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395部分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395部分

小说: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德绍毕竟不是,而普鲁士的情报机构虽然比较牛逼,但是总不能变成图哈大公肚子里的蛔虫,因此德绍只能下令各条战线的普鲁士军队保持高度的警惕,以防奥地利军队的突然袭击。

    布拉特纳不仅成为了波西米亚战区普鲁士军队指挥机构的驻地,同时在威廉抵达前线之后也成为了威廉的行宫所在地,当然这个行宫比较简陋,不过对此威廉却是浑不在意。

    “陛下,眼下前线并无大规模战事,今天又是难得的好天气,听说布拉特纳的西郊乃是难得的游猎之所,不如我等陪同陛下前去散散心?”

    这些天在前线,尽管威廉已经将前线军政大权都交给了德绍进行处理,但是威廉毕竟是普鲁士的国王,很多事情必须要得到威廉的签字,而且尽管威廉在离开勃兰登堡之后将国事都交给了洛克斯处理,但是一些大事勃兰登堡方面依然要快马加鞭的赶来向威廉请示。

    因此这段时间威廉过的非常忙碌,甚至比在勃兰登堡和无忧宫的时候都要忙碌。

    看着窗外难得的好天气,威廉伸了伸自己的懒腰,回头便对布埃尔说道:

    “布埃尔,今天的天气倒是确实不错,这样吧,你去安排,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带上一个连的骑兵就足够了!”

    得到威廉的回答,布埃尔微笑的点了点头然后便走下去安排。

    一个连的骑兵被迅速的集结在了一起,然后在告知了德绍方面一声之后,在一众骑兵的簇拥下,威廉便率领自己的近侍以及这一个连的骑兵向着布拉特纳西郊出发了。

    。。。。。。。。。。。。。。。。。。。。。。。

    纽因堡战役的结果传到维也纳之后,引起了整个维也纳的震动,在利奥波德二世得知消息的时候,这位皇帝的神色很是复杂,有些惊讶也有些呆愣当然更多的却是愤怒。

    皇帝强压着自己的怒气对自己身边的近侍说道;

    “立即将重臣们召集过来,还有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法兰西,我需要法兰西人兑现之前和我的承诺!”

    巴伐利亚对于奥地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知道巴伐利亚不仅和奥地利比邻而居,同时通过一条莱茵河,普鲁士军队完全可以通过航运从慕尼黑起帆在两天内实现兵临维也纳城下的战略目标。

    而且巴伐利亚被普鲁士攻占也意味着奥地利被割裂了出来,这是利奥波德二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纽因堡战役虽然以巴伐利亚的失败而告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普鲁士已经将巴伐利亚纳入了囊中,这一点不光利奥波德二世明白,作为普鲁士军方大将,达菲利亚同样也非常清楚。

    但是起码在取得了纽因堡一战的胜利之后,在巴伐利亚境内再没有能够彻底威胁普鲁士人的力量,这意味着只要普鲁士人在巴伐利亚不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么巴伐利亚起码也不会对普鲁士人顽抗到什么地步。

    巴伐利亚是奥地利和西欧联系的重中之重,甚至奥地利和帝国中欧诸侯们的联系也依赖于巴伐利亚,而现在普鲁士人取得了纽因堡一战的胜利,可以预见的是奥地利和西欧之间的联系势必将会被切断。

    甚至巴伐利亚的意义还不仅仅如此,巴伐利亚可是坚定的站在奥地利一方的诸侯国,而眼下巴伐利亚的失败完全可以解读成奥地利阵营的失败,这对奥地利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难堪。

    之所以派人前往法兰西,正是因为当初在开战之初,法兰西和奥地利还有西班牙三国便订立了同盟条约,而其中有一条却是奥地利特意要求加上的。

    这一条的内容便是法兰西有责任在普鲁士直接威胁到维也纳之后,立即派出军队进攻普鲁士本土。

    眼下普鲁士取得了纽因堡的胜利,可以预见这一条已经成为了现实,所以利奥波德二世才会派人前往法兰西督促法国人尽快向普鲁士本土派出军队。

    当然利奥波德二世也知道,其实法国的军队早就已经派了,不过在安特卫普却是遇上了英国远征军的主力,眼下双方胜负如何还没有传到维也纳。(未完待续。。)

    。。。

第五百六十九章 贝弗伦() 
在安特卫普,英军在休整了两天之后便继续向着马纳逃窜的方向追击而去,但是当英**队抵达贝弗伦的时候,已经抵达了贝弗伦的哈根所部法军让英国人大吃一惊。

    贝弗伦是安特卫普西部的一座小城,人口仅仅只有不到八千人,哈根所部在英国人抵达之前便已经占据了贝弗伦,不仅如此,在贝弗伦的郊外,哈根麾下的一万将士已经构筑了一条简陋的防线,虽说非常简陋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雷赫特一战让英国上下明白冒进是不可取的,而法军也并不是他们一开始所想象的那样一触即溃。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拉尔夫对前锋军队进行了一些调整,充当整支英**队前锋的是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外加一个重炮团,总兵力达到了一万八千人。

    当然在这一万八千人之后乃是英**队的中军主力,高达四万人的中军在拉尔夫的亲自率领下向着贝弗伦滚滚而来。

    不过对于哈根来说,英国人尽管占据了兵力上的极大优势,但是雷赫特一战英国人的表现已经通过马纳麾下传令兵的口中传到了哈根的耳中,在哈根看来英国人的这种战斗力简直是不堪入目,因此他对英国人也有些不太瞧得上。

    当然,哈根犯了一个主观上的错误,他没有意识到,马纳的胜利是建立在英国人的轻敌和冒进之上,当然英国人的战斗力相对于法军士兵来说的确是差了一些。但是英国毕竟是一个老牌帝国,英国人的武器装备以及军队配置绝对是欧洲一流的。

    哈根所部一万士兵,但是哈根手上只有五十门火炮。而且为了考虑到截击之后的撤退,因此这些火炮都是轻型火炮。而反观英军,因为之前受到的教训,因此在拉尔夫的严令之下,英国前锋军队提高了警惕,虽然兵力是一万八千人,但是这些军队却配备了足足一百三十门火炮。而其中更是有一个重炮团超过六十门十二磅以上的重型火炮。

    率领英**队前锋的正是拉尔夫麾下大将布鲁克,这位布鲁克将军的履历在英**队将领之中堪称是卓越,他不仅参加过大英帝国对印度殖民地的开拓在之后更是参加了对北美地区叛军的镇压以及对西印度群岛土著的攻伐。可以说布鲁克的脚步遍布了整个大英帝国对外开拓的疆土之中。

    只不过这位布鲁克将军并不是名门出身。因此在英**界,尽管布鲁克的战功足以让他更近一步,但是却始终在中层徘徊,如果不是这次拉尔夫看中了布鲁克丰富的战斗经验。恐怕布鲁克这辈子都不一定能够被晋升为将军。

    现年已经五十六岁的布鲁克对于这次远征欧洲大陆可以说是倍加珍惜。他知道相较于同辈甚至是后辈的将领,他已经落后了不少,毕竟五十六岁的少将实在称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因此布鲁克也暗下决心,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还是心中的野心,他都要在这次战争中好好表现。

    几十年的战争生涯让布鲁克对于战争中的每个细节都是非常关注的,布鲁克非常清楚在战场上细节决定成败,有的时候一个疏忽便能让整场战斗毁于一旦,因此在拉尔夫任命布鲁克为前锋统帅之后。布鲁克便对安特卫普至科特雷特之间的地图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同时他还向拉尔夫索要了大量的战马和对麾下军官的生杀大权。

    有了战马。布鲁克可以提高自己麾下军队的机动能力,虽然已经有了一个骑兵师的配备,但是布鲁克尤显不足,而对麾下军官的生杀大权则可以让麾下的军官感到畏惧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完成军令。

    在得到了拉尔夫的应允之后,布鲁克便率领麾下的一万八千人开拔了。

    因为英**队在雷赫特之战中的失败,因此战后,拉尔夫便下令军队停驻在雷赫特附近,而在驻扎在雷赫特期间,拉尔夫也对安特卫普进行了进一步的安排。

    安特卫普是一座港口城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安特卫普对于英国人来说非常的重要。

    在没有攻克安特卫普期间,英国远征军主要是通过海军运输然后在荷兰的鹿特丹登陆集结,而鹿特丹到英国本土的距离自然要比安特卫普要远上一些。

    现在英**队已经攻克了安特卫普,这意味着英国人以后的兵员和物资都可以通过海运直接抵达安特卫普,而安特卫普可谓是距离法国的国门只有一步之遥。

    不仅如此,安特卫普可以说是一个中转站,从安特卫普出发,不管是到法国还是到布鲁塞尔都有着良好的道路交通。同时安特卫普被攻克意味着奥属尼德兰地区除了法军之外已经没有能够威胁英**队的力量,此前诺威立科便将奥属尼德兰地区大部分的奥军都调集到了安特卫普,现今的布鲁塞尔只剩下不到两千人的奥地利军队在守卫。

    而这两千奥地利军队自然也没有被拉尔夫放在眼中。

    在拉尔夫看来,现在唯一能够抵挡英**队的力量只有拿破仑麾下的法**队,同时拿破仑所部法军也是英**队所需要面临的最大障碍。

    英国上下包括整个欧洲都知道,拿破仑率领的法**队可以说是目前法国最大规模也是最精锐的军团。法国在刨除了拿破仑所部之后尽管还有着十余万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全部都被法国各地此起彼伏的革命力量所拖住了,而且法国严酷的财政情况已经不容许路易十六再次大规模征召军队。

    所以可以说,拿破仑的军队是整个法国的希望所在,而一旦拿破仑失败,那么法国的波旁王朝只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不顾各地的革命力量倾尽全国的力量和英国人展开决战,另一种便是被英国人各个击破,不过不管是哪个选择对于波旁王朝来说都是顾此失彼,结局都将毁灭,当然路易十四要是投降的话自然是另外一种结果。

    在这样的思量下,在得知法**队到来之后,拉尔夫才会如此迫切的想要战胜这些法**队,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击败了拿破仑的军队,那么此次英国远征军的任务便可以说是完成了三分之一。

    当然拉尔夫不知道的是,在法国人的要求之下,三万西班牙军队已经在法国南部整装待发。路易十六此前已经向西班牙申请了援军,而西班牙也已经同意,这些西班牙军队已经在法国和西班牙交界的南部地区完成了集结。

    西班牙在收复了直布罗陀之后对于英国人便少了一份顾虑,有直布罗陀在手便意味着西班牙东部海岸也就是地中海一侧的沿海城市离开了英国海军的威胁,而在西班牙的东部大部分都是葡萄牙的领土。

    英国人三番四次要求葡萄牙加入对西班牙的战争,但是葡萄牙上下考虑到自身还没有恢复实力因此迟迟没有答应英国人的要求,而且相比于西班牙和英国来说,葡萄牙陆军的实力实在是弱小了些。

    眼下西班牙只需要留下一些军队防守可能遭受英国海军威胁的城市以及在葡萄牙边境集结一些军队进行防备之外,兵力上并不存在问题。

    西班牙在攻克了直布罗陀之后只留下了一万五千人的兵力,而在葡萄牙边境,西班牙人集结了六万军队,当然为了不让葡萄牙人感受到误会,西班牙人坚称这些军队是为了防止英国人从葡萄牙登陆然后威胁到西班牙本土。

    而在首都马德里地区,西班牙还驻守着三万军队。

    言归正传

    总之,拉尔夫便没有顾虑布鲁塞尔的两千奥地利军队,而是直接对麾下的英国远征军下达了对拿破仑所部法军进行决战的军令。

    当布鲁克率领英**队抵达贝弗伦的时候,哈根所部的一万法军已经做好了准备,当布鲁克从望远镜中看到已经严阵以待的法**队的时候,布鲁克心中便有了决断。

    “命令炮兵立即将火炮架设到前沿,同时全员保持警戒,让第十一骑兵师散开保持警戒,第五和第八步兵师立即组成战斗阵型,各部将斥候派出二十英里进行侦查!”

    布鲁克的命令下达之后,英军阵型便立即转变了起来,之前位于军队后方的重炮团纷纷加快了步伐向着军队的最前沿赶去。

    布鲁克发现了严阵以待的法军,而法国人自然也看见了院方出现在视野中的英国旗帜。站在阵地前方的哈根看到英国人转换阵型之后,他也立即下令道:

    “让各部提高警惕,等待我的命令,我们的任务是守在贝弗伦一天的时间,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没有难度,不过务必不能出现任何的乱子!”

    说完之后,哈根便继续举着望远镜向英**队方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