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流贼 >

第93部分

大明流贼-第93部分

小说: 大明流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士英和阮大铖的话也不能太过于相信,朱由崧想着说,若是再抽调一支人马前去扬州增援自然最好。因为这样一来,南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他思来想去,除了李本深、刘泽清和刘良佐几人之外,似乎也没有他人可派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些人一个比一个不靠谱。最终,他竟要倚重张献忠的人马!

    九江附近。

    朱启明遭遇到了最为严重的危机时刻:阿济格发现了他们这一支一直偷偷摸摸跟随而来的部队,看样子,同鞑子的第一战将要在这里进行了。

    李定国的前锋军队还在返程的路上,目前,朱启明所能依赖的,只有手下的一万余人。

    满万不可敌,想想要同他们干上一仗,朱启明不由得紧张起来。

    战备命令迅速地下达到了各个营里,然后局司旗队层层告知,新军的战士们反倒没那么紧张,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鞑子,纵然外面吹嘘的如何厉害,真假还得把招子亮亮出来再说。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这样。

    (本章完)

第149章 遇虏() 
九江附近。夕阳西下。

    落日就像熟透了的血色果实,滴着红色汁液向远远的西边跌落而去。远处天地相接处的彩霞也仿佛似燃烧起来一样,给正在进行中的清军大军染上一层血似的颜色。

    阿济格面色凝重地骑在马上,思考着如何处置突发的状况。他无心欣赏这片夕阳无限美的好景致,只因为后军的探马告知说有数量不明行伍一直尾随己方。

    其实在刚占领武昌时,阿济格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当时他可是把李自成打的哭爹喊娘,落荒而逃。这眼看着就要完成皇叔父摄政王的计划,是绝对不能出了岔子的。

    大清旗兵刀锋到处,一路上大顺的残兵败将是望风败逃,就是昔日的关羽之威、张飞之猛、赵云之勇也大大不及。

    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武昌离九江大约四百多里的路程,而自己快走到终点才发现有人埋伏在后面,不能不让人心惊胆战,幸好后面的人没有在己方背后同捅上一刀。

    不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两方离的也不过百里之距,因此阿济格决定待击垮李自成之后,腾出手来,再由自己亲领大军追击李自成,让蒙古八旗的一个贝勒带一支人马去攻打身后的人马,以绝后患。

    而且,他听说多铎已经南进到了扬州地界,不久就会兵临扬州城下。这时侯,如果能够先行搞定李自成,无疑是一件能够表上一功的事情。

    如此以来,解决身后的人马,就更是必然之举。

    ……

    这是支一万人左右的军队。

    阿济格派出的蒙古铁骑一天前浩浩荡荡的出击,杀向后方。

    百余里的距离并不远,蒙古铁骑的战马更是极快,只是由于步卒的缘故,才多拖了半晌的时间。

    而今,经过稍事休息的蒙古骑兵加上降附的汉人兵马,列阵准备冲锋。

    朱启明遇到了他真正意义上的敌人。

    但他并不紧张,因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自阿济格派出兵力出击之后,大西军对他们的袭击在沿途上几乎从来就都没有停止过,短短一天时间至少也出动十几次之多。

    这些小股兵力令那名蒙古贝勒防不胜防,又头疼不己。

    这种战术过去在对付明军的时侯他们也用过,大不了双方就在半途中大打一仗就是了。

    但问题就在于大西军根本就不是过去他们的那种袭击方式,清军在袭击明军时,一般都是借战马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杀向明军,不给明军从容布阵的时间,在接近明军之后,首先以弓箭发动进攻,使明军发生混乱,再杀入阵中乱冲乱杀一阵,然后再冲杀出去,周而复始,拖累明军。如果明军追击出来,就一面跑一边以弓箭回击射杀明军。

    这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对付中原军队的惯用战术,一般来说,除非中原军队同样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否则基本拿这一招没什么办法。

    但商家军的袭击则完全就是一种清军过去从未见过,甚致是连想都没过的方式,他们每次袭击的人数并不多,一般都不会超过百人,但根本就不会拉近和清军的距离,至少也是离着八十到一百步的距离,向清军举枪射击,或者是离得更远,用肩扛式霹雳火箭筒打,而且是打完就跑,不是躲上周围的山里就是钻进附近的树林。

    如果清军派小股骑兵部队追来,就会发现,原来在山林里面还埋伏着人马,就会马上遭到各种火枪、火炮、手榴弹一阵猛击。而且一但追到了山里、树林,骑兵也就失去了作用,只能干挨打。而如果清军派出大股步兵追击,那么很不幸,在其他地方,又会出现袭击的商家军,也弄得清军左右为难,疲于奔命。就这样只能走走停停,一天下来走了还不到三十多里的路程。

    虽然商家军每一次袭击打死的清军人数不多,只有几十人百余人,有时甚至才十几人,但却是积小胜为大胜,一天十几次袭击,加起来也有好几百人了。而且对清军的士气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且既使是到了晚上,也不等于就安全了,相反对清军来说,晚上可是比白天更危险的时间。阿巴泰对此是深有体会的,因此丝毫也不敢大意,派出了大量的巡逻队伍,加了双岗,在清军大营的四周来回巡视,以防商家军趁夜晚袭击。

    但很可惜事物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清军安排了众多的巡逻队,一般来说,巡逻队的活动不会离大营太远,只能在离大营二三百步左右的地方游动,因为越远的地方,范围就越大,越难控制。但商家军的武器的攻击距离却是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而且夜战本来就是商家军的一个重点训练的项目,因此清军很难防守得住。另外就是巡逻队本身,也可以成为商家军的攻击目标。有不少巡逻队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就是己经回来的巡逻队,但也都多少有一些损失。

    巡逻队是如此,清军大营也好不到那里去,就在这一夜中,清军大营周边的枪声、炮声、爆炸声几乎就没有停过,有一次甚致出现了一队商家军的士兵杀到了离大营只有四五十步的距离。而且时不时的还有炮弹,霹雳火箭落到大营中来,一颗炮弹落下,总会炸死几个清兵,而一支霹雳火箭落下就更可怕,会引出一片的帐蓬,车辆着火,结果在这一夜里,清军大营里谁也没有消停过,就是不停的忙着准备战斗,灭火一类的事情,就连阿巴泰也是一夜未合眼。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个个都成了熊猫眼。

    天亮之后,清军就应该拔营起寨出发了,但这时的清军,刚从潍县出发时那精神焕发的样子,早己经荡然无存了。而且人人都提心吊胆,因为昨天的遭遇可都还是历历在目啊,谁知道今天又会遇到什么?

    其实阿巴泰的心里也有些发毛,商家军的这种游击战术,别说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就是和商毅穿越之前的那个时空里的游击战术,也大不一样。

    因为在商毅以前的那个时空里,游击战一般都是弱势的一方对付强势一方的有力武器。商毅的先辈们在太祖的领导下打游击的时候,无论是武器的性能,还是人数力量,都远不如遇到的对手,但就是这样,依然可以搅得对手疲于应付,防不胜防。而现在商家军的人数虽然不如清军,但在武器性能上却要相差了一个时代,因此尽管商家军对游击战术的运用还不十分纯熟,但取得的成果却要大得多。

    如果说清军过去袭击明军的战术算是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那么现在商家军学会使用游击战术之后,就相当于是武术家耍流氓,谁都没法防。

    但对现在的阿巴泰来说,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总不能就这么打退堂撤兵吧,因此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邑昌县进发下去。

    不过阿巴泰毕竞还是久经战场的人,还是拿出了自己的应对办法,在大军进行的途中,首先派出探路队伍,在大军的前、左、右的地方打探,是否有商家军的埋伏,并且又在大队人马的左右各自安排了好几支小队的掩护人马,以保障大军伍的安全。然后才拔营出发。

    一万五千应龙军分成三列,踏着整齐的步伐不断往前推进。

    “军座,清军骑兵来了!好像是蒙古人!”随着这名应龙军千总的话刚落,一万蒙古铁骑正挥舞着马刀,气势如虹的朝应龙军杀来。

    “准备迎战!”纪锋神情严肃。

    第一排应龙军士兵统一举枪瞄准,步伐不停,继续向前推进。

    “贝勒爷,这伙明军太奇怪,穿着与普通明军有些不同,手中拿的好像都是火枪!”一名蒙古铁骑将领对着蒙古贝勒说道。

    “贝勒爷,明军火枪威力极大,若是贸然冲击,怕是伤亡会不小。”另一名蒙古铁骑将领对着蒙古贝勒说道。

    “怕是什么,明军的火枪我们又不是没有见过,最多死伤几百人明军的火枪就会成为烧火棍,到时候还不是任由我们屠杀!”蒙古贝勒蔑视道。

    蒙古人跟大明朝相斗了两百多年,明军有什么武器他们不知道,火枪的玩意在明军里面一直都存在,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上弹速度实在是太慢了,面对他们骑兵的冲锋,最多只来得及开一枪。

    这名蒙古贝勒认为,这伙明军竟然全都拿着火枪,一把佩刀也没有就敢来招惹他们,明军的统帅不是蠢就是脑袋坏了,故意带军来送死!

    “杀!歼灭这伙明军!”蒙古贝勒挥军冲杀。

    顿时,一万名蒙古铁骑浩浩荡荡的冲向应龙军。

    历来大规模骑兵的冲锋都是那么的宏伟壮观,声势骇人!骑兵一直都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王者!

    “杀啊…”

    风驰电掣,战马的马蹄勾起地上的白雪,马背上蒙古族战士弯刀挥舞,一万蒙古铁骑带着似乎要撕碎一切的气势,向着一万五千应龙军猛烈冲杀了过来。

    因为应龙军用的是火枪,考虑到火枪子弹不长眼睛,以及巨大的威力,蒙古贝勒并没有身先士卒,而是落在了大军中部的位置,打算等应龙军手中的所有火枪全部打过之后,再亲身而上,砍杀几个明军舒舒浑身筋骨。

    想到等会明军士兵的人头将会在自己的弯刀下滚落在地,蒙古贝勒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残忍的冷笑。

    (本章完)

第150章 战力() 
面对着对方的进攻,所有列阵的士卒都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

    要说不紧张,那自然是不可能的。要说不害怕,更是不可想象的。

    处在前排的吴老二手臂上的青筋突了出来,他身穿了两层铁甲,同时把头埋的低低的,意在用头盔抵消弓箭的伤害。手中长矛抵在地上,末端深深地插在土里。

    朝他左右看去,一个个长矛手也保持这同样姿态。

    主将冯双礼盯着眼前正朝他们猛烈冲锋而来的蒙古人,嘴角勾起冰冷的笑意。

    更远处观战的朱启明也从千里镜中看到打头阵的蒙古骑兵冲得越来越近。

    四百米。三百米。二百米。

    在这个距离上,一部分蒙古骑士将挥舞着的弯刀归于刀鞘,快速摘下悬挂在马背侧面的弓箭,抽出箭支,准备弯弓搭箭。

    理论上来说,火绳枪的射程不大能超过弓箭,尤其是蒙古人凭借骑在马背上的加力,他们的弓箭还真有可能比火绳枪射程远。

    但现在大西军用的火铳已经是强度比之前好上一倍之多的材料,而且全面换装了火帽。

    不多不少,在射程上刚好比弓箭远上一些。

    而正是这一些,注定了蒙古人的悲剧。

    大西军的整个阵型分为三列,采取立姿射击方式。前后交替,保持火力不绝。

    鸟铳手们的眼睛死死地盯住枪口上的准星……这个是后来新加上的东西。准星仿佛射线一样,对准着它的目标。

    马蹄疾驰,只需片刻,蒙古人大队的骑兵就已经到达了阵前。许多大西的士兵都能够看到他们狰狞的样子了。

    眼看着蒙古人已经进入射程,不用吩咐,讲武堂里面教他们的知识,促使他们做出了选择……各个阵列的千户百户立刻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第一列开火!”

    “砰砰砰………”

    白烟滚滚,上千发铅弹毫不犹豫地奔向前方,在冲杀在最前面的蒙古铁骑身上打下了一朵朵妖艳的血花,把自己最深刻的印迹留下。

    一轮过后,冲锋的蒙古骑兵人仰马翻,几百余名蒙古士兵瞬间坠马身死。

    扑通扑通的尸体落地声在嘈杂的环境下依然很刺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