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二人森林 >

第42部分

二人森林-第42部分

小说: 二人森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比如茶碗杯子什么的,或是不求美观只要能用就行的陶砖,那就能烧上百件了。

    陶窑上还盖了一个大棚子,为了防止烧制陶器时遭到大雨。虽然烧陶的季节都是日照很长的夏末,但天有不测风云。

    即使不用来烧陶器,那些土也可以用来做些别的事情——烧炭的时候可以用来覆盖在炭堆上隔绝空气,还可以添到田地中,或是建一个升在地面上的苗圃。

    草帘子刚盖好,豆粒大的雨滴就落下来了。

    何田和易弦赶快跑回屋子,可还是不免淋了点雨。

    何田换了衣服,窗外的雨已经连成一片银色的雨幕。

    雨滴敲在玻璃窗上,发出噼啪声。

    何田叫呆呆看着窗外的易弦,“快去换衣服啊!你发什么呆呢?放心吧,你的水池不会有事的。”

    易弦转过身,刚想说什么,打了个喷嚏。

    他穿着单衣,回来之后又催着何田先去换衣服,这时感到一丝凉意,鼻子一痒,急忙捂住口鼻。

    易弦每次一打喷嚏必然要跑去洗手。

    何田跟在他身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一条布单盖在他身上。

    这阵子他们都换上了单衣,爱美的易弦还穿上了从三三家买的麻布做的新夏衣,原色的细麻布被雨水打湿后贴在身上,就像在身上裹了一层半透明的膜。

    给易弦围上布单时,何田看到那层半透明的衣料,不由自主多看了几眼,竟然毫无理由地萌生一个想法:这么美的人,不知道脱下衣服是什么样子?一定更美吧?

    再一想,去年冬天一起泡温泉时,易弦也总是穿着一层里衣。在一起住了这么久了,她还真没看见过易弦衣不蔽体的样子

    易弦似乎是给何田看得害羞了,双臂掩在胸前,笑着轻轻推了她一下。

    何田这才不好意思地转开身,“我去把炉子生上,很快就不冷了。”

    火很快升起来了,何田盯着炉膛里的火苗,眼前又浮现易弦半掩着胸口微笑的样子。

    她这时才想到,易弦的单衣下面,并没穿内衣呀

    这可不行啊。就算胸平了点,可是夏天衣服这么薄,流汗了,淋雨了,溅上水了,不就都给看光了?

    易弦换了衣服,擦干了头发,爬下棚板,火也烧旺了,热气慢慢在从火炉周围散发到屋子各处。

    何田在水壶里加了两杯水,放在火上。

    她从木架上拿下一个玻璃罐,里面放的是去年夏末采的梅子。梅子上面用小刀画一个十字,放在玻璃罐里,倒上蜂蜜,拧紧瓶盖,一两个月后,酸酸的梅子就吸收了蜂蜜的甜味,酸甜适口。梅子浅绿色的外皮也变得晶莹,像是上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这样的蜜渍梅子用来煮一锅酸梅汤,放凉之后加几片薄荷叶,如果装在竹筒里,悬挂在山涧的流水中,傍晚做完一天的工作,喝上一杯,极为解暑。

    不过今天,何田在快烧开的水里加了些切得极细的姜丝,水煮滚后,直接倒进放着一颗梅子的陶杯中,空气中弥漫开一种奇异的香甜气味。

    “喝吧!”何田举起自己面前的茶杯,和易弦碰碰杯。

    姜丝酸梅茶不仅酸甜,还热辣,很快驱走身上残留的最后一丝寒气。

    梅子特有的酸甜让人满口生津,蜂蜜和姜丝的香气又让人觉得温暖舒适。

    这杯又暖又香的茶慢悠悠地喝了很久。

    何田取出之前做的亚麻籽薄脆饼干,两人一边喝着茶,一边漫无边际地闲聊。

    雨停了。

    夏季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

    叶子边,树梢上,廊檐下,草尖上,圆滚滚的水珠还在时时轻轻滑落,草丛间,虫子们又开始啾啾歌唱,几只晚归鸟划过就要变成蓝黑色的天空,林中小屋的窗子上映出一片橘黄色的灯光。

    偶尔能听到一阵欢笑和小狗的汪汪声。

青团() 
第4章青团

    天气越来越热;林子里除了那些只以植物为食的虫子;渐渐有了吸血的蚊虫。

    最可恶的是一种小小的黑虫子;每个不到一粒芝麻大;可是成群活动;闻到一点血的气味就一团团乌云一样飞过来。

    在河上起网的时候;这些小虫子不知从哪里飞来;在小船周围汇集成一团,扑到船里还在挣扎的鱼身上,鱼被网刮掉了鳞片;这些小虫子就一堆一堆地趴在鳞片附近的伤口上舔舐血液,赶都赶不走。

    挤不到新鲜血液和伤口附近的虫子一窝蜂地飞向何田和易弦,即使他们戴着手套、把脸和脖子全用布巾围上;只露出眼睛鼻孔;那些虫子还是不放弃,有时候会飞进眼睛和鼻孔里。

    那就十分恶心了。

    戴上用竹子做的防护眼罩也无济于事。

    虫子多的时候很快会被眼罩上的玻璃爬满;遮住视野。

    带着鱼获回家;这些虫子一路跟来;越聚越多。大米小麦也跟着遭殃。

    尤其是大米。

    它不能像小麦那样跟进屋子里;不管在林子里觅食;还是缩在窝棚里纳凉;蚊虫就是不肯放过它。

    到了这个季节,房前屋后绝不能有一点小水坑,田地里也不能有积水;水桶、水盆用完之后全要倒扣着放好;阔叶树的落叶要及时扫起来,堆成一堆,放在太阳能够暴晒的地方,再盖上草帘子,不然的话,只要有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积水,蚊子就会在里面产卵,几天之后,新的蚊子就飞出来了。

    可是人类也不是对这些蚊虫毫无办法。

    何田收集了很多艾蒿和野菊,这些芳香植物的气味是蚊虫们不喜的。

    艾蒿和野菊都是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植物,它们随处可见,最繁茂的时候能长成一个齐腰高的小灌木丛。

    贴近根部剪断,十几天后又长得和原先一样高。

    采集那些枝叶最肥大的艾蒿和野菊,扎成一小束一小束的,挂在架子上晾干,用石头块或是陶砖在地上堆一个圈,放进艾蒿点燃,再熄灭火苗,让它慢慢燃烧,发出灰白色带着浓烈药味的烟,蚊虫望风而逃。

    干艾叶还被何田挂在门窗边上,大米的窝棚里更是从上到下挂了一遍,厕所的四周也是。

    除了熏走蚊虫,何田还给大米小麦制作了一种特殊的药膏,涂在它们脸上、四肢和毛比较少的地方。

    这药膏是早春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的。

    用刀子在桦树树干上划一个长方形,撬掉一层薄薄的树皮,晒干。现在和晒干的艾叶、野菊叶还有蒲草叶和根茎一起放在一个小泥炉上,撮成一个圆锥形的小堆,看起来有点像个小帐篷。火种放在小帐篷中心,点燃之后吹熄,让热度把树皮干叶中的枝叶熏出来。

    再在“小帐篷”上倒扣一个废弃的铁锅,被熏出的烟变成一种黏稠的油烟,粘在锅上。几小时后,把锅翻起来,刮粘在上面的油烟膏,和上油脂,就做成了防蚊的药膏。

    易弦坚决地认为这种药膏是畜用的。

    因为何田用的油脂是鱼油和鸡油,涂在大米的眼睛耳朵周围,尾巴上,还有肚皮上。

    药膏十分有效,大米也是挺满意,但是易弦一走近它就嫌弃地捂着鼻子。

    小麦的整个肚子上、竖起的小耳朵里,也全给涂上了药膏,易弦抱着它抚摸,充满怜爱地喃喃着,“我可怜的小宝贝,没关系,即使你臭臭的我还是爱你。”

    除了用来驱虫,艾蒿还可以入馔。

    选取最嫩的叶芽,只要枝头最尖端的那一点,掐下来,洗净晾干后,和泡了四五个小时的小米一起放进手动搅拌机里搅碎成糊糊,再加入四个蛋黄接着搅拌,直到搅得糊糊变成一种青绿色,细腻得看不到叶片或是小米粒了,倒进一只大碗里备用。

    四个蛋的蛋白放在小陶盆里,用手动搅蛋器再一通搅拌。

    失去了电力,搅蛋器却不曾被人类放弃。人们想出各种方法做出了五花八门的手动搅蛋器,用来制作美食。

    何田家的搅蛋器是用竹子做的。

    竹筒上钻一根眼,插上竹子手柄,竹节面上钻上两个洞,插上用竹篾和细竹子做的搅拌头,加上转盘绞盘,摇动手柄,搅拌头就会开始转动,摇上十几分钟,蛋清就会被打得蓬松如云朵,洁白细腻。

    这时再加上糖,继续搅拌,直到蛋白变得半固体了,拿起搅蛋器就带出一个个小尖儿,就搅好了。

    把之前准备的艾叶小米糊分次倒入蛋白中,用竹铲拌匀,放进铝制的圆模里,轻轻握住边缘磕两下,磕出里面的空气,就可以上锅蒸了。

    蒸上二十分钟后,把蒸锅从火上移开,别急着打开盖子,让它慢慢变凉些,不然,骤然变冷,糕就会塌陷下去,不仅失了卖相,也失去蓬松柔软的口感。

    蒸好的艾叶小米糕变成了浅绿色,如果想要绿白相间的大理石花纹,把面糊倒进蛋白时以上下划动的手法搅拌就行,简单点说就是别搅拌得太均匀。

    蒸糕切成一牙一牙的,侧面全是细小的海绵孔,咬上一口,细腻绵软,小米、蛋、艾叶和糖混在一起变成一种极为奇特的香味,带一点点凉意,浅绿的色泽也让人觉得悦目。

    如果想要再甜一点的话,可以浇上一勺蜂蜜,或者,干脆再挖一勺果酱放在盘里,红红的果酱和浅绿色的蒸糕颜色对比鲜明,配着吃,甜味更有层次。

    当然了,这种吃法并非是传统的艾蒿食用方法。

    传统方法是这两种,一种,是用鲜艾叶做汤。

    在热水里加入艾叶,煮沸后再倒进去搅好的蛋液,装碗的时候加一点点盐。

    这个汤易弦喝不惯,也不喜欢。他直言说,像是在喝药。

    另一种做法是他非常喜欢的。

    艾团。

    艾叶团子是用糯米粉做的。

    把艾叶用加了草木灰的开水烫了,放冷之后用纱布滤出汁,或者直接新鲜艾叶加水搅碎,煮沸,拧出汁。用这种深绿色的汁和糯米粉,和成面团,静置一会儿揉成长条,切成小块,压扁,擀成比巴掌略小的圆面皮,里面裹上豆沙,蒸了之后就是艾团了。

    艾叶汁和好的面是青绿色,所以艾叶团子,也叫青团。

    如果喜欢艾叶的口感,可以把艾叶剁碎,加少量盐,去除涩味,直接混入糯米粉和面,面皮里就会看得到叶子的碎末,面皮的颜色也更深。

    不过,何田喜欢做得更复杂一点。

    之前腌制的那些咸鸭蛋已经可以吃了。拿出几个,剥掉泥巴和松针,洗净之后煮熟,取出蛋黄。

    这批咸鸭蛋做得非常成功,每个蛋的蛋黄都流油,吃起来沙沙的,早餐吃一碗粥配一粒蛋,简直幸福极了。

    做青团的时候,在擀好的面皮上先放一层豆沙,再放一粒鸭蛋黄,像包包子一样包好,底朝下,轻轻一压,就可以放在蒸笼里了。

    易弦喜欢又甜又咸的食物,就跟他喜欢板栗炖鸭腿一样。

    这样的蛋黄豆沙青团,他一次可以吃三四个。

    如果不是因为已经吃了晚饭,他能吃更多。

    加了艾叶的糯米粉皮粘牙清香,何田自己用猪油炒的豆沙绵密香甜,再加上沙沙的咸蛋黄,咬上一口,各种滋味汇集在口中舌尖,吃得嘴角都翘起来。

    除了豆沙蛋黄馅儿的青团,何田还做了一种肉馅儿的。

    馅料用的是腌肉和红豇豆。

    她用一块去年冬天腌的獐子胸肉,剁成和指尖差不多大的小块,和红豇豆一起泡发一夜。

    红豇豆是去年种的,新豆种下之后,长势喜人,春夏季有刚买的米面,这些杂粮就可以想着法子折腾了。比如小米艾叶蒸糕。

    放在陶碗里泡了一晚上,豇豆长大了两倍还多,腌肉里的盐分也被豇豆吸收了。

    这时再加上一点新鲜的肉馅,这就要看他们猎到什么猎物了,或者是松鸡,或者是野兔,都和这个食物相称。

    馅料里再一点点葱调味,搅拌好,包上之后,大火蒸上二十到三十分钟。

    这种青团的口感和其他几种差异很大,面皮也做的格外厚实,咬上一口,会流出油汪汪的汤汁,豇豆吸收了些肉的咸香味道,咬起来还是糯糯的,肉再配上艾叶的香味,滋味很是奇特。

    做了一次之后,易弦建议,不如再在馅儿里加一点香菇,嗯,这么一想,倒不如干脆做成包子。

    于是何田用艾叶汁和上面粉发面,馅料里去掉豇豆,蒸了一笼浅绿色的松鸡香菇肉包。

    夏季除了蚊虫多,还多雨。

    水池的挖掘工作被一场雨打断后,要等到池子里的积水排空,池底变干后,才能重新开始。

    第一场雨后,易弦跑去视察工程,当即决定要先挖一条排水渠。

    他的行动力不容小觑,池子还没完全干,他就扔了些树枝下去,再铺上几层草帘子,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