方绍一时间又是感动又是惊动,没想到诸葛亮还真是看重自己呀,竟然打算搓和自己和他堂妹的这桩婚事。

 

     诸葛蓉才貌出众,又有侠义之气,况且还是诸葛家的千金,自己能攀上这门亲事,当然是件乐事了,这其中的利好,方绍自然不会不知道。

 

     只是如今的诸葛蓉,不过十二三岁,虽然在古代那个年龄,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但在方绍这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却还是个未长成的小萝莉,再加上有诸葛夫人在场,他自不好表现出激动之色,只得含含糊糊道:“那个,先生常教导学生言出必行,违约学生自然是不敢的,只是这件事非同寻常,学生可不敢擅自做主,还得看老夫人和小姐的意思。”

 

     大汉之风虽然洒脱,但诸葛蓉到底也是女儿家,这么多人当着她的面议论她的婚事,她岂能无动于衷,当下便觉羞涩难当,低着头逃离了大堂。

 

     这个时候诸葛夫人反倒有点不知所措了,原本把诸葛亮叫回来是有兴师问罪的意思,岂知自己这个好侄儿,三言两语之间,不但把责任推的干干净净,还逼得自己不得不同意这桩婚事不可,否则就要背负起败坏诸葛家门风的罪名。

 

     诸葛亮见诸葛夫人无言以应,心下颇有点得意,便顺势道:“瞧叔母乐的都说不出话来了,既然叔母答应了,而我大兄又在江东,那侄儿就算是诸葛家最年长的男人了,依我看,这婚事就这么定了。”

 

     “可是,可是,蓉儿她尚且年幼,婚配之事,不用这么急吧。”诸葛夫人吱唔半天,总算想到了几句推脱之词。

 

     诸葛亮呵呵一笑,道:“这个容易,可先将这门亲事定下,过几年待蓉儿稍长成时再正式成婚不迟。对了,方绍无父无母,我作为他的老师,勉强也算他的家长吧,等过些时日,侄儿自会备下彩礼,带他登门亲自提亲,不知叔母意下如何。”

 

     到了这般地步,诸葛夫人已是无话可说,满心的委屈与不满,却只恨没有理由发泄,憋屈了半天,只得长叹一声,道:“罢了罢了,这都是蓉儿的命,将来吃苦遭罪,别怪在老身头上就是了。”

 

     诸葛夫人郁闷之极,当夜就要离开樊城回襄阳,诸葛亮和黄月英好说歹说才把她老人家留住,不过也只是暂住一晚,明天一早就回去。

 

     安顿好诸葛家的两位女人后,已是夜半三更,方绍一脸的疲惫,盼着早点回去休息,却被精神振奋的诸葛亮叫到了书房。

 

     “方绍呀,先生我替你应下了这门好亲事,你打算怎么谢先生我啊。”诸葛亮似乎对自己做的这段媒相当的自豪。

 

     方绍勉强的笑了笑,忍不住道:“先生,我有点不明白了,说到底我也不过是你的一个厨丁而已,你怎的会这般热心的撮合这门亲事。”

 

     诸葛亮又摇起了羽扇,淡淡笑道:“你小子救我于汉水,是为义;每每想出的那些点子,让先生我都有点佩服,这是为智也。当世之中,庸人遍地,能集齐这两样优点的人少之又少,先生我的眼光岂会是错的。”

 

     诸葛亮坦诚的说出了自己对方绍的看法,尽管这本就在方绍的意料之中,但仍免不了一番感动,遂道:“承蒙先生高看,方绍真是受宠若惊,不过只怕我可不是先生想的那块料,偶尔跟在先生后面捡点漏网之鱼还凑合,别的嘛,绍实在是怕伤脑筋,还是做菜比较简单。”

 

     诸葛亮羽扇在他手脑瓜上一敲,板起脸训戒道:“我诸葛亮的学生,岂能这般目光短浅。”

 

     方绍嘴巴一撇,道:“先生,我什么时候拜你为师了。”

 

     诸葛亮眉毛一扬,道:“难道你没听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吗。”

 

     方绍嘿嘿笑道:“那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