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文长的逆袭 >

第82部分

文长的逆袭-第82部分

小说: 文长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司马懿这两天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首先夏侯霸的残兵终于赶回,清点人数后,发现损失惨重,二者这几日长安城外非常安静,一直等待的攻城行动并没有出现。而自从郭淮率三千兵马去守潼关并顺带督促粮草补给后,还没有一丁点的消息从潼关传来。

    难道真的有蜀军从子午谷出偷袭潼关不成?这个悬而未决的疑点如同一个沉重负担开始压在司马懿心上。他的儿子司马师看父亲如此表情,宽慰道,“父亲,不如我领兵数千前往潼关一查?”

    司马懿摇摇头道,“暂时不用,我之前已经派出斥候,相信不久就会有消息传来了。”

    果然,司马懿的预计很准确,先后有两个骑兵斥候赶回,且带回了让司马懿如雷轰顶的消息,潼关刚刚被蜀军拿下了!

    听到消息的一刹那,司马懿差点无法支撑,几乎要晕倒,两个儿子赶紧上来扶住父亲,“父亲!父亲大人!你怎么样了?”

    司马懿其实没什么病,只是一时有些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口中喃喃道,“为何郭淮的三千精兵守不住潼关?至少也应该能坚持数日啊?!”

    司马师和司马昭还有其他几个心腹都上来拜道,“大将军,挺住啊!现在您不能倒下,所有的兄弟们还在等候大人的号令啊!”

    过了好一会儿,司马懿才缓过神来,但表情仍是有些呆滞,许久说道,“如今之计,各位以为如何?”

    夏侯霸自从上次绝境中突围回来,感觉整个人成熟了很多,性情变得决断了不少,建议道,“司马大人,蜀兵远道而来,粮草供应肯定不足,我们只要能拖到他们断粮,自然胜券在握。而朝廷的援军相信也会很快抵达潼关,大将军且宽心,我们在座各位将军都会全力助大人守住长安!”

    司马懿两个儿子也随声附和,赞成夏侯霸的观点。司马懿虽然精神首创,但思维仍非常敏捷,“他们固然缺粮,但我们也很缺粮。此城已是孤城,很难预测军心能够保持到什么时候,一旦城中军民知道这个残酷现实,恐怕敌人没有攻进来,我们就先乱套了!”

    司马昭故作欢颜道,“父亲大人,怎么会呢,长安城墙如此雄伟,他们就区区两万不到人马,怎么攻得进来?我们只要严格保守这个消息不外传,一定能够坚持下去!”

    “大将军!大将军!不好了,外面有一些蜀军开始往城里射箭和投东西了!可能是准备攻城了!”一个守城的兵尉连滚带爬冲进来说道,样貌极其狼狈。

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理战

    “各位,我有一计,大家一起帮着想想看怎么样。”徐庶刚刚提到司马懿会主动求战,魏斌忽然想起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策略。

    “哦?右将军请言明,我等一起参详。”徐庶现在一点都不敢小看魏将军的策略,这子午奇谋实施的成功,便全赖魏大人之功。

    “我料司马懿可能会再观望一阵,毕竟他们还有魏廷援军的希望,而且一动不如一静,守城固然无益破敌,但总比贸然出击被我再次击垮好的多。”

    说到这,众人皆大笑,魏斌也是有些得意道,“所以我认为司马懿如果决定守城,则必须稳住军心,一旦军心丧失,便会祸起城内了。那么我们来动点手脚,主动告诉长安广大善良之军民以真相,如何?”

    “此计甚妙!”徐庶一听,击掌叫绝,“右将军才思敏捷,徐庶佩服!”

    其实徐庶一直挺担心魏大人贪功冒进,或者被胜利冲昏头脑,一时不能正确判断形势的,但目前看来,右将军似乎正确的运用了自己的信心。

    “如此便好,还请几位文笔拿得出手的,多写一些字条,就说潼关已被我军拿下,现在长安是座孤城,趁早开城投降,我们一定善待投降之人云云。。”魏斌一时大起童心道。

    “那,大人我们要写多少?”一个副将问道。

    “额。。。至少得写个几千份吧!”魏斌一拍脑袋。

    这个夜晚,蜀军大营中的中军灯火通明,周围巡夜守卫的军校们看到这个情景,有好事之人还问,“大人们这么晚了不睡觉做什么?”

    “谁知道,大概在忙着定什么策略吧。”好事之徒二号无聊的回答道。当然要是他们看到这军帐里是一群人在奋笔疾书的情景,一定会惊呆了吧。

    忙了一晚,魏斌等人一共写了数千张“告示”纸条,赵礼问道,“大人,我们怎么弄进去?现在长安城的东门应该每日还会开放一两个时辰,不如找人扮做百姓带进去?”

    魏斌笑道,“带进去然后怎样呢?挨家挨户发告示吗?怕是没贴几张就被捉起来了。”

    众人也都犯起愁来,这写字他们还在行,发传单的事儿都不在行啊。

    魏斌其实早在想出这个计策前就有了个设想的雏形,这时也不回答,走出去来到一堆攻城器械旁边,反复打量着。

    徐庶也跟着熬了个通宵,眼睛通红,看着魏大人的举动非常不理解的问道,“将军,看这投石车作甚?哦,难道您想。。。”

    “哈哈哈,正如军师所想,”魏斌大笑,“用投石车把这些字条给投进去不就行了。”

    一个偏将赶忙问道,“将军,这些字条都是帛纸,非常柔软,实在太轻了,怎么投的进去呢?”

    赵礼这会儿变得异常聪明,训斥道,“蠢啊你,用石头等重物将字条绑住不就可以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都笑了起来。

    魏斌眨了眨眼睛,又凑过去对着徐疯子耳语了几句,徐庶一听,脸上笑得比哭还难看,“大人这不是为难我吗,这晴空万里,我上哪找风去?”

    魏斌可不管徐庶的“哀求”,“恶狠狠”道,“我不管,你赶紧把风给我整来,这些字条可就等着你的西风了!”

    苦了徐庶,总算是在第二天等来了要的风,由飞骑营护卫着,将这些投石车运抵长安城的西侧。现在城中没多少骑兵,要是有步军胆敢不自量力冲出来破坏投石车的话,就分分钟灭了他们。

    接着便出现了司马懿他们后来听到的消息所报,投石车为主,射箭为辅,魏斌手下将数千份“泄露了”天机的字条全部射到了长安城上空。伴随着不大不小的西风,一些字条落到了城墙上,而更多的字条落到了长安城中。

    守城的魏军士兵有不少人都拿到了这个奇怪的“漂浮物”,打开一看,居然发现了令他们非常惊悚的内容。有些人赶紧报告给上头,但更多的则是如同瘟疫一般传染开的恐慌。

    司马懿等人极其震惊,连忙下令各中下级军校,将所有收到的这些字条统统收回,还派出人手在长安城中挨家挨户搜查捡到这些“传单”的百姓,命他们交出来。一时间长安城中鸭飞狗跳,鸡犬不宁。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叫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司马懿等人愈是不允许各士卒收留此物,越是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长安城被困,被朝廷“抛弃”的消息。军中很多人在巡逻、吃饭、训练时都会偷偷互相询问,“看到那个字条了吗?”“看到了看到了,也不知道真的假的”“这还能有假,要不是真的,为何一点援兵都没有?”。。。

    而坊间百姓们也疯狂私下传播着这个消息,很多百姓甚至开始有组织的往城外逃去。但后来司马懿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再去加强戒严不许出城后,大家伙的意见愈发大了。

    过了十余日,在一次例行的军前会议上,有粮秣官向司马大人汇报了一个粮草情况,称因为潼关的补给粮草未到,长安城中的军粮不足一月了。

    司马懿也没办法,只能说道,“这样吧,想办法减少军中每顿的供应量。。。“

    粮秣官有些犹豫,但是一下跪倒在地劝道,“大将军,现在军心不稳,如果减少粮食供应的话,恐怕会让众军士心生更多不满。”

    司马懿的脸色一下变得非常不好,“汝方才所言,军心不稳,是谁人教你这么说的?”

    粮秣官脸色大变道,“末将失言,请大将军恕罪!”

    司马懿缓缓道,“粮秣官妄议军心,拖出去打二十军棍!”

    粮秣官也不抵抗,就这么被执法的军校拖了出去。

    看到司马大人很不高兴,两侧的武将们都不敢言语。少顷,司马昭才出列道,“大将军,不如我们主动出击,说不定可以扭转军心。我军人数占优,如果策略得当,其实还是有较大胜算的。”

    司马懿面色稍霁道,“子上,你有何策?”

    司马昭想了数日才得到了一个自认为完美的策略,“我军可分兵两路,一路两万人马,多立旗帜,佯装主力东进,放弃长安,直奔潼关,从时间上来计算,朝廷的援兵应该已经到潼关以东了,这样对方会认为我们想要撤退,必然会派骑兵进行追击,我等趁对方骑兵离去,率一到两万人攻击城外的蜀军大营,尽量在营内交战,相信绝不会处于弱势。如果对方骑兵回救,则那两万人可与朝廷援军夹击潼关,必下之。等到骑兵回援时,我们已在蜀军营内,蜀营障碍甚多,对方骑兵肯定无法展开攻势,我方至少有五成机会获胜。最重要的是,潼关会被我军夺回。“

    “如果对方骑兵不回救呢?”司马师问道。

    “他们五千骑兵想吃掉两万大军未必那么容易,而另一路的我们就有不低于六成的机会击退对方本营人马,长安城只留下五千兵马防守即可。这样总比待在长安任由流言四起的好!“司马昭信心满满的说道。

    众人也觉得有道理,都把目光望向了司马大人,“大人?子上的策略不错,不如就干吧!”“我们干吧!司马大人!”

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兵

    郭淮确实没死,而是在几个亲随的拼死拉拽下逃出了潼关,往东面的洛阳逃去。

    他心中充满了没有完成司马大人托付任务的沮丧和悔恨,此刻偷生的他只是为了能去朝廷报信,请皇帝速速派援兵前来而已。

    “陛下!。。。”郭淮连夜进宫,跪在曹面前,“请陛下速速派援军前往潼关,否则司马大人性命堪忧啊!”

    曹其实没有料到司马懿会把事情弄到这个地步,或者说没有料到蜀军居然能够做到这种地步,从子午谷偷袭?这真的是骇人听闻,不知道是哪个不要命的武将想出来的奇招。

    当他听完满身是血的郭淮描述完当前状况,曹坐不住了,传旨召见曹爽、陈群、夏侯玄等人。

    听完军情回报,这几个人都非常震惊,陈群虽是文官,但也马上建议道,“陛下,臣以为应请曹爽大人率军速速增援潼关。”

    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赞同,曹爽一方面心中有种很满足的感觉,但另一方面也感觉到这次的残局极其棘手,连忙说道,“陛下,臣之前对蜀军出兵陇右预测有误,惭愧至今,还请陛下谨慎选择重臣率军增援。”

    曹心说这个族弟可真是滑不粘手,总是不想承担责任。难道自己对待司马家族的态度还不能让朝中各位了解自己的心理吗,自己并不是个不能明辨是非之人。

    “曹将军,如果朕命你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潼关救援,目前可以聚集多少人马?”

    “陛下,目前吴军蠢蠢欲动,我豫徐州方向必须保持足够数量的人马,而辽东公孙渊素有野心,冀幽方向兵力也不可减,因而只可尽取司州之兵前往增援,除去洛阳守城人马,预计可调之兵不足三万。“曹爽对于局势的分析还是比较有条理的,侃侃而谈。

    曹点头道,“朕命你为征西将军,调集两万精兵即刻起程向西,拿下潼关,以接应司马大军!”

    ………

    曹爽回到府中,便派人去请关系较近的夏侯玄,和自己的亲信丁谧、何晏等人聚在一起,商议此次西征的对策。

    夏侯玄这次前来,还带了一个人,曹爽一见,脸色不悦道,“太初,为何还带陌生面孔前来?不知此事非同小可乎?“

    其实曹爽知道那人是钟会,只不过他听说这钟会平时喜欢和司马懿的儿子一起下下棋吹吹牛什么的,所以不是太喜欢他。

    夏侯玄笑道,“将军获此重任,想必已有决胜之策了?”

    曹爽叹了口气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潼关易守难攻,如果真如郭淮所述,有近万精兵守关,可不好办啊。”

    另外几个亲信都劝道,“相信司马大人肯定也会全力攻打潼关,两金夹击,料定蜀兵受不了太久。”

    曹爽沉吟不语,钟会却大笑。

    夏侯玄有些不悦,之前带他来的时候说好的勿须多言,没料到这家伙还是开始故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士季,何故发笑?“

    “曹将军,诸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