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491部分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491部分

小说: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普鲁士,德绍元帅的威望并不比亨利亲王少上多少,大量的普鲁士青少年和普鲁士士兵都将德绍元帅看成是偶像一般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威廉对于德绍的处理自然是要慎重异常的,不然的话,若是激起了德绍心中的不满,不论是对于威廉还是对于普鲁士都不是一件好事。

    此前威廉公开册封达菲利亚便可以看成是一次对德绍的敲打,只不过威廉并没有说明而已,不过威廉也相信,聪明的德绍肯定能够看清楚自己册封达菲利亚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

    对于威廉来说,他不希望自己手下是一盘散沙,但是他更不希望自己的手下乃是铁板一块。

    一盘散沙最多就是对外失去进攻力以及国力下降而已,但是如果这些大臣真的团结成了一块,那么应该头疼的便是威廉了。

    很快,在九月中旬的时候,威廉又来到了西立陶宛。

    西立陶宛并入普鲁士已经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了,而作为威廉为克里斯丁妮准备的嫁妆,西立陶宛更是普鲁士特意发展的存在,更何况西立陶宛的存在也是普鲁士在东欧一个巨大的桥头堡。

    眼下瑞典人和俄罗斯已经在波兰境内打成了一锅乱粥,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鲁士若是想要获得最大的利益,那么西立陶宛的存在便显得相当的至关重要。

    在西立陶宛的首府,威廉接见了当地的大臣以及驻军的代表,对于驻军代表反馈的瑞典军队屡次进入西立陶宛境内的问题也引起了威廉相当的重视。

    尽管在普鲁士政府向瑞典政府提出了郑重的抗议,并且随着瑞典和俄罗斯正式爆发战争之后,这种入侵的频率要下降了不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便没有再次发生。

    在库图佐夫败亡之后,亚历山大不顾巴格拉季昂的反对,利用自己俄罗斯帝国皇帝的名义直接宣布向瑞典宣战。

    尽管是瑞典军队先帮助库图佐夫叛军对俄罗斯帝国作战的,但是在威廉看来,这位亚历山大皇帝的决定还是相当鲁莽的。

    虽然俄罗斯帝国击败了库图佐夫叛军收复了库尔兰地区,但是因为数年的战争,这些地区几乎已经被打成了一片荒漠,而俄罗斯帝国的后勤物资根本无法从这些地区筹集,依然需要从圣彼得堡转运。

    固然瑞典人的情况并没有比俄罗斯人要好到哪里去,但是瑞典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那就是瑞典人战争的储备要比俄罗斯人要充足。

    眼下俄罗斯人可并不是只有瑞典这一个敌人,要知道莫斯科的布兰科夫叛军可还没有被彻底剿灭,在这种情况下贸然的对瑞典人宣战,这位亚历山大皇帝不是被前面一系列的胜利冲晕了头脑就是彻底的发疯了。

    而在威廉的猜测之中更多的自然是前者。

    其实威廉并不知道的是,亚历山大对于瑞典的宣战也是有着自己的无奈的。

    亚历山大知道现在并不是对瑞典人作战的最好时机,但是亚历山大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要知道在库图佐夫一战之中,瑞典人已经明明确确的表示了他们和俄罗斯为敌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放任瑞典人整合东立陶宛和波兰的力量,那么说不得日后俄罗斯将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未完待续。。)

    。。。

第六百八十一章 重获任命的拿破仑()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亚历山大才会不顾巴格拉季昂的反对,执意以自己俄罗斯帝国皇帝的名义向瑞典人宣战。

    因为亚历山大命令的突然,不光是俄罗斯人没什么准备,就连瑞典人也没有什么。而瑞典人这种没有防备,正好为俄罗斯军队开始的进攻制造了开门红。

    两万俄军在巴格拉季昂的率领下,从拉脱维亚的陶格夫匹尔斯直接强行军,用了四天的时间便兵临立陶宛东部城市乌田纳。

    当乌田纳城内的两千名瑞典军队看到突然出现在城外的俄罗斯军队时,所有的瑞典士兵都惊呆了,而且巴格拉季昂在抵达乌田纳城下之后根本不给瑞典人反应的时间,直接下令强攻乌田纳。

    俄罗斯军队在巴格拉季昂的指挥下仅仅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便攻占了乌田纳,而在雷克泽会战之后便率领军队主力返回希奥利埃的瑞典军队主帅奥斯坦直到乌田纳被攻占五天之后才收到了消息。

    得知俄罗斯人的不宣而战,奥斯坦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当即奥斯坦便下令集结瑞典军队主力,同时奥斯坦还派人快速的返回斯德哥尔摩将俄罗斯人已经开战的情报传递给瑞典高层。

    奥斯坦用了三天的时间召集瑞典军队,幸运的是,因为希奥利埃乃是目前瑞典在东欧地区实际上的统治中心,因此瑞典军队的主力大多在希奥利埃周边布防,在这种情况。三天的时间,奥斯坦聚集起了一支兵力超过三万的瑞典军队。

    而在召集起军队之后,奥斯坦便率领军队直扑已经被俄罗斯军队攻克的乌田纳地区。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从希奥利埃前往乌田纳必须要经过帕涅韦日斯,所幸的是该地区还位处在瑞典军队的控制之下,不然的话,恐怕奥斯坦要相当头疼了。

    在攻克了乌田纳之后,巴格拉季昂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将军队化整为零前往攻占乌田纳以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向那些立陶宛人宣告俄罗斯帝**队打回来的消息!

    之所以巴格拉季昂明知道在大战前夕分兵乃是兵家大忌也要派出这些军队的原因便在于俄罗斯军队的兵力。

    雷泽科内会战尽管以俄罗斯一方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为此,俄罗斯军队也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即便是那些被俘虏的库图佐夫叛军士兵加入到了俄罗斯帝**队之后。军队的兵力依然在两万五千人左右徘徊。

    而巴格拉季昂所需要面对的却是一支超过五万人的瑞典军队!

    从瑞典军队的脚步踏上东欧大陆开始,瑞典国内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西立陶宛输送军队,换句话说,瑞典国内近一半的军队被派到了西立陶宛。由此也可以看出瑞典上下对于东欧大陆的领地是有着多么的渴望。

    面对兵力雄厚的瑞典人。巴格拉季昂必须要融合更多的力量,正因此巴格拉季昂才会去向乌田纳周边的城镇宣告俄罗斯帝国回来的消息,他希望能够借此从那些说不得还忠于俄罗斯帝国的地主缙绅手中得到力量。

    这一次巴格拉季昂呢进军立陶宛,亚历山大并没有跟着前来。

    对于亚历山大来说,剿灭库图佐夫叛军已经为他积累了足够多的声望,而且有巴格拉季昂这样一个堪称名将的存在,他相信俄罗斯帝国即便不会取得大胜,但是面对瑞典人却也不会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选择了返回圣彼得堡,一方面他要亲自赶回圣彼得堡宣布对瑞典宣战的命令。另一方面随着库图佐夫叛军被剿灭,亚历山大心中也越来越牵挂莫斯科的局势。

    尽管鲁缅采夫拖着病体勉力的在支撑着战局,但是谁都知道鲁缅采夫眼下基本就是时日无多了,根据亚历山大派在鲁缅采夫身边的御医回复,鲁缅采夫元帅现在每天都咳嗽的厉害,而咳嗽出来的尽是血痰。

    御医已经为这位忠诚与俄罗斯帝国的老元帅推算,这位老元帅如果还得不到静养的话,那么根本支撑不到今年的冬天到来!

    这个消息对于亚历山大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此前鲁缅采夫身体康健的时候倒还能够压制住布兰科夫,但是近几个月来,因为鲁缅采夫的身体原因,布兰科夫叛军居然起死回生,甚至一度趁着鲁缅采夫晕厥,帝**队群龙无首的时候很是攻占了几座城镇。

    其实因为鲁缅采夫的身体原因,俄罗斯帝国高层早就开始争论其这位元帅阁下之后的俄军指挥官人选,但是这个人选却一直未能够确定下来。

    目前的俄罗斯帝国,称得上的战功赫赫的大将基本上除了巴格拉季昂和鲁缅采夫之外便没有了。

    那些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成长起来的将领很多因为保罗一世的反攻倒算被毁灭了,而在布兰科夫和库图佐夫先后叛变之后,帝国内部的大将更是人才凋零,相当一部分的将领都投入到了叛军的阵营之中。

    这也使得俄罗斯帝国目前的处境相当的尴尬,那就是有兵没将。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亚历山大准备下令将一些保罗一世时期被软禁乃至被流放的将领进行赦免。

    不过亚历山大也知道,这道命令其实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因为这些将领之中大部分都因为超强度的折磨离开了人世,即便是将这些将领释放出来,是否能够发挥出他们原先的军事水平说不得还是两回事。

    所以亚历山大决定,他将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前往莫斯科镇压布兰科夫。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因为亚历山大的狂妄自大,而是亚历山大知道。在目前俄罗斯帝**事指挥官层次落后与布兰科夫叛军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激励军心的方式来提升军队的战斗,而他帝国皇帝的身份无疑是最好的兴奋剂。

    。。。。。。。。。。。。。。。。。。。。。。。。。。。。。。。

    1793年九月下旬。小斐迪南指挥联军主力五万余人兵临巴黎城下。

    出现在巴黎城下的联军在巴黎城内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不过好在对于联军的出现,巴黎城内的所有人此前都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因此在短暂的恐慌之后,在路易十六的命令下,巴黎重新进入到了整军备战之中。

    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在了巴黎上空。

    “安德鲁公爵,这次我们的时间很紧。因此这件事情务必请你要尽心尽力!”

    “放心吧,元帅阁下,作为联军的一份子。这件事情我责无旁贷!”

    站在巴黎城外的联军指挥部内,安德鲁公爵向着小斐迪南豪气冲天的说道。

    此前联军军事会议上,小斐迪南以联军指挥官的身份布置了对巴黎的进攻计划,而这份计划与霍恩德在威廉面前说过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斐迪南正是准备利用横穿巴黎的塞纳河攻克巴黎。

    巴黎的塞纳河口上有几道水门。这些水门都用着巨大的铁栅栏围了起来。之所以如此也正是为了不让敌人从塞纳河直接进入巴黎。

    不过在小斐迪南看来,这些铁栅栏并不是最大的问题,铁栅栏即便是再牢固,有几百斤的炸药也是绝对能够破坏的掉的。

    而唯一让小斐迪南感到有些焦虑的便是,如果能够在不惊动巴黎城守军的情况下靠近这些铁栅栏。

    从小斐迪南决定进军巴黎开始,他便下令联军前往巴黎郊外的塞纳河两岸收集船只,这些船只一方面是为了破坏塞纳河上的水门,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巴黎城内运兵。

    可能有人会说。联军拥有强大的火炮,那么为什么不用这些火炮轰塌巴黎的城墙?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巴黎的城墙绝对不是简单便可以轰塌的,要知道在路易十四时期,这位太阳王因为早年的经历所以对巴黎城墙进行大规模的整修,直接的后果便是巴黎的城墙全都由大青石铺成,梯形状的城墙顶端甚至都有近六米宽。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依靠便彻底轰塌巴黎的城墙显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毕竟现在的火炮威力毕竟是有限还没到后世那种一枚炮弹下来如同地震一般。

    而就在巴黎城外的联军为进攻巴黎展开紧锣密鼓的准备的时候,在巴黎城内,一场会议正在召开之中,而从贡比涅逃得一命的拿破仑赫然在列。

    之所以召开军事会议,其实也正是因为拿破仑。

    在贡比涅兵败之后,拿破仑并没有一路难逃,而是在躲过了联军的搜查之后返回了巴黎。尽管拿破仑知道巴黎城内的那些法兰西贵族对于自己的态度或许并不比联军要好上一些,但是从心中深爱着自己祖国的拿破仑明白自己必须要为巴黎做些什么!

    其实,当路易十六一开始看到逃进巴黎的拿破仑的时候,他的心中是相当复杂的。拿破仑这个人拥有相当大的野心,这一点路易十六心知肚明。

    或许对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来说,只有玛丽王后能够镇得住拿破仑,但是可惜的是玛丽王后已经病逝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拿破仑无疑便是一个让人时刻担心的存在。

    但是路易十六也知道,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在整个法兰西绝对是名列前茅的,虽然拿破仑在尼德兰地区和贡比涅都失败了,但是以己推人之下,拿破仑做的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在贡比涅,拿破仑依靠不到两千的残兵死死的抵挡住了一万两千多名联军的进攻足有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在尼德兰地区,拿破仑更是用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