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流贼 >

第5部分

大明流贼-第5部分

小说: 大明流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儿乖,父王去去就回!”朱启明得了新的信息,立刻现学现卖,还多加一个萌字眼。

    一句话,把那娘俩说的愣住了。趁这机会,朱启明赶紧开溜。

    出寝宫之后,他才招来一个侍从,引路往军营方向走去。此刻,他脑海中满是昨晚熬了半宿的计划。

    大西的军营连绵不绝,蜀都城外的山野几乎被挤满。粗略估计得有五六十万人马之多,这还只是此地的数量。为了稳固四方,下属城邑也有不少的兵士存在。总的来说,号称百万大军还是可以的。

    “父王!你可是当真?”孙可望的中军营帐忽的传出惊呼,四将军齐齐表示惊讶。看着朱启明拿来的这一份规划书,即便这是打着神的名义,四人也觉得这太过于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了。

    “其一,编练新军。”李定国读着:“这个倒无妨,将士们久经沙场,选一批苗子出来给父皇当禁军也是应该的。况且,虎威等宿卫也可以抽些人手。”但是这其二,归顺大明。。。。。

    “这个。。。。。。父王。。。。。。您可要三思啊!”孙可望朗声说道。

    “是啊,父王,这哪有杀了人家的宗室,占着上风又投降的道理啊!将士们肯定不会响应的!”艾能奇显然也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大哥说得对啊,父王,这您是要三思而行!”刘文秀附和。

    果不其然,朱启明预料的情景出现了。他早已想好对策,只是不发一言,示意他们接着往下看。

    “那个。。。。。。父王,这个办工厂什么意思啊?”孙可望摸不着头脑。

    “还有还有,要另建新城。那现在的营房还要吗?”李定国也提出疑问。

    。。。。。。

    朱启明看着眼前众人的模样,得意地笑了。这就是他的两年计划:高筑墙,广积粮。做明臣,清君侧。御满洲,开工厂。通西方,下西洋。北防御,南进攻。

    一样一样,步步为营,重新复起属于大明子民的荣光。

    (本章完)

第8章 遣散宫人() 
朱启明带着这些主要的管理人员一直讨论到深夜,除了归顺大明这一条还有待商确外,其余的在他的不懈解释下大家都已经似懂非懂的同意了。

    带着满意的成果,朱启明准备回到承政殿休息。

    “以后还是要找个机会同明廷联系为好,我可不想背着乱臣贼子的名号成就功业。”在路上他自言自语着。

    “大王可是腹中饥饿,要不奴才去吩咐御膳房做些宵夜来吃?”随行的小厮眼看朱启明口中喃喃,以为是他饿了,赶紧问道。

    “哦,不必了,我还是先去王后那里看看吧!”朱启明看着眼前这个身形周正的人,心里冒出一个念头,“你原是蜀王爷朱至澍的下人吗?”他问道。

    “回大王,小的是府里的下人。是万岁爷惩治了那些个欺负奴才的人,奴才才有机会侍奉大王。”这小厮答道。

    “哦,看来朕还对你有恩啊,那你能给我说说王府的情况吗?比如,还有哪些原先在这里当差的人?”朱启明决定了解一下府里下人的情况。

    昔者张献忠以残忍待人,今天他朱启明用仁政改变。

    “大王怎么会对府中人事感兴趣,他们都是一些冥顽之人,认不得时势。”这小厮明显读过些诗书,遣词用句还挺讲究。

    “胡说!他们皆是我大西子民。让你说你说便是,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朱启明对这种词句不感兴趣,虽然这家伙看来甚是依附自己,也是个心腹的苗子,但现在有必要敲打敲打。

    “大王恕罪,奴才知错了!”果然,一句话就震慑了他:“这府里的丫鬟下人除了那蜀王的顽劣心腹被万岁斩杀之外,其余人等都赖大王洪恩,留在府中原地做事。大约有千人之多。小人也是托大王之福,才得以留了下来,大王就同我亲生父母一般。”哆哆嗦嗦的,这小厮一口气说了很多。

    “这还像话,我问你,他们可有对我不满的地方?”朱启明继续问。

    “没有,没有,没有……大家都盼着大王来呢,哪敢有什么不满。没有……”小厮连着几口气说着没有,样子很是滑稽。

    朱启明深知怎么可能没有,一大票王府的都被杀光了,昔日一起的伙伴转眼间消失,没有怨气才不正常。不过他也不追究什么,只是淡淡的将此事带了过去:“如此甚好,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王的话,小的名叫方不同。”小厮回道。

    “方不同?有意思,你是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走在这深宫之内,未免无聊的慌,打趣一下下人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王笑话了,哪里有什么不同,是爹娘不认得文书,瞎起的名字。”方不同连忙应着。

    眼看着要到了王后寝宫,朱启明收了玩笑,正色道:“明日你去帮我找这里的总管,拿了丫鬟仆役名册来与我看看。今天且先退下吧!”

    “谢大王恩典!”方不同告了安,徐徐退下了。

    深秋的蜀都凉意十足,在夜里行的多了不免从心底里生出寒颤。此刻朱启明急需一炉炭火取暖,便缩手缩脚的迈进王后寝宫里去。

    门外侍候的婢女见到西王到了,立刻高声禀报内里:西王驾到!

    一阵匆忙收拾的声音过后,昨日所见的那中年妇人已出来跪迎。

    朱启明进得房内,发觉那名叫惠儿的孩子已然入梦,便制止了中年妇人叫醒他的举动。就着温暖的炭火,双方寒暄了几句。说实话,朱启明真的对中年妇女不感兴趣,尤其是这人已为人母。还有一点就是,他到现在也不了解这女的身份,又不好意思直截了当地以脑袋糊涂为名来拐带话语。因此两人之间的谈话多是以冷场告终。但这中年妇女显然很关心他,常叮咛着要保重身体之类的。倒也让朱启明感到一丝家的温暖,不至于太过心理孤寂。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会,话题转移到了熟睡的孩子身上:“惠儿这几日想大王想的紧,臣妾想请大王带他出去玩几日,大王可否应允?”中年妇女询问着。

    “这倒无妨,明日本王差人来接惠儿。正巧有事要办,带着见见也行。”朱启明虽不对老女人感兴趣,但年轻人培养一下还是有大用处的,尤其是自己的“儿子”。

    “那臣妾就代惠儿谢过大王了。”中年妇女欣喜地说道:“话说也不知大王近几日在忙些什么,听院里的奴才们讲,大王新近和神仙学了功夫,说是腾云驾雾,威力无穷。这是天帝照我大西啊!臣妾这王后也没什么贺礼给皇上,改日送大王一副自己绣的锦帕好了。”

    “你不必多礼,自家人客套作甚。你也是在后宫辛苦,理当多多休息。军政之事毋需挂心。本王还有事要处置,先回承政殿了。明日我再差人过来!”朱启明心里有事,并不想多待。

    披了厚披风,带着遮风的帽子,冒着凉气,他离开了寝宫,回到了承政殿。一夜安睡,梦都没有一个。

    天亮之后,那方不同就已经送了名册过来。

    朱启明读过之后,发现人数确实不少。待吃过早膳,他便下令召集宫人在殿前集合,有要事宣布。此外,另派了方大同接了“儿子”和王后一起来看。

    诏令一下,分布在府内各处的婢女差役纷纷往殿前走来,一边走一边不住的议论:

    “大王好端端的招人做什么事?”“该不会是要将我们像王爷他们一样杀了吧?”“还是有哪位不长眼的犯了大王的忌讳,连累我们一起受罚!”

    他们走着走着,发现不仅是下人们,府里的管事也在其中。这种现象更增加了人们的猜测,一时间议论声更大了。

    李定国奉命带了一营人马来维持秩序,这个阵仗让许多人以为大限将至,回忆起当日王府被攻破之时惨象,以至于哭了起来。那些士兵是久经战阵的老人,又是湖广直隶陕西一带的人,对此种行为甚为不耐烦。几次威吓下来,人群安静了许多。大家静悄悄的站着,等待着最后的判决。

    朱启明眼前黑压压一片人,他叫过李定国站在自己身边。吩咐方大同拿来名册,又让府中总管将账簿带来,另外着令十几名士兵抬来了好几口朱漆的大箱子放在脚下,将这些物件一一摆放完毕,他才示意开始。

    李定国见了王后自然要下拜:“儿臣拜见母后!”站定后又和惠儿说了一会话。

    朱启明先让士兵打开了箱子,只见满眼银光闪闪,里面装的赫然是大锭的银子。

    这突然的一幕让人更摸不着头脑,到底怎么回事呢?

    方大同开始宣读早已拟好的诏书:你们本是良家子女,被迫进府,实属无奈。本王及此事,十分不忍看尔等受苦。昔日朱至澍人老奸恶,到今天咱放归你们自由之身,除张榜明示人员之外,其余人等皆领纹银十两,放归乡里,钦此!

    他语音刚落,地下就轰然一阵喊声:“大王万岁!”“女婢们谢大王!”“大王真是好人哪!谢大王!”。。。。。。

    朱启明安排总管按个发放遣散银,事后算起,足足花费了八千两之多。可见这下人可真多!

    次日过后,蜀都内大街小巷处处都是年轻的姑娘小伙,口中尽是传播者张献忠的好名声。仅仅一夜之间,朱启明就为张献忠树立起了一个巨大的牌坊——圣君。

    当然,他也留了一些人在府里,这些人都是经过“政审”的,根红苗正,绝对的心腹。以后的生活起居甚至暗中护卫工作都是要靠这些人来支持的。

    至于蜀王府这个大院子,朱启明早已经为它想好了新的发展方向。

    (本章完)

第9章 民间反响() 
虽然损失了八千多两银子,但这点钱比着为数巨大库存而言,不值一提。

    张献忠的宝藏是后世极为关注的东西,不管是大清当政后不遗余力的在蜀地寻访,还是民国时期军阀私自挖掘,亦或是抗战时期中美合作所的所作所为,都只为了这笔去向不明的东西。

    究其原因,有钱当然好了。钱有了,什么都好说。说话气也不喘了,腰杆也硬了,拿着馒头想沾红糖沾红糖,想沾白糖沾白糖,多好的事情!

    同样的,朱启明也早就开始关注那笔让自己穿越乱世的财宝了。现在它是真真切切的摆在自己面前了,真是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当朱启明去清点这些东西时,他原以为天方夜谭里每次都讲到某位哈里发拥有的财宝可以堆满好几间屋子这种事情只是个故事而已,没成想,这种事情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那可是整整装了十间宫殿的财富啊!怪不得张献忠撤出蜀都时要动用如此多的船只来运输,但后来反被曾英趁机击沉在岷江底下。这笔足以重振一个国家的宝藏,因此没有起到一点作用。

    不过也正是这样,自己才会潜到水底,才会遭此际遇。看来,这钱还真是和自己有缘。

    每每想到这点,朱启明总忍不住想起明明是不久前,却已经是好几个世纪后才会发生的事情:自己在这大明世上待了也有八九日,头绪是总算理了出来。那尚处未来世界的师傅他们呢?

    ……

    2015年9月,蜀都彭山区公安局拘留所。

    好几个光头男人从大铁门后面走了出来,他们都是刚刚放出来的犯人。

    为首的男人年纪看起来最老,走路也更稳健沉重。正是朱启明的舅舅,被唤做“老张”的人。

    上次潜水底摸银子的事情被抓之后,因为船上并无任何收获,加之事先在船上安了一套抽沙设备,所以检察院的人没法子以盗窃国家文物罪提起公诉。老张在所里托了人,上下打点,最后判了个私自挖沙的罪名,关了一百多天,算是作为惩戒。

    老张面上虽无表情,内心却很焦急。一行人租车回了经常相聚的地方,交流了一下今后的打算,便各自联系人走掉了。

    只有老张决定再去岷江边寻上一寻,他心里还惦记着自己的徒弟是生是死。

    ……

    自从发布了遣散宫人的诏令之后,大多数的本地人都已各自回到了原本的家中。朱启明大气的雇了很多马车送这些需要归乡的人,这又花去了许多银子。不过他并不心疼,要想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就得舍得下广告费用。这些回去的人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到时两相传播之下,西王仁慈之明定能响彻山野。这是对眼下大局稳定是十分有利的事情。

    当然这些宫人也有许多本身就是无家可归或是家破人亡的人,他们尚且聚在蜀都。朱启明并没有一味的发钱让他们走人,免得这些靠王府工作为生的人财路被断,生活无着,再生事端。

    面对余下的人,朱启明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