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北斗荐书栏目vol9-美味 >

第6部分

北斗荐书栏目vol9-美味-第6部分

小说: 北斗荐书栏目vol9-美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丈夫经常邀请朋友说:“一起去吃鲍鱼的刺身吧!”
    跟海参不同,没有多少人不喜欢鲍鱼的。于是对方多半都会笑嘻嘻地回答:“好呀!”一同出门而去。不过前不久,某杂志的编辑N先生却冷冷地回绝了:
    “不行,不能吃鲍鱼。”
    “不喜欢吗?”
    “总之我是不吃的。”
    丈夫一脸的不解:“那么好吃的东西都不吃?”
    “不管好吃不好吃,我从来就没有吃过鲍鱼。”
    “哦,没吃过就觉得不喜欢呀。”
    “不,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那就奇怪了。”
    “实际上,我不能吃是有原因的。”
    看到丈夫满脸的疑惑,N先生开始解释。
    他是兵库县某个地方的人,那个小镇的渔夫,全都不吃鲍鱼。





    正文 鸡恩人与鲍恩人(2)
   


    从前,小镇的渔船出去打鱼,在海上遭遇了暴风雨,船底破了个洞,海水汩汩地涌进来。船员们拼命往外舀水,但仍然敌不过进水的速度,已经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正当大家认为只能祈求神佛保佑而准备放弃时,突然惊喜地发现,船内的进水一下子停住了。大伙连忙把水舀出,最终得以平安归家。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一只大鲍鱼紧紧地贴在船底破洞的地方,就这样把进水挡住了。
    从此,这个小镇的人一起对天神发誓,以后绝对不吃救命恩人鲍鱼。
    台湾L家的鸡恩人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跟台湾L家的鸡恩人的故事很像。”丈夫疑惑顿解,顺便想起以前从父亲那里听来的一个故事。
    台湾有一个L姓的员外,数代以前的先祖原是贫苦的行脚商贩。当时大家经常结伴一同赶路,因为沿途治安不好,只有这样才比较安全。
    有一次,大伙结伴前往某个山区,途中L家先祖的脚上长了一个包。傍晚时分,一伙人来到某村落,准备歇息一晚再走。L家先祖就倚靠在路边的一棵树下,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突然,他“哎哟”地大叫一声,疼得跳了起来。
    原来是一只在近旁觅食的鸡,误以为这个行脚商贩脚上长的包是别的什么东西,狠狠地啄了一下。
    这可是鸡的嘴呀!还不知道那上面沾了什么脏东西呢。行脚商人的脚似乎感染了什么有毒的细菌,到第二天一行人离开村子上路时,他的脚已经肿得很厉害,不能走路了。
    但是,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就拖延了大伙赶路,最终只好把他独自留在村子里。
    谨守家训,盘子受疑
    正所谓前途莫测,一行人把他留在村子里,上路之后不久,途中就遇到了猎取人头的土著人的袭击,全部惨遭杀害,无人幸免。
    那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台湾山区还有猎取人头的部落。外出赶路者结伙同行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防止受到他们的袭击。不过,猎人族部落也随之升级,增加更多的人数。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正文 鸡恩人与鲍恩人(3)
  


    回到正题,L家先祖幸亏脚被鸡啄了一下,反而捡回了一条命。于是,他郑重地制定了如下家训:
    吾家子子孙孙,永世禁食鸡恩人。
    跟这家L姓家族的人吃饭,真是非常烦人。每当上菜的时候,他们都会用怀疑的眼光盯着盘子,还不时用筷子拨一拨盘里的东西。
    N先生则用不着太紧张,因为鲍鱼相对还能保持原形。
    而L家则没那么容易。鸭、鹅、火鸡等跟鸡类似的东西很多,而且一旦切碎之后,就无法从外观分辨了。
    忌口的效果
    由此,我们不禁想到,对食物有所禁忌,也还是有某种价值的。
    对于什么都吃的人,别人也许管不着,不过他自己很可能吃到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所禁忌的人,则会时时注意,以防吃到忌口的食物,因此也许还会顺便注意到奇怪的东西,例如变质的食品,从而免于食物中毒。
    妻子对丈夫说了句不安的话:“如果有人想要毒死你,还真是非常简单。”
    丈夫兄弟一共十人,小时候激烈生存竞争的后遗症,就是无论端上什么吃的东西来,等不及仔细看一下,就狼吞虎咽起来。
    听妻子这么说,丈夫觉得有理,于是认真地陷入了沉思:
    “为了防止被人毒死,想想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什么禁忌才好呢。禁忌的东西,最好是难吃的东西。绝对不能把鲍鱼这样的美味拿来当禁忌……”
    看他喃喃自语,为自己考虑得还真够周到的。
    “广大教主”猪肉
    妻子说:“到现在,我们介绍的可全都是海味呢。”
    做海产品贸易出身的丈夫,似乎有点歉疚地回答道:“嗯。也该说说陆上的东西了。”
    请客吃饭要有“山珍海味”。因此,单说海味显得有所偏颇,也该介绍一下山珍了。
    “那说什么好呢?”





    正文 鸡恩人与鲍恩人(4)
    


    “最好跟前面能够顺利衔接的。”
    “前面正好说到禁忌,那我们就颠倒过来,反其道而行之,说说猪吧!”
    丈夫本以为说了一个巧妙的双关语,没想到妻子却皱起眉头:
    “颠倒过来的话,我脑子里还想着那个长音符呢。”
    “脑子里的长音符又不会出声,舍去不说。”
    “真是歪理。”
    又把中年夫妻之间的斗嘴玩笑话公开给读者看了。后面少不了还要再争辩几句,不过总归是无聊的话,这里就姑且舍去不说。
    那就开始谈谈猪的话题吧。猪可是堂堂的陆地动物。我们知道,猪肉是回教徒的禁忌,这和上一篇谈禁忌的内容就衔接上了。
    小时候,我们把现在的什锦烧称作“煎饼”。
    关于什锦烧的叫法,我们夫妻俩又起了争论。
    在妻子还是小姑娘的时候,人们已经普遍使用“什锦烧”的名称了,她并不知道“煎饼”为何物。夫妻两人的年龄相差不过五岁,就已经有了代沟,连说话的词语都有了微妙的区别。丈夫自己也很注意,不过有时仍然会把电影说成“活动照片”,故意引孩子们发笑。
    “叫煎饼还是叫什锦烧,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有十好几个朋友,把它叫做‘一钱洋食’的哩!说来说去,也不过就是同一样东西。”
    丈夫像发连珠炮一样,说了一大通。
    在我们小时候,常常可以见到红发碧眼的西洋小孩子光顾煎饼店,要买煎饼吃。他们总会说:
    “阿姨,别放猪肉,要牛肉。”
    因为从来没有例外,在我们儿时的回忆中,便认定这并非只是个人的喜好使然,西洋人原本就是不吃猪肉的人种。





    正文 鸡恩人与鲍恩人(5)
  


    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所认为的西方人,实际上是当年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流亡到日本的土耳其鞑靼人的小孩。他们是回教徒,因此不能吃猪肉。
    汉人则大吃特吃。一般只说“肉”的话,指的就是猪肉。如果要说其他肉,就一定会像说“牛肉”、“羊肉”那样,不能省略。
    根据香港屠宰场的统计,牛、猪的比例是一比七十。虽然一头牛和一头猪的大小有区别,但这个数字对比显然说明,香港人所吃猪肉的数量是压倒性的。
    《随园食单》的作者袁枚,将猪肉称作“广大教主”。也就是说,猪肉是大众食品中的老大。在这么爱吃猪肉的中国人当中,有数千万的回教徒,他们是绝对不能吃猪肉的。
    中国的回教徒把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称作“清真教”,其寺院则称为“清真寺”,为教徒开设的餐馆,悬挂的招牌上写着“清真馆”或“教门”。这种餐馆完全没有猪肉,主要供应羊肉。这阵子走在东京的街上,就能看见“清真料理”的招牌,大概应当都是做羊肉的餐馆吧。
    在除了几千万回教徒以外的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如果没有猪,将是无法想象的。
    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猪浑身是宝。
    其毛称为猪鬃,很早以前就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猪鬃可用于制作刷子,其品质之优,是其他化学制品所望尘莫及的。
    猪骨可粉碎后用作肥料。连最下面的猪蹄部分,也是熬炖的好材料。猪蹄也称为“猪脚”,是神户、东京等地台湾菜馆的著名菜肴。广东人好像还把猪的前脚称为“猪手”。因为与后脚相比,“猪手”稍微小一些,更易于烹调处理。
    产妇如果奶水不足,可以喝猪脚汤。可单独熬汤,也可加入通草,效果更佳。
    也就是说,催乳固本,首先从吃猪脚开始。





    正文 摄取猪身上的精华(1)



    摄取猪身上的精华
    吃眼补眼,吃脚补脚
    说到猪脚,我想起台湾的一个风俗,人们在生日那天要吃“猪脚面线”。
    在猪脚面线里,一般还会加上一个用食用红染过的煮鸡蛋,表示庆贺之意。
    红色是中国喜庆场合用的颜色。面线很长,寓意长寿。这都是好理解的。
    但是,猪脚跟生日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随着年纪增长,首先是腿脚开始变弱。
    支撑着身体的腿脚开始变弱,恰恰意味着生命的衰弱。
    为了防止老化具体来说是防止腿脚的衰弱,怎样做才好呢?
    正所谓“吃眼补眼,吃哪补哪”。
    此话不假。吃脚补脚,这样,大概就能强健腿脚了吧。
    这么说,难怪广东人用鸡脚和香菇炖汤,作为长寿的药膳饮用,这个前面我们已经提过。
    据说野蛮人的部落存在一种迷信,即杀死敌方的勇武之人并吃食其肉,就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狮子肉本身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可是非洲那边的人却冒着生命危险猎杀狮子,也是希望吸取狮子身上勇猛气概的缘故。
    用敌将的骷髅斟酒畅饮,确实使对手感到备受侮辱,实际上也是为了据此摄取敌人之豪胆。
    猪一定有相当强韧的脚,才能支撑起肥硕的躯体。体力渐衰的人类为补充腿脚力量,猪脚不正好就是理想的食物吗?
    即便是文明人,也是由野蛮人开化而来,过去的迷信记忆,也牢牢地潜藏在大脑的某个角落。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吃哪补哪的想法。





    正文 摄取猪身上的精华(2)
 


    用脑过度的人
    稍微转换一下话题。二战期间,日本曾经一度像现在一样,出现了中国热。那个时候,人们大量阅读与中国有关的书。
    其中包括林语堂写的书。他思维敏锐,但属于温和的非实践派,跟鲁迅他们关系并不好。中国人把他称为“幽默大师”。
    林语堂这位“幽默大师”曾经这么说过:
    “中国人惰性重,就因为是吃猪肉的影响。外国人蛮性重,就因为是吃牛肉的影响啊。”
    当然,林语堂在这里用的是他擅长的幽默和嘲讽的手法。
    但是,这不过是为嘲讽而嘲讽罢了。不像鲁迅的讽刺或反讽那样,字里行间渗透着血与泪。
    因此,虽然林语堂以中国的解说者自居,最终并没有赢得中国人的认同。
    当然,他的话既没有科学的依据,也不具有振奋国人的任何力量。大概只不过是典型的闲文字而已。
    不过,属于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各个器官,基本上都具有相同的组织。因此,说胃弱的人进食猪肚能有补强的效果,这在科学上也不无道理。猪脚、鸡脚都含有丰富的胶质,这也是很好的成分。
    现在,从牛、猪的脑垂体中提取出来的荷尔蒙,可用于治疗记忆衰退或脑神经衰弱,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中国人认为,猪脑有很好的“补脑”功效。
    过去用猪脑和枸杞炖汤,给用脑过度的人喝,据说可以治疗头痛头晕。
    日本的肉店好像没有卖“猪头”的,只有向肉店特别拜托交代,才能买到。不过,即便买到了猪头,一般在家里大概也不好处理。
    因此,猪头的烹制法,请大家只是了解一下即可。
    猪头一个,放入足量的酒、葱三十根、八角三个(约十克),开火烧煮。然后再加入酱油和白糖。火候控制似乎非常难。不管怎么说,猪头总归是不常见的材料,没有必要勉强进行烹制。





    正文 摄取猪身上的精华(3)
   


    其次,猪肺也可作为治疗肺病的药,配合杏仁一起食用。
    洗猪肺是挺麻烦的事情。煮熟之后猪肺收缩,《随园食单》将其形容为“如白莲一般”。
    我们家一般只炒不煮。猪肺洗净后切成薄片,先用酱油和烧酒稍加腌泡,然后加入姜一起炒。
    民间疗法把猪肺用作止血剂。据说对鼻血、牙龈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均有效果。
    投入与效果成正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