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黄金耳 >

第153部分

黄金耳-第153部分

小说: 黄金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多少钱?”

    “五千台币!”

    吴天缘二话不说,直接掏钱走人,走了很远才宝贝的研究起来这个青色手镯。

    “老弟,这是?”

    林百里看了一会,实在看不出什么,一个手镯值得让吴天缘如此重视?

    “秘色瓷!我从来没见过做成手镯的秘色瓷!”

    吴天缘有些激动道:“所谓秘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不会吧?”

    林百里大惊失色,他自然听过大名鼎鼎的秘色瓷,但从来没有见过实物,今天随便逛个地摊竟然能见到真品?

    “肯定没问题,宋代越窑烧造,这个手镯应该是孤品!”

    秘色瓷,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中国古代越州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简称秘瓷。“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鏐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

    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产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学效果,釉层特别薄,釉层与胎体结合特别牢固。所以这种配方是保密,专用于皇家瓷器的烧造。以后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例如历史上有过“高丽秘色瓷”等。

    林百里小心翼翼拿起手镯,在阳光下仔细研究着,果然发现其不同之处,光华内敛,里面好像有什么在缓缓流动!

    “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一直是个谜。人们只是从记载中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由越窑特别烧制,从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整个工艺都是秘不外传。其色彩只能从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描写中去想象。自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瓷碗、瓷盘、瓷碟,从“地宫宝物帐碑文”中得知,原来它们就是“秘色瓷”!这些秘色瓷色泽绿黄,晶莹润泽,难得一见。”

    1987年,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宫暴露出来,一批稀世之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顶礼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大量金银器、瓷器、玻璃器、丝织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时还出土了记录所有器物的物帐碑,让文物考古专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称。

    物帐碑上“瓷秘色“三个字,叫古陶瓷专家眼前一亮。

    这几件瓷器,有八棱瓶和圆口、花瓣形口的碗、盘等,共同的特点是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特别是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匀净幽雅得令人陶醉。

    至此秘色瓷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开,让专家们恍然大悟,所谓的秘色瓷我们并不陌生,原来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

    秘色瓷最为神奇之处就是“无中生水”,出土的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为其典型。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

    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碟内身通体施有绿色釉,外壁留有丝绸包裹痕迹。釉面光滑明快,釉层均匀,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真像盛着一泓清水,令人叹为观止!

    “老弟,我真是服了!”

    林百里真是五体投地,人家吴天缘随便逛个地摊,就能捡漏绝世孤品秘色瓷,还是个手镯?

    “嘿嘿,这个我也第一次见,秘色瓷博物馆也没有,正好算填补个空白!”

    吴天缘小心的让王军收起来,这个秘色手镯绝对珍贵,第一次见有手镯形制的瓷器。肯定路分极高,最少也是皇家御用,说不定就是皇帝老儿专门给哪个爱妃烧造而成。

    一行人回到酒店,吴天缘这次满载而归,明天准备回去,清玩雅集约好下周去博物馆,好好参观一下藏品。到时候让老任接待,中正也要开始筹备台湾办事处,开启台湾版图。(未完待续。)

第277章 华人第一打捞队

    “海底打捞队?”

    北极熊好奇道:“你终于要进入广阔无垠的大海寻宝了?”

    吴天缘拿着电话笑道:“那倒不至于,不过有点线索是在海里,总不能放过吧?”

    “那倒是!”北极熊想了想道:“我知道最好的打捞团队有两个,一是美国的独眼龙,他是业内顶尖高手,每年有七八条船全世界各地寻宝打捞,收获很丰厚!”

    “还有一个是你们华人,在新加坡,外号海老爷,姓乔,名声也很响亮。”

    吴天缘挂了电话,北极熊提供的情报和王军调查的一样,独眼龙不用说,背后是杜邦家族,每年打捞最少上亿美金的成果。

    至于这个海老爷,很有意思,年轻时候是渔夫,靠着大海讨生活。偶然的机会打捞出来点金币,结果痴迷起寻宝。没想到越干越大,现在手里有六七条专业打捞船,名气不小。

    “老板,你真要找外人打捞?咱们自己也……”

    吴天缘摆摆手,解释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还是老话,有些事情你们出面反而不方便!在公海上无所谓,谁发现就是谁的。但万一进入其他国家的领海范围,很容易引起国际争端!”

    “私人就有这个好处,海老爷他们专业干了一辈子,经验肯定丰富。明天咱们就去新加坡,我找殷老看看有人能搭上线不能?”

    第二天一行人直飞新加坡,在殷老关系引荐下,见到身材健硕的老乔。

    “你就是传说中的寻宝大师吴天缘?”

    两人一见面,吴天缘还没说话,老乔很是兴奋,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你小子的事迹我听的耳朵都起茧了!说的神乎其神,每次都是几亿十几亿的找到宝藏,真的假的?”

    吴天缘笑道:“半真半假,价值有些高估,但水平还算不错!”

    “有没有兴趣一起海里寻宝?”

    还没等吴天缘开口,海老爷亟不可待率先邀请其吴天缘来,兴奋道:“陆地上没什么意思,宝藏才有多少?别的不说,南海一号如何?”

    海老爷引诱吴天缘道:“根据南海一号上打捞出的钱币年代最晚的南宋钱币,可以判断这是一条南宋沉船。船舱内保存了6--8万件文物,初步判定其性质为远洋贸易商船。这条商船从发现到打捞出水,带给中国乃至世界巨大的震撼。”

    “首先是它沉没于海底800多年,船体却保存得相当完好,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相对比较坚硬,这样的例子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关于造船的原料,有学者认为是马尾松。根据广东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种树木多见于南中国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是中国制造船只的重要木料。上面发现的宝贝我更不用说,价值连城。”

    “象我们这些职业海上寻宝团队执着地徘徊于历史重要航线上,不断探寻淹没于海底的宝藏。由于相关法律界定得比较模糊,因此海上探宝造就了不少一夜暴富的传奇。如1985年,英国人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了大批明末清初瓷器,在荷兰拍得两千万美元的高价;1999年,他食髓知味,又在南中国海打捞出清代晚期“泰兴号”沉船,打捞出数万件白瓷以及紫砂壶等精美陶瓷制品。”

    吴天缘看着海老爷比自己还激动,笑道:“所以我来找老乔你,看看能不能合作?”

    “如何合作?你雇佣我们去打捞?”

    吴天缘摇摇头,反而岔开话题,问道:“你们现在的设备如何?是不是最好?”

    “这……”

    海老爷有些无奈道:“最好?你太小看打捞这个专业喽!”

    “打捞船是一种工程作业船舶,用于水下打捞作业,打捞水下沉船、沉物及水面漂浮物的船舶。内河打捞船是一种小型打捞船,排水量一般为20~200吨,只配备吊杆、绞车及简易潜水设备,用于河流、湖泊沉船、沉物的打捞。”

    “而海洋打捞船是一种大型打捞船,排水量几百吨,甚至在千吨以上,一般后者配备大型起吊设备,以及潜水、压缩空气、水下电焊、水下切割等设备。”

    老乔感叹道:“打捞看似简单,但难度极大。一条好的打捞船最少几百万美金,最顶级的要几千万美金!都是德国货,咱们中国人都做不出来!”

    吴天缘点点头,这点他早就调查过,沉船可用多种方法打捞,各种方法可单独采用,也可几种方法联合采用,视具体需要而定。

    比如封舱抽水打捞法,把沉船破口封堵后,将船内的水抽出,使船浮起,因封补严密困难,风浪大时难作业,故较少采用。

    浮筒打捞法,用若干浮筒在水下充气后,借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此法浮力大而可靠,施工方便、安全。

    船舶抬撬打捞法,用钢缆兜于沉船船底,用打捞船上的起重设备将沉船提起,打捞时一般要用两艘或多艘打捞船共同作业。

    泡沫塑料打捞法,将比重轻的闭孔泡沫塑料输入沉船舱内,排去海水,借泡沫浮力抬起船舶,此法免去在沉船底穿引钢缆的不便,且减少或免去封舱工作,也适应海上风浪下作业。

    最后是围堰打捞法,当船沉于水深较小的水域时,可筑堰于沉船的周围,抽出堰内的水,将沉船封补或修复,再灌水将船浮起后拆除围堰。

    而现在最先进的方法就是浮筒打捞法,即把一组浮筒拖到沉船的作业区,使它们灌满水并沉到水底,然后由潜水员下水,用钢缆把浮筒与沉船栓住。接着开动打捞船上的压气机,把空气压进这组浮筒,这些浮筒就会带着沉船一起浮到水面。

    “我干了一辈子,手里才积累了七条船,真正负责打捞的只有四条。其他的是寻宝船,这个不只是需要运气,更需要钱!”

    老乔苦笑道:“我们每次出海就是几个月,到处寻宝,一年能有一次收获就算不错!我运气还算可以,这么多年下来没有亏本,百分之九十五的寻宝人都半途而废,就是因为没钱继续下去。”

    “我投资一亿美金,咱们合作如何?”

    吴天缘终于抛出重磅炸弹,听着老乔目瞪口呆,好一会才回过神,冷静问:“什么条件?”

    “一亿算是成立公司,名字叫天缘打捞队,买最好的船,找最专业的人,老乔你负责管理。我提供寻宝线索,所有成本都算我的!”

    “有这样的好事?”(未完待续。)

第278章 天缘打捞队

    吴天缘笑道:“你的收益是两成,主要是利用经验掌舵,不过有国宝文物一定要由我处理!”

    “我要考虑一下!”

    吴天缘点点头,这个不急,虽然自己出大资金,但人家也是要压上全身家当,考虑清楚好。他之所以选择老乔合作,一是口碑不错,经验丰富;二这个行当华人很少,还是找自己人放心。当然真不行就找老外合作,他们的技术可能更好。

    “干了!”

    吴天缘没想到老乔这么快就有了决定,很好奇原因,老乔解释道:“我老了,就算现在退休也能衣食无忧过下半辈子。不过手下几十号人上有老下有小,都靠着大海吃饭。我两个女儿都嫁人,没人继承买卖,与其树倒猢狲散,不如成立公司!”

    “你名气好,不光是寻宝一流,更是咱们中国人的骄傲!不说别的,能从八国联军手里弄回来国宝我第一个佩服!跟着你干心甘情愿,也放心。”

    “好,老爷子,咱们日久见人心,合作愉快!”

    两个人正式签订合作意向,马上成立天缘打捞公司,由吴天缘注资一亿美金,老乔是总经理,负责管理和技术。下一步重新购买打捞船和招募专业人才,以后去大海寻宝!

    5月18日,世界打捞业巨头、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宣布,该公司从大西洋海底一艘古老沉船上,起获重达17吨的殖民时期金银财宝,总价值至少为5亿美元。该公司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出水”的最大一笔海底沉船宝藏,这次打捞轰动了世界。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当年西班牙对南美洲殖民财富的掠夺采用了最野蛮的方式,一船又一船的金银财宝成为殖民掠夺的罪证。1622年8月,阿托卡夫人号所在的船队载满财宝从南美返回西班牙。当船队航行到哈瓦那海域时,飓风席卷了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