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二人森林 >

第68部分

二人森林-第68部分

小说: 二人森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颗西瓜被山坡上的一块大石头拦住,摔成了两半,露出鲜红的瓤,闻起来香气扑鼻,何田惋惜地把它抱回来,在山涧中冲洗干净,最后挖出来两陶杯的瓜肉,和易弦一起吃了。

    虽然这西瓜只有大米脑袋那么大,但是很甜。

    再去地里一翻看,已经有三四个瓜都熟了。

    小西瓜切成两半,他们一人一半托在手里用勺挖着吃,一会儿就吃完了。

    看来,今年是没有多余的西瓜做黄豆酱了。

    这样一来,就多出很多黄豆。

    何田就把没长熟的黄豆也摘了。

    这时的豆子是碧绿色,叫青豆。从前何田家黄豆种多了也会这么吃。

    青豆的豆瓣轻轻一掐就断,用来和肉丁再加上几根葱白切成丝一切炒,非常好吃。青豆滑滑嫩嫩的,吃起来和鲜嫩的蚕豆有些相似,但是更有嚼劲。

    可是,虽然已经有这么多新鲜蔬菜了,易弦还是大为遗憾今年夏天没能挖成藕,“青豆要是和藕片一起炒就绝了!想想颜色就很漂亮。嗯,或者藕尖和甜豆荚一起炒。”他又沉吟一下,“其实藕尖洒上一点糖凉拌就很好吃”

    总之,藕是他的心头好。

    何田答应他,今年冬天就算不需要去取硫磺,也要去温泉山谷采藕,想办法种在家里的池塘。

    八月中旬,下了一场大雨。

    临睡前就开始淅淅沥沥下起小雨。睡到半夜,何田突然被一串炸雷声惊醒,她迷迷糊糊的,听到房顶上爆豆般的响声,那是大雨滴又急又快打在屋顶才有的声音。

    她正愣怔着,眼前突然一闪,是闪电的光亮进了屋子,紧接着又是一阵炸雷,雨声哗啦哗啦。

    她躺了一会儿,听见雨声越来越大,手从布帘下伸过去,推推易弦,不知推到他哪里了,他闷闷哼一声。

    “易弦?”她小声叫他,“醒醒,下大雨了。”

    他含混地嘟囔了一句什么,抓住她的手放在自己怀里。

    “醒醒,我们得去盖帘子!”何田这时完全清醒了。

    苗圃里的小苗可经不起这样的狂风暴雨。

    她侧耳倾听,好像还有树枝折断、石头滚下山坡的声音。

    她坐起来,掀起布帘,找到手摇手电筒摇了几下,推醒易弦,“下暴雨了。水池恐怕会涨水。”

    两人急忙爬下来,穿上斗笠和油布雨衣,提着两盏油灯。一开门,一阵狂风裹着雨滴扑在头上身上。屋檐下仿佛瀑布。

    他们赶快跑去窝棚取草帘子。

    小麦也跟着从自己的小木屋里跑出来,跟在他们身后在雨里奔忙。

    这时的雨茫茫一片,雨丝快有手指那么粗,被风吹得几乎呈四十五度,油灯灯光所及的地方只有一米左右。

    到了窝棚,两个人的腿全都湿了,雨水滴滴答答顺着裤腿流在地上。

    他们抱了几幅草帘子,盖在苗圃的架子上,刚一放上,帘子就差点被风吹走,得赶紧用绳子捆紧。

    盖好苗圃之后,两个人赶快跑去水池边放水。

    还没走到,易弦就说,“不行了。”

    确实是不行了,山涧中的水已经漫出来,流的满地都是,靠近山涧的地面,即使是斜坡,也有一脚深的积水。

    可是易弦还是让何田提着灯,自己跳到水池边上,打开水闸,再捞出挡在出水口的落叶。

    再一看五只鳖的窝,更是损坏严重。墙缺了一个口,泥坑里的水满了上来,搭在坑上的木板也不知去向,积水很深,看不清还有几只鳖在里面。

    何田跑去拿了捞鱼的网兜,和易弦胡乱在泥巴水里乱捞,还真的捞出来了三只鳖。

    另外两只只有自求多福了。没准雨停了,天亮了,还能从林子里爬回来或者被找到,也有可能被冲到山下的河里了。

    现在只能把这三只鳖暂时放到了鸭兔窝棚里,等雨停了再说。

    回到屋子,两人从头到脚都湿透了。

    易弦让何田先上去换衣服,自己把炉火升起来。

    他坐在炉子前,刚点燃引火的柴草,身上的雨水沥沥地在地板上流了一滩。

    何田从棚板梯子上方探出头,扔给他一块布巾,“先擦擦。”

    易弦把布巾蒙在头上,脱掉上衣,又用竹管吹了吹火,再解开鞋子扔在门口。

    何田胡乱抓了件衣服穿上,把湿衣扔下来,就看到易弦赤着上身,那条恶龙的眼睛在跳跃的炉火下似乎闪闪发亮。

    她正愣着,易弦忽然抬头看向她,笑了,“你看什么?”

    何田脸红了,“没看什么。你来换衣服吧,我下来烧水。”

    他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给铜壶添上水,放在火上,“你别下来了,我烧上了。”

    他说着,站起来,走到梯子前,何田觉得自己喉咙忽然很干,“那、那我去看着火,加点柴。”她正要扶着梯子下来,易弦往她身前一挡,看着她微笑。

    为了节省空间,梯子带上扶手也只有半米宽,一边挨着墙。

    何田向墙边缩了缩,小声说,“你让一让。”

    易弦低声问她,“要是我不让呢?”

    何田心砰砰乱跳,抓紧扶手,小心地抬起眼皮看向易弦,“那那”

    来了,来了!又来了!又是那种又害羞又害怕、让肚子里不知什么地方好像在抽搐的感觉。

    就在何田觉得自己下一秒就有可能要哭了,要么就是要打人了的时候,易弦身子往前一倾,左臂往她腰上一拦,轻轻巧巧就单手把她抱起来,往棚板上走。

    他还穿着湿透了的裤子,胸口和手臂的肌肤也是冰冰的,贴在何田身上时让她像打寒颤似的轻微地抖了一下,紧接着又全身都热起来。

    他抱着她侧身半躺,把盖在头上的布巾随手摘下来扔在一边,小声问她,“你是不是一直想知道这条龙的尾巴在哪儿?我给你看呀。”

    何田这时很难受,她既想赶快捂住眼睛,可是又忍不住想要睁大眼睛。

    屋子里的光源有两个,一个是楼下火炉的炉膛,一个是棚板顶上挂着的油灯。

    这种微弱的火光下,一切都显得朦胧神秘。

    可红红的炉火也让一切都变得热烈,甚至是轻轻跳跃。

    那条狰狞凶恶的黑龙,身躯庞大,从他左肩向后,盘踞在他背部,又从右腰侧蜿蜒到小腹,最后缠在他右腿上。

    栩栩如生。

番茄() 
这场大雨之后;秋天悄然到来。

    白天的时间还是更长;从早上六七点直到晚上七八点都有日光;但是;一场雨后;仿佛不约而同地;几乎所有的蝉都不再鸣叫了。

    林子里一下安静了很多。

    蝉鸣消失后不久;树木的叶子也逐渐改变颜色。

    先变黄的是桦树和杨树叶。落叶起先还是绿色的,然后就变成青黄色,再后来;连树枝上的叶子也变成青黄色了。

    阳光中的热度也与蝉鸣一起消失了。即使在正午,也不会被晒得满头汗了,穿着单衣;走进有阴影的地方;还会觉得凉丝丝的。

    与此同时,地里的各种蔬菜作物仿佛知道宝贵的温暖和阳光就要消失了;拼命吸收这最后的养分。

    何田每天都要收获一些蔬菜;再洗净晾干;分别保存。

    今年她种了两种番茄;一种是藤番茄;一串一串的红果子;虽然每一粒只有蛋黄那么大,但是酸甜适口,可以切成两半和其他蔬菜一起凉拌吃;也可以成串地采下来晒干保存。晒到圆滚滚的果实瘪下来就行了;采一些红辣椒,也晒到这么干,切成段,和番茄一起加上些盐搅拌好,放进玻璃罐或是陶罐里,往里面倒上油浸住番茄和辣椒。放上几天后,辣椒和番茄沉到罐底,油的颜色也加了一点点红色,就做成罐头了。

    这种油罐头番茄,可以在炒菜的时候取出几颗,加入菜肴,增添味道,也可以捞出来后和菜蔬肉类拌在一起吃。

    另外一种罐头是盐水罐头。把番茄放在碗里,浇上滚水,浸一会儿,捞出来剥掉皮,放凉之后就能装进放了盐水的罐子里密封保存了。

    这样的罐头番茄取出来时番茄还是圆圆的一粒,虽然多了些咸味,但是在冬天可是非常难得的,不管是煮面片汤,还是炖肉,加上一两粒,顿时让人食欲大增。

    何田种的另一种番茄能结出非常大的果实。今年,最大的那颗番茄足有两个拳头那么大。重得几乎挨着地。

    从它还是青色的时候,何田和易弦每次去菜地都要特别关注它,每次都要讨论一番:“天哪,还在长呢?”“会不会还没长红就掉下来啊?这么大。”

    果实开始变红之后,每天早上易弦都会先跑去看它,再跑回来报告,“还长着呢!”

    这种番茄成熟后,颜色也不是藤番茄那种鲜红,而是偏粉红,靠近果实顶部的地方有一个小凹坑,这里的果皮特别的薄,几乎能看到里面的果肉,还有果肉上细小的砂砾状的颗粒。

    味道也特别甜。

    成熟的大番茄几乎没有酸味,通体是种半透明的粉红,只在蒂的部分留着一点点青黄色,洗净之后可以直接当水果吃,咬上一口,涌进口中的汁水也是甜的。

    吃这种番茄时,要在第一口尽量吸光汁水,不然的话,酸酸甜甜的汁就会顺着手流得到处都是。汁水里带着黏黏的一小股一小股黄绿色的番茄籽,籽也不硬,稍微有点嚼劲。

    如果把一颗番茄放在碗里,洒上一勺白糖,再用勺子小心切开,和糖搅着一起吃,美味得简直停不下来。

    易弦第一次看何田这么吃番茄时还觉得新奇,他从前是不认为番茄可以当水果吃的,但吃了一个之后,连着好几天都要求晚饭后来一个当甜点。

    可惜的是,这么好吃的番茄却不太容易保存。

    晒干的话,果实太大,往往还没干就晒坏了,切成块或者片的话,就不能像藤番茄那样保留住汁水。做成咸水罐头,又因为个头大,不容易浸透,一个罐子也放不了两个。

    唯一的方法,是把它做成番茄酱。

    把番茄放在滚水里过一下,撕掉皮,用手挖出蒂部,把果肉捏碎放进锅里,不用加一滴水,用小火煮,洒上盐、糖和其他自己喜欢的调味料,煮到水分都蒸发,番茄全都变成黏稠的泥了,就可以倒进玻璃罐里了。放冷之后密封,存在地窖里,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春夏。

    煮面条的时候,炒肉酱的时候,都能快速增加风味。

    烤燕麦面包时也可以加在面团里,再放上一些碎核桃仁,嚼起来有种醇厚的香味。

    易弦尝一小口做好的番茄酱,提议加进去一些野菌和香菇,何田试着做了,味道果然更好,于是又做了几罐这样的酱。

    长豆角也是很容易保存的蔬菜。

    除了可以晒干,还能和腌白菜一样发酵做成酸豆角,吃的时候从坛子里捞出来,放在清水里泡一会儿,沥干,切成碎丁,不管是直接这么吃,还是和肉丁一起炒,味道都很好。

    何田也腌了一些黄瓜。

    天气转凉之后,黄瓜藤就没什么精神了,结的黄瓜也越长越慢。

    何田摘下那些手指长的小黄瓜,用糖和盐腌在坛子里。腌好的小黄瓜脆生生的,是很开胃的小菜,陪着杂粮粥和杂面馒头吃非常鲜甜。

    还可以把它们切成小碎丁,和蛋液搅在一起煎蛋,蛋蓬松,小黄瓜丁的脆爽,配着米饭,或是包在饭团里外出时带上。

    腌黄瓜做成罐头的话,如果密封好,能放上六个月左右。

    去年,何田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照顾种植的作物,番茄和黄瓜都没能做成罐头保存,这是一大遗憾,今年要多做一点。

    南瓜现在最大的抱起来和一只鸭子差不多沉了,何田和易弦不知道这些瓜究竟会长多大,留了四五个观察,其余的都摘下来,切片做成干菜。晒干的南瓜干皱巴巴的,颜色也不大好看,是种土黄色。因为今年第一次种,所以不知道放久了之后这种干菜会是什么味道。

    整个八月,木屋前的空地上,全是一排排的架子、搭在两张凳子上的竹匾,上面晾晒着各种蔬菜瓜果。

    苹果树上苹果现在有拳头那么大了,枣树、柿子树上也果实累累,再过一两周,就可以采摘了。

    除了这些瓜果,何田家的主粮,小米,也长满了沉甸甸的谷穗。

    秋季是非常短暂的,它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到来,也可能会随着一场毫无预兆的雪离去。

    何田和易弦每天忙碌着,抓紧这最后一点时间,为冬季做好准备。

    现在虽然还能穿着单衣和草鞋,但是也许下一场雨后,就冷得必须要穿皮衣了。

    何田自己有往年的旧衣服和鞋,易弦可没有。

    夏天的鞋子倒好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