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流贼 >

第82部分

大明流贼-第82部分

小说: 大明流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虽然左良玉答应他不破九江城,不骚扰百姓,但是他深知左良玉部下自来就是军纪很坏,而目前左良玉又受小人包围,身边无一个是敢说直话的正人君子,别看他名为统帅,实际上已驾驭不了他的乱糟糟的十几万大军。所以袁继咸决定还是守城。

    其实不仅袁继咸不太放心左良玉那些部下,就连朝廷那边也开始了清除有关人员的动作。

    南京。金銮殿。

    朱由崧威严地坐在皇位上,目光炯炯的看着诸臣。

    他心里想着,这些人平日里批评这批评那,说自己昏庸无道,爱好女色,不理朝政。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自己有多厉害,这次倒是不敢发声了!

    这样也好,趁机杀杀他们的锐气!

    朱由崧眼睛转了转,说道:“大学士马士英何在?”

    马士英自然知道皇帝要干什么,这是早已经就商议好的。他走出班列,向皇帝深施一礼,说道:“臣在!”

    “你如何看待宁南侯此时选择东进?”朱由崧问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宁南侯居心不测,名为清君侧救太子,实为乱天下之社稷!如此行径,着实可恶。朝廷应速派大军前去征讨!”马士英毫不犹豫地回答。

    “臣附议!”阮大铖出班发声:“什么清君侧,一派胡言!这都是复社那些文人挑唆的,臣以为,应当速速查明朝中城中藏着的左良玉的奸细和同党,告诉天下人,万岁也不是人人可欺的!”

    朱由崧赞许地看了阮大铖一眼,对着群臣说道:“诸位以为如何?”

    地下站着的王铎等人都不敢出声了,性命攸关,同志算什么!

    “那就这样办吧!”朱由崧终于狠狠地出了一口气,下令道:“逆臣周鏕周钟兄弟,有通左良玉嫌疑,着即刻枭首示众。左光先等,具有不法事,混淆视听,命有司按律法办,不得推诿拖延!此事由马士英监看,阮大铖从旁协助!”

    “臣领旨,陛下英明!”阮马二人高呼道。

    而群臣班列中依附于二人者,也随身呼喊着。

    朱由崧既出了口气,又吩咐道:“命史可法、黄得功移部采石,刘良佐拱卫南京外围,其他兵马加紧操练,防备左良玉来袭!”

    这也算是对左良玉的反击吧!

    更新不能定时了,真是抱歉!感谢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谢谢了!

    (本章完)

第131章 身死() 
“调江北之兵,以防左良玉!”

    朱由崧一说出这个命令,原本沉寂的大殿立刻熙熙攘攘如同菜市街起来。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王铎是个明白人,一眼就看透了利弊:“宁南侯只不过是因一时激动而已,况且九江由袁继咸镇守,他们本是故人,袁继咸又时常帮助左良玉,理应可以劝说一番。北面乃直面满洲之地,贸然撤军西防,怕是会引起不必要动乱,还请皇上三思啊!”

    “王大人此言差矣!”马士英深知左良玉就是要自己下台,才好把持朝政,如果这时候妥协,势必万劫不复,因此他的态度十分强硬:“皇上,值此危急之时,臣宁可君臣皆死于满清,也绝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望皇上定夺!”

    “但淮扬的确时势最急,应立即防御才是。”一个东林一派的官员低声说道。

    “皇上,臣建议有再议守淮者斩!为今之计,攘外必先安内!”马士英听到了这个反对声音,他对着朱由崧请命道。

    “那就按照马爱卿的意思去做吧!”朱由崧有些累了,他也不太喜欢搞这些得罪人的事情,索性,都放手给马士英他们吧!

    “臣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马士英跪下呼喊道。

    事已至此,其他人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了。

    王铎走出殿外,长叹一声,摇了很久的头。

    当天朝议之后,马士英恳请朱由崧下诏让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如若史可法不肯,立刻下书“切责”,总之,一切以防左为要务!

    朱由崧此时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可是心心念念想要证明自己,他觉得,是时候给这个人一个机会了。

    这个人,就是西王……张献忠,如今的朱启明。

    ……

    九江。

    “宁南侯欲行兵谏,借‘清君侧’之名,难说不是举兵为乱,我辈岂能为乱国之举?‘晋阳之甲,春秋所恶’,我已经劝说他易檄为疏,屯扎候旨。我自己也已经将宁南之事写成一疏驰奏朝廷,朝廷必有处分。大家此时要坚守城池,不可掉以轻心,以待后命。”袁继咸打定了继续坚守的主意,一方面安抚手下,一方面向南京派出快马,想把来龙去脉给皇帝说清楚,免得生灵涂炭。

    可惜他有一名叫郝效忠的部将,此时已经暗中同左良玉勾结。

    此时,九江城外已经驻扎了一些左良玉的军队,这引起了城内军人的不安。有些士兵就趁机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买卖。这天刚好有两个士兵因为在城内抢劫被百姓杀死,郝效忠便借此故意挑起事端,企图激化城里的军民矛盾。

    除了郝效忠之外,袁继成的另外一员部将张世勋原来就与左良玉的部将张国柱相好。

    这家伙经不住诱惑,或者说有心要做这件事,便趁夜间偷偷地将张国柱的城外士兵从城墙上拉到城中到处纵火。

    袁继成听到报警声,立刻组织人手灭火。

    但他命人扑灭一处,别处又有火起。他坚定这里面必有猫腻,追查之下,发现是张世勋在搞鬼。

    袁继成明白张世勋不除,则乱不能定,便赶快手写了密令一封给可靠的将领邓林奇,要他立刻遵手令便宜行事。

    谁知刚刚作好部署,张世勋和郝效忠已经率领亲兵趁夜闯出城门,出城与左良玉的人马汇合去了。

    九江城门一开,左良玉的一些部下随即趁机混入城中,大肆杀掠。

    守城的百姓夜间也不能辨别这到底是哪边的人,而且大家穿的战衣都一样,导致完全无法自卫。

    其他将领害怕因此而获朝廷的怪罪,都陆续逃出城去,投到了左良玉的麾下了。

    袁继咸完全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心里把左良玉骂了好几遍。

    其实,左良玉一直在船上,因为病体衰弱,岸上和九江城中发生的事情他一概不知,都被周围的人们瞒住了。

    九江城内到处奸掳烧杀,到处有哭声叫声,早已经天翻地覆,而他的大船上却静悄悄的,没人敢大声说话。

    周围也森严肃静,只有昏暗的江水拍打着船边。

    直到后来,江岸上的远处有一些什么动静终于被他听见了,他又依稀觉得似有人马在移动,心中便觉奇怪,便轻轻咳嗽一声。

    一位值班的中军将领立刻走进船舱听令。

    左良玉问道:“岸上为什么有人马移动?”

    这将领回答:“侯爷,我军并没有大的移动,只是有一部分九江的人马出城,同我军驻扎在一起了。”

    “啊?为什么他们要同我军驻扎在一起?”左良玉心想那袁继咸嘴巴可紧了,怎么会这样。

    “听说是他们想通了,愿意随我军去南京搭救太子。”将领解释道。

    “奇怪!我现在已决定暂驻此地候旨,为什么还有这种事?……此刻什么时候了?”左良玉想起了什么似的。

    “刚打五更。”将领如实回答。

    “那我们的人马有进城去的没有?”左良玉比较关心这个。

    “也有进城去的。”将领不好隐瞒。

    “什么?!”左良玉无语了:“我答应过江督袁大人,答应决不破九江城。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人马有进城去的?”

    “请大人放心,没有攻城破城,是里边的人自己将城门打开了。”将领的语气变得平淡了。

    “我已经答应不许扰害城中百姓。”左良玉又补充道。

    “请大人放心,城中安堵如常,鸡犬不惊。”将领回话道。

    “江督袁大人现在何处?”左良玉想起了袁继咸。

    “袁大人……大概快来到了。”将领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

    “怎么,他快要来了?”

    “是的。少帅大人怕出意外,已经命张应元镇台大人同监军御史黄大人骑马进城,请袁制台大人去了。”将领索性完全说明这件事。

    “唉,他们瞒住我捣的什么鬼!……快去将庚儿叫来,我要当面问个明白……黄澍这个人、这个人,都是他……唉……”左良玉断断续续地下令,末了,又重重叹了口气。

    袁继成在总督署的院中望了一阵火光,心知自己罪责难逃,便回到签押房,对一名心腹家人和一位中年副将李士春嘱咐了后事。

    他正准备悬梁自尽,左右忽来报说左良玉手下的总兵张大人和监军御史黄大人来求见。

    袁继咸没有做声,也不迎接,只是端坐椅子上不动,闭目养神。

    张应元和黄澍进来,告诉袁继咸是奉宁南侯之命前来相请,请他赶快出城。

    袁继成只是冷冷地笑着,并不搭话。中军副将李士春忿怒地望着黄澍,见袁继咸冷淡的样子,有想到方才之事,忍不住说道:“你们做得太过火了!我们制台大人见事不可违,十分痛心,正准备以身殉国,请你们不要再打扰他。”

    黄澍一听,吓得半死,他原不想把事情闹崩,一则那样会受左良玉谴责,二则也会坏了“清君侧”的大事。便赶快向袁继咸深深一拜,带着哭腔说道:“宁南侯是没有别的意思的,您要是自尽了,宁南侯将无以自处,只能提兵东进一条路了。若是因为您的一死促成大乱,国家大事去矣!请大人三思啊!”

    袁继咸仍旧不为所动,但他的部下李士春突然想到了一点。

    (本章完)

第132章 混乱() 
听着黄澍的话语,李士春意识到这些人是不可能逼死袁继咸的。而且,他们也不敢把九江搞得像武昌一样。

    他看到袁继咸仍旧气呼呼的不发一语,便将袁继咸衣服的袍袖轻轻扯了一下,示意他跟着自己走进里面套间去。

    袁继咸不知道李士春什么意思,但还是随着他进去了。

    进到套间,李士春凑近袁继咸的耳朵悄声说道:“请大人隐忍一时,到了前边路上,说不定王阳明的勋业,大人也可以做到。”

    袁继成的心中一动,用疑问的眼神看一下李士春。

    他心里思量了一阵,点了点头,随即从套间出来,对黄澍和张应元严肃地说道:“好吧,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出城去,但不是因为我怕了你们,而是我要去当面责问宁南侯!”

    黄澍一看这事情有戏了,忙说道:“大人此事这样做是明智的,侯爷一定会和大人好好商议!”

    张应元也附和道:“是啊,袁大人,事不宜迟,咱们这就走吧!”

    说完,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黄澍也侧身弯腰,伸手相请。

    袁继咸撩了一下衣袍,迈步走出府衙。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预料到,这次他们注定见不到左良玉了。

    江中,左良玉的中军大船上。

    岸上的声音越来越嘈杂,火光也越来越亮。

    虽然这里的隔音条件不错,但左良玉还是听到了一些声响。

    他很生气,连日来的操劳外加舟师劳顿,让他的身体倍加虚弱,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

    然而现在他却被吵闹的有些睡不着,他伸头向着舱外看去,发现有点点的火光照到了船上。

    “出了什么状况?”他心里想着。

    如今,他已经有所察觉,自从决定起兵以来,手下的诸将领似乎都不那么好管束了,自己说的话也不是那么管用。

    而如果大军一直如此目无纪律,那要想完成救太子和“清君侧”的大事,恐怕没有指望了。

    想到这里,他下了床,由仆人搀扶着走到船头。

    他这才发现,左梦庚和许多军中主将都已经来到了这条船上。

    左良玉心知这情况不对,他也不对着将领们问话,只是拼着力气抬起头向九江城的方向遥望。

    但见那里火光通天,隐隐约约的哭声断断续续地传来。

    “九江城破了?!”一想到这个可能,他不禁浑身打颤,拍着大腿说:“我、我、我对不起江督啊……”说完,他突然感到喉咙里冒出一股腥气,一弯腰,“哇”地一声吐出来一大口鲜血。

    左梦庚几个人本来就已经不知如何去劝慰,个个呆如木鸡。

    此刻见到大帅吐血,一时忙乱起来,纷纷过来抢救。

    左良玉挣扎着想要站起,但胸中的闷气使他又连着吐出几口鲜血来。

    随即左梦庚和仆人一起将他扶回舱内,放到床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