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演业 >

第173部分

三国演业-第173部分

小说: 三国演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寻程普?他没跟你打招呼吗?程普子程咨考上的是合肥大学军事学院,程普随同其往合肥去了。”杨锡询问程普去向,袁术却知道。

    “开学已然一个多月,怎么着也该回了,这老家伙不会在合肥定居了吧。”杨锡无语了,程咨也十多岁了,还犯得着亲自送去?

    袁术摇头道:“这个就不知道,不过似乎程普自己也不闲着。莫非你不知?程普自己也参加了培训,似乎取得成绩不错,不会其自己,也参军去了吧?”

    若是程普还去参军那也太无语了,不过也正常,程普比黄忠还小几岁。

    寻不着程普,杨锡稍微聊了会儿就想走,袁术却留杨锡观赏一物。

    “什么物事?这么神秘兮兮的?”

    “此物为我儿自蜀中带回,当地人唤其为竹熊,很温顺,不伤人,其肉香美。”听袁术之意,好像是得了什么好吃的一个动物,准备请客吃饭。

    于是杨锡跟着袁术到后花园,刚进门,杨锡整个人懵了,脱口而出道:“大熊猫!”

    袁术一愣道:“大熊猫?也对,贴切,大却不大,只是又像熊又像猫,这确合适。”

    杨锡根本没听袁术在说什么,后花园两只大熊猫正美美的吃着竹子,根本不知道他们下一刻,将会成为袁术的桌上美食。

    杨锡捋捋思绪,问袁术道:“袁耀公子何在?”

    “哦,刚回府内,自上海港回,刚送了一批蜀锦至上海港那面商行,过几日便要再次西出蜀中。”

    “公路,麻烦一下,今日我设宴,在辰河酒店,你们也不要杀这竹熊了,我有生意要与袁耀兄弟谈,大生意!”

    袁术云里雾里,但既然有大生意,也不敢含糊,遂赶紧安排全家赴宴。

    见了袁耀,杨锡也暗暗感叹,优秀的基因就是不同,如今袁家生意,竟然做得风生水起,俨然也成了商界一方大佬了。

    席间,杨锡问了袁耀发现竹熊过程,袁耀道:“我于蜀郡大量收购蜀锦,偶有合伙人请吃竹熊肉,深觉其味甘美,遂购买了几只回江夏。那合伙人言,蜀郡青衣县西,汉人与羌人杂居之地,山中有此竹熊,当地多有猎杀为食,其他却所知不多。”

    杨锡心道果然,这青衣县,便是后来的宝兴县,法国人戴维捕到一只“竹熊”,他给“竹熊”取名“黑白熊”,那只憨态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的外貌,以及又圆又大的脑袋和滑稽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后来这戴维将熊猫制成标本,带回法国,熊猫由此出名,估计没有戴维,大熊猫就真被当地人灭绝了。

    既然杨锡如今有实力拯救大熊猫,自然是要提前开展行动,别等到快灭绝了再来。

    “袁耀兄弟,请问这竹熊,当地售价几何?”杨锡先要调查清楚。

    “当地售价却不贵,也就相当于一般山货,若是死物,当值得三百钱,若是活物,也就五百钱左右,再高就离谱了。”

    杨锡大松一口气,这拯救大熊猫,也不算多大代价,可以顺手为之。

    这个价格杨锡估计袁耀都有虚报,五百钱,都半两银子了,在当地,要赚半两银子,估计得三个月打猎。

    心中计定,杨锡对袁耀道:“袁耀兄,我今日见得这竹熊,看其憨态可掬,却极为欢喜。是以我想请袁耀兄此次入蜀,给我多带一些竹熊回来,不论大小,我只要活的,运到江夏,我却以五两银子一只的价格收购,多少不论,大小同价,长期收购,袁耀兄觉得如何?”

    “五两银子一只?”袁耀以为自己听错了,其实他在那里购买了七只竹熊,总共都只花了一两银子,只是因为其味道鲜美特别,才带回来给其父尝鲜的,不曾想有这利润。

    杨锡再确定道:“是的,五两一只,不论大小,只要活物!”

    “好!此事却得签订长期合同。”

    “好!没有问题,请袁耀兄拟定契约,我只管确定签字。”

    两人席间就将此事确定了下来。

    ……

    本来辰河商会产品受到曹操改革和荆州发展影响,财务并不就那么宽裕了。

    但收到纪灵传回的消息,伊洛瓦底江基地开始建设,并探明含有金砂的河流十六条,出金量可观的七条。

    杨锡知道,以后黄金对于自己来说,已然会以吨计算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杨锡回了家。

    蔡琰与乔绾本来工作极忙,但杨锡远征回来,自然要请假几日的。杨念自从受了牢狱之灾后,出来整个人有了极大变化,如今十四岁的杨念,出落的亭亭玉立,终于靠自己的能力,考上了辰河大学法学院,此刻也请假回家几日。

    杨锡也决定好好的在家呆上几日,陪陪家人,三个孩子如今都明事理了,杨锡也欣慰。

    但杨锡知道,自己的时间,不仅仅属于家人,老天赋予自己特殊的历史使命,就要争分夺秒,努力完成。

    他只好对不起这些爱自己的人。

    几日时间,杨锡赔了父母,走访了一些当初自己起步时帮过自己的老人。

    最后杨锡又去拜访黄三老。

    黄三老已经垂垂老矣,但听说杨锡到来,很是激动。

    杨锡进门便拜,这位亦师亦友的贵人,杨锡从未忘记过。黄三老的家人见杨锡到来,对杨锡尊敬有加,杨锡与他们嘘寒问暖,并各赠送了礼物。

    “辰河,你每次征战回来,都来看我这老头,我黄三何德何能,敢耽误你如此多时间。”黄三老是怕杨锡事务繁忙。

    “黄三?”杨锡第一次听黄三老自称黄三。

    “哈哈,老夫其实本名便是黄三,因属于黄氏旁支中极小一支,也得不到安陆黄氏承认,连起名都是按照排行。”

    杨锡了然,陪黄三老喝点小酒。

    微醉之后,黄三老道:“辰河,你如今叱咤风云,权掌天下,也不忘老夫当年滴水之恩,且如今还是不忘初心,心性千古难得。老夫看着你成长,其实心中一直将你当作孩子。作为长辈,不能为你大业做些事情,有一件事,老夫却一直为你做着。你跟我来,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杨锡听到这一番话,心中暖意升腾,随黄三进了里屋。

    只见里屋井井有条,堆满了各种稿纸,案几之上,却有一叠书卷,五十公分厚度。

    杨锡随三老走至案几旁,定睛看去,只见那书卷封面,却写着“辰河志”三个字。

第三百零八章 黄射

    杨锡看到辰河志书卷,不明所以,黄三老解释道:“这《辰河志》上卷,乃是老夫自第一次与你相遇,直至你助曹操战胜袁绍之所有大小事件。老夫走访几乎当时你辰河商会所掌控区域,最后得此书卷。但老夫毕竟人力单薄,也只能做到此了。”

    杨锡想到一个老人家,花数年时间,游历万里做此事,不禁大为感动,遂命人将此书卷暂时封存。

    ……

    刘备与诸葛亮密谋蜀地,各种方案不能最后定夺。

    武力对比,汉中比蜀地相差甚远,且汉中入蜀,道路难行,不是出其不意,几无可能。

    诸葛亮道:“此前与益州联系,合力攻张鲁时,有名士法真之孙法正,为益州军议校尉,对主公赞誉有加,可遣人往说,以为内应。”

    刘备道:“然何人可去?”

    “此前孙乾出使益州,结交了些益州士人,今依旧可谴其入益州,暗中结纳,却应以商使身份。”诸葛亮想到一计。

    “商使?”

    “今我汉中酒厂、纸厂、玻璃厂、火柴厂皆已经齐备,只有一些技术含量实在过高的产业,不能自产,但却不无办法。比如制衣厂,我可多种植棉花等以为纺织厂,缝纫机等不能自产物事,可向辰河工厂购买,辰河工厂从不拒绝卖产品于任何人,此点却恰成就了汉中。各项产品齐备后,主公便可谴孙乾为商使,以产品输出为名,常驻巴蜀,缓图发展,培植实力,拉拢党羽,结交士族。”诸葛亮说完,刘备秒懂。

    “孔明之法,莫不是杨锡一贯作风?”

    孔明扇着羽扇道:“杨辰河此法,为其得鄂县、占江夏、定豫章、庐江,可谓是不费一兵一卒,正应了其教科书上所言之经济渗透之言,他曹操能习之,主公为何却不能。曹操挟天子之便,施行改革,今河内郡,至洛阳、长安,皆在兴修铁轨,奖励农耕、奖励人口生育、鼓励商业,甚至效仿杨锡建立大鲜卑城之法,欲将铁轨修至朔方郡、五原郡,北出塞外,西入凉州。若其真能做成,岂不是北方根基,越发稳固。“

    “曹操做如此多工程,为何尚有财力,备却想不通。”刘备不知道曹操为何如此有钱。

    “曹操前有屯田解决粮草,官渡之后修养生产,回复了些许。再有其设立发丘中郎将职位,管一营摸金校尉,对其辖地内墓葬多有盗窃,是以金钱却比较宽裕。据说其发掘梁王之墓,得钱财可养十万大军三年,主公却无此优势。”

    曹操盗墓之事,其自身未隐瞒,自然天下皆知亦为常理,但其所得钱物,却尽用于发展北方,也算钱得其用。

    刘备无奈,自己终究还是根基太浅。

    “唉,今杨锡势大,曹操勇进,已成虎踞龙盘之势,就算我得荆州余地,南据巴蜀,亦不能与其争锋。”

    孔明道:“主公无需担心,一旦得巴蜀,进可攻退可守。前有交州孙权遣使,其应有联合之意。交州如今占有中南半岛之地,得蛮夷人口数十万,有军十余万,若与其联合,倒是也能与杨锡抗衡一番。”

    刘备又听说可以联合孙权,心下稍安,但当务之急,却是要取得荆州与巴蜀,方能真正立足。

    十月,刘备表孙乾为使,领三百人入蜀,商谈汉中与巴蜀商务沟通事宜,刘璋欣然应允,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孙乾至巴蜀后,开始联系各士族,开始时只为商业洽谈,这其中便包括法正。

    这里介绍一下法正这个正史上据说能力不下于诸葛亮的人物。

    法正176年生,孙乾至巴蜀时,其已然年三十二,过了而立之年。法正字孝直,扶风(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名士法真之孙。

    建安初,因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之人,很久之后法正才任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

    法正怀才不遇,又被州邑中人诽谤,十分苦恼,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这些事,刘备在入蜀之前,自然是做过了解调查,是以孙乾便以法正为突破口,打入益州高层。

    若能通过法正拉拢张松,那益州便危险。

    ……

    缅甸,伊洛瓦底江东北两百里,一行十人小心翼翼在林间行走。

    雨林中的大雨已经连续七日,在这种原始森林,正是此种大雨,滋养了更多毒虫猛兽。

    这十人中的领头者,年纪约二十二三岁,脸色刚毅,菱角分明,正是虎牙一排排长,名为黄射。

    黄射为黄祖长子,自黄祖入狱,在黄祖建议之下,黄射入江夏辰河区学习,今已然自辰河大学军事学院毕业,被纪灵选中,为虎牙一排排长。

    “排长,连续七日大雨,兄弟们都行军困难,今干粮全部用尽,火柴也已经全部浸湿,战士们脚都肿了,要不要先寻个山洞,恢复一下体能?”一位虎牙兄弟建议道。

    “好!今这一代的土著分部基本探清,也该回程了。”黄射听取建议,决定先休整一日。虎牙行动,一般只带三日口粮,一旦入林,皆从森林中自取,但这两日大雨,野兽也少有外出,连续三日,竟然只打到了三只水鸭,战士们已经饿极了。

    “兄弟们!先寻个废弃兽洞,休整半日,回复体能之后,再找条河看能不能打到鱼,补充一些再继续前进。”

    于是队伍继续前行。

    黄射有些纳闷,就算是下雨,也没有理由二三十公里范围,没有野兽啊,真是怪了。

    黄射想到一种可能,那就是这片范围,有什么厉害凶兽?

    “莫非这里有一只森林之王?真希望是我想多了。”《地理》上有言,伊洛瓦底江北段,有一种印度支那虎。

    “若是遇到一只虎,那就麻烦了,兄弟们的弩箭所余不多,每人最多只有两根了。”

    没有办法,有时在河中抓鱼,会发生鱼没有射到,弩箭入泥寻找不到的情况。

    人往往是不想什么就来什么,一行人正准备离开时,忽然山林中草木无风自动,一股杀气自前方传来,所有人汗毛倒竖。

    黄射定睛看时,一只全身底色橙黄,背面有双行的黑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