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离异男女再婚记-网络相亲篇 >

第27部分

离异男女再婚记-网络相亲篇-第27部分

小说: 离异男女再婚记-网络相亲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ㄏ嗤ǖ拇嬲鄯拍阕约荷肀呗飤这样大家就都方便,L说我不懂这个。    
  既然L先提到工资卡的归属,我觉得这个就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心里确实没想过要管这么一个物质形式表达出来的“卡片”,我关心的是双方对共同财产的理解是不是平等。  
  紧接着这个问题,我又做了一些不太好的假设,姐妹们别骂我乌鸦嘴,因为我觉得这些能看出来,自已在对方心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地位。  
  假设一:“婚后,如果我们之中有一人患病需要大额金钱救治,那么,我愿意倾尽家庭全力救助你,不分你的我的财产,不分婚前婚后财产,我愿尽百分之百的努力!那么,你呢,愿意为我付出多少?”  
  L:“我当然也会尽力了,,,,儿子。。。。”    
  我:“尽多大力?是3万5万,还是30、50万,还是用百分比来表示,是百分之多少?”  
  L:“你这不是在说老婆和妈妈两个人落水了先救谁的问题吗!”  
  我:“这不是一样的问题。”  
  L不语  
  我替他表达:“我替你讲吧,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必须先给儿子保留着一份财产,这个财产不能用来救我?”  
  L莫名地谴责我:“不就是个死嘛!你这个人怎么看得这么重呢!”  
  我被人鄙视了,我也觉得自己有点无耻,我居然,我居然把感情、把生命看得比钱还重要!讲到这里,我很对不起大家,我本该学探春姐姐说声:“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我应该跳起来拿脚走人!  
  但是我很不争气,我没有这样做。我还在想研究他这样选择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观念在趋使他?是他确确实实漠视生命,还是漠视我的感受,  
  于是我继续假设,如果现在他没有离婚,如果这个孩子是他和妻子共同的孩子,那么他愿意吗?  
  L回答大概是会那样做的,会把所有的钱全用于给妻子治病。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我对这个家庭做出多少牺牲和贡献,无论我怎么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对待你儿子,不管是现在的衣食住行,还是将来的发展成家,我都享受不到和他生母一样的待遇,是这意思吗?也就是我只有奉献和付出的义务,没有得到回报的权利?”                    

  第45节                        
  《离异男女再婚记--网络相亲篇》    第45节
  
  昨晚写了一小段,不小心弄没了,重写。因为谈话很细碎,可能有时候会漏一两句,或是顺序有点小错乱,但整体的意思不会有误。  
  =  
  L说:“这个不一样,这个不可能一样的。如果为孩子的生母花掉,孩子不会有想法,可是你不一样。。。”  
  我:“我对孩子尽和生母一样的责任义务,又哪里不一样了呢?你的回答,又引出下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以后准备怎么教育孩子看待我,看待我们将来要出生的另一个孩子?你准备教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  
  我有点感觉:似乎你再婚,再育,就对大孩子有种亏欠的心理。其实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过实施了三十年,独生子女现在有一两亿吗?我们自己,我们的父母,都不是独生子女;当初你出生的时候,你父母有没有觉得对不起你哥哥?你呢,是怎么看待你哥哥的?有没有觉得哥哥多余,如果没有哥哥,自己就会得到父母更多更多的?”  
  L:“那时候还小呢,哪有这些概念。其实我儿子很纯的,你看他现在能接受你,会向你问作业,你和他说话他也能答你,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孩子是很纯,可是你的心不纯了。你不要总是把我和孩子放在对立面上,不要跟我分什么你的我的,我一再说了,这孩子是我们两个共同的孩子,我会尽全部该尽的责任义务。  
  你觉得,你父母给予你的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是一笔什么物质的财产,还是培养了你的成长?”  
  L:“这个问题我记得你以前和我讨论过,你用长长的短信回复过我,我不想再和你讨论了,在这点上,你无法说服我的。”  
  沉默。  
    
  在这里,我表达一下我对子女的教育观,也就是前文我曾说过的:将来我给我子女最好的礼物是良好的教育,最大财富在饱满的心灵。  
  在我的观念里:夫妻是家庭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儿子是传承人。虽说将来,我们留下的物质财富,一般都会馈赠给自己的下一代,那是基于我们对子女的感情和社会习俗,并不是一种必然的义务,我们当然也可以捐赠给社会,做点什么慈善事业。但无论给不给,子女应该有对父母怀抱感激感恩之心,不应该抱怨父母没有给、或是给得不够多,如果我孩子胆敢抱怨父母,那我不如直接一巴掌拍死他(她),让他(她)投胎去做李嘉诚的儿子好了。    
  我出身不算富裕,我结婚,买房,也并没有从家庭得到多少援助,但我一直认为,我父母给了我世界上最饱满的爱,我感激他们。将来他们的财产,随便他们怎么处置,我都没有任何不开心的想法。  
  而我隐约感觉到,在L这里,他对孩子,或者说对他现在的这个孩子,完全不是这样想的,他有点亏欠心理,为了弥补,他就拼命打压后妻的感受。我是不是成了他不健康心态的牺牲品,是不是我越压抑,对我越不平等,他就觉得对孩子的内疚少一分?  
  他口口声声说离婚不怪他,因为他后来已经不想离了,是前妻打打闹闹要离。可是他真正的道德观里面,还是否定了自己的行为,这种对自我的否定是痛苦的,可是他永远不能、不肯流露出来,于是,他把这种伤害,投射到未来妻子的身上?  

  我再8一下宝姐姐的事,我相信宝姐姐带着儿子嫁人,将来家庭还是会和和睦睦的,为什么,因为宝姐姐对孩子的教育观放在那儿呢,她不是教孩子贪图物质的享受,而是始终教孩子健康的人生观。  
  宝姐姐始终会教育孩子:后来的这个叔叔(当时他们还没有结婚)很关心你,你也要对叔叔好,叔叔会对你更好。    
  这种把丈夫的感受放在前面,这种肯定、赞美对方行为的言语,不管是不是发自真诚,它都鼓舞着人心,都促使着事情往更好的方向上发展。它比直接要求对方“你要对我孩子好,你要怎么怎么样对待我孩子”更有效。孩子会更接受后爸,后爸也更愿意为孩子付出。  
  但假如宝姐姐的心态是:我再婚就是分去了把我的爱分割给另一个男人了,我幸福就是孩子的不幸福,那宝姐姐不可能有今天的快乐。  
  到后来,孩子对宝姐姐男友的接受程度高到什么样呢,小举一例:  
  孩子感冒,后来转成肺炎,一直住院。住的两人间的病房,邻床小孩的母亲是个38女人,很爱东打听西打听。看到宝姐姐孩子住院后,来探望孩子的人是川流不息,且都官居要职,38的心理更严重了,可能也有点点失衡。宝姐姐男友也来看望,跟孩子处得很好,但那时,孩子称他还是连姓一起称呼某叔叔。  
  有一天,趁孩子的外婆短暂外出,宝姐姐男友也出去买个什么东西,这个38女人就开始套孩子的话,问孩子,我怎么不见你爸爸来看你啊?这个*叔叔是你什么人啊,诸如此类。  
  孩子很小,才10虚岁。听到人家问话不知怎么回答,于是说:“他是我爸爸。”  
  38女人:“他是你爸爸,怎么他姓这,你又姓那呢,你俩姓不一样呢?我怎么又没听到你喊他爸爸呢?”    
  孩子急了,快要哭了:“他就是我爸爸!”  
  刚好此时宝姐姐男友从门外进来了,孩子大声地喊他:“爸爸!”  
  宝姐姐男友不知发生什么事,也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突然改变对他的称呼,但稍愣一下立刻大声接道:“哟~乖儿子!”                    

  第46节                        
  《离异男女再婚记--网络相亲篇》    第46节
    也就是说,在母亲的教育培养下,和母亲男友的关怀下,孩子已经把后爸当成自己的亲人了,虽然很小,但是他已经懂得要维护后爸,他不接受任何人对他们关系的挑拔和质疑。这样的孩子,他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继续8和L的谈话。  
  后来,我又提出一个假设。  
  我说:“今天和你讨论这些,我们之间会有不开心。可是你也清楚,我并没有为自己谋求什么利益,我要的,就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我再作一个不好的假设,别怪我。现在的情况下,我答应了买房写你和儿子的名字,我们婚后一起还贷。这个话,本来也是我主动提出来的,不管你最后作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是出于对我的防备,还是更多照顾儿子感受。反正我也愿意这么做的,我只希望一点,你要明白,你孩子也是我的孩子,他是我们的。婚后共同还贷的部分,是我们两个人对孩子的贡献和付出,不只是你一个人的。    
  另外,我们还贷的过程中,也就是我们夫妻共同财产已经被你和儿子共同拥有和支配了,万一有一天,我们有一个人去世了,那么,如何保障除了你和儿子之外,其他第一继续人的利益呢?  
  如果走的是你,那么你父母怎么办?我怎么办,幼子怎么办,我拿什么来赡养你父母,拿什么来继续培养两个孩子成长呢?  
  如果走的是我,那么我的幼子,我的父母,又怎么说呢?  
  L对第一种情况的回答:我父母不要你养,儿子也不要你养,但回避了我和幼子的待遇。没懂,是不是意味着我和幼子应该自求多福。  
  对第二种情况,L说:“孩子我会养,你可以给你的房子立下遗嘱,指定继承人。”  
  我:“我是说的婚后共同财产,我们一起去还贷的那些”  
  L:“你怎么这样计较!那我们5年后结婚好了!最多5年吧,我就能把贷款还了。”  
  沉默。  
  我的内心是难过的,和他结婚,我的希望是双方平等,双方的家人也平等,而且,我们彼此独立和尊重、关爱。他的父母也是我的父母,我希望我的父母他也能同样关爱。他和一个女人结婚,我并不剥夺他为人子的身份,我希望他也不要剥夺我为人女的身份。    
  法律赋予我父母对子女的继承权,神圣不可侵犯。但和他结婚,为什么我父母的继承权都被他剥夺了呢?我可是从未想过婚后这个人要全部属于我,要剥夺他和其他任何人的权利啊!  
  而且,有那么一种莫名地鸡和鹅说话的感觉。我们谈话,我要的是对方给予平等的地位,是人文的概念,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可是,他所有的回答,都归结到金钱。  
  这所有的这些荒谬的问题,其实都不应该有。我们准备结婚的两个人,本来是应该相亲相爱,患难与共,生死相随的两个人,我们之间应该信任、关爱、无论谁先离开,都本不应该心存疑虑不安,都本应该能够相信留下的那一个人,会帮自己尽自己未完成的一份责任。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意味着,我们两个人,耳鬓厮磨,我们生同衾,死同椁。可是两个人的心,永远离得那么远,我们至死都不能相信对方,这样的婚姻,是不是悲哀?    
  可是在我和L的相处中,我不安,依我对他的了解,我们像要过那种不幸的婚姻,于是我才有了这样的发问,他的回答证实了我的不安。仅此而已。我能说什么呢?  

  谢谢 花开又荼蘼 姐姐的指点迷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事物。其实发帖,我并不是来展现自己的成功,应该是用自己失败的经历给大家一点启示吧,再就是,听取更多人,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弥补自己见解上的不足。一个人看问题,难免有片面的地方。  
  =  
  其次,现在谈婚论嫁还要等一等,双方交往至今仍没有建立足够婚嫁的信任感。楼主的不信任表现在与他人见面约会,L的不信任表现在经济不公开,用钱算计。    
  =  
  我会再等一段时间的。  
  再一个呢,就是我所有对L作出的承诺,它并不是一个假大空的遥不可及的将来,和宝姐姐声称她们对男友的孩子有了个交待不一样,宝姐姐是把所谓“交待”建立在已经男友离婚时已经分配给男友儿子和前妻的基础上。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桥段。  
  而我的承诺,是确确实实,在婚后的每一天都要兑现的,比方说:每个月要还L和他儿子名下的房贷;比方说:要关心孩子一年四季茶水衣裳;比方说: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