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黄金耳 >

第199部分

黄金耳-第199部分

小说: 黄金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市国家,在夏后季鼎内壁刻的铭文上描述了夏后季将都城从原东迁到老丘,说明一个事情,夏朝有都城。

    季派人讨伐东夷,将统治扩张到东海之滨,东夷部落向季纳贡祝贺,这几件事说明夏朝的版图非常大,形成一个非常统一的部落联盟国家。

    而宗教礼仪,铭文描述了夏人为季举行过报祭,还有鼎在古代常常被用作礼器,鼎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在夏代就有祭祀。

    夏后鼎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却告诉了我们很多被历史掩埋的信息。

    近代以来,对《史记》上记载的夏朝是否存在争议很大,事实上不仅夏朝是否存在存在很大的争议,商朝也是有非常大的争议的。

    因为商朝的历史也无可查考,直到殷墟甲骨文的出土,直接证明了商朝的存在。

    而对夏朝的研究,主要是依靠历史文献记载,比如《史记》,《竹书纪年》,《尚书》等。

    特别是偃师二里头遗址,它被有些学者认为是一个夏墟。

    不过还有些学者对‘夏墟’存在疑问,二里头遗址有四期。它的一期二期遗址出土主要是一些陶器,没有文明标志的东西,青铜器和文字,其实没进入文明阶段。

    后面的三期四期进入了文明阶段,但按时间很多人认为早商,和夏朝无关。所以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缺乏考古实物例证和文字表明其存在。寻找夏王朝存在的证据,成了近半个世纪中国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中国学者对寻找夏王朝存在的证据的一方面努力。这项文化工程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持续时间长达五年,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等学科,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耗资巨大。

    最后遗憾的是,由于结题争议太大,夏商周断代工程未通过国家的验收。直到现在夏王朝是否存在,夏代是否跨入文明的门槛,在国际学术界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争议。

    这次吴天缘在夏城废墟里发现的夏后鼎,明确告诉了全世界一个答案。一个关于中国古文明的答案。

    夏王朝是否存在?

    它存在!

    夏王朝是否跨进了文明的门槛?

    它有文明!

    中国的历史是五千年!

    藤田看见吴天缘激动样子,早就知道这些对中国考古的重大影响,笑道:“夏代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进,制陶工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比如夏代的陶器盛行在器表加饰数周附加堆纹、划纹、弦纹。纹饰精美绝伦,形成了夏代灰陶独特的艺术风格,幽冷神秘而又庄严沉重。”

    “这一批青铜器六百多件,品类多种多样,不仅有工具、兵器,还有爵、角、鼎等容器,铜铃等礼乐器。这些丰富多样的青铜器物的发现,标志了文明的真正开始。”

    “还有玉器数百件,生产工具有玉斧、玉铲、玉城。装饰品有管、珠、锡形器、绿松石饰、嵌绿松石兽面纹钢饰牌。礼仪器有戈、铀、圭、刀、牙湾、柄形饰等。”

    “不过……”藤田突然欲言又止,有些拿不定主意,吴天缘好奇问为什么?

    “其实除了夏后鼎,三井家族还有更重要的几件夏朝重器秘不示人,这是资料。”

    吴天缘心里一震,连国之重器夏后鼎都不算最好?

    他结果三份档案,两件青铜器,一件玉器!青铜器分别为青铜盘,青铜剑。

    青铜盘,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内底铸有铭文24行,517字。

    这是一段颂扬的铭文,颂扬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季、槐、芒九代夏后的功绩。

    在铭文里提到了禹的功绩,‘治理洪水,安定天下’,‘征伐三苗’,‘制订历法,指导农业生产’,‘把全国分为九州’。

    引起吴天缘注意的是,在铭文歌颂禹的功绩中,提到大禹将各方诸候进献的金,铸造成一个大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异兽,这就是九鼎的最早来源证明。

    青铜盘上的铭文还描述了从禹到芒九代夏后完整的谱系,对夏代年代研究,断代,建立夏代诸后年表有非常大的史料价值。

    青铜盘铸于夏后泄在位时,是一位在夏朝做太史令叫伊的人铸造,后人将这个青铜盘命名为伊盘。

    青铜剑,铜铸,长132。4厘米。用水清洗掉剑上的泥土,青铜剑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毫无锈蚀,仍然光彩夺目,寒光四射。

    青铜剑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绿松石、七彩珠、九华玉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呈菱形,并镶以金、铜镂花饰件。

    剑刃薄锋利,寒光闪闪,曾经用纸测试了一下青铜剑的锋利度,30余层纸一划而破!

    在剑身上靠近剑柄的地方上发现二行铭文,有八个字。

    铭曰:禀承天命天下咸朝。

    日本人考证关于夏代铸造的青铜剑一些资料信息,有文字记载的,在夏代铸造的剑有四把。

    夏《名剑录》中记载:“夏禹铸一剑,藏会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文为日月星辰,背记山川。”

    启剑,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以庚戌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

    太康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启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岁在三月辛卯春,铸一铜剑,上有八方面,长三尺三寸头,头方。

    还有一把叫夹剑,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岁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剑,铭曰夹,古文篆书,长四尺一寸。

    其中夹剑是一把铁剑,铁容易氧化、生锈,这把铁剑经过几千年的氧化、锈蚀,早就锈没了,排除掉夹剑。

    首先可以肯定,手上的这把青铜剑不是普通的青铜剑!

    从剑身复杂的纹饰、用绿松石、九华玉、七彩珠宝石装饰,在青铜剑上体现表现出来的精湛的铸造工艺等方面,以及剑身上面刻有‘禀承天命天下咸朝’的一行铭文,可以说明,这是一把帝王剑。很可能是历史文献资料有过记载的夏禹剑、启剑、太康剑三把青铜剑中的其中一把。

    首先可以排除夏禹剑,按照《名剑录》中记载,夏禹剑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文为日月星辰,背记山川,与吴天缘手上这把青铜剑上的纹饰不符合,可以排除。

    结合历史史料推测,太康剑也可以排除。大康在位时,终日沉迷打猎,不理政事,结果为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所逐,不得返国。这样一个人不可能有在铭文上刻的’禀承天命天下咸朝’的能力和魄力。

    最后只剩下一个可能,那就是吴天缘手上的这把青铜剑就是启剑。(未完待续。)

第367章 品香会

    《刀剑录》中记载的启剑,长三尺九寸,换算成现代的长度单位,是1米3左右,与档案中对青铜剑测量的长度相差不大。

    而且据史料记载,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通过甘之战,击败强大的有扈氏,实现了禀承天命,天下咸朝。

    结合这几方面,考古学家认定这把青铜剑是《刀剑录》中曾记载过的启剑。

    最后一件是玉器,玉璜!

    玉璜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总称为“六瑞”,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级别高,份量重。

    这件玉璜呈弯月形,以减地手法镶嵌玉石,留底构成兽面之轮廓,上镶两圆玉石为目,眼眶为璜之留底,山字形留底为嘴之外形,内镶方形绿松石,四边留底为边框,精美绝伦。

    雕刻这件玉璜的玉采用一整块最上品的白玉,工艺极为独特和精巧,装饰技法极为古老而高超。由于年代有些久远,在玉面上呈现出再结晶斑点,更显出数千年的岁月沧桑。

    玉璜上有铭文,铭文为‘旨下示’。下示就是来自上天或祖宗神灵对下的启示或训示。

    夏文的“旨”,上面一个‘匕’字形,就像汤勺,下面一个‘日’字,就像一张口。含义是是把一勺美味的汤送入口里,表示乐意、愉悦的意思。

    将‘旨’与‘下示’结合起来,铭文的意思是子民向上天或祖宗表达:“乐于接受你们的昭示。”这件玉璜是大璜,是一件礼神之器,祭祀用的。

    “这真是夏后氏之璜,天下至宝,国之神器!”吴天缘忍不住惊叹道。

    这次不但发现流失上千年的夏后鼎,还发现小日子秘不示人的三件绝对重器,伊盘、启剑、夏后氏之璜!

    “换!你去负责谈判,这几件重器说什么也要给我弄回来!”

    吴天缘霸气命令道:“要是那个什么三井日下做不了主,就约我见三井家主,我亲自谈!”

    一天后吴天缘在博物馆见到三井日下,两个人密谈很久,终于达成协议,用四百幅名画换这批夏朝文物。

    “这次咱们是吃亏了!”

    孙雨瑶不满道:“四百幅大师作品,最少几十亿美元,你也真舍得!”

    “无所谓,我对那些油画本来就不感兴趣,再说手里还有1200幅,绝对够博物馆用。”

    吴天缘笑道:“现在咱们手里也有钱,每年通过几个拍卖行收一些,也够日常更换。咱们夏商周青铜器是老祖宗的杰作,不能落在小日本手里!”

    吴天缘刚休息了一天,柳美子匆匆赶来说有要紧事商量。

    “你被邀请参加品香会?什么情况?”

    柳美子有些发愁道:“这是大阪最高级别的品香会,由几个资深大行家一起举办,每半年一次。邀请所有香道师参加,其实就是行业内一个交流机会,看看谁的水平更好。”

    “我要让圈子认可水平,这个是第一个必经之路,打响名头才能让咱们的沉香打进日本市场。”

    “也就是说这次势在必得?”吴天缘沉思一下,问道:“什么规则?”

    “第一项是空熏品香,看谁对不同产地原料熟悉?最短时间分辨多者获胜!”

    “第二项是打篆品香,选手各自合香,看谁的味道好,更受欢迎谁获胜。”

    “第三项是隔空炙法,各自拿出压箱底极品,由所有裁判一起打分,三局两胜!”

    柳美子解释道:“品香会提出的三项比赛是香道三种不同品香方法,每一个有各自优劣。空熏法火力强,适合加热原料,分辨其产地和不同阶段香味。沉香产地十几处,就算是行家也不可能光靠肉眼分辨产地。”

    “最精确就是用空熏加热,仔细闻香味,判断真实品质高低。”柳美子拿出香道用具,边说边给吴天缘具体演示着。柳美子动作流畅,很有韵律,一看就是高手。

    吴天缘也用心记忆顺序,香道和茶道就是修心过程,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否则柳美子也不会如此看重。

    “我最大的对手是一个越南混血,河田由美,家里是香道世家,自幼品相,是真正高手!我见过一次,气质高雅宁静,是个劲敌。”这点才是柳美子最担心地方。

    “玩家品香一般会先把上面杂质去掉,如白皮,脏泥等,否则会影响香味。资深玩家干脆把原料做成统一尺寸,方便品香。品香会那里肯定是这样,所以靠外表分辨原料产地更是难上加难。平时无所谓,可是比赛比的就是看谁快,第一直觉最重要。”

    “第三项是隔空炙香,主要是品高等级沉香,甚至奇楠。因为加热过程缓慢,容易控制,能完全利用沉香。这项反而咱们胜算更大,毕竟咱们手里有一些极品海南香。”

    吴天缘摇摇头,有不同意见:“也不一定,那个河田由美家传深厚,就算没有这种极品,手里肯定有好货。加上她的手法,到时候所有裁判一起品香,保不齐谁喜欢什么味道?”

    “那也没办法,咱们的底牌只有这样,人家的还不知道!”柳美子也很无奈,事到如此只能硬上。

    “第二项最考香道水平,合香!”柳美子正色道:“一个香道大师唯一标准就是创造自己流派,独创属于自己的香谱。如陈氏香谱,就是一代宗师心血之作。”

    吴天缘笑着问道:“你也算行家,就没有点秘方什么的?”

    “哎,我手里也有几个小秘方,能增加合香品质。品香会这次定下最难忘的味道为主题,具体让我们自己发挥。何为最难忘?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难啊!”

    事到如今没有办法,吴天缘让天缘会动用力量全力高价收购沉香原料,最快时间让柳美子特训,离品香会还有半个月,希望能提升水平。

    柳美子开始进行特训,拿出高价收购的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