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演业 >

第240部分

三国演业-第240部分

小说: 三国演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我家主公在辽东经营两代,自先主公起,便已然扎稳根基,只需回去登高一呼,便可组织兵马再杀将回来!”

    “哦?如果他果真回去,还真有可能,既然你都如此说,那我更不能放过他了。传令下去,公孙康往南走了,命甘宁轻骑追击,并飞鸽传书辽河沿岸各观测点,遇见公孙康一行人,格杀勿论,我要死尸,不要活人。另外,传令张辽,往东急取带方郡与三韩旧地。若公孙康之子公孙渊抵抗,格杀之!”

    阳仪没想到自己硬气的话,竟至如此结果,真正是肠子悔青,大骂杨锡道:“你真乃无道反贼,荼毒天下,天不饶你!”

    “哈哈!阳仪,你是第一个说我无道,说我荼毒天下之人,放心,你如今为俘虏,我不会杀你,你以为骂两句,我便会成全你忠义之名?左右,将其关入监狱,以政治犯类别隔离。”

    “我要让你活着看看,我这你口中的无道反贼,荼毒天下之人,如何领我华夏,成就万古盛世!”

    三日后,公孙康首级送入大鲜卑城。同时,带方郡传来战报,张辽击破原高句丽王城,现在的带方郡郡治丸都(集安),杀公孙康之子公孙渊。

    徐庶领原本渤海舰队万余水军,暂时负责辽东、带方二地治安,并出榜安民,将二郡置于辰河国治下。

    张辽马不停蹄,继续往东南进军,入三韩旧地。

    公孙康身死消息传入三韩,各县望风而降,张辽所至之处,几无抵挡。四月,三韩亦定。

    张辽以两万人马,定公孙度建立的整个平州大地,杨锡以大元帅府名义,授予金质奖章,上将军衔。

    杨锡撤辽东、带方、三韩原本行政单位,合称辽宁郡,以战时规则,任徐庶为总督,任期四年,四年后再行选举,治所辽河城。

    更北的黑龙郡,则以步骘兼任总督。步骘自此身兼二职,一为黑龙郡总督,一为扶余国辰河商会主管。原本隶属于国安署的姬子文,因身份暴露,此后便很难担任国安工作,是以被提到了明面。此次其因大功,又能力出众,被授予银质奖章,上校军衔,入凌统军,任参谋长职。

    至于扶余独立团团长凌统,自然以击破黑龙郡黑龙城之功,又有前番击破**夫有功,也授予金质奖章,少将军衔。

    这番变化,可吓坏了扶余国尉仇台。

    本来扶余国与辰河商会关系可谓莫逆,不想出了二王子尉戈行反叛之事,这便让尉仇台尴尬了。

    尉仇台亲至辰河商会扶余分会找步骘道歉,并提出对尉戈行之事做出补偿之事。

    步骘到没有太过于为难,只要求,要在大庆与黑龙城之间,再要地修建一条铁轨。

    尉仇台自然应承此事。

    只要这条铁轨也修成,那自大鲜卑城至扶余王城,扶余王城往北至大庆,再由大庆往东至黑龙城,数百公里铁轨便全部连通,以火车速度,一两日便至,调度便极为方便了。

    得知步骘要到了这等好处,杨锡大乐,遂将此次所得俘虏以及救下的伤员十二万人,分出一半,用于修筑铁轨之事。

    至于另一半,自然另有安排。

    大鲜卑城至辽东襄平,过丸都,一直延伸至三韩的铁轨,也是要修建的。

    如此多劳动力,虽按照此时政策,俘虏只有一年免费使用期,但再增加些人手,应该也可以修筑的七七八八。

    得了公孙康地盘,突增人口三百五十万,这让辰河国在北方的实力,已然强大都没有任何对手。

    整个辰河国,在年底达到七千万人口,这是板上钉钉之事。

    这让曹操想起来都心寒。

    以前面对袁绍,虽然实力相差颇大,但至少体量不至于如此,今日魏国与辰河国差距,达七倍体量,且装备也不可同日而语。

    面对杨锡,曹操处处受到压制,郁闷可想而知。但偏偏每次动兵,却让杨锡找到借口扩张一番。

    论发展速度,不在一个层面,论实力,又不在一个档次。

    与曹操相比,益州的刘备,最近却很是逍遥。

    余少阿治巴郡,领军三万,全部配上了火药枪,成为一支精兵,这让刘备有了些底气。

    四月,余少阿建议,南下消灭孙权,将其、犍为属国等郡全部据为己有,如此便可统一调度,真正的掌控益州。

    刘备定夺不下,遂秘密与麋竺、诸葛亮、简雍、法正商议。

    刘备信任麋竺,乃因刘备落难时,是麋竺倾尽家财支持,才有了今日的汉中王,但其意见,却是可有可无。

    刘备要听的,主要是诸葛亮、简雍和法正三人意见。

    简雍表示支持余少阿建议,南下攻取郡,诸葛亮亦觉得可以如此,只法正隐隐觉得不对。

    法正道:“杨锡败曹操于大鲜卑城,又尽取公孙康地盘,实力大增,待其稳定北地,必将目光放往他地。这无非是魏国与我益州,若主公不动还好,毕竟其大敌为北方。若主公与孙权此时起了战事,其趁虚而入,那便应当如何?”

    刘备担心的,也便是这个问题,于是又难以决断。

    最后,此事暂时压在秋后再议,余少阿恨铁不成钢,没有获得出征机会,只得继续秘密训练兵马。

    刘备不欲伐孙权,余少阿却做了另一件事,其竟然只领亲信十余人,进了一趟野人山,见了雍、孟获与乌戈国国主兀突骨。

    三人一听这年轻人,竟然便是巴郡太守余少阿,顿时吃惊不小。当然,第二反应,则是将此人抓起再说。

    但余少阿接下来却慷慨陈词,果然赢得野人山友谊,于是自此以后,内外勾连。

    余少阿留一名得力助手,姓楚,名羽,在此专门负责传递消息,又陆续送来兵士,着楚羽在野人山进行训练。

    于是野人山,变成了余少阿另一秘密训练基地。虽有周瑜把守野人山外要道,但一次几人几十人进山,又哪能处处防守得住。

第四百三十三章 香港城

    建安二十年,伏皇后死,曹操女曹节被立为皇后,帝不敢逆。

    曹操战败,损失水军装备,但其却没有落下农业生产,而是励精图治,推广屯田,大力发展土豆种植,颇有成效。

    交州,香港城,名为城,其实荒芜。

    香港城,只是规划,真正人口,只数千人。

    且这数千人,全部在一个叫尖沙咀的地方,这地方往南,便是一个大岛,杨锡命其为香港岛。

    尖沙咀至香港岛,却没有桥,此时的香港岛,没有人烟,只懒散分布了一些渔村,总计人口不过几千,杨锡却不管他,待以后尖沙咀发展好,再建桥发展不迟。

    为何说这尖沙咀,却有一个原因,因这里新建两个工厂,一个为辰河第二车厂。

    第二车厂兴建已然基本完毕,从第一车厂调去了曾与杨锡接触颇多的萧成,担任厂长,又有技术人员百余人,为领导团队。

    这些人,大部分在第一车厂时,仅仅为普通工人,因有了参与柴油机、拖拉机、火车头的研发制造,便有了资历和经验,到这里倒是成了有身份的大人物。

    八千人的工厂,如今各个部门安排完毕,五月第一批拖拉机出厂,竟有五百台。

    交州总督陈宫,亲临车厂主持下线仪式,也算热闹非凡。

    再说第二个厂,名香港城食品加工厂。

    这食品加工厂今年六月刚刚落成,陈宫调来了万余人,规模比之车厂,更为巨大。

    为何如此重视,却是因红薯在交州产量颇高,今年红薯产量惊人,竟然取代了水稻,成为主要粮食。

    但有一个问题,人不能天天啃红薯,杨锡早就传播了红薯粉的加工技术。

    这红薯粉呈灰色细长条状,晶莹剔透。由红薯加工制成。它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菜肴。蒸、煮、煎、炸,炖吃法众多,一经巧手烹饪,也能成为席上佳肴。

    加之如今辣椒也开始广泛种植,红薯粉配上辣椒,半年间竟然传遍辰河国各重要城池。

    陈宫既然接了建设香港城重任,那便得为其找一些发展产业。

    从宝安城修筑铁轨至尖沙咀不说,这是基础建设。今又趁着势头开起了食品厂,专造红薯粉。

    这粉制作出来为失水坚硬状态,可保存一两年不坏,这更方便了产品推广。

    有这两个大厂在尖沙咀,往后往来行商经过此地海岸,必在此停歇,顺便可带一船产品销往内地。

    香港城变成一个中转站,陈宫也慢慢摸到了发展此地的一个方向。

    陈宫此刻还预想不到此地以后模样,但杨锡却知道,只要刻意发展,以其地理优势,往后会成为整个交州、东南亚之中心。

    自四月底杨锡回至辰河城后,便一直呆在辰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没出来。

    便是蔡文姬、乔绾和秦青,亦不能每日得见,几乎两日才能翻云覆雨一次。

    且还得四人同床。

    不过杨锡也乐得如此,这种感觉,在后世,还真没享受过。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那场面,杠杠滴。

    不过这生活没持续多久,杨锡便郁闷了。

    六月,蔡文姬、秦青都怀孕了。

    还好还好,没有全部,杨锡暗自庆幸。

    ……

    彩石河,麻山乡竹山亭,今日男女老少齐聚,包括辰河城,亦来了不少人,足足两三万人在此。

    今日众人在此,却是来看一个奇怪事物。

    据说元首亲自下令,命人在竹山亭修筑大坝,把彩石河给拦截了。

    此时,杨锡站在一个六十多米长的大坝前,正在指挥着什么。众人便发现,杨锡站立的这水泥大坝,真把彩石河的水流给截断了,那没流出的水,在上游形成一个大湖,那大湖往上游延伸,竟有数里长度。

    有记者们早聚集在一栋巨大房屋前面,讨论着什么,只见那大房屋上赫然顶着“彩石河发电厂”六个大字。

    忽然,轰隆声传来,吸引了许多人视线,却是杨锡命人打开了大坝闸门,大水从闸门呼啸而下,发出巨响。

    只过了几十秒,便有人发现,远处公路旁一排水泥柱子,其顶上竟然一个个放出亮光。

    有了解一些内情的发电厂家属便开始大吹起来。

    “知道吧,那叫路灯,那大坝,那发电厂,能发出一种叫电的东西,连接了那电线杆,那灯就亮了。”

    “哇!还真成功了,据我夫君说,元首会把这灯铺向千家万户,以后连煤油灯都不需要了。”

    各种传闻不一而足,他们却都没有杨锡激动。

    花了一年多时间,建立的第一个发电机组终于完成,水利发电实现了。

    其实发电机很是简单,比柴油机都简单得多。但杨锡此刻却制造不出大型的储存电力设备,只能做出高压电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恒定在二百二十伏。一旦发电机组不工作时,电就没了。

    但这已经很恐怖,有了这电,便会有音响,以后连歌舞厅都会有,上海的大都会,便要起来了吧。

    “你们真是幸福啊,为了你们的幸福,我真是不遗余力,连老婆孩子都没怎么照顾,真正是便宜你们了。”

    杨锡看着人群,口中嘀咕着。

    有着发电厂,自然便要开始架设电线。幸杨锡早有准备,电线厂早有建立,而钨丝和灯泡,也是简单玩意儿。

    爱迪生的灯泡,里面是真空通电,杨锡直接来更高级,灯泡中充的氮气,这种惰性气体,据说可以让钨丝使用寿命延长至一千小时。

    氮气在空气中存在百分之七十八,只需要在密闭空间放入红磷等能氧化之物点燃形成固体,便可去除空气中的氧气,剩下氮气了。

    这个夏季,辰河城是一座幸福城市。

    彩石河发电厂成立,万余根混凝土电线杆,将电传入各地,六月二十二日,是辰河城,乃至整个世界值得庆贺之日。

    晚七点,全城两百多万人口一同欢呼,从辰河港至鄂县老城,从辰河堡至辰河大学,无一人例外。

    所有人看着街上电灯,或是在家中等待着灯泡亮起。

    亮起的那一刻,所有人不由自主的呼喊。

    “辰河共和国万岁!元首万岁!”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七国圆桌会议

    地中海南临非洲大陆,北接欧洲大陆,西抵亚洲大陆,东西共长约四千公里,南北最宽处达两千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陆间海。

    地中海沿岸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但此刻,地中海却变成了阴谋发祥地。

    地中海某岛,本为无人之岛,此刻却人来人往。

    埃及的米多、罗马的佐夫、英格兰的帕洛斯特、苏格兰的夸特、德意志的珍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