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348部分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348部分

小说: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忍无可忍的时候,波兰人便和奥地利士兵们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在克拉科夫方圆数十英里内到处可见,而解决这些冲突便消耗了奥地利人大量的精力,所以动员了一万人持续一个星期也只完成了克拉科夫方圆八十英里的坚壁清野工作。

    此刻的克拉科夫城完全变成了一座难民营,奥地利人从城外迁入了两万多的波兰人,而其中那些青壮一入城便被奥地利军队强征了过去,其余的老弱妇孺,在克拉科夫有亲戚的还好,没有亲戚的只能露宿街头。

    这些波兰人身上几乎是分文没有,奥地利人在迁移的时候将这些波兰人家中的粮食和贵重物品基本上都是席卷而空,满城都是波兰人的哀鸣。(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布拉特纳战役() 
1791年六月,波西米亚边境的战斗越发的激烈了起来,先是普鲁士一方在波西米亚西线打了奥地利军队一个措手不及,欧亨尼奥的一万余人军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后撤了近百里才稳固了防线。

    但是正当德绍准备一鼓作气命令第四和第九师团向东转进的时候,由奥地利卡尔大公率领的一万两千奥军抵达了前线。

    在得知前线变故之后,卡尔并没有率领麾下的军队继续向巴伐利亚地区进军,相反,在卡尔的命令下,会合了欧亨尼奥所部的七千人之后,总兵力达到两万人的奥地利军队迅速向此前丢失的阵地发动了反攻。

    而在卡尔所部加入战斗之后,德绍不得不改变之前拟定的计划,而就在此时,一个更大的坏消息传了过来。

    奥地利从奥土边境抽调的四万军队距离波西米亚已经不远了,甚至在半个月内,这支部队便能加入到战斗之中。

    这个消息震动了整个波西米亚战区的局势,要知道一旦四万奥军生力军加入战场,那么便意味着普奥双方的局势发生了不可更改的逆转,近十万的奥地利军队主力足足比德绍麾下的四个师团多出一倍。

    所幸的是,普鲁士新编制的第十九师团总算是先奥地利人一步赶到了战场,而随着第十九师团的加入,德绍决定不能再拖了。奥地利人的四万人正在星夜赶来的路上,如果不能趁奥地利人援军到来之前重创对面的奥地利军队。那么一旦等到奥地利援军抵达,到时候被动的可就是普鲁士人了。

    因此德绍元帅和结合了各师团的意见之后,决定调集第四、第九、第十九共计三个师团进攻卡尔所部奥军的驻地布拉特纳。

    布拉特纳位处波西米亚地区西南方向。自卡尔率军会合了欧亨尼奥的军队之后便进军至布拉特纳地区,而该地区此前也是欧亨尼奥指挥部的所在地。

    卡尔所部总兵力近两万人,而德绍在集结了三个师团全部、总兵力也有三万三千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局部地区普军便对奥军形成了兵力上的优势,至于另外方向的敌人,德绍早已下令第七和第十师团务必死死的拖住当面之敌,不能让奥地利人从这两条战线上抽取一兵一卒支援卡尔所部。

    对于卡尔。德绍并没有因为他第一次上战场便轻视他,显然卡尔之前的表现让他在德绍的心目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下达行动命令之后,普鲁士的三个师团迅速的完成了集结。因为此次作战事关重大,因此德绍离开了布拉格,亲自前往军队中坐镇。

    而在普军的对面,卡尔也在命令军队提高警觉防止普军的反攻。

    四万奥地利军队正在赶来支援的路上。这个消息不仅让普鲁士人倍感压力。同时也让卡尔的心头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此次卡尔的敌人可是普鲁士大名鼎鼎的德绍元帅,卡尔不相信德绍会眼睁睁看着四万奥军加入战场而无动于衷,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明德绍的一大把年纪完全活到狗肚子上去了。

    因此卡尔认定,在援军没有到来之前,普鲁士人肯定会采取行动,只有那样才能让普军在奥地利人的援军到来之后不至于沦落到完全被动。

    很快卡尔的预想成为了现实,奥地利潜伏在布拉格的情报人员传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普鲁士战区指挥部内最近异常繁忙,而德绍元帅也有几天没有在布拉格露面了。不排除其悄然前往前线普军的可能性。

    。。。。。。。。。。。。。。。。。。。。。。。。。。。。。。。。。。。。。。。。

    “各部行动的指令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大家也都知道奥地利人的四万援军正在驰援的路上,因此我们必须在奥地利援军到来之前砍掉他们的一直臂膀,从而为下一步的我军行动争取回旋的余地,同时也能大振我军声威,此次我们集结了三个师团,而对面的奥军兵力在两万人左右,第十九师团因是新建师团,因此此次十九师团便作为我的中军,而第四和第九师团则不用我多说了,总之此战关乎我军接下来的生死,因此诸位务必全夺其功!”

    一番话说完,德绍看着帐篷中站的满满的三个师团的将领,大手一挥

    “此战不成功便成仁,诸君武运昌隆!”

    三万余人的普鲁士大军倾巢出动,而当卡尔接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大喊道:

    “快,召集军队到布拉特纳以北三十英里处集结,同时告诉欧亨尼奥将军,请欧亨尼奥将军率领他的军队立即潜伏到布拉特纳北郊的茨布利一带,等待我的命令!”

    纵然欧亨尼奥的军中资历比卡尔要长,而且与欧亨尼奥相比,卡尔只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但是卡尔毕竟是哈布斯堡皇室的嫡子同时还是切申大公,因此按照规则,欧亨尼奥只能屈于卡尔之下,对卡尔的命令也当无条件遵从。

    不过当卡尔的命令传到欧亨尼奥手上的时候,欧亨尼奥完全摸不着头脑。

    此次普鲁士人显然是来势汹汹,三万余人的普军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而卡尔的本部只有一万人,按理来说凭借卡尔和欧亨尼奥所部加起来达到两万人的兵力守卫布拉特纳一段时间应该是不成问题,但是偏偏卡尔选择了出城野战。

    而野战也就算了,偏偏卡尔只带了自己麾下的一万余人出战,而命令欧亨尼奥所部潜伏到茨布利。茨布利是一座小山,在布拉特纳周围,因为普奥军队轮流对布拉特纳的争夺,所以这座城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战火的摧残。而此前茨布利曾经是布拉特纳市民踏青的好去处,但是经历过战火之后,这座小山非常的荒凉,杂木横生让人完全没有欣赏的心情。

    如果真的想出城野战的话,光凭卡尔麾下的一万余人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欧亨尼奥的眉头不知不觉的皱到了一起,他不知道卡尔想干什么,但是直觉告诉他像卡尔这样年纪的半大小伙子实在是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

    但是奈何卡尔是大公同时还是帝国上将,他欧亨尼奥论地位比不上卡尔,因此对于卡尔的命令,即便他心中再不满也只能执行。

    随着震耳欲聋且又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传来,卡尔知道普鲁士人来了。

    因为距离的关系,因此卡尔在昨天便已经率领军队抵达了这处被他视为决战所在地的战场,而利用普军还未抵达的这一段空挡,在卡尔的命令下,奥地利军队在自身队列的前方都布置了拒马栅,这些拒马栅高达两米有余,足以影响普军骑兵的行动。

    在整处战场上,这样的拒马栅有三层,而在这些拒马栅背后还有约有半米多高的沙袋,半米多高的沙袋正好可以将蹲下射击的士兵身体挡的严严实实。

    在普军抵达战场的时候,德绍对卡尔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布置好这一切赞不绝口。

    之所以能够知道卡尔所部在昨天便抵达了战场,正是因为在昨天普军的斥候骑兵便已经到达了这个地方,而当德绍从斥候的口中得知奥地利军队已经抵达了此处的消息之后便明白奥地利人是要将这里当做战场。

    不过半天的努力毕竟是有限的,因为今天可能发生的战斗,因此在昨天卡尔也不敢太过消耗自己麾下军队的体力,因此这三层的拒马栅只布置了近两英里的距离。

    “呵呵,尼奇劳将军,看来我们对面的小公爵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不过么,他的眼界毕竟还是太小了些,你先率领第九师团去给他上一课,让他知道战争可不会死搬历史书上的战例!”

    听到德绍的话,尼奇劳大声的应了下来,然后便驰马奔向了自己的部队。

    很快在战场的右翼,第九师团的阵型在尼奇劳的命令下发生了变化,第九师团所属的炮兵团被调动到了整支军队的最前线。

    而后只见尼奇劳大手一挥,炮兵团的士兵便驱使着拉动火炮的驽马向奥地利人的阵地靠近。

    在欧洲历史上,有一次战争的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这层战争便是黑斯廷斯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英国人正是利用拒马栅抵挡了法国骑士的冲击,然后运用长弓手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一举反败为胜击败了法国的大军。

    而眼下,卡尔所采取的拒马栅策略和历史上的黑斯廷斯战役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现在可不是几百年前,火炮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战争的形势。

    在尼奇劳的命令下,第九师团的炮兵团将近百门大炮运到了奥地利人布下的第一道拒马栅的射程之外。

    在这些拒马栅的背后,除了奥地利人的沙袋之外还被奥地利军队人工制造了一道土坡,而这些土坡的上面则布置了一些火炮。

    在炮兵团停顿下来之后,普鲁士炮兵便开始向奥地利人的第一道拒马栅阵线发射实心弹。(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三章 布拉特纳战役(中)() 
与榴弹、霰弹相比,实心炮弹对人员的杀伤或许略逊一筹,但是实心炮弹对防御工事的破坏却又是榴弹等所不能比拟的,起码现在来说一枚实心炮弹对拒马栅造成的损坏程度绝对要比榴弹要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炮兵根本就不必去考虑什么有效射程,他们只要能够将炮弹打到奥地利人的阵地上便可,而总共两英里的宽度根本不用担心这些实心炮弹会打空。

    其实在普鲁士人派炮兵打头阵的时候,卡尔便潜意识的感觉到不妙。拒马栅尽管可以帮助奥地利军队地狱普鲁士的进攻,但是同时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被动挨打的战术,躲在拒马栅之后的奥地利军队根本无法对普鲁士的炮兵进行有效的反击。

    “立即命令我们的炮兵部队向敌军的炮兵阵地进行轰击!”

    “可是,大公殿下,这么远的距离,我们根本打不准敌军的阵地。。。。。。。”

    “不要和我说什么打不打得准的,都是一样的火炮,既然普鲁士人能够将炮弹扔到我们的头上,那么我们自然也能将炮弹扔到敌人的头上,快给我去传令!”

    面对脸上有些怒容的卡尔大公,作为卡尔的参谋自然是不敢有丝毫逾越的想法,因此也只得去向奥军炮兵下达卡尔的命令。

    但是火炮的射程终究是有限的,奥地利的拒马栅在普鲁士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外,但是毕竟还是位于射程之内。而部署在拒马栅之后突破上的奥地利炮兵却无法将大量的弹药倾斜到普鲁士火炮阵地之上。

    原因便在于卡尔在第一道拒马栅后面部署的火炮大多都是能够对士兵造成大量杀伤的榴弹和霰弹炮,这些火炮虽然也能够发射一定的实心炮弹,但是毕竟这些火炮并不是专门发射是实心炮弹的大型火炮。因此往往射程并不是很远。

    而在卡尔的命令下达之后,第一道拒马栅背后突破上的奥地利炮兵立即开火了,但是取得的战果却是微乎其微,这些炮弹大多射在了普军炮兵阵地之前,只有几枚炮弹落入了普军阵地之中,但是失去了威力的炮弹却没有给普军炮兵带来想象中的损失。

    其实普军火炮根本没有对奥地利军队造成多大的损失,那些躲在沙袋背后的奥地利士兵在普军炮火的轰击下根本没有伤亡多少人。具体的伤亡人数完全可以是单位数。

    只不过与人员伤亡不同的是,在这些实心弹的攻击之下,卡尔精心布置的第一道拒马栅很快便被打出了好几道缺口。而其他的一些拒马栅也在普军火炮的攻击下出现了动摇。

    眼看着己方炮兵的攻击没有取得自己想象中能够对普军造成的伤害,卡尔大感晦气。战争中一步错便步步错,奥地利军队在享受着拒马栅庇护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拒马栅阵型的坏处,那就是奥地利士兵只能躲在沙袋的背后苟延馋喘。这种情况对军队士气的损害无疑是巨大的。

    “呵呵。看来我们的小朋友也尝到了一些苦果,那么传令给雷奥哈德,让第四师团也动一动,给我们的小朋友再送上一份惊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