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流贼 >

第20部分

大明流贼-第20部分

小说: 大明流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人是一种多么荣耀的感觉。

    范文程说的对,若是以前夺取河北数省,以自己的力量有限尚不敢有更大的希图。但如今吴三桂亲自前来,愿与自己合击李自成,这等于借助吴三桂消灭大清的劲敌,而吴三桂又可以借助己方之力雪君父之仇。在何乐而不为!

    况且,吴三桂提出“裂土”酬谢,把黄河以北土地让给大清,是完全符合自己的既定的目标的。想到这里,多尔衮眉开眼笑起来。

    “平西伯既有如此诚意,我大清不助你一臂之力是真的说不过去。本王接受你的条件,从速发兵,夹击李贼!”多尔衮确认吴三桂再不会耍什么花样,又补充道:“李贼与你方装束甲仗相似,无法辨认,恐致误伤,平西伯可否与将士们剃发以相区别。”他抛出了最后的通牒,这也是决定吴三桂命运的事情。剃了发,从此就只能跟大清绑在同一辆战车上。

    “大王说的是,方才说我并非懦怯,使我再得万名骑兵,何惧于贼!今为兵少,故向您乞师,盟誓、剃发无恨!”形势紧迫,容不得犹豫,吴三桂慨然应诺。

    接着吴三桂把他所率诸将方献廷等引见给多尔衮。双方算是达成了一致。

    多尔衮见目的达到,又考虑到时间万分紧迫,让吴三桂的兵马全部剃发来不及,便对吴三桂说:“你回去,可令你的兵士用白布系在肩上,作为记号。不然,同是汉人,无法分辨,恐致误杀”。同时又命令道:“和硕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郡王多铎听令!待平西伯返回之后,你二人统兵跟进。阿济格从北水门入关,多铎从南水门入关!我自统帅中军从关中门入关。平西伯听令,命你部人马前出至石河西岸右翼迎战!”

    “喳!”这是满语应诺声。

    “三桂领命!”吴三桂既已投降,自然要听命与他。

    ……

    再次回到关前时,昔日的平西伯已经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汉人变成了留着金钱鼠尾发式的满臣!

    “开城门!”

    守城的士兵看到一队人马飞驰而来,还以为又有闯贼来攻城,吓得立刻戒备起来,弓箭手开满了弓,随时发射。

    “开城门!”吴三桂又喊了一遍。

    “好像是伯爷回来了!”守城的士卒总算有人反应过来。

    “伯爷的头发呢?”有人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你小子,管什么头发头发,快开门!”年纪稍长的士兵呵斥质疑的人。吱吱吱……

    沉重的木门被机械牵动着,缓缓的打开了。

    过了一会儿,随之而来的清军大队也浩浩荡荡的进入关内。

    吴三桂依计划行事,率五万兵马出关迎战。

    多尔衮的重兵则鳞次列阵于渤海滨大顺军阵尾薄弱处,待机出击。他还额外告诫各部不得急进,尤其是多铎。

    ……

    李自成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既然鞑子的军队按兵不动隔岸观火,而吴三桂又主动向己方发起进攻,此时不灭了他岂不是太可惜了。

    于是他指挥大军在石河西岸的红瓦店一带摆开决战的阵势;北自山,南至海,绵亘二三十里,阵如一字长蛇,面向山海关,展开了一举夺关的态势。

    做完这一切,李自成带少数随从人员,立马于西北角一座高岗上,战场全貌,尽收眼底。此刻,他的心情起伏不定。他起自西北高原,而跃马纵横于中原大地,征战已十多年,出生入死,经??眼里,他低估了吴军的战斗力,也没想到清兵会来得如此之快,“因此全不提防。”可是,他从昨日与吴军首次战石河,已感到辽东边兵是他与明兵作战以来所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之一。他已意识到,今后的命运,“成败决于一战”。为了保证这次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他已把全部军队包括精锐都投入了战场。

    尽管他已倾注了全力,仍不免有几分担心!

    他正想着,吴军呐喊着飞驰过河。忽然刮起了大风,飞沙走石,尘土蔽空,刮得对面不见人。吴军的呐喊声,伴着狂风怒号声,不顾一切地直冲己方右翼的后部。

    那里正是李过的防区,李过也是个悍将,手底下的人更是毫不畏惧地迎了上去,一场空前的血战开始了。

    关宁军复仇心切,加上吴三桂亲自出马,大将吴国贵提刀跃马,身先陷阵,那些被激励起来的士卒个个自奋,无不一当百,在阵中奋力冲突。

    李过一点也不示弱,他的部队奋勇进击,前者死,后者继进,以优势兵力对吴军实行了三面包围。】

    一时间,在广阔的战场上骑兵东西驰突,喊杀声不绝于耳。很快,石河的水有了血色。

    李自成居高指挥,看见吴三桂军向左突,即令号旗左指,李过迅即进围;向右突,则令号旗向右指,再进围。围合、冲开、再围合、再冲开。。。。。。如此反复,阵数十交,不知凡几!

    下午时分,激战仍在在继续进行。

    隆隆的炮声震耳欲聋,弓箭手的箭矢更是如雨一般落下。被炮石击中的士兵、中箭的士兵纷纷倒地,后面的士兵则在他们的尸体上奋力拼杀。“炮声如雷,矢集如雨。”

    “传令下去,联营并进,不要给他们丝毫的喘息机会!”李自成立马观战,屡下号令。在他的指挥下,吴三桂的人马逐渐失去进攻的势头……

    。。。。。。

    “王爷小心!”一名戈什哈飞身护在多尔衮前面,大炮发射的实心弹赫然飞入了城内的庙堂附近!

    “你们不能越伍躁进,此兵不可轻击,须各努力,破此,大业就会成功。”多尔衮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及出征的诸大臣说道。他部署兵力:清将士向海的方向鳞次布列,冲击农民军的阵尾。阵首已被吴军咬住,两头进攻,使农民军无法合围。

    部署完毕,清军待命。多尔衮继续观阵,寻找战机。

    战斗已持续到中午,吴军激战半日,已筋疲力尽,眼看支持不住了。多尔衮看得十分清楚,抓住战机,突然下令突击。

    “杀啊——”

    蓄锐待战的清军闻令,如弦上之箭,一下子飞也似地冲了出去。三吹角,三声呐喊,以正白旗骑兵为先锋,两白旗数万铁骑从吴军的右侧插入,一时间万马奔腾。马甲从马上发射出一批批箭矢,像飞蝗一样密集地射向农民军。步兵刀枪并举,怪叫着冲入李自成大军阵中,剑光闪烁,锐不可当。

    李过发现了这种现象,立刻组织人手补缺。同时他让亲兵去询问李自成的应对策略。

    李自成发现一大队身着白衣手执白旗的人马已冲破农民军阵势,也即刻下令李过率后军迎击。然而与此同时,刘宗敏的前军也同时陷入苦战。他们都被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军队冲散了阵脚,此刻正拼命地指挥部队聚拢在一起。

    李自成很惊异,莫非是有神仙助吴三桂不成。

    不过他的这种想法很快打消了,一个僧人飞快地跑来急忙跪在他的马前,说:“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

    听了僧人的禀报,李自成没有说一句话,策马下岗西走。

    得益于李自成的治军颇严,前后中军的士卒不得命令,谁也不敢后退。他们仍在拼搏,刘宗敏一直在战场上厮杀。

    刘老七的身上已经有了好几处伤口,虽不严重,但也极大的牵制了他的行动力。很多的弟兄都和他一样,已经筋疲力尽,接近崩溃的边缘。

    咔当——

    他挥舞手中的刀奋力地格挡住了吴三桂士兵的刀,接着顺手一划,在那个人的腹部深深的划出一道口子。鲜血一下子喷涌了出来,溅到他的脸上。那个人的脸很快变成死灰,不算太高大的身躯轰然倒地。

    刘老七后退了一些,喘了一口大气。他扫视了一眼周围,地上都是尸体。混战还在继续,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那是权将军的身影。刘老七看到一支箭插在刘宗敏的肩上,但是刘宗敏没有停下厮杀的步伐。

    呼呼呼呼。。。。。。

    沙尘四起,人马被掩埋在里面。

    许久,当沙尘散开时。刘老七的同伴忽然发出了一声惊呼,那人发现一大队带发辫的骑兵。

    “满兵来了!”

    这声喊叫迅速在整个军中蔓延,原本还算是整齐的阵型一下子坍塌了。

    八旗铁骑迅速地收割着残局,马刀挥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失。

    李自成看到了己方阵势的崩溃场面:丢戈弃弓矢,忽拉拉地败退下来,自相践踏,一片混乱。士卒死伤累累,活着的竞相逃跑。刘宗敏带着箭伤,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连带着李过,也纷纷来禀报说支持不住。

    李自成只觉得一阵眩晕,有气无力的命令道:“诸部且战且退,往来路方向撤兵。”

    约有一顿饭的工夫,随着尘沙远去,石河战场顷刻变得空旷寥廓。

    吴三桂率领剩余人马配合着多铎的骑兵,一直追击到四十里外才收兵。一些李闯的士卒跑到了城东海口处,他们被阿济格追上,逐一斩杀,而投海淹死的又不知有多少!

    夕阳如血。

    惨烈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吴三桂在清点己方的损失,同时也打扫了一下战场。双方留下的尸体已“弥满大野”,沟水尽赤,被遗弃的辎重、军械到处都是。

    “伯爷,初步估计李闯人马被斩首者有三万人、其中大帅被杀十五人!刘宗敏负伤而逃。此外我军也死伤不少。”郭云龙清点了损失,来禀报说,他也剃了头发,顶着一个金钱鼠尾感觉很不舒适。

    “云龙,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各安天命吧!”吴三桂安慰着郭云龙。

    山海关,这处汉人的关隘。从此,不复存在!世上也再无大明平西伯吴三桂,有的将是大清和硕平西亲王吴三桂!

    (本章完)

第32章 溃败() 
大顺元年十月二十四日。上午。

    自从李自成亲率大军北上,攻打山海关后,留守的大顺朝宰相牛金星暂代主理京师的事物,李岩、宋献策从旁相助。

    到今日,他们已在京师待了快半年之久。

    金銮殿的宝座自然无人敢坐,但私下里,大顺的兵丁已经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街道巷子混了脸熟。

    他们未必把这里当家,也没有一点要爱护城市的意思。李岩每日里安排兵马司的人收押闹事兵痞就已经够呛,牛金星一心只顾自己的荣华富贵,宋献策也是埋头于金屋藏娇,两位昔日自诩谋略过人的军师,在温柔乡里栽了跟头,至今居然没有一点合理的政权建设方案提出来!

    李岩在军中也算是有威望,他是真的打算要助闯王建立一个人人称好的大顺朝。因此在处理诸事上格外用心,但不曾想,也正是这份用心,反而为他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先是牛金星不满意自己抢风头,再有宋献策嫌他太严格,最后连闯王都对他颇有微词,说什么他对前明官员过于宽松,那些贪官污吏都该惩戒之类的。这搞得他不能采取更有力的方式治理京师。

    “唉,难道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李岩在府里叹息着。

    他又想起了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大军,侄子李过为人虽不聪明,却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此次出征,希望他能博取些战功回来。

    夜已深了,漆黑如墨的天空里,忽然间起了白色的星点。

    朔风渐渐停了,漫天都是白色的雪花!李岩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吹熄了灯,慢慢的走到床边。

    这一夜,他梦里尽是金戈铁马。

    ……

    京师的百姓那日看到李自成的十万大军逶迤北行,无不心里暗骂:杀千刀贼军,最好都让平西伯爷的关宁军杀个干净!

    那些个被拷问搜刮财富的官僚更是有一种强烈的希冀:哪怕是迎了建奴入关,也比在大顺朝要好的多!

    今天,他们的愿望成真了。

    “孙大人,你听说了吗?”

    “刘大人,你听说了什么?”

    “闯贼兵败了!平西伯的大军马上就要南下了!”

    “是吗?这真是太好了!我们有救了!”

    “是啊!是啊!再晚点,我那点家底就全被掏光了!”

    “唉,谁不是呢!我的屁股现在还疼着呢!”

    “要不,我们去周大人家里坐坐,给他也说说,也听听他的消息。”

    “可以可以,多问几个人,省的空欢喜!”

    二十五日的时候,京师里突然多了很多的消息,而且全是对大顺军不利的。

    李岩紧张了起来,他派人找来了牛金星宋献策以及留守的大小头领,商议对策。

    关键时刻,有兵的人总会有权利说话。不过,有些地方,别人的意见也很重要。

    “今早送来的塘报诸位可都看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