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演业 >

第21部分

三国演业-第21部分

小说: 三国演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狗!你家大狗给咱买的房子,在哪里,我们直接过去。”

    他真没有什么心思在这种小城里闲逛。

    “公子!房子就在东墙边,离城墙不过三十丈,这是按照公子的要求买的,有八百平方的样子。价钱就有些贵,花了一万钱。”

    “一万钱是有些贵了,襄阳的房子,估计现在也就这个价格,不过都没所谓了,要做大事,在乎些许小钱干嘛。”

    杨锡要这房子,自然有他的用意。

    三狗开了大门,杨锡却发现,这房子面积虽说有八百平方,进门之后就是空旷的院子,真正的房子,就只有那么七八间。

    “三狗!赖皮!你们四人,将这里清理一下,每人一间房间,以后咱们就在这里办公。”

    杨锡要了一间书房一间睡房,也算是有房的人了。他买这个房子,却不是用来真住的,第二天,他就吩咐三狗,去城中购买鸽子。

    鸽子这东西,几乎是人类世界最普遍又最容易接近的鸟类了。

    杨锡将这房子,分成两部分,一个前院,专门用来见客什么的,万一有事,在前院就可以了。通往后院的门,却长期会关着,后院弄了两个大木头笼子,专门用来驯养鸽子。

    信鸽则是生活中普遍见到的鸽子中衍生、发展和培育出来的一个种群。它经过普通鸽子的驯化,提取其优越性能的一面加以利用和培育,就可以成为信鸽,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经过培育,发展,利用它来传递信息。

    特别任务营,杨锡计划的功能,就是用于情报,但是情报的时效,却是一个大问题。此时确实有信鸽,却没有用于军事。据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用鸽子来传递信息,但这只是据说。

    杨锡要做的,是将信鸽作为常态化的信息传递工具。

    更重要的是,由于信鸽并不能传递太多信息,所以信息都比较简单,简单几个字写在纸上,所以信息量不大。杨锡却不同,他计划自己做一部密码本。只有特别任务营的人,才能有密码本,密码本上面,各种符号表示不同意思,而如果其他人获得信鸽,得到信息,也根本看不懂。

    密码本上面的符号,还可以调整。这就跟电报差不多了………墨尔本电码。

    养鸽子也是有一些技巧的,至于这个,就要三狗他们去慢慢摸索。

    杨锡在此呆了三天,花了足足三两银子,给自己购置了几套体面衣服。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此时的绫罗绸缎按原料纯桑蚕丝织品和一些其他丝物,杨锡购买的多为蚕丝衣,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暴发户,特意选了一件灰蓝色长袍,褐色袍子和单衣。

    关键是,他托人定做了几条短裤,这玩意儿可不能少。此时棉花倒是有了,但是由于纺纱工艺落后,棉花种植也不大,杨锡想买棉裤都没有办法。

    三天之后,早就受邀的罗兰到来,看到杨锡这幅打扮,忍不住哈哈大笑。

    罗兰今日进城,自然也是穿的体面,一身枣红色袍子,看起来特别打眼。

    “罗兄!别笑!说正事,今日带我去马市,穿身好点的,也不能掉你的面子不是。”

    “哈哈!好说好说,跟你说个事儿,今儿马市,有几匹好的种马,不过价钱可不低,带够钱没。”

    “半年的积蓄都在我这里了,管够!走起!”

    两人也不寒暄,一路说笑,大狗和三狗跟在后面,两兄弟也是有说有笑。让大狗震惊的是,自己这三弟,如今的武力,就算两个自己,也不是对手,不知不觉间,心中颇有些失落。

    鄂县的马市就在市场旁边,马贩子不多,就那么三四家,马匹总共加起来,都只有那么十多头。杨锡看了一下,这些马,绝对不是优良品种,典型的西南马,应该是来自贵州云南。

    不过现在自己的条件,也买不了大宛良马。

    罗兰给自己引荐的,却是一个叫费马的中年男子,此人姓费,因贩马还算有名,认识的都给他起外号叫费马了,真名估计他自己都不太提起。

    杨锡花了三十两银子,购置了五匹西南马,价钱不贵,当时的好马,价格要在十两一匹左右。

    五匹马,却有两匹高大种马,另三匹,却是杨锡用来繁衍的,既然在三国发展,就要做长远打算。

    杨锡跟费马约定,最近三个月,给自己从西陵带三是匹马过来,价格还是照如此算,并让起与三狗接头。

    杨锡没有学过骑马,自然不会在这里献丑,叫费马安排了人手,帮自己将马牵到自己新买的宅子去,自然有人将其接回辰河工厂。

    办完这些事,杨锡整个身上,还剩下不足五两银子。这就是整个辰河工厂的流动资金了。

    幸亏竹山亭来的百来号人还处于第一个月的培训期,要不然工钱都要急死人。

    还好三狗去办购买鸽子的事情,却并没有花掉太多钱。接下来,三狗的任务,就是不断从辰河工厂中,接新人,来这宅子进行特别培训,杨锡也一直在这里进行指导。

    杨锡偶尔会回辰河工厂一断时间,开发一些新的产品,先后做出了一些先进农具,比如脚踩的打谷机,龙骨水车等。

    龙骨水车此时已经在北方出现,但是南方却并没有,是一种人力带动将水从低带往高出的灌溉工具,又叫翻车。

    灵帝建设宫殿园林时,这种翻车被制造出来,但灵帝却并没有想到将此物用作农业灌溉。

    随着辰河工厂的努力,这些先进工具在鄂县得到推广,最大的收益者,却是罗兰。

    此时的罗家,也随着辰河工厂发展而得到迅速发展。罗兰作为地主,对土地的热衷,远远超过杨锡,有钱之后,却将大部分用在购置田地中,有了杨锡的工具支持,他甚至将田地的购置,扩张到了往东的七乡。

    当然,这些事情也是需要时间的,这样平静的发展,足足又进行了一年。

    一直到一年后,中平二年,由于一件事情的出现,这种积蓄实力的发展,终于受到了阻碍。杨锡有些着急,留给自己站稳跟脚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到了190年,刘表来到荆州,立马清除各方势力,自己如果那时候不能抗衡,就要被别人拍扁捏圆的弄死。

第二十九章 黄巾败然贼祸起

    中平元年(184),南阳黄巾军被朱平定。

    八月,汉廷以冀州黄巾军久久不能平定,命皇甫嵩带兵进剿。此时张角已经病死,冀州黄巾军在其弟张梁领导屯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张梁战死,战士被杀三万人,跳河而死者五万余人。十一月,皇甫嵩乘胜进击,与巨鹿太守郭典大破张角弟张宝军于下曲阳(今河北曲阳西),斩首十余万级,张宝战死。至此,皇甫嵩平定冀州黄巾军,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至此,黄巾主力全部被汉迁军队消灭,黄巾军在坚持了九个月的斗争后,终于失败。

    又有六月,交趾(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中部地区)百姓因刺史贪残民,起兵反汉,扣押交趾刺史太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汉廷改以贾琮为交趾刺史。贾琮告示百姓,令其各安本业,免除徭役,又挑选廉洁官吏出任各县令长。一年之间,交趾平定。

    表面上,各地黄巾、乱民被评定,实际上余众上百万,分散到了各个地方,有的占山为王,有的逃亡各地。

    不幸的是,有一批,却恰好被杨锡的商队遇上了。

    业务总管董才极其随从十五人,警卫营三班班长二狗与所属四人,悉数被抓。

    杨锡暴走。

    五条船的货物不多,董才身上经过交易,预计有货款几百两银子。

    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如今杨锡的实力,在鄂县,也算是一方豪强了,而且辰河工厂,如今名声在外。

    长江沿岸的数个城池,都有商贾与士族,与辰河工厂,有稳定合作。

    带信回来的是董才的堂弟董丸。

    “公子!您得赶紧赎回堂兄,堂兄已然被他们抓了半日了,如今生死难料,据说,那可都是黄巾余孽,杀人不带眨眼的。”董丸一脸着急之色。

    杨锡虽然气愤,却也需要问明状况。

    “公子!此次出事地点,就在鄂县范围之内往东的江边。今日上午,我与堂兄一行,从江对岸的蕲春城交易完成,顺河而下,进入江内,刚刚度过江边上岸,就有一群约一二百人,将我们围住,捉了堂哥等人,放我回来报信,说是要一千两银子。”

    “直接勒索银子,那就是知道是我们辰河工厂。知道是我们辰河工厂,还敢勒索,那就是不怕我们,至少在武力上,不怕我们。”杨锡分析。

    “哼!武力!我现在身体机能达到了70,战斗技能无人能比,普通80体能的人,在我面前是渣渣。玉面杀神很久不出刀,莫非以为我病了?”

    “赎人地点在哪里?”

    “他们说叫我们往南六十里,黄宝山山口。”

    “好!给我牵马来,我去见县丞大人,先报官!”杨锡这一年,也学会了骑马。

    “报官?公子,这个鄂县官府肯定是不管的,几百号人,官府县兵才不过二百啊。”董丸着急。

    “我不用他们管,但是报官是必要的。他们不出兵,我们自己出。但是,我们不能暴露我们的实力,可不能让朝廷有我们拥兵的把柄,要不然,我们就跟草寇是一个性质了。”

    杨锡一路狂飙一路想着,自己现在经过一年发展,工厂六百多人了,警卫营目前一百人,蔡考等前期加入的,身体机能都达到了八十以上,关键学了一年的战斗技能,照自己的算法,应该都是武警级别的武力。

    这样一百人,对付草寇,出动一半,就能完败他们三百。现在是冷兵器时代,没有任何意外,小伤小碰,我有酒精消毒,也不怕感染,能最大限度降低伤亡。这批草寇,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竟然找到自己头上来了,以为辰河工厂以赚钱为主,就是肥猪?

    这一年来,杨锡崛起,县里的世家也是有目共睹,期间他见了几次县丞,就连县长李,也是有两次宴会,有过一面之缘,现在的他,俨然以乡绅自居了。

    没办法,杨锡有名声,黑道称玉面杀神,世家传其“有奇思!善经营!”。当然,只是鄂县本地几个大世家的传闻。

    县丞胡侃果然不出杨锡所料,以自己职务不管刀兵为由跟杨锡踢皮球。县尉黄灿,黄家人,以县兵势寡,不及贼盗,且县长无令,不予理会。杨锡只好直接去见李。

    其实李出身寒门,虽不及杨锡家贫,却也只是小地主之家,挺能理解杨锡的艰难,但一来自己本就被架空,二来,县兵确实不济,哪里敢出兵去剿灭数百人的贼寇。

    杨锡假装没办法,说自己准备千两银子,去赎回人质。

    其实他现在哪里有千两银子,就算有,也不会傻到拿银子去赎人的。

    他早派了三狗的特务营,考察地形去了。

    回到辰河工厂,天已见黑,早收到三狗放回的信鸽。

    看到纸上的符号,杨锡知道了意思。

    “蔡考!你领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随我去,其他各部,严守工厂,谨防调虎离山!”

    这五个班,是一年以上老兵,训练日久,没有见过太多鲜血,杨锡决定先让他们实战一下。

    是夜,杨锡一行五十一人,在特务营三狗的带领下,一路夜行。

    “公子,我们如此速度,六十里地,用不了六个小时。”六十里算起来就二十多公里,不远。

    “六个小时,也才凌晨两点,我们修整两个小时,等他们都进入最为困顿的时间,在摸上山去,先救了人,再杀人。”杨锡说道。由于杨锡的规定,现在的辰河工厂内部,都是用的神算天书上面的时间和计算方式。

    杨锡赶到时,早有特务营的另三人前来接应。如今的特务营,人数早已不是当初的几人,一年时间,被杨锡发展到了四十人左右。人员分布范围,也已经扩展到了鄂县全境,以及江北蕲春境内。

    三人带了杨锡一行人等,半夜摸到一个山口。远远望去,那山口竟然有寨门。

    “看来这股人,是要在这里占山为王了。”杨锡暗暗自语。在自己家旁边,怎能允许这样一股势力,杨锡决定,今日不是杀走他们,就要将他们收编。

    “禀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