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活 >

第251部分

重活-第251部分

小说: 重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谢谢陈市长的回答!”薛冰说完关掉了录音机,又倒回去确定能够播放出声音来,才放心地继续用她地尼康拍摄起周边的事物来。

    马克西姆最近可是非常自在,有了银行贷款之后。风力电站是成片成片地立起来,而潮汐电站也风风火火地搞着。在持续不断地循环投入中,马克西姆每天都要重新计算一遍自己未来可能获得的利润,毕竟每一天自己所拥有的电站数目都会改变。按照陈兆军地规划,马克西姆和自己的表哥弗拉基米尔已经把大花角到多格一带的空旷区域都差不多铺满了,相信再来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不用再投入到风力电站中去了。而到那时候,丰厚的利润将接踵而来。马克西姆很矛盾,他很想见到利润到手的那天。又很想继续建下去,毕竟建得越多,等到收获地时候就能获得更多。

    这天中午,马克西姆接到了陈兆军的一个电话,陈兆军告诉他,下午迟一点会带着个记者去他地盘看一下风力电站和正在建设的潮汐电站,并让马克西姆准备好下午茶招呼他们。

    对于陈兆军要来。马克西姆当然是欢迎之至。于他而言,陈兆军可是财神爷啊。财神爷上门,那当然要好好招呼一番。而且,马克西姆还想从陈兆军那里捞点东西呢,毕竟,陈兆军这么不声不响地就把他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风力电站当成旅游观光项目了。自己这个做地主的。怎么地都得收点好处不是?本来马克西姆准备在风力电站完成建设后找陈兆军的,这会他自己找上门来了。就顺带说说吧。

    就在马克西姆准备问厨师准备得怎么样的时候,陈兆军的斯巴鲁直接开到了马克西姆在港北镇的临时办公点。

    “嘿!陈老大,贵客啊!”见陈兆军下车之后,马克西姆老远地招呼着。

    听到马克西姆地称呼之后,陈兆军笑了,这小子叫起人来也不分场合,有记者在还这么瞎叫。

    果然,还没等陈兆军回答呢,他旁边的薛冰开口了:“陈市长!虽然我的俄语水平不太好,但怎么我刚刚听到这个苏联人在叫您……老大?”对此,薛冰确实挺疑惑的。

    “哦!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名叫马克西姆,你直接称呼他马克西姆就可以了。他是我们的投资商之一,他主要负责的是我们万宁市三方控股的电力建设。他就是我们除了万宁市之外地其中一名投资方,另外还有一名控股的投资方。”陈兆军拉过马克西姆介绍着,接着才回答薛冰之前地问题:“至于他对我的称呼,那是因为我们万宁市政府给予了足够优厚的条件,跟他们比较熟悉,开玩笑的罢了!”说完,他又向马克西姆介绍起薛冰来:“这位是香港金胜传媒的记者,名叫薛冰!”

    “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薛冰用略微生硬地俄语对马克西姆礼貌地说道。

    “您好!也很高兴认识您!”马克西姆算是听明白了陈兆军地意思了,陈兆军所谓的另外一名控股投资方分明就是陈兆军,但他却隐晦不谈了,这就说明了面对这个记者,有很多东西是不应该说地。想到这,马克西姆心里郁闷着,看来今天想要跟陈兆军谈判一下是不行的了。而这陈兆军也真是,平时就不来,一来就带上了记者。

    “马克西姆,我想请问您一下,是什么吸引您到万宁来投资的?根据我的了解,苏联现在也在大力地进行着对外招商,您为什么不选择在国内发展呢?”薛冰这会终于逮着了一个投资商,自然要好好地问一番。

    “这个并不奇怪,我们在苏联就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很成功,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建设,中国政府更是不遗余力。海南是整个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到海南发展当然是我们苏联投资商最好的选择。”有了陈兆军之前那一句话的提示之后,马克西姆自然知道该如何回答。

    “那对于到万宁来投资,您觉得前景如何?为什么要选择电力设施来投入?为什么要进行三方控股投资?为什么……”薛冰可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赶紧提出了一大堆问题。

    “呵呵!薛小姐!您的问题我都可以回答,不过我们老站在这外面也不是个事,我们还是进去再说吧!相信下午茶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边吃边聊!”马克西姆提议道。

    “嗯!那就有劳了!”薛冰点头回答道。她当然希望马克西姆能够多说一些,既然陈兆军不愿意说,那从那些投资商嘴里挖出这些东西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让薛冰务必失望的的是,这一整顿饭的时间,她不停地发问,马克西姆也不停在说,听着是很多,但只要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这马克西姆侃侃地说了半天,一点实质的内容都没有,玩起语言艺术的水平来,一点也不亚于陈兆军。

    而陪了他们一顿饭的陈兆军就乐了,对于马克西姆他们这些太子哥,他还是很了解的,没有一个不是老奸巨猾的精明人。只要他们不想表达出来的意思,你就算问他一天,他也可能不透露出半分半毫出来给你。

    到最后,薛冰已经没有兴趣再问了,她真怀疑这个马克西姆是不是跟陈兆军串通好的。不过今天的收获也不小,至少对万宁的了解更深了一步。她现在期望着,在之后的行程中,能够遇到一两个不太会说话的投资商,能够透露出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来。节不变。

第二百三十一章 U盘问世

    由万宁市政府、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电真空工业公司以及陈兆军个人,总共三方控股的万宁市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到万宁,需要建设的东西并不多,都有现成的设备和技术,因此各项基础建设早已竣工,并且在有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之后,很快便进入了计算机主板及与之相关配套的电子产品生产调试阶段。醉露书院

    万宁市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金平一直很关心这个我国国产的、并拥有独特技术和专利的、且已经申报了技术标准的计算机主板的生产调试,虽然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方面已经完成了技术和老化试验,但在万宁进行大规模生产前,还是需要对流水线和工业化产品进行更严格的评估调试。赵金平当然非常清楚,中国人独立设计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计算机硬件的价值,更何况这其中,如果USB口、接口软件以及U盘和“U盘播放器”能成为行业标准的话,这个由中国人开发的计算机主板将成为计算机行业的新航标。也正是非常清楚这些,因此他当然很着急,希望这评估调试能够尽快完成,真正达到量产的水平。

    这天,赵金平依旧如往常一样,监督以及检查着各方面的进程,此时正在办公室审阅着文件呢,办公室的门急促地响了起来。

    “赵总!最关键的调试已经完成了,根据理论和实践,我们的计算机主板以及相关配套地电子产品已经可以进行生产了!”敲门的正是负责调试、测试项目的技术主管。刚得到批准进门后,他便兴奋地对赵金平说道。

    听到调试项目负责人地话后,赵金平马上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什么?全部完成了吗?那真是太好了!”赵金平一直在期待着这一刻。毕竟对这方面的调试和测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谁都知道这里面的价值。现在已经可以进行生产了,这个消息能不让焦急等待的人兴奋么?

    “不不!赵总!现在还没有全部完成。不过,剩下的那些测试都是无关紧要的了,我们有绝对的把握,就算现在就进行流水线的生产,也没有任何问题!”项目负责人依旧兴奋地说道。

    “嗯!我知道了!”赵金平点点头,对于自己每天都要跟进的项目,以他地留心程度,当然清楚这个项目负责人说的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很好地消息了!你跟我说一下。按照估算,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彻底完成测试。彻底进入流水线生产阶段?”

    “赵总!剩下地那些测试都是耗时测试。现在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相关的数据在三天后就能够完全出来!”项目负责人也很兴奋,对于这里面的东西。作为负责人地他更是清楚。可以说,能够使产品登上流水线,他是最期待的人之一了。

    “好!很好!哈哈!”赵金平开心地笑道,他一直期待的日子终于要到来了。他的脑子里已经逐渐将未来计算机硬件的趋势图逐渐清晰化了,他很期待着中国自主生产地计算机主板等硬件能够引领世界。特别是在自己也有份参与地情况下:“你先下去工作吧!三天后。我问你要东西!”赵金平开心地吩咐道。

    “放心吧!赵总!三天时间,绝对没问题!”项目负责人兴奋地向赵金平保证道:“好了!赵总您忙。我去工作了!”打完一个招呼之后,得到总经理许可的项目负责人带着笑脸离开了总经理办公室,并顺手带上了门。

    项目负责人离开之后,赵金平来回走动着,颇为有点坐立不安地样子。不同的是,这次他是太兴奋了,兴奋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在办公室里转悠了好一会,赵金平才想起该干嘛来,连忙拿起办公桌面的电话,拨打了一个深深印在他脑海里的电话。

    带着薛冰将万宁该去的地方都跑了个遍之后,完成任务的陈兆军开始躲在办公室里偷懒起来。为了应付小丫头,他这些天可是费了不少工夫。毕竟,他本就是一个懒惰份子,要让他连续好几天都陪一个小丫头玩心眼,还真是为难了他。现在,把任务都完成了,陈兆军也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只不过,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陈兆军一整天都在办公室里躲着休息的打算被一个拨打到大哥大的电话搅和了。

    “您好!我是陈兆军!”陈兆军接起电话说道。

    “陈市长!我是电真空的赵金平总经理,我要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赵金平兴奋的声音从电话里传过来。对于这个陈市长,赵金平可是万分地佩服,且不说陈兆军其他的方面,单就说他拿出来的两项专利技术,就已经足以将他神化了。

    “哦!你是老赵啊!”陈兆军通过对方的自我介绍,想起来那名负责万宁市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金平来,忙问道:“有什么好消息?”

    “刚才负责计算机主板、硬件及联合调试项目的总工程师告诉我,我们的东西已经经过了关键测试,现在已经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进入生产阶段了。目前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正在继续,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您看您要不要过来看一下?顺便指导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赵金平开心地说道。

    “哦?这可是个好消息!”陈兆军听后心情也好了起来,接着又问道:“那与之相关的都进行得怎么样了?比如U盘、U盘播放器?都可以同时生产了吗?”

    “是的!陈市长!只要主板、硬件的联合调试结束,您交代地全部东西都可以进入生产阶段了!”赵金平颇有些邀功性质地说道。

    “嗯!那我就过去看看吧,现在也正好闲着!”陈兆军笑着回答道。对于U盘这久违了的东西,他也很想尽快见识一下。

    “好好!陈市长,您能过来就太好了!我安排一下工作和午餐!”赵金平连忙回答道。

    “嗯!你去安排吧!”陈兆军说完。挂掉了电话。

    放下电话后,陈兆军便开始为这个调试结果来得及时而感到欣慰。从一开始,他就准备着在这方面工作完成之后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公开万宁。结果薛冰却在这当口冒了出来,非要在一些方面获得专访权和优先权。不过,总的来说,多一个竭力想要报道万宁地记者,总归是一件好事。醉露书院而要是利用好了薛冰,对于自己的好处肯定是不断的。

    一边想着,陈兆军一边拨打了薛冰留给自己的酒店电话。经过这几天跟着陈兆军的转悠之后。薛冰差不多将整个万宁市都逛了个遍。该去的地方都去了,该见的人也都见了。期间的收获确实颇丰。只不过。让薛冰失望的是,跟着陈兆军去见到的不论是苏联人还是中国人,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非常会玩语言艺术。别听他们说了很多,但是回头想想就可以知道,他们说地全都是废话,一句实质内容都没有。确切应该说,这些都是实在话。但没有一句是薛冰想要的。她原本很好奇。觉得这些投资商是跟陈兆军串通好了地,但是在经过几天地外出访察之后。薛冰观察出来了,这些家伙根本就是一个比一个精明,一个比一个更知道如何敷衍人。不管薛冰提出的问题多么尖刻、尖锐,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去回答,而且无懈可击,让薛冰彻底没招!

    不过,在经过这么些天的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